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0章 落寞太尉

大船在東濊登岸,不過,曹操卻沒有讓卑彌呼與呼邑下船,他將船上的物資人力全部運到了東濊,看着從船上走下來的近萬的生口,劉備心裡大喜,便厚着臉皮與曹操討要,曹操的三韓尚且還缺少勞力,他本來是不想把這些勞力送給東濊的,可是看到劉備如此誠懇恭敬的模樣,他又不好不給。

想着日後還能通過貿易,從倭國獲取更多的人口,曹操也就將這些生口交給了劉備,劉備將他們領下船,這些生口們始終都是十分驚恐的看着周圍,他們不知道自己到了哪裡,別說是大漢,就是本土上的國家,他們也全然不知,劉備始終是很溫和的對待他們,還爲他們安排住處。

至於其餘的財富,劉備也就不好再討要了,曹操也是令人送回三韓,並且,他還留下了太史慈,給太史慈下了命令,按照天子的吩咐,要在六年之內,與三韓練兵兩萬,造船三百艘,要試着改進大船,吸取周圍諸國的造船技術,多行操練。

而太史慈也被天子任命爲了三韓水軍校尉,算是能夠獨自帶兵打仗的將領,軍職也瞬間超過了呂布,呂布畢竟還只是個雜號校尉,並沒有獨自領軍的資格,只能聽從董卓的吩咐,而太史慈如今卻是能夠隨意帶領水軍四處行駛,他的上頭只有太尉與天子。

曹操親自帶着卑彌呼與呼邑,再次出海,趕到了冀州的渤海郡,在南皮縣下了船,卑彌呼與呼邑這才第一次登上了大漢的領土,曹操也沒有拜見周圍的官吏,安排了麾下長史帶着他們前往雒陽,自己便返回了三韓,長史帶着兩王朝着雒陽走去。

按照曹操所安排的,所選的道路,並不是最近的道路,而是最爲繁華的道路,從渤海郡到魏郡,到河東郡,轉東郡,最後再進入司隸地區,曹操就是要給這兩位展示大漢雄渾的力量,與這繁華的盛世,因此纔沒有讓他們在東濊與三韓下船。

果然,沿路看着萬里耕地,擁擠的人口,連綿不絕的馳道,高達巍峨的城牆,卑彌呼與呼邑都久久不能言語,他們先前雖也想過大漢之強盛,卻不曾想過如此之強,而那位帶路的長史,也是個不安分的,他明白曹操的意思,便騎着馬,行駛在他們的車架旁,炫耀着大漢的盛世武功。

反正這周圍也沒有人能夠揭穿他,他便肆意言語道:“我大漢之疆域,西連貴霜,東至三韓,北概賀新草原,南治扶南真臘,百姓數億,良田千萬頃,披甲引弓之士三百萬,戰船萬艘....”

這番鬼話,若是曹操先前與他們講述,他們定然是不會相信的,可是看着一路連綿不絕的耕地,人山人海的景象,卑彌呼與呼邑也是有些相信了他的言語,尤其是呼邑,更是出言符合,昔日他的先祖曾經來到大漢,便曾與後人言:“大漢之強盛,百十倭不能敵也!”

呼邑今日一看,百十??這上千倭也不能敵啊!!

卑彌呼心裡卻更是擔憂,如此強盛的帝國,就在自己的身邊,若是帝國對着自己伸出了獠牙,大倭該如何去抵禦?如今整個倭國還是四分五裂,最強的邪馬臺尚且不能一統,還有處於他們東方的那些蠻夷之國,也是頻繁的侵擾他們的領土,這些問題都沒有能解決,又迎來這般強大的帝國,這該如何是好呢?

那長史的騎射能力相當的了得,在馬背上待了數日,也不見有半點的勞累,在他的號令下,護送這些車馬的士卒們也是井然有序,沒有半點的混亂,看到他出色的能力,又看到他身材雄壯,頗爲有力,卑彌呼便問他,你這般的人,大漢還有幾人,長史笑着回答道:“大漢之內,全然都是我這般的庸人...”

