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八七章 仿古瓷

回到家中,張天元將自己挑出來的大約一百件瓷器全部取了出來,然後仔細鑑賞了起來。

居仁堂款的瓷器不少,他仔細清點了一下,一共有六件。

不過樣式倒是各不相同。

有粉彩大盤、有粉彩蓋碗,還有琺琅彩湯勺、粉彩湯勺、粉彩小罐、琺琅彩花瓶。

儘管這些東西曆史沒有慎德堂款的那兩件粉彩悠久,但是做工和造型都是旗鼓相當的。

慎德堂款的瓷器是道光時期的精品。

而袁世凱的居仁堂御製瓷器,也是民國時期的精品,所以這質量差不多倒也正常。

“張哥,這些居仁堂款的瓷器值錢嗎?”

展飛忍不住問道。

對於一般人來說,他不太可能從造型、色彩、做工等方面去判斷一件瓷器,最主要的判斷標準自然還是價錢。

張天元搖了搖頭道:“並不是很值錢。”

“爲什麼?”

展飛疑惑道:“就算我是個外行,也能看出來這些瓷器製作十分精美啊。”

“這個是有原因的,主要還是居仁堂款的瓷器目前不被廣泛認可。”

張天元想到了自己以前聽李明光說起的有關居仁堂款瓷器的事情,也是不由唏噓起來。

居仁堂款瓷器目前是存在很大疑問的:

一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故宮都沒有收藏到“居仁堂制”款的真品;

陶瓷鎮瓷器博物館的收藏的一件“居仁堂制”款盤子,在畫風上與清朝品有明顯差異,最要命的是畫中的荷葉是枯枝敗葉,明顯不復合喜慶場合的需要;

目前一些被專家或者拍賣公司認爲真品的物件多多少少都有這樣那樣的疑問。

所以,到目前連款的準確式樣都沒有一個公認的標準。

張天元曾經也見過居仁堂款的瓷器,他注意到,種類數量最多的是一種很特別的紅的紅底粉彩器物,而且質地還不錯。

紅與洪偕音,當時被選爲主要色調是合理的。

後來,參加實際製造的工匠與看見過了解的人後來才大量模仿,或者是袁世凱政權本來是準備作爲主流的色調的毛胚在袁世凱垮臺後被它人繼續生產出來。

不久以前,“中山艦”上打撈出一件“居仁堂制”款的瓷花瓶,除畫面不很喜慶外,質地相當好。

由於中山艦是1939年沉已經離1916年有年,且艦官級別不高,所以,到底該瓶是不是“居仁堂制”款的真品或者後仿品還很難說。

很多物品是很容易被認爲不真的,比如,風格不對,質量太次,款歪斜。

對那些被某些人認可的真品也可以發現問題:因爲真品數量極少,品質高,時期特殊,所以真品的價格應該相當可觀。

但是,就是那些拍賣品,只拍出幾千元的低價,就說明拍賣公司與買家對物品的真假自己心裡也沒有底氣。

這就是爲何居仁堂款的瓷器一直價格不高的根本原因了,你自己都不認爲東西是真的,還要讓別人怎麼認爲啊?

估計對“居仁堂制”款的瓷器收藏界達成一致共認,被大家公認的真品標本出現還需要時間。

不,或許不需要那麼長時間!

張天元忽然間露出了笑容。

還等什麼啊,他現在可是收藏界以及古玩鑑賞界最大的大佬,現在又得到了居仁堂款瓷器的真品。

這個標準完全可以由他來制定啊。

只要制定了這個標準,以後大家買起這種瓷器也不用猶猶豫豫了。

每個時代都需要這樣的人出現。

包括元青花、明青花、五彩瓷器、粉彩瓷器、琺琅彩、影青釉等等,這些最初都是有德高望重者制定出一個真品標準的。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張天元這樣擁有特殊的能力,所以這些標準的制定也着實是費勁了那些專家的心思。

可即便如此,有些東西到現在依然還是有爭議的。

張天元可以確認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由他來制定這個標準,比任何專家都要靠譜得多。

這也算是造福於百姓吧。

畢竟很多老百姓搞收藏,可沒有專家那樣的眼光,但是可以從張天元制定的標準來判斷啊。

“張哥,這個是青花瓷吧,就是不知道哪個朝代的,要是元青花就牛了。”

突然,展飛的聲音將張天元從沉思之中驚醒了過來。

張天元扭頭看去,那確實是一件青花瓷。

而且底款上居然元青花的落款,就連瓶子上的繪圖,也是非常稀罕的人物故事桃園三結義。

繪圖惟妙惟肖,完全看不出來是仿作。

然而張天元知道,這不是真品。

“展飛啊,元青花固然好,不過這些仿品也是不錯的。”

張天元笑道。

“仿品?”

