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更名

222 更名

展顏與柳飛飛做着女紅,幾個丫頭有做針黹的,亦有在學認字的,做針線的就坐在柳飛飛身邊,時不時問上幾句。學識字的,又立在素妍身側,素妍練的是唐詩,每寫完一首,就給她們講授一遍其間的含義。

初秋風風火火地從外面進來,人未至,聲先到,一張小臉漲得通紅,喘着粗氣:“縣主、柳小姐、小小姐,不用打仗了!議和了!”

笑笑擡頭,心下一沉,立時笑道:“初秋姐姐,真的嗎?不打仗了?”

初秋的頭點得像小雞啄米,“剛纔有信差到了,傳了皇上的聖旨、兵部的文書,要我們在三日之內撤離西堡城,返回翼城。”

展顏沉吟着“翼城”。

柳飛飛道:“奇了,爲什麼不是回虎門關,亦不是別處,偏偏是在翼城。”

素妍憶起昔日,途經近翼城三十里處的長平鎮一處峽谷,她曾對左肩王道:“若在此處設下關隘,如新虎門關一樣易守難關,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妙。”

當時,左肩王含笑對她道:“就勞江丫頭與琰兒一道再建一處如新虎門關那樣的關隘如何?”

現在想來,也許是因她那句話,左肩王就動了心思,要在長平鎮新建一關。

長平鎮亦是草原之處,風景、氣候又比虎門關要秀美,只有那裡有幾座峽谷、山峰,長平鎮往西三十里便是翼城。

她未在意,但宇文琰近來時不時找她商議在長平鎮建關的事,自來建關耗資巨大,她亦瞧過宇文琰拿着的圖紙,與新虎門關有些相似,卻又依據地勢而建,巧妙利有周邊的環境佈下機關。還要佈設楊柳陣,陣中要多種胡楊與麻柳兩種樹木,建成之後,自有妙用。

次日,楊秉忠下令,全軍撤離西堡城。

三軍未行,糧草先動,糧草官帶着糧食、趕着羣羊往東南方向離雲,而其他人也按先後順序開始撤帳篷。

一夜之後,西堡城的百姓發現北齊人走了。若不是在草原上看到搭過竈臺的痕跡,他們還真要懷疑,北齊人是否真的在這裡駐營過。那一場令他們恐要攻打西堡城的不安終於如風消散。無數百姓跑上街頭。大聲高喊:“北齊人走了!北齊人走了!不會打仗了!”

人們奔走相告,那些因恐戰事而來避亂的百姓,也壯着膽子出了城,看到空曠的草原再沒有北齊人的帳篷,這纔信了眼前的事實。

素妍坐在馬背上。頭上戴着紗帷帽,與柳飛飛、江展顏說說笑笑,跟着隊列不緊不慢地行走着。

“三妹!三妹!”楊雲屏縱萬奔近,笑着掃了眼柳飛飛,“與西歧人議和了,已定下盟約。百年之內不得再擾邊境。”

前世,沒有這場戰場。

今生被她遇見了,在這場戰火中。留下了她的足跡。

素妍笑道:“但願西歧人能恪守承諾。”

楊雲屏嘟了嘟嘴,“真是不明白,明明是我們打了勝仗,可皇上還要我朝公主下嫁西歧。”

江展顏凝了凝眉宇,“咦!現在。我朝沒許人的就九公主了?”

自來,對於長子、長女都會有一份偏愛。世人又最疼最年小的幼子、幼女。皇帝亦不例外,他極疼十一皇子與九公主。

素妍道:“九公主不和親,自有皇子們的郡主和親。”

楊雲屏若有所思地道:“三妹,皇上最寵九公主,定是捨不得她遠嫁和親。我看,在皇子們府中挑選郡主和親的可能極大。”

自打昔日在翼城外義結金蘭,楊雲屏便一口一個三妹的喚着,如同親姐妹一般。素妍成了三妹,柳飛飛最小,成爲四妹。楊雲屏不曉柳飛飛其實比素妍年長兩歲,只聽柳飛飛喚素妍“師姐”,只當她是比素妍小的。柳飛飛性子淳樸、忠厚,也懶與素妍爭這長短。

楊秉忠父子、左肩王及幾名大將軍騎馬走在離她們約有一里之外的地方,看他們的樣子,走得極是緩慢。

素妍舉目遠眺,收回目光。“二姐,出什麼事了?他們在說什麼,之前在我們前面,這還不到一個時辰,就落下我們這麼多。”

楊雲屏望了一眼,笑道:“皇上有旨,此次要選一批適齡將軍、校尉、副尉回朝,皇上要親自爲他們賜婚。每人特允返鄉探親假期半年。半年後,再回返邊城,換下一批將士休假完婚。”

素妍望着面帶羞色的柳飛飛,自迷霧陣後,柳飛飛與江書麟的感情很好,二人常常私下見面,雖然只說幾句話,可素妍知道,柳飛飛對江書麟是真的動心了,而在江書麟的眼裡,柳飛飛是一個可愛且簡單、勤勞的女子。

“二姐,不知道這回有沒有我六哥?”

