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你怎麼看?

“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主要是,市場上的贗品實在是太多了,在看到耄耋圖的剎那,在場之中的每人個,都在腦中浮掠這個念頭。

這個時候,楊老也拋開了剛纔不先看畫的想法了,借了王觀的放大鏡,仔細的研究起來。反覆的觀摩圖畫上的花草貓蝶,以及文字題跋。

良久之後,楊老才皺眉苦思的坐了下來。

“楊老,你怎麼看。”發福中年人連忙問道。

“我先不說,讓他們說。”

楊老搖了搖頭,和聲問道:“小哥,你們也看了,有什麼心得嗎?”

“飛白,你來。”王觀示意道,對於字畫,他真的瞭解不多,在旁邊觀賞了半天,還是覺得迷迷糊糊的。

“我也說不準啊,要是錯了,你們不要笑話。”

俞飛白遲疑了下,發表自己了意見:“曾友貞這個人,她的事蹟,我知道得不多。所以,只能從圖畫筆法上分析了。”

其他人輕輕點頭,覺得這個切入點不錯。畢竟,作者的生平事蹟之類,不過是個大概的參考而已,真正能夠鑑別書畫真僞的,還是書畫的本身。

看見大家認可,俞飛白也多了幾分信心,慢慢說道:“貓蝶圖,也叫耄耋圖。古代八十爲耄,九十爲耋,畫了貓與蝶,就是寓意長壽。”

“再結合題跋上的內容來看,這位曾友貞女士,本身就是清才雅藝,是個以工筆花鳥爲著的畫家。她圖畫的特點是風韻靜逸,學的是徐黃之法。”

俞飛白笑道:“這個徐黃,正好我清楚。兩個人,都是五代時期的著名畫家,徐是指南唐的徐熙;而黃,就是西蜀的黃筌。尤其是黃筌,與曾友貞一樣,同是蜀人,想必她學得最多的恐怕是黃筌的筆法吧。”

“有道理。”楊老與發福中年人紛紛點頭。作爲蜀中本地人,他們就算不知道徐熙是誰,但是對於黃筌,肯定有所瞭解。

我想,大家都有過同樣的經歷,只要是家鄉人,但凡有點兒名氣的,而且能夠在史書之中有記載的,一定會得到當地有關部門的大力宣揚。只要你稍微的關注一下本地的文化宣傳,就會驚訝的發現,原來自家還有那麼多的名人啊。

這時,又聽俞飛白繼續說道:“黃筌,以畫供奉內廷,曾任西蜀翰林待詔,繪宮中異卉珍禽,所作花鳥用筆極新細,以色彩多次渲染,細緻而華麗著稱,人稱黃家富貴。”

“如果說,曾友貞真學了黃筌的筆法,那麼所作的圖畫,應該是比較華麗的。”俞飛白也不怕得罪人,十分直白的說道:“可是,我在這畫上,看不出有華麗的感覺。”

“色彩斑斕,怎麼不華麗……”發福中年人一聽,頓時不樂意了,急忙反駁起來。

“大叔,聽我把話說完。”

俞飛白更快,擺了擺手,聲音如連珠炮一樣響起:“還有,題跋都說了,曾友貞畫的貓,形似虎,今善孖獨以畫虎名,循流溯源,意必承顏奉教爲多。意思是說,張善子畫的虎圖,是跟他母親學的,非常生動,具有神韻。可是,再看這圖畫上的貓,懶散的模樣,又肥又大,哪裡有絲毫的虎形。”

張善子,作爲巴蜀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雖然沒有弟弟張大千有名,但也是民國時期著名的畫家,以畫虎而揚名。張大千就是靠着他的提攜,纔有今天的名聲。兄弟倆齊心協力,一起創辦了大風堂。要是在當時,他的虎圖,可以與齊白石的蝦圖齊名。

這樣的人物,他畫的虎,發福中年人肯定看過,不過,並不代表他認可俞飛白的評價。

“小兄弟,你的分析,太過於主觀了。”

中年人搖了搖頭,毫不猶豫的反駁道:“要知道,曾友貞只是學黃筌的筆法,並不是意味着她就要畫得跟黃筌一樣。每個畫家,都會有自己的特點。不然,不是學,而是臨摹了。張大千就是這樣,年輕的時候,師古人;中年了,師自然;到了六十多歲,就是以心爲師,隨心所欲,怎麼想就怎麼畫,終於成爲一代畫壇宗師。”

“再說了,曾友貞又不是宮廷畫師,她就是個女人,在家相夫教子,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個家庭主婦,恐怕華麗的東西也不適合她吧。”

發福中年人說道:“我查過資料,當時張家的條件,也不算很好,曾友貞經常走街串巷爲人繡花描帳,補貼家用。有的時候,忙不過來,就讓兒女幫忙。正是由於她的啓蒙引導,培養兒女對於繪畫的興趣,纔有了後來的畫壇大師張善子、張大千兄弟。”

