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望天

整整一夜的緊張對峙,對寧缺來說,毫無疑問帶來極大的壓力,衣裳溼透又被寒風凍硬再被汗溼,不知道重複了多少次。

觀主離開了桃山,忽然出現在長安城前,自然令人震撼,但令他感到恐懼的是,對方雪山氣海被廢,爲什麼能夠復原如初?

是的,雖然鐵箭未發,尚未交手,但他知道觀主已經復原如初,那是一種不容置疑的感受——觀主與天地完全融合在一起,他覺得只要眨眼,便會失去對方的位置,這種境界彷彿知命,卻更高妙。

對峙一夜,寧缺有足夠的時間思考,他想了很多,卻沒辦法得到任何答案,他無法理解發生在觀主身上的事情,只能將精力放在別的地方,試圖通過觀主的到來,推算出桃山和宋國正在發生些什麼事情。

很明顯,這場和談已經失敗,難道觀主他真的要殺死葉蘇?那麼葉紅魚呢?難道他不擔心道門的分裂?他就這麼有信心戰勝書院?

寧缺很想看到道門分裂,纔會讓禇由賢和陳七給葉紅魚帶去那幾句話,但他卻不想看到現在的局面,因爲一切都不在計算中,這很令他不安。

城門緊閉,風雪連天,守城的唐軍都已撤走。

忽然,觀主向東方海畔看了一眼。

寧缺用餘光向東方瞥了一眼。

從昨夜到此時,觀主始終沒有說過話,這時卻忽然開了口。平靜說道:“你說你想和這個世界談談,我剛好也想和你談談。”

寧缺想和這個世界談談。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要和觀主談談,觀主想和他談談,卻等於是要和整個世界談談。

觀主將輪椅推入崖下,飄然下了桃山,證明他的雪山氣海正在復原,他將要如當年一般舉世無敵,這是非常重要的時刻。

值此時刻。他對世界說的第一句話很簡單,卻是一道雷霆。

他收回望向東方的眼光,看着城牆上的寧缺說道:“葉蘇死了。”

葉蘇死了,或者說,我把葉蘇殺死了。

寧缺沉默,沒有憤怒,沒有悲傷。沒有詢問細節,就在前一刻,他也感受到了東邊海畔天地之間的異樣變化,他隱約聽到了些什麼。

他的沉默持續了沒有太長時間,他嘆息然後笑了起來,笑容有些苦澀。因爲他現在的心緒有些茫然,不知落在何處爲宜。

“那麼,葉紅魚也死了嗎?”

他不是在問觀主,更像是一種帶着強烈否定態度的自問,只是他清楚。道門在殺死葉蘇之前,絕對會先解決葉紅魚。

一個是新教的創建者。一個是西陵神殿的裁決大神官,葉蘇和葉紅魚是足以改變歷史走向的兩個人,也是書院曾經的希望。

現在希望變成了虛幻的泡影,他如何能不沉默?

就像餘簾推算的那樣,他也覺得,葉蘇被道門殺死,對新教的傳播,對書院和唐國,或者並不是太大的損失,甚至可能帶來些好處。

但他更清楚很多事情是不能這樣絕對客觀冷靜的計算,書院向來很明白這種道理,而如果葉紅魚真的死了……

觀主靜靜看着城頭上的他,沒有說話。

一夜時間過去,弦已入肉,寧缺右手的三根手指開始流血,血染紅弦,如檐畔的雨水一般淌落,落下城牆,落在雪上。

他沒有箭射觀主有很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想守住希望——他沒有信心用元十三箭把觀主射死,便不能出箭。

沒有發生的事情,可以裝作有很多結局,結局註定,便只能得出唯一、黯淡的結論,就像葉蘇和葉紅魚的死亡。

但這場對峙要持續到何時?

難道他要挽鐵弓,射青衣,直到海枯石爛?

觀主站在雪地裡,要站多長時間?他想靠自己一個人把整座長安城堵死?他離開桃山除了殺死葉蘇,還想做什麼?

寧缺想不明白,他只知道,再這樣繼續下去,他的意志會被觀主摧毀,哪怕觀主什麼都沒有做,只是靜靜站在那裡。

或許,摧毀他的意志,也是觀主順手想做的事情?

東海畔死訊傳來,最關鍵的時刻已經過去。

寧缺做了一個動作,就在前一刻,他自己都想不到會做出這個動作。

他撤箭收弓。

隨着這個動作,他肩上的冰破裂成屑,衣上的雪簌簌落下。

觀主的眼神裡流露出欣賞。

寧缺的神情卻很漠然,對自己也很漠然

葉蘇死了,觀主最重要的目的完成。

他一敗塗地,如果這場對峙或者說戰鬥還要持續,他只能用這種方法,來迫使自己和長安城進入絕境,在絕境裡求生存。

鐵弓背到肩上,長安城門無人看守,請進。

如果觀主還想獲得更大的收穫,長安歡迎您。

寧缺不認爲在葉蘇死後,觀主會冒這個險。

數年前在長安城裡,他用千萬把刀把觀主斬成廢人,現在的他同樣能斬。

他沒有後悔昨夜或者說先前,沒有箭射東海,因爲觀主一直都在,他沒有辦法分神,只不過到了現在,他不需要再分神。

觀主看着城上笑了笑,轉身準備離開。

寧缺看着他的背影,說道:“我會想明白你想做什麼。”