雖與楊雲屏說話,卻用探究的目光看着柳飛飛。

柳飛飛的臉越發紅了。

楊雲屏呵呵笑着,意味未明。

柳飛飛忙道:“展顏,我們比賽騎馬,看誰騎得更快。”

展顏應聲,縱馬離去。

楊雲屏心頭滿滿都是快樂,如果不是幾年前的戰事,她亦一早回了皇城配人,如今這一耽閣她亦有二十一歲,真正成了北齊待字閨閣的老姑娘。“駐守邊關的將領名單稍後就會下來,由兵部和禮部共同擬定。所有將士中只有三成人會留下,其他人會陸續迴轉皇城。”

素妍垂下眼簾,這不是楊元帥和左肩王能定下的事,但他們的意見會起到最關鍵的作用。

將士們行色匆匆,戰事結束了,可以回家與家人團聚了,那些本該有三年前退役的士兵,此刻更是歡欣鼓舞。不知是誰,突地唱起了《男兒志》,一句起,衆人便跟着吼唱了起來。素妍編寫的十二首曲子,在軍中頗受歡迎,尤其是這首《男兒志》更是大家的最愛。

楊雲屏“噯”了一聲。笑道:“三妹,什麼時候送我一幅你的畫唄。”

“這個……”素妍笑着。

楊雲屏神色一擰,道:“你別和我打啞謎,我雖然不懂這些東西,可我知道,你就是嶺雪居士。”

不待她說完,素妍忙打斷她的話,“好,好!我答應便是。”

二人相視而言,素妍夾緊馬背。揚鞭輕抽馬屁,馬兒撒開四條腿,如離弦的箭。飛一般地走奔雲了。

宇文琰奔近,茫然地看着楊雲屏。

楊雲屏歪着看着宇文琰,“怎麼了,這麼瞧我作甚?”

“雲屏,上回你可是答應我的。要……要替我問問她,她到底願不願嫁給我。”

將士的歌聲很高,壓下了他的聲音,楊雲屏裝着沒聽見,道:“什麼?她爲什麼跑了,她追飛飛去了。”

她亦急馳而去。只留下滿是不解的宇文琰:到底是什麼意思?

騙她的事。都過去那麼久了,她既不說願意,也沒說拒絕。女兒家的心思當真難猜。

縱馬飛奔在草原上,看着黃燦燦的草原,心情別說有多舒暢,更讓素妍歡喜的是,她就要回皇城了。能看到爹孃、家人。

從西堡城到鄯州,每日駐地歇息三個時辰。然後繼續趕路,車上的帳篷等物也不需卸下,浩浩蕩蕩的隊伍終於近了翼城。

翼城的大門敞開着,街道兩側站滿了或漢服、或西歧服的百姓,衆人滿是好奇。

“咦,怎麼還有女子?”

“你不知道吧?北齊軍中有位女軍師,北齊皇帝賜封號安西,可是當世女諸葛。”

楊雲屏笑盈盈地看着素妍,道:“三妹什麼時候又得了個綽號?”

“人言不足信,二姐就別再打趣我了。”

素妍不以爲然,人言是最靠不住的東西,亦如曹玉臻,名滿皇城又如何,雖有才華,可這德行着實不敢恭維。

出了翼城,便是長平鎮,途經峽谷路口時,素妍看到被俘的西歧將士正在建造關隘,與虎門關相似,都是依勢而建,巧妙利用了地形。

楊雲屏道:“三妹知道這道關口叫什麼名字麼?”

此處喚作長平鎮,再往北齊方向走還有五個鎮就出了草原。

近了虎門關,而因地處西北,人煙稀少,從長平鎮到虎門關有一百多里路,中間相隔有七個鎮。

素妍想了片刻,“莫不是叫長平關?”

楊雲屏指着周圍的山勢地形,“三妹覺着像什麼?”

素妍微蹙眉宇,這樣的山形,這樣的地勢,“莫不是叫長門關?”

楊雲屏大聲叫妙,“我便知道你能猜出來,不過還差一字。”

“可別叫我猜了,你就告訴我吧?”

“玉門關!”

這令素妍想到了一句詩“春風不過玉門關”,這裡竟是叫作玉門關的。

楊雲屏道:“從玉門關開始,每五十里建一座烽火臺,皆是依地勢而建。從長平鎮、白堡鎮、黃丘鎮三鎮,皇上賜名長平縣。”

素妍依昔聽人說過此事。

楊雲屏因是楊秉忠的愛女,總知道一些別人不知的消息。“柳河鎮、鳳西鎮、王家鎮三鎮,更名仁和縣。”

素妍不由得搖頭道:“哪有這般麻煩,雖然這三個鎮的地哉大小可當江南兩個縣的,可人口卻如江南富庶地一個鎮的那麼多,怎的三鎮就設成一縣?”

楊雲屏也是一臉疑惑,表示不明白皇帝的意思。沉默許久後,她方道:“從龍門鎮到長平鎮,可有七鎮之地,但龍門鎮卻未能歸屬其列。而是將龍門鎮、虎門鎮、冷月城等歸於隴西。”

素妍問:“冷月城改名叫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