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 金屬薄片

從秦代開始,文化統一之後,在接下來的漢唐宋元明清,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顯著文化特徵,堪稱典型代表。比如說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

當然,也不說每個時代,除了這些文化以外,就沒有其他拿得出手的東西了。主要是按照大範疇來總結劃分,自然比較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好比宋代,一樣有人吟詩作賦,但是相對詞來說,詩賦比較少,而且根本難以超越前人,自然不會成爲代表了。

有人總結規律,每個時代的文化易俗,那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前人已經把某種文化發揮到極致,今人也只好另起爐竈,只要認真挖掘,總能有所成就。

不過,這種情況到了現代,卻發生了很大變化。由於東西方文化的交融與碰撞,文化也隨之變得愈加多種多樣了。這下子大家反而茫然起來,就算經過幾十年的摸索,但是至今沒能找到合適發展的道路。

對此,王觀愛莫能助,畢竟他也不是專職研究文化的學者,只不過他卻知道,如果不改變現在的狀況,營造文化大國的口號絕對只是一個笑話。

在王觀忖思之時,俞飛白也沒有閒着,直接把箱子聽羊皮紙搬出來,然後遞給錢老研究。而且錢老一幅津津有味的樣子,好像能夠看懂。

見此情形,王觀也頗爲好奇:“錢老,您懂希伯來文?”

“不懂。”錢老搖頭笑道:“只不過在查驗這些羊皮紙罷了,不要覺得文字寫在羊皮紙上就一定是古物。要知道不僅是中國有造假的文物,在西方這樣的事情也不少見。”

“沒錯。”

一瞬間,俞飛白深以爲然:“不要說羊皮紙作僞了,就是蒲草紙也有人做舊。”

蒲草紙是什麼。王觀當然清楚。

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埃及就已經開始利用蒲草紙記錄文字,這種紙的做法是把葦草撕開,然後將一層縱橫地放在另一層之上。葦草的天然膠質會把兩層黏合一起。把蒲紙連結起來便成爲一卷捲了。

據說西方人的書寫習慣,就是在這個時候形成的。因爲在蒲草紙上有天然的橫向紋路,那麼在行文的時候,肯定是順着橫向面比較容易書寫。經過常年累月的發展。這樣的書寫習慣就保留了下來。

至於在中國,由於習慣用竹簡刻字,那麼就算髮明瞭紙,古人還是習慣豎寫。所以說東西方文化的源流不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地的植物?

另外在埃及,由於天氣比較乾燥,蒲草卷可能得以留存。但是在其他潮溼的地方。這種紙保存不久。所以就改用皮革之類作爲載體。

不管怎麼說,古人對於文化的重視,遠遠超乎今人的想象。他們想盡各種方法,就是希望文化知識能夠傳承下去,所以在今天,我們才能夠看到世界各個地區、民族,都有自己的一套文化表現形式。有些能夠完整傳承下來。有些卻不幸出現了斷層,有些經過融合之後,又成爲了新的文化。

就是由於古代文字的保存艱難,所以一些文化研究機構,或者專家學者之類,很願意出大價錢購買古代的字卷。看見有利可圖,一些人自然動了歪心思,開始僞造各種蒲草卷、羊皮紙、麻布卷,並且在捲上塗寫一些亂七八糟的文字。

還真別說,這樣充滿了迷惑性的東西,往往有許多人上當受騙。以至於隨着科學鑑定技術的不斷髮展,世界各大博物館之中,不時傳出某某手抄本、手稿之類,據鑑定是當時僞造的贗品,自然淪爲了笑談。

當然,不僅是國外,在國內這樣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傳說有人拿了一塊烙餅,然後把餅面烙裂了,再直接印在紙上,形成看似十分玄奧的線紋,再冒充是古代的金鼎文,居然也有人相信,懵懂地買下來研究。哪怕後來有人拆穿了,研究的人也執迷不悟,不承認錯誤。

種種事蹟表明,錢老的擔心並不是多餘,確實有必要研究一下這些羊皮紙卷。

“看起來不太像是做舊。”

此時,俞飛白撓頭道:“沒有什麼特別的氣味,而且舊得十分自然。還有這裂紋,那是自然老化的龜裂……”

“沒錯。”