他又講起了呂布,張溫,張奐,段熲,董卓這些人的故事來,這次,縱然沒有誇大他們的戰績,也是讓卑彌呼握緊了雙拳,眉頭緊皺,只有呼邑,咧嘴笑着,眼裡滿是崇拜,他說道:“此番拜見天子,定要與呂布將軍,張溫太尉一一相見....”

終於,行駛了數月,在建寧二十一年的元月,車隊方纔趕到了司隸境內。

看着面前的這些雄偉的關卡,看着來往如龍的車架,卑彌呼更是深深感覺到與大漢之間的差距,心裡對於那位被尊稱爲聖天子的皇帝,也是格外的好奇,她明白,大漢四百載,並沒有幾個皇帝能夠得到聖天子這般的尊稱。

來到了最爲繁華的大城,雒陽。

只見數人站在門口,前來迎接。

長史看了片刻,心裡大驚,連忙翻身下馬,態度也甚是恭敬,率領士卒上前,走到了那人面前,卑彌呼與呼邑看到他這般模樣,也是連忙下了車架,只見那人歲不到二十,舉止頗有威儀,身材...分外魁梧,長史連忙拜道:“三韓長史拜見太子殿下!”

聽到這聲,卑彌呼與呼邑才知道了面前這人的地位,兩人都是慌忙的拜見,太子對待他們的態度是非常的溫和的,他親切的將他們扶起來,說道:“遠道爲客也,不必如此,請與我入城!”,他又看向了那位長史,態度也是很親切,他說道:“長史勞煩了,不如在雒陽待上幾日,再行返回?”

長史沒有想到,太子對自己竟如此親熱,拱手說道:“臣還有得返回覆命,多謝殿下關懷!”

“哈哈哈~~”小胖子笑了起來,看着他牽着的那匹駿馬,誇道:“好一匹玉龍!”,那長史一笑,說道:“令殿下見笑,我平生無所好,唯愛白馬...”,小胖子一愣,呆了片刻,問道:“君貴姓?”

“臣公孫瓚。”

“哦?”小胖子一愣,說道:“可是盧植公之弟子?劉昭烈之門徒?”

“殿下竟知臣!”公孫瓚一愣,瞪大眼睛問道。

“哈哈哈哈,豈能不知,君且莫要離去,我與雒陽內與你安排一住處,過上幾日,我再送君離去,如何?”小胖子大笑着說道,公孫瓚不敢再拒絕,只能拱手應允,安排好了公孫瓚,小胖子便領着那兩位大王,走進了雒陽,與車架,到了皇宮。

親自陪着他們走進了皇宮,天子是並沒有要他前往迎接的,這番迎接,是荀彧所出的主意,作爲太子,能夠早日結識一番從王,對他當然是很有幫助的,帶他們進了宮,一路走到了厚德殿,進了大殿的時候,卑彌呼與呼邑因這周圍肅殺的氣息而弄得有些不適。

額頭滴落着汗水,渾身都在微微顫抖着,他們從未有過如此感覺,生死不由己,這樣的感覺並不好受,好不容易進了大殿,便看到一位身材魁梧,與身邊的太子有九分相似的中年人,坐在案牘前,撫摸着短鬚,正在翻閱手中書籍,小胖子不敢打擾,便恭敬的站在一旁。

卑彌呼與呼邑也是如此,站在一旁,雙股顫顫,深深的呼吸着。

不知過了多久,天子彷彿纔看到了他們,放下了手中的書籍,擡起頭看向了他們,小胖子立刻恭敬的說道:“陛下,兒臣領邪馬臺國王卑彌呼,倭奴國國王呼邑,前來拜見!”

天子看向了卑彌呼,卑彌呼也連忙跪拜,說道:“倭王卑彌呼拜見天子!”