“嗯,而且是民國時期的仿品。”

張天元點頭道:“不過這仿製技術怕是不輸給瞞天王的,在收藏界,這個也被稱爲仿古瓷,民國時期非常流行,不光是元代的青花瓷,包括明代、宋代、清代的瓷器都有,你看這件,雖然底款是‘大清乾隆年制’,但實際上卻是一見民國高仿粉彩。”

“這仿的跟真得一樣啊,要是一般人看了,只怕會完全誤會吧?”展飛嘖嘖稱奇。

張天元嘆了口氣道:“你說這個還真是問題。”

“來看看這個,大清雍正年制的雍正粉彩團蝶圖碗,高6.3釐米,口徑13釐米,足徑4.7釐米;”

“撇口,弧口,圈足;碗內白釉,外壁以白釉補地,繪五組俯仰雙蝶於花間嬉戲圖案,以橘黃、淡黃、鵝黃、水綠、墨綠、粉紅、洋紅、胭脂紅、赭哄你、淺藍、翠毛藍、淺藕荷、深紫、駝色、淺墨秋香色、秋海棠色繪成;”

“碗底青花楷書款‘大清雍正年制’。”

“此碗造型精巧秀美,胎體微薄,底釉純白,瑩潤如脂,彩繪鮮豔,代表了雍正朝最高的制瓷水平。”

“這是真品?”

展飛問道。

“嗯,這個是真品,這樣一個碗,民國時也是有仿造的。”

張天元回答道:“故宮博物院資料室收藏着一個民國年間後掛彩的團蝶圖碗。此碗用清代雍正朝的素白碗於民國時畫彩烘烤而成,它代表了近代陶瓷鎮仿古瓷的突出成就。”

“所謂後掛彩,就是在舊胎的白瓷上畫新彩,在入爐燒製,出爐後再以特殊的做舊手法加以處理。”

(未完待續。)

第一五六零章 自古昏君哪家強第一一二二章 七年作一畫第二五七五章 神秘石第三二零章 年輕專家的鑑定活兒第一零四四章 霧都第二一七零章 發現印璽第二二二七章 反水第三三零章 以誠待人第三四九四章 乾隆御墨 1第四六四五章 山人第三四六七章 天國寶石第一一三二章 不要內鬥要和諧第一一九八章 大盜第四二五九章 純屬巧合第四六六二章 價值二十五萬美金的牙籤第二三五章 衆徒弟奪嫡第二七八八章 破書也能賣大錢第一一二五章 被遺忘的歷史第二八六七章 又見風水法器第一八一三章 居然裝暈!第一八四九章 外行贏內行第三六八七章 天真的發財夢第二三三章 午夜槍聲第四三六九章 小胳膊擰不過大粗腿第四三八四章 越王八劍之掩日 1第三二零三章 假的也是藝術品?第四零五九章 奇怪的人影第四五四二章 法器:冰雕佛像第二七八八章 破書也能賣大錢第三一七六章 美器第四零三六章 真龍現身第二零八八章 山中木屋第一零零三章 石頭也有靈性第一六零六章 來勢洶洶第三四九五章 乾隆御墨 2第九零八章 雍正之死第三三零八章 這老太太不簡單第二零二章 福祿壽翡翠第三七八一章 不起眼的小店第四六七五章 羅伊(一)第九十四章 擴大經營規模第四八四六章 異國人第三四一零章 湯普森家族第四一零九章 一石四鳥第三八七六章 送子觀音第二七八零章 大清銅幣(一)第五五七章 緬甸翡翠公盤的消息第三七九六章 八仙葫蘆瓶第一零八七章 世界第一第一零四六章 遺失的歷史第一九五八章 風水大道第二二九一章 開盤第一二九三章 聰明的怪物第二零五一章 福龍第二七三零章 勝負已分第四六四八章 倒吊第四五七章 鬼手樑大少第二七五零章 人生第一件藏品(二)第四八四零章 老教授的心思(二)第四五零七章 熱帶雨林裡的可怕傳說第二二七七章 玉說第二三零零章 二王之爭第二二四六章 “釣魚”第三一一一章 乾隆皇帝的至寶第四二五九章 純屬巧合第三七三九章 被熟人坑的蘭特第二三零九章 千萬別以貌取人第四一零七章 夏日山居圖第三二七三章 油畫之父作品第二二一零章 巨輪第一一五六章 白色城郭第三三八一章 小酒版(二)第二零三一章 風水植物第一三四六章 地利人和第一三一三章 六具屍骨第五三二章 四大金剛第三四零章 齊王爺第四八一零章 瞎道士第一一三七章 怒火攻心第二六二四章 洞壁裡的秘密第一零九零章 古老的書信第二八八六章 蘊養法器第一二七八章 莫邪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第二八九章 大學第四六三章 和局與對子第一五一四章 菩提子和兩種地氣第一八六四章 牛掰的論文第二四五三章 被套了第一三二三章 國學大師第二零九一章 法器之書第一九一五章 三疊斬第四零零七章 烏佛禪院第五五二章 互飆演技第三二九零章 騙人反被騙第一六五零章 生疏的手法第三六一零章 不般配的婚姻第四二七四章 奢侈的婚禮第三三五八章 真假田黃 2第三九四二章 烏賊第六零二章 一筆下去損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