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

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

洛陽城,蕭家別館,沈婺華一直都住在這裡,她的待遇是很好的,完全符合她縣公夫人的標準。

蕭皇后是江南人,沈婺華也是,所以兩人頻繁接觸之後,現在已經成了非常好的閨蜜,楊廣希望帶上沈婺華,蕭皇后更希望。

而楊廣與沈婺華之間,完全是正常的男女關係,因爲沈婺華是才女,又是虔誠的佛教徒,跟楊廣也是有話題的,很得楊廣夫婦喜歡。

當她收到閨女來信之後,輕輕嘆息一聲,讓侍女添了些燈油,自己親自磨墨,腦子盤算着這封信該怎麼寫。

她和寧長真,是少年之交,關係匪淺,當初大隋攻入建康之後,寧長真曾經親自率軍北上,意欲搭救,但是遇上了不世名將韓擒虎,被人家給阻在建康城外,後來楊素親自與他交涉,迫使寧長真投降大隋。

但是他投降有一個條件,要走沈婺華。

楊廣當時聽說之後,頓時大怒,心想着你還敢跟我提條件?於是他令楊素把對方砍了,楊素連忙規勸:若殺之,嶺南必反,爲今之計,應當安撫。

於是楊廣憋着一肚子氣,奏請父皇楊堅,封寧長真爲欽江縣公,嶺南道安撫使。

從那以後,寧長真就三番五次跟朝廷要人,尤其是在陳叔寶死後,楊廣已經快忍不了了,如果此番征討高句麗一切順利,楊廣下一步,多半就要收拾嶺南了。

這就是爲什麼,沈婺華一直都在楊廣身邊,因爲楊廣擔心她被人給擄走。

閨女的信上,希望母親沈婺華能幫着跟寧長真借糧一百萬石,這個糧食,會分三年歸還。

一斗米(約6公斤)在開皇初,要100個錢,開皇中50個錢左右,仁壽年間,是開皇之治的巔峰,所以在25到30個錢中間波動,那個時候,算是百姓日子過的最好的時候。

但是現在,隨着楊廣繼位之後,連年大興土木,關中和揚州的鑄幣廠因爲運河開通,也一直在不停的鑄幣,導致通貨膨脹,現在一斗米,已經貴到160個錢。

尤其是今年,各地糧價不一,受災的山東已經瘋漲到200個錢,一斗米。

那麼按照一石就是2000個錢計算,也就是說,這一次跟寧長真借的糧,相當於二百萬貫錢,能修半個晉陽宮了。

你按照現在的市價借糧,將來還的時候,也得按這個價格,否則寧長真會賠的褲衩子都不剩。

整整琢磨了兩個時辰,沈婺華纔將信寫成,然後交給了從京師給他送信來的崔謂。

崔謂是楊茵絳的家臣心腹,他這次來洛陽,不單單給沈婺華送信,還給楊約送信。

他這次出來,帶着二十個人,三十五匹馬,太子有交代,務必儘早送至嶺南,不得有誤。

拿到信之後,崔謂一聲告退,就這麼連夜出城了。

洛陽雖然已經宵禁,但是崔謂身上有東宮的通行令牌,城防那邊,得給人家開個小門,讓他走。

幾天後,徵高句麗詔,頒佈了,皇帝下令,檄文傳達四方。

三月初九,大隋皇帝楊廣,乘船走運河北上,大隋王朝傾舉國之力,遠征高句麗。

涿郡,隨着兵馬陸續抵達,各軍府之間因爲駐地的原因,鬧出一些小摩擦,不過在各大總管的約束下,這些小事故也都被壓制下來。

正如蘇威擔心的那樣,人越多的地方,問題越多。

自己人因爲一些小事,打架鬥毆的事件屢禁不絕,主力看不上非主力,打先鋒的看不上不打先鋒的,關中子弟看不上所有人。

李靖的西路大軍中,有郇王楊慶之、觀王三子楊續幫着約束軍紀,這兩人是宗室,關中弟子再橫,也不敢不聽他們倆的。

宇文述和於仲文抵達之後,已經與其他總管開始商量,遼東城,誰去打。

他們倆的主力,以及衛玄、李靖的東西路,打扶余城的段文振,這都是不能損耗的,所以遼東這座僅次於平壤的堅城,得靠其他人打。

“渡河,是麥鐵杖的事情,但是渡河之後,他這一部,就不能動了,大家誰願意去呢?”大堂內,宇文述和於仲文高居主位,環視衆將。

韋雲起直接站出來道:“我來涿郡也有近一年了,對邊關情事頗爲熟諳,我去吧。”