而呼邑此刻也沒有犯傻,立刻拜道:“漢臣領倭王呼邑拜見陛下!”

天子輕笑了起來,說道:“不必如此,來,坐...”,這兩人口稱不敢,還是天子強行要他們坐下,他們這才坐在了天子的對面,天子看着他們,開始問起了一些瑣事,都是些什麼今年收成如何,可有災害之類的事情,對於他們的冊封以及其他方面,他都是止口不提。

“多謝陛下關懷,邪馬臺今年收成頗好...”卑彌呼一點點的講述着各地的收成以及遭災情況,而呼邑就不同了,他完全說不出來,他平日裡,也沒有留心過這些,此刻他硬着頭皮,只能按照卑彌呼所說的,往大里說,做到能夠壓制卑彌呼。

天子笑着,聽他們說完,又問了一些其餘的情況,比如他們的身體狀況,王室成員之類,小胖子站在天子的身邊,認真的聽着天子詢問這些情況,心裡雖並不懂,爲何阿父要問這些無關緊要的問題,但也是在學習着,這是王符講述的,殿下若想成爲明君,再簡單不過,能夠學到陛下八成便能爲明君也!

聊了許久,方纔聊到了話題上。

“倭奴國,自孝光武皇帝時期,便以冊封爲王,只是,這數百年裡,爲何不曾前來拜見?”天子皺着眉頭,有些嚴厲的質問道,呼邑臉上有些委屈,他看着卑彌呼,說道:“邪馬臺以愚婦爲君,擾大禮,壞五常,又多侵擾我邊界,使得倭奴國再無力能夠拜見陛下....”

面對他的指責,卑彌呼臉上並沒有出現什麼變化,只是無奈的說道:“邪馬臺一心想要拜見大漢,卻是有心無力,此番幸而遇曹公來,心裡不甚歡悅,還望陛下應允,能以舉國爲臣...”

“哈哈哈,旅途勞累,你們且先返回休歇...”天子揮了揮手,說道。

他們拱手拜退,小胖子也一同走了下去,又爲他們安排好了住處,便去尋公孫瓚去了。

次日,天子召集羣臣,爲倭國之事,展開朝議。

王符再次率百官前來拜見,天子進了朝,請烹王節信之後,開始了朝議,請烹了十多年,不止是百官,就是天子也有些習慣了,若是那一日百官沒有請烹,他心裡可能還會有些不適,百官心裡自然是知道天子召集他們前來是爲了何事的。

對於倭國的提議,王符早就遞給了天子,故而也不曾多言。

朝議剛開始,太尉張溫猛地跳了起來,花白鬍子隨着他激昂的揮手讓上下搖擺,他激動的說道:“陛下,數百萬民啊,若是以此充實三韓幽州,對大漢有大利啊,陛下只要允我出兵,我率甲士一萬,便能蕩平倭國,將其全部大倭斬首,首級獻於陛下!!”

天子早就猜到張溫會這麼說了。

根本沒有理會他激昂的講述,反而是看向了其餘大臣,問道:“可有異議者?”

“陛下...如今,三韓水軍剛建,不能興兵事,就是我大漢水軍強悍,也不能興無名之師,無端討伐,如此卻是不符禮儀的....”蔡邕緩緩說着,隨後,他提出的建議,也是與王符一般,要冊封這兩人爲王,給予金印,要制衡這兩國之間的實力。

不同的,是蔡邕提出,大漢可以幫助這兩國,讓他們將周圍的小國吞併,倭國之中,只要能有這兩國對峙,大漢便無遠憂,另外,在倭國的本土上,大漢還必須要獲取一塊領土,進行駐軍,能夠隨時的監察倭國的情況,不得不說,蔡邕這個提議,還是很合天子之意的。

最終,天子也選擇了採用他的建議,至於太尉,則是無奈的嘆息着。

“劍久未磨,鏽也,不知何日能出劍,讓世人看看,我張溫這把老劍,亦能爲天子安定宇內,掃蕩羣賊....唉,老矣,老矣,只怕,從此,再無機會,能夠拔劍殺賊了....”