錢老也點頭贊同:“看縫補的痕跡就知道了,真正古老的羊皮紙,可不是大家想象中的一整幅皮革,而是由精製的羊皮,小心一片片地裁剪和縫合而成。特別是在書寫的時候,要很辛苦地填上橫線和直線,以確保每一行寫出來都整整齊齊。”

“對了。”

適時,俞飛白示意道:“你們看,好幾片羊皮都粘縫起來了,再裁剪形成一塊塊頁卷。工藝也比較繁瑣,現在的人應該沒有這個耐性這樣作僞吧。”

“這個也難說。”

王觀笑道:“造假也分地攤貨和高檔品,地攤貨肯定粗製濫造,但是賺大賺的高檔品,肯定是要付出一些心血。如果連這點耐心都沒有,還怎麼賺錢啊。”

“嘿,聽你這話的意思,好像巴不得自己買的東西是贗品似的。”俞飛白驚訝道:“或者說,你覺得這些是贗品?”

“什麼呀,我小心謹慎一些不行啊。”王觀聳了聳肩膀,也沒再理會那些羊皮紙了,而是回頭打量裝羊皮紙的小箱子。只見箱子十分古老,木質已經有幾分朽化的跡象了,如果不是邊角包了鐵皮,說不定箱子早就已經散架了。

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在王觀的眼中,這個箱子卻有些不同尋常。這個時候,他伸手把箱子提拿起來,稍微掂量了下,甚至敲了敲箱壁。

這一瞬間,俞飛白眼睛一亮,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箱子奪了過去,然後驚疑道:“是不是有夾層?”

在說話之間,俞飛白也開始敲打起來,但是卻沒聽到什麼回聲。或者說,每寸壁板都是實心的聲響,根本沒有什麼夾層的存在。

“應該是壁板太厚了。”俞飛白肯定不會輕易死心,直接拿來工具把箱子給拆了,甚至在拆開的過程之中,一塊塊木板也承受不住暴力,直接碎裂成片。

片刻之後,箱子就化成一堆木片,另外還有一些鑲嵌在木板中的鐵皮。一目瞭然,卻是根本沒有什麼夾層。

“你又坑我。”俞飛白怒目而視,很生氣的樣子。

“我什麼時候說箱子有夾層了?”

適時,王觀啼笑皆非:“我只不過是想要檢查箱子是什麼木料罷了,誰知道你這樣急,二話不說就開拆了。”

“那你幹嘛不阻止?”俞飛白理直氣壯道:“我拆的時候,你完全可以勸阻的嘛。看你沒有反對,我肯定拆下去。”

“料想說了你也不會聽,我乾脆不說了。”王觀在陳述一個事實。

對此,俞飛白肯定不會承認,哼聲表示不滿。隨即大人不計小人過,大方地原諒了王觀,不再計較這點小事了……

對於俞飛白這種死鴨子嘴硬的表現,王觀已經習以爲常了,就算是錢老,也不過是淡笑了一下,就懶得理會了。另外俞飛白也知道自己做錯了,連忙想要彌補,主動清掃桌面上的木渣木片。

“等等……”

就在這時,王觀在木片之中抽出一塊薄薄的鐵皮,這是鑲嵌在箱底之中,維持箱板不裂的支柱。在俞飛白把這塊鐵皮抽離出來之後,箱底就直接碎化了。

乍看之下,只見鐵片比較薄,大概有一到二毫米的厚度。不過可能是由於年頭久了,鐵皮上積累了一層鏽膜,充滿了滄桑古拙之色。

這個時候,王觀找到一塊抹布,小心翼翼把鐵皮上的鏽塵擦去,隱約之間就可以看到在鐵皮上有一些銘刻。

“咦。”

俞飛白在旁邊注意到了,立即丟下手頭上的清掃工作,急忙湊近觀看:“這是什麼?”

