第12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2)

講解:太陽病傳入少陽而太陽未解,發爲太陽少陽並病:頭項強痛爲太陽證;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爲少陽兼證,但或眩冒,有時如結胸,均示少陽證不甚明顯。可以針刺頸椎,胸椎相接之處以泄其熱,肺俞位於第三胸椎旁一寸五分,肝俞位於第七胸椎旁一寸五分,以對證治療。因其有少陽證,故慎不可發汗,發汗則易轉爲少陽陽明並病,見譫語、脈弦,當刺期門,期門穴位於乳下第二肋端,可去胸中邪熱。

143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爲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

講解:婦女患中風證,發熱惡寒,恰好月經**,表邪乘子宮空虛而入,稱爲熱入血室。熱邪陷入血室,在表之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爲少陽證,譫語爲蓄血影響腦系之象,當刺期門。“隨其實”,意爲病變雖在下焦血室,但病證反映卻在上部胸脅下滿,刺期門可解此處邪熱。

144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爲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講解:婦人,中風證,七八日後,雖無發熱惡寒,但出現“續得寒熱,發作有時”即往來寒熱,定時發作,月經中斷,血與熱結,亦是熱入血室。臨牀上多以小柴胡湯合入桃核承氣湯或桂枝茯苓丸爲是,亦有用大柴胡湯配合桃核承氣湯或桂枝茯苓丸之機,當審其證是否可下而定,單用小柴胡湯的機會不多。

145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此爲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

講解:外感傷寒初作,而恰巧月經**,有兩種轉歸:一是血與熱結出現症狀,如第143條,必須治之;一是熱隨血去,表邪可解必自愈。本條即是第二種轉歸,僅僅入夜譫語,別無他病,可不予治療,勿施吐、下,則無犯胃氣,勿汗則無犯上二焦,可自愈。

146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

【柴胡桂枝湯】

桂枝(去皮)、黃芩各一兩半,芍藥一兩半,人蔘一兩半,甘草(炙)一兩,半夏(洗)二合半,大棗(擘)六枚,生薑(切)一兩半,柴胡四兩。

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人蔘湯,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黃芩,復如柴胡法,今用人蔘作半劑。

講解:本條言太陽少陽並病之證治。傷寒六七日爲由太陽向陽明、少陽傳變之時,發熱惡寒,支節煩疼爲表證未解。心下支節,支同“枝”,即兩側之意,心下兩側即胸脅部,心下支節即“胸脅苦滿”的另一種說法。微嘔亦爲少陽柴胡證,故治之以柴胡桂枝湯。

本方爲小柴胡湯與桂枝湯用量減半而合方,用治太陽少陽並病。少陽證雖禁汗、吐、下,但若表證未解,不妨表證、半表半里證同時用藥,在小柴胡湯基礎上,加用解表藥。如加薄荷、桑葉、菊花或合用葛根湯,療效很好。小兒發熱多見此證。

147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爲未解也,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

【柴胡桂枝幹薑湯】

柴胡半斤,桂枝(去皮)三兩,乾薑二兩,栝蔞根四兩,黃芩三兩,牡蠣(熬)二兩,甘草(炙)二兩。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復服,汗出便愈。

講解:傷寒五六日,爲由表傳半表半里之時,已發過汗,而表未解,古人有一種“先汗後下”的陋習,汗之不解便瀉下,使邪熱內陷,不僅見胸脅滿之半表半里症狀,裡亦微有所結,但非如陽明病、結胸病一樣結實特甚。汗後瀉下,喪失津液,加之氣逆上衝,水氣不降,故小便不利,裡有微結而渴,胃中無停飲而不嘔,氣上衝而但頭汗出,心煩與往來寒熱均爲柴胡證,“此爲未解”,言既有表證未解,又有柴胡證未解。

本證有柴胡證故用小柴胡湯爲底方,因胃不虛而不用人蔘、大棗,因不嘔而不用半夏、生薑,口渴故用栝蔞根、牡蠣,二藥相配有潤下通便作用。栝蔞根即天花粉,臨牀祛痰寬胸用全栝蔞,去熱解渴則用栝蔞根。桂枝甘草湯合乾薑解未盡之表邪,降上衝之逆氣。本方臨牀應用注意兩點:①大便微結者,可用本方,大便正常服本方可致微溏;②本方用於治療無名低熱,如肝炎發熱,可解之。

148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爲陽微結,必有表,復有裡也。脈沉亦在裡也。汗出爲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裡,此爲半在裡半在外也。脈雖沉緊,不得爲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講解:本條即爲解釋上條“微結”一詞。陽微,指津液微少,陽微結者,是指由於津液內竭而致大便硬結的爲證言,本條可分以下三段解:

“頭汗出,微惡寒”,太陽的表證還在;“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陽明內結已顯。津虛血少,則脈細;不充於四末則手足冷,可見此之陽明內結,純由於津液內竭所致,故謂此爲陽微結,而與胃家實的陽明病不同,所以必有表(指頭汗出、微惡寒言),復有裡也(指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言),雖脈沉亦在裡之診,如其爲陽明病,依法當多汗,今只頭汗出,故知爲陽微,而非胃家實的陽明病也。