張溫感慨着,落寞的返回了府邸。

而天子則是立刻召見了卑彌呼與呼邑二人,就在這大殿之中,極爲正式的,冊封了他們二人爲王,賜金印,雖然呼邑對卑彌呼也成爲大漢臣子的事非常不悅,可是他不敢質問天子,至於卑彌呼,神色很是恭敬,看不出心裡的所想。

天子又吩咐他們,不可再行軍事,要以和爲貴,另外,還告知他們,大漢軍旅會幫助他們,整合周圍的小國,至於兩國的疆界,還需要他們二人進行商議,上奏天子,聽到大漢要出兵幫助他們,他們心裡自然都是極爲的開心,不過,要自行規定疆界,這讓他們二人之中再次出現了深深的敵意。

天子溫和的看着他們,有時候,想要讓兩國矛盾重重,只需要一句話便足夠了。

講述了許久,天子忽然笑着看向了卑彌呼,說道:“聽聞君未曾婚配,朕有意將你許給三韓相曹操爲妻,不知你,意下如何?”

第0359章 奸賊密謀第0318章 天子垂危第0451章 士子張飛第0798章 毒士逝世第0040章 威武強漢第0669章 朝野雙雄第0693章 子敬之智第0786章 城東肉粥第0512章 東宮太子第0912章 繡衣之能第0935章 三世同堂第0692章 何謂王法第0577章 非我不可第0423章 熹平聖君第0820章 人皆健忘第0727章 十年大策第0403章 夜探掖庭第0078章 殺雞牛刀第0595章 孝康之策第0871章 敢辱吾師第0622章 熹平印刷第0784章 匠人地位第0056章 雒陽劇變第0209章 天家無情第0079章 國子門學第0175章 科功之事第0239章 勿辱公羊第0981章 以絕權臣第0552章 熹平狠人第0848章 恭送太尉第0473章 司馬仲達第0286章 兄弟告別第0294章 皇后之危第0460章 痛苦抉擇第0218章 大漢狠人第0850章 海外告急第0507章 十日便可第0390章 落寞太尉第0088章 城內混戰第0732章 司空日常第0871章 敢辱吾師第0035章 誰繼大統第0911章 一盤大棋第0314章 朕想靜靜第0804章 君欲何爲第0057章 等候詔令第0255章 毒士獻策第0495章 華雄高論第0298章 孤家寡人第0192章 大漢子民第0561章 尚書革新第0901章 打破循環第0289章 天子北巡第0521章 英雄埋骨第0663章 有女董白第0923章 信朕者活第0220章 第一紈絝第0327章 真太子耶第0186章 舌戰羣儒第0197章 建寧石經(五更)第0313章 能臣賈詡第0399章 王符一怒第0392章 恭送陛下第0024章 忠誠家奴第0127章 張郃張屠第0495章 華雄高論第0815章 舌戰開始第0555章 汝南黃龍第0802章 婚事已成第0466章 能臣可用第0837章 話本說書第0215章 劉老家宰第0854章 尚書何謀第0968章 御駕親征第0310章 初臨貴霜第0022章 邢顒得歸第0495章 華雄高論第0971章 可能安心第0904章 望子成龍第0702章 連孫抗曹第0571章 祭酒華雄第0152章 圍魏救趙第0851章 叛賊何在第0877章 東濊有魚第0091章 董氏之哀第0618章 劉巴面聖第0288章 翻譯鬼才第0692章 何謂王法第0058章 張奐收心第0209章 天家無情第0508章 張公兵法第0635章 孝憲皇帝第0672章 毒士驚懼第0213章 冀州太平第0730章 獒兒有子第0088章 城內混戰第0415章 天子有後第0958章 太平盛世第0128章 猛將驍勇第0805章 皇子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