“很好,”宇文述點了點頭:“不過你一個人不行,勢單力孤,遼東爲堅城,不宜攻破,我應以絕對優勢兵力破之,所以,還有誰願意去?”

說完這句話,宇文述的目光直接看向了阿史那大奈,伱最好識趣一點,讓你來就是當炮灰的,你要是不主動,我可就主動了。

阿史那大奈心知自己寄人籬下,吃人家喝人家的,乾的就是髒活累活,於是起身道:

“我這裡有兩萬精銳,可爲攻城主力。”

不當炮灰不行啊,你不當,人家更不會信任你。

他跟着處羅投降大隋之後,帶着麾下兩萬部族,被安頓在了山西的樓煩郡,被封爲二品的金紫光祿大夫,本來是爲了守雁門關的,但是這次被皇帝給徵調來了。

這個人歷史上是非常出名的,被李淵賜姓史,漢名史大奈,被封竇國公。

反觀處羅,雖然被封了曷薩那可汗,但是平時只能帶着五百人,跟着楊廣各地晃悠。

阿史那大奈的部族,本來都是騎軍,但眼下,有碼變成無碼了,所以他又補充了一句:

“請調撥三千戰馬,以供戰時所需。”

“戰馬,是沒有的,”宇文述笑呵呵道:“攻城也用不着戰馬,若需策應,有韋雲起幫忙即可。”

我入你孃的狗東西,阿史那大奈在心裡大罵,你還老子的馬,王八蛋。

他投降大隋的時候,還有足足一萬多匹突厥戰馬,都他麼被徵走了。

接下來,宇文化及、斛斯政、屈突通、史詳也都站了出來,願爲攻打遼東之先鋒軍。

這麼一來,六路總管總計十五萬大軍,將主攻遼東城,拿下遼東,就沒有他們什麼事了。

歷史上的遼東之戰,非常不順利,原因就在於楊廣同志的微操,他授意將領,如果敵軍投降,就不要打,讓他們投降。

結果高句麗在遼東的詐降,整整用了六次,大隋上了六次當。

你說楊廣聰明吧,同樣的錯怎麼能犯六次呢?

結果呢?導致遼東久攻不下,無奈宇文述和於仲文只能是繞過遼東,繼續往南打,否則錯過與來護兒會師,那可是要命的。

歷史上,也就是因爲遼東耽誤了過久的時間,以至於來護兒已經登陸平壤,結果宇文述沒有趕過來。

河東煉場,供給大軍的精煉鎧甲,基本都配裝給了先鋒軍,打遼東這幫人沒有。

李靖覺得不對勁,遼東是非常難啃的,要是這幾個長時間內啃不下來,會耽誤大事,於是他道:

“攻堅需要精兵,末將以爲,蔡王與張總管的精銳,應爲攻打遼東城之主力。”

荊元恆要去打先鋒,所以右備身府眼下被蔡王楊智積兼着,張謹是左備身府大將軍,這兩座軍府,是皇帝的禁衛,擁有最好的最完備的兵械配裝,加起來七萬兩千人,主力中的主力。

李靖這話是很得罪的人,韋雲起他們幾人頓時就不高興,就你們是精銳,老子們都是廢柴?

宇文化及頓時諷刺道:“藥師有了精煉兵械之後,是有點瞧不起人了,遼東城雖爲賊邦第二大堅城,然還不如我大隋一座郡下治所,你是覺得,我十五萬大軍,打不下來?”