假令是純陰證的髒結,又不得復有外證,當悉入在裡,而以上爲證乃半在裡半在外也,也即半表半里證,故肯定不是髒結。

脈雖沉緊(細),亦不得認爲少陰病,所以然者,陰證不得有頭汗出,今頭汗出,乃熱亢之候,故知非少陰也;津液內竭的陽微結,汗下俱非所宜,只可與小柴胡湯通其津液,表裡和則治矣。設服藥後而大便硬仍不了了者,可與麻子仁丸,得屎而即解矣。

按:脈雖沉緊,當是脈雖沉細,以前文有脈細,而無脈緊,必是傳抄之誤,宜改之。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爲裡實,但同時又微惡寒、手足冷、脈沉細,最易誤爲純陰內結的寒實證,只頭汗出一證屬陽不屬陰,以是則微惡寒亦可證爲表未解,乃肯定爲必有表復有裡的陽微結,陽微結者,即陽氣(津液)內竭的大便硬結證,詳見陽明病篇,互參自明。脈沉細,爲少陰脈。微惡寒、手足冷,亦易誤爲少陰病,但陰證不得有熱,頭汗出爲熱亢於上,故知非少陰。辨證要全面觀察、反覆細推,纔可無誤,本條即最好一例,宜細玩。

本條主要講:由於汗下無法而致亡津液的變證,亦即上節所謂爲“微結”者,乃是半表半里證,不過“可與小柴胡湯”,不如柴胡桂枝幹薑湯更較貼切,或傳寫有遺誤亦未可知。

149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爲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爲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爲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半夏瀉心湯】

半夏(洗)半升,黃芩、乾薑、人蔘、甘草(炙)各三兩,黃連一兩,大棗(擘)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講解:傷寒五六日,多爲去表內傳之時,以傳少陽更多。嘔而發熱,小柴胡湯可解熱止嘔,但必須結合其他脈證而定是否爲少陽證,單見喜嘔一症便言爲柴胡證是不全面的。裡有水飲之嘔治以小半夏湯;嘔而頭痛治以吳茱萸湯;嘔而發熱之熱證,當考慮少陽證,應與小柴胡湯。醫者誤下之,若未因誤下生變而爲逆,仍現柴胡證,可再與柴胡湯。服小柴胡湯後,發生蒸蒸發熱戰慄、汗出之瞑眩狀態,而後病解。下之後,心下(胃)脹滿硬痛,爲熱結於裡,乃大陷胸湯證;若僅覺脹滿而不痛,爲痞證,柴胡證見胸脅滿,此見心下滿,宜用半夏瀉心湯。此處言明大陷胸湯證之心下滿而硬痛,半夏瀉心湯證之但滿而不痛,柴胡湯證之胸脅滿,爲三方證之鑑別要點。

方中人蔘爲健胃之藥,胃健則氣血津液化生有源,於本書中專主於胃虛而心下痞硬。因胃虛而客邪湊於胃,故用芩、連去其邪熱,半夏合乾薑爲《金匱要略》的半夏乾薑散,用於化飲止嘔,甘草、大棗甘甜助人蔘健胃安中,全方共奏健胃化飲,祛痰消痞之效。半夏瀉心湯證,證見較多,如下利、腸鳴等,此處僅言其中之“嘔、心下滿”。臨牀常用治胃腸功能紊亂。

150太陽少陽並病,而反下之,成結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漿不下,其人心煩。

講解:太陽與少陽並病,二者均不可下,醫者反與服下藥,二陽熱邪趁胃虛內陷,在上而爲結胸,心下硬且必痛,在下而下利不止。上有所結而水漿不下,心煩不安,而成攻補兩難之危篤重證。

151脈浮而緊,而復下之,緊反入裡,則作痞;按之自濡,但氣痞耳。

講解:脈浮緊,爲邪在表,太陽傷寒之脈,法當發汗,若誤下,“緊”指“邪”,邪反趁下後之虛而陷於裡,發爲心下痞滿。“痞”爲卦名,“地天泰,天地痞”,即地在上,天在下,則地氣上升,天氣下降,萬物生長安泰;天在上,地在下,其氣不可交流,則痞塞不通。醫家藉此而有“痞塊”及“閉塞”二意,此處按之自濡,即按之柔軟無抵抗,故稱其爲“氣痞”,取閉塞之意,氣者,言其無形者,非言痞塊中有氣體。

152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裡未和也,十棗湯主之。

【十棗湯】

芫花(熬)、甘遂、大戟、大棗十枚。

右三味等分,分別搗爲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內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溫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得快下利後,糜粥自養。

講解:太陽中風,下利、嘔逆,暗指葛根湯及葛根加半夏湯,葛根湯方中爲以桂枝湯爲基礎,故此處言中風。服葛根加半夏湯後,下利、嘔逆、惡寒隨表邪汗出而解,內有懸飲,佈於胸脅,見乾嘔、短氣、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故云“表解裡未和”。