“應該是文字吧。”

王觀打量起來,隨之搖頭道:“和羊皮紙的文字差不多,反正看不懂。”

“難道是介紹這些羊皮紙的來歷?”俞飛白眯着眼睛觀看,卻是沒有什麼收穫。不過他也覺得,相對羊皮紙來說,或許鐵皮上的文字內容更加珍貴。

“拿來看看。”

與此同時,錢老也多了幾分好奇,接過王觀遞來的的鐵皮,順手掂量了下,再仔細研究片刻,立時說道:“這不是鐵皮,而是某種金屬片。如果是鐵,這麼薄,早就氧化腐爛了。而且單純就分量來說,比鐵皮沉多了。”

當然,材料只是其次,內容卻是關鍵。

在說話之間,錢老仔細留意金屬薄片上的內容,只見這些字母十分清晰銘刻在板片上,而且排列與行距十分精準,整齊有序,充滿了特殊的韻律。不過十分可惜,由於文化存在的差異,就算是錢老,也弄不清楚這些文字是什麼意思。

“飛白,幫我撥個電話……”

不懂就問,錢老也沒有強撐,立即示意俞飛白翻開通訊簿,聯繫這方面的專家學者。

在俞飛白打電話的時候,錢老也繼續研究金屬薄片,反覆摸索,卻捏拿不準東西的材質,感覺好像是某種合金。

“鑄造得這樣薄,卻不酥脆,反而有幾分堅韌,工藝不簡單啊。”

錢老讚許起來,要知道古代的西方,尤其是中世紀以前,冶煉技術非常落後,能把金屬製作得這樣薄韌,自然不是容易的事情……()

第746章 脫胎換骨第722章 東坡得硯第251章 聲名鵲起④推論第187章 陰謀論第564章 佛塔舍利第737章 五色土、五色泥第127章 不能讓你壞了秩序第599章 坐擁寶山第292章 做人要知足第769章 豐收時刻第368章 風險與收益並存第88章 想要揀漏,運氣纔是關鍵第653章 去找他聊聊第364章 百辟龍鱗第378章 潘家園“鬼市”(完)第73章 給你一個交待第44章 舉世皆醉我獨醒第227章 朱大先生(2)第101章 你太賊了第46章 你呢,要來我公司嗎第589章 喬玉邀請,高莊失蹤第744章 杯子有玄機第750章 生不逢時,一切就緒第775章 撲空第551章 又一次滿載而歸第593章 下去探探情況第521章 無價之寶:碧犀!第957章 舍,得第74章 小友,要捐獻否?第726章 前後赤壁賦第374章 潘家園“鬼市”(2)第469章 有靈性的作品第754章 “神通”第519章 一局定乾坤第339章 來玩一杆?第602章 五峰船主,晉陽面食第786章 挖到了……第978章 可疑的石頭第552章 百年野生參王第600章 一筆糊弄賬,貴重的賀禮第828章 族譜中的信息第448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975章 筆記第368章 風險與收益並存第1001章 自我複製第411章 國力決定審美觀第339章 來玩一杆?第914章 一段小插曲第811章 珍瓏棋局?第1040章 朱大先生的來歷第519章 一局定乾坤第153章 登堂入室馬少宣第147章 讓人看了笑話第318章 改行打劫去第277章 身家清白的良民第604章 紀曉嵐的大煙杆第753章 寶物動人心第185章 王觀的福星第559章 珍寶展銷會第1042章 開封,柴窯,御街第164章 突如其來的狀況第711章 通靈寶玉第460章 這畫真的很差勁?第579章 小姑娘的來歷第679章 黃金寶塔第1036章 五大名窯一網打盡第790章 朱大先生的筆記第85章 運氣要逆天了第968章 新一輪熱潮第820章 璵璠之樂,昭華之管第1029章 歌以詠志第118章 傳說中的藏寶第612章 盯梢,捉賊第693章 久仰久仰第326章 如願以償,喜悲參半第550章 共患難易,同富貴難?第853章 古劍端倪第797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251章 聲名鵲起④推論第527章 祈福大會第475章 明顯的指示第955章 滿意第389章 簡單卻實用的招術第174章 拍賣會前奏第720章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人物第622章 半山善緣第791章 巧奪天工,以假亂真第619章 令人賞心悅目的寶貝第350章 等價交換第10章 大漏第822章 龍的地位第1049章 圓滿落幕第378章 潘家園“鬼市”(完)第262章 職業病第582章 朱影又現第1027章 天意將垂象,神龜出負第326章 如願以償,喜悲參半第521章 無價之寶:碧犀!第900章 真正的唐刀第4章 仿古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