“這個,我倒是可以肯定。”

這時,楊老點頭道:“而且,題跋上說,曾友貞取法徐黃。黃是黃家富貴,但是徐,卻是徐熙野逸。徐熙的圖畫,以筆墨爲主,花草只是略施丹粉而已,十分清雅。”

“這是由於兩人的社會地位不同,環境與生活習慣不同,志向不同,審美情趣也不同,各自形成獨特的繪畫風格。”楊老若有所思道:“曾貞友的家境與身份,也決定了她的畫法。清雅的蝶草,以及懶散淡漫的家貓,倒是有幾分符合她的風格。”

“楊老這樣說,是覺得這是真跡了。”發福中年人喜形於色。

“我只是說,畫法符合她的風格而已,並不能確定,這是她的作品。”楊老搖頭,又問王觀道:“小哥,你呢,又有什麼看法?”

“讓我看呀?”

王觀眨了眨眼睛,也不急於發表自己的見解,而是低頭凝視起來。

藉着垂落髮梢的阻擋,旁邊的人都沒有看到,王觀的眼睛頓時變得特別的純淨,好像稚子孩童一樣的漆黑明亮。之後,氣機延伸,把圖畫完全包裹起來。

一瞬間,整個圖畫的細節,全部映照在王觀的眼中。

過了片刻,王觀已經心裡有數,輕輕擡頭,微笑道:“就像大叔所說,字畫筆法之類,如果沒有對比,就太過主觀了。所以,我就從圖畫的材質入手,談談自己的見解。”

要不怎麼說,鑑定書畫困難呢。能夠鑑別的地方太多了,需要面面俱到。某種程度上,是給鑑別真僞增加了許多難度。

...........................

感謝書友“月無尾魚”打賞。

冬至日,氣溫驟降,天寒地凍的大晚上沒吃火鍋,反而碼字。

苦B的寫手,求收藏,推薦啊~~

第263章 關鍵位置有人第368章 風險與收益並存第4章 仿古瓷第460章 這畫真的很差勁?第1045章 驚喜的發現第981章 十年磨一劍第821章 金匱第821章 金匱第227章 朱大先生(2)第281章 不像是在盜墓第995章 虎皮,宣傳第384章 蔡魯公,王館長第428章 震驚、譁然、質疑!第665章 扮豬吃老虎第1053章 國家寶藏(3)第688章 全權交給你來負責第628章 菩提有沒有樹第354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17章 不如讓給我吧第188章 大恩不言謝第595章 巨蚌化石第173章 精神損失費第590章 惹上了麻煩第306章 你不相信我?第470章 看見什麼了?第979章 子岡秘錄第1015章 冒牌貨!第584章 永樂剔紅第778章 小小教訓,陽關獨木第294章 完成上次中斷的比試第188章 大恩不言謝第203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第910章 達芬奇密碼筒第982章 表示表示第728章 行家,真正的大行家第365章 如意玉,七彩珠第356章 寶光沖天第289章 意外的來客第1034章 石雕殘像第954章 掘藏得金!第576章 海島賀壽第661章 真相大白,幕後黑手第589章 喬玉邀請,高莊失蹤第331章 乖乖賠禮道歉第920章 說好的報酬第552章 百年野生參王第261章 有了一席之地第616章 你把我賣了?第221章 宣德祭,撕破臉第316章 玩一把大的第368章 風險與收益並存第130章 與張獻忠有關第777章 被忽略的圓石第1029章 歌以詠志第236章 你腦殼壞掉了第304章 黃花梨馬紮第442章 白石畫扇第641章 病態與天趣第423章 懂不懂?第746章 脫胎換骨第431章 杏花煙雨江南第417章 真是宣德爐?第382章 只得其形,毫無神韻第815章 墨門?魯班門?第398章 黑市拍賣(2)第291章 黃庭堅手跡第194章 一箱碎瓷片?第262章 職業病第339章 來玩一杆?第510章 接二連三的驚喜第68章 大衆矚目的焦點第610章 原因、蟠龍松、天龍山莊第94章 蜀都遊(1)第489章 良好的開端第268章 百試百靈的一招第89章 寶物動人心第477章 好像是找到了第849章 五色筆第654章 振奮人心的大事第700章 佛珠之中還是佛珠第401章 黑市拍賣(完)第529章 逢人只說三分話第192章 鑽牛角尖了第699章 無聊,想回去了第788章 立大功了第130章 與張獻忠有關第122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893章 價值連城的孤品第340章 一筆巨大的財富第829章 相聚即是緣分第550章 共患難易,同富貴難?第893章 價值連城的孤品第107章 雙贏的交換第1016章 有點印象第777章 被忽略的圓石第517章 狗皮膏藥似的人第735章 獨樂不如衆樂第993章 有來有往第7章 影青第855章 真正的赤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