他這話有點吹牛逼了,遼東城肯定比不過晉陽,更別提京師和洛陽了,但是這些年高句麗大肆築壘,已經將遼東城變成一座仿中原形制的堅固堡壘,周邊還有燕山、岫巖娘娘城、安市城、卒本川、五女山、下古城子、高儉地等十六座山城,難啃程度極爲恐怖。

這十六座山城,都囤有重兵,可爲遼東城之外圍屏障。

李靖耐心道:“非是打不下來,而是打多久的問題,我軍主力要及時南下,與來大總管匯合,遼東不宜過於消耗時間,否則我南下大軍將會極爲倉促。”

韋雲起挑了挑眉,沒有說話,在他看來,李靖說的是有道理的,畢竟這一次是水陸並進,陛下已經降旨,七月上旬,宇文述和來護兒要在平壤匯合,這是萬萬不能改的。

屈突通和史詳礙於太子的面子,也不好出面反駁,要不是太子給他們出錢奏齊的冬衣,他們眼下還在關中呢。

所以還有一個不爽的,那就是斛斯政了,只聽他陰陽怪氣道:

“不如這樣,藥師將你軍的兵械,讓我用一用,等拿下遼東,我再還給你,這也是爲求穩妥嘛,畢竟我麾下,沒有精煉兵械,不如藥師財大氣粗。”

李靖嘆息一聲,看向身旁的麥鐵杖和辛世雄,隨後朝宇文述道:

“渡河之後,我部主攻遼東以南的四座山城,以期早日打開南下通道,若屆時遼東遲遲不下,可於岫巖娘娘城和安市城一線南下,繞過遼東城。”

“李靖!”宇文化及拍桌而起,怒道;“你可真是眼高於頂啊,怎麼?二十四路總管,就你會用兵?我們都是笨蛋?”

“好了,”於仲文皺眉發聲:“軍帳議事,要讓人說話,坐下!”

宇文化及憤憤然的瞪了李靖一眼,氣呼呼的坐下了。

麥鐵杖呵呵冷笑道:“我們這一路,是爲主力西翼掩護,遼東怎麼打,我們不管,反正打得下,打不下,我們都要按時南下,你也別衝我們發火,西路不是歸你節度。”

宇文化及一愣,好傢伙,我說李靖,你冒頭了?你個泥腿子敢特麼跟我叫板?

於是乎,宇文化及和麥鐵杖直接在大堂內吵起來了。

(本章完)

二二零章 老子兒子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第711章 楊廣離京第612章 一諾千金四四一章 沒爹沒媽三六七章 咱們是祖宗二九零章 鞭罰一八八章 秦王齊王一一二章 書香世家第561章 不準迎接第603章 依律而行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第566章 以牙還牙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第503章 初步試探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三一一章 禍及妻兒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第724章 傳染一九九章 關中本位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六三章 舊時主僕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第718章 北進洛陽一三九章 她是直,但不傻一六五章 母憑子貴二六四章 高玥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五六章 胡商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第477章 總領西路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559章 條件五六章 胡商第709章 大昏招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第670章 太平清河三五章 婚姻不自由第697章 誰給你飯吃四九章 有求於人三三二章 大鬧朝堂一五二章 下蠱之人第506章 攻克遼東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第597章 木棉花七五章 舐犢情深六五章 書房七二章 佛道領袖六六章 是非之地第735章 創造需求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三零四章 貶奴賜爹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四四三章 忠孝一體第712章 你別幹了八九章 宇文都知一三五章 文人優點第563章 有失遠迎第三章 小狗崽子四三六章 地方勢力四五七章 別給我丟人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第572章 憂憤而死第660章 世嫡皇孫第638章 我說楊約,你活膩了?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九四章 換防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第515章 攔河大壩四五四章 左右驍騎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四七章 夫妻恩愛二四零章 秦王嬪三六四章 遼西走廊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第481章 君君臣臣二三四章 太宗宰相七七章 孤魂野鬼第490章 非大不可三二九章 世子繼承四二八章 巴蜀問題六一章 背鍋俠二十九章 骨骼清奇五四章 配婚第665章 目有重瞳四四二章 不是你的一一四章 荊州有缺第762章 主動請辭第686章 立個字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