本條語句錯雜,應如下排列爲佳:太陽中風,下利、嘔逆,(服葛根加半夏湯,)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汗出不惡寒、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者,此表解裡未和也,表解者,乃可攻之,十棗湯主之。

方中芫花、大戟、甘遂均爲有毒之下水藥,用量須輕,方後言三藥研末等分,強壯之人服一錢,瘦弱之人服半錢,煮散,服後下利特甚,以粥調養。方中大棗妙不可言,古人用峻猛藥時,多以甘味之藥調和、健胃,大棗在甘味藥中除可固護脾胃,又有通利小便之功,但用量宜大,一錢或半錢藥末即加十枚肥大棗,若散劑增加,大棗也要相應地增加。臨牀用於實證胸水、腹水,具體煎煮法如下:取大棗半斤至一斤,放入鍋中加水煮開,小火繼續燉,至大棗皮核分離時,將其撇出,鍋中僅留棗肉與棗湯,放入三藥各6~9克,再煮,如一般煎法煎好後,去掉藥渣,藥液少量頻服,得下利則止後服。

153太陽病,醫發汗,遂發熱惡寒,因復下之,心下痞,表裡俱虛,陰陽氣並竭,無陽則陰獨。復加燒針,因胸煩,面色青黃,膚瞤者,難治;今色微黃,手足溫者,易愈。

講解:太陽病發汗後,更加發熱惡寒,此指桂枝湯證誤用麻黃湯、大青龍湯這類重劑發汗,大汗流漓,病必不除,大夫一見汗之不除,輒用下法,表邪內陷而作心下痞。發汗虛其表,下之虛其裡,故云“表裡俱虛”,脈內營氣及脈外衛氣俱傷,故云“陰陽氣並竭”。正氣大虛而邪氣獨存,名之“無陽則陰獨”。加之燒針,其熱反助邪氣,大汗再虛其正氣,邪益盛而正益虛,正氣難支,不足養心,心失所養而胸煩。面色青黃,即言面色暗淡無澤,組織失去濡養而膚瞤,爲難治,故不出方。若面色微微發黃,手足溫,即胃氣仍在,可達四末,津液尚未完全枯竭,還可醫治。

154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

【大黃黃連瀉心湯】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

右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

講解:心下痞,按之柔軟,其脈僅關上見浮,浮爲熱,亦主邪結不實,胃亦不虛,故不痞硬。以大黃黃連瀉心湯苦寒泄熱。

本方用法值得注意,大黃6克,黃連3克,以兩小碗滾開的開水漬泡,過一會兒去滓,每服一碗,柯韻伯言此方大下,驗之臨牀此方不致大瀉,而有泄熱之功,若加黃芩成三黃瀉心湯,用治鼻衄、吐血療效極佳。

155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

【附子瀉心湯】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黃芩一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別煮取汁)。

右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內附子汁,分溫再服。

第17章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2)第31章 痙溼暍病脈證並治第二 (2)第23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2)第6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2)第43章 消渴小便利淋病脈第19章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4)第22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1)第12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2)第6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2)第5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1)第47章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第19章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4)第5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1)第49章 嘔吐噦下利病脈 (2)第27章 辨霍亂病脈證並治第7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3)第25章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1)第35章 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第1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1)第28章 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第11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1)第28章 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第37章 奔豚氣病脈證並治第八第48章 嘔吐噦下利病脈 (1)第48章 嘔吐噦下利病脈 (1)第8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4)第8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4)第51章 趺蹶手指臂腫轉筋陰狐疝第12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2)第26章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2)第16章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1)第29章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第22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1)第6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2)第47章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第1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1)第7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3)第9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5)第42章 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2)第53章 婦人產後病脈證並第17章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2)第48章 嘔吐噦下利病脈 (1)第11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1)第42章 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2)第24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3)第26章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2)第17章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2)第34章 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第五第23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2)第28章 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第9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5)第19章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4)第34章 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第五第5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1)第20章 辨少陽病脈證並治第39章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並第13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3)第37章 奔豚氣病脈證並治第八第11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1)第10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6)第8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4)第50章 瘡癰腸癰浸淫病脈第33章 瘧病脈證並治第四第33章 瘧病脈證並治第四第40章 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第28章 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第34章 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第五第34章 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第五第11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1)第18章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3)第7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3)第21章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第30章 痙溼暍病脈證並治第二 (1)第11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1)第13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3)第30章 痙溼暍病脈證並治第二 (1)第23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2)第33章 瘧病脈證並治第四第38章 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並第54章 婦人雜病脈證並治 (1)第24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3)第22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1)第22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1)第28章 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第1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1)第23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2)第8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4)第3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3)第48章 嘔吐噦下利病脈 (1)第34章 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第五第23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2)第13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3)第36章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第6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2)第40章 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第12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2)第40章 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第26章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2)第2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