觀主沒有回頭,說道:“等你想明白的那一天,你會來找我。”

……

……

斯人已去,風雪依舊。

寧缺不再枯坐城頭,因爲他需要想明白一些事情。

道門出乎意料的決然,讓他很困惑。但他沒有什麼挫敗的感覺,歷史的前進總是螺旋形的上升。戰爭向來很少一路勝利到底。

他走下城牆,在長安城的街巷裡沉默行走。

他去了萬雁塔,看那些尊者的像,他去了南門觀,在鋪着黑色地板的道殿裡沉思冥想,他沒有去臨四十巷,最後去了雁鳴湖,坐在岸邊。看着雪湖裡的那些殘荷,就像沒有溫度的雕像一樣,漸漸被白雪掩蓋。

當年在萬雁塔裡他悟過符,在南門觀裡他悟過道,在雁鳴湖畔,他悟出過更多道理,其間有生死。也有超越生死的東西。

現在他卻想不明白,觀主究竟想做什麼。

觀主是道門最強者,是書院最大的敵人,夫子都沒能把他從這個世界上抹掉,他還是陳皮皮的父親、葉蘇的老師,按道理來說。書院應該很瞭解他,但直到此時此刻,他才發現自己對這個人很陌生。

他甚至無法對這個人做出相對真實的描述,他知道觀主姓陳名某,是千年難見的修道天才。卻不知道他的喜好,更不知道他對這個世界的看法是怎樣的。他的精神趨向如何,他是想要成神成聖,還是清靜無爲?

他在雁鳴湖畔坐了三天三夜,還是想不明白,連線索都沒有,於是他起身離開,原先坐的位置,迅速被雪覆蓋。

老師和桑桑去了天上,師傅顏瑟化作一捧灰,葬在郊外的野墓裡,大師兄還沒有回來,應該是去尋找陳皮皮等人,二師兄還在西方與佛宗拼命,三師姐在荒原上殺人,朝小樹在小鎮等着最後時刻的到來……

他走在長安城裡,竟遍尋不着一個人。

一個能指點他的人。

最後他走到了一座青樓前,那是紅袖招。

在這座青樓裡,他曾寫過一幅很著名的書帖,曾有過很多經歷,而且這座樓裡,有一位他真正的長輩,簡大家。

走到紅袖招頂樓,他對着簡大家行禮,說道:“有事請簡姨指點。”

簡大家看着他疲憊的臉,忽然說道:“我想去書院看看。”

自從那場春風化雨後,寧缺便一直枯坐長安城,再也沒有離開過城門,書院在長安城南,要去便要出城。

寧缺沉默片刻,說道:“好。”

馬車離開紅袖招,駛過朱雀大道,出城向南而去,沒有用多長時間,便來到了書院,碾過草甸,經過那些耐寒的梅叢和凋零的桃樹,進到後山。

簡大家在後山行走,看着溫暖如春的崖坪,林中隱隱可見的小院,聽着瀑布的聲音,神情有些複雜,始終沒有說話。

繞過瀑布,穿過那道狹險的石壁,來到後山絕壁,順着陡峭的山道,向着上方艱難的爬行,終於來到紫藤架下,來到崖洞之前。

那些紫藤是桑桑種的,那座小樓是師兄師姐們修的,寧缺站在藤下,看着那些早已被風吹乾的長豆,情緒微惘。

簡大家走到崖洞前,藉着天光看着昏暗洞裡,當她看到石壁上寫着的那幾個字,神情微變,眼睛變得微微溼潤起來,似有些動情。

那是軻浩然親筆寫的字。

“這是我第一次進書院後山。”

簡大家轉身,走到崖畔,背起雙手,看着遠處落日下的長安城,看着那些白雲,說道:“我本以爲自己永遠不會進來。”

當年的那些故事,是長輩的故事,寧缺不便詢問,只好沉默。

簡大家說道:“其實,我一直都不喜歡夫子。”

寧缺不知此言何解,他總以爲像老師這樣的人,可以很輕易地獲得所有人的敬愛,簡大家爲何會說不喜歡?

簡大家回頭看着他,說道:“因爲你師叔是他教出來的。”

是的,雖然夫子與軻浩然以師兄弟相稱,但那是因爲軻浩然太驕傲,事實上他是被夫子教出來的,至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他受了夫子很多影響。

寧缺隱約明白了簡大家的意思。

“如果不是夫子,你師叔怎麼會對天那般感興趣?”簡大家看着天穹,說道:“書院總說照看人間,實際上呢?你們什麼時候真正向人間看過一眼?你們總看着天上,總想着有一天要勝天要破天,可那天什麼時候得罪過你們?”

這段話很沒有道理,尤其是在這片絕壁間、這方崖洞前說出來——當年軻浩然在崖洞裡磨勵心志,夫子在崖畔吃肉飲酒罵天,直到後來,書院對這個世界的看法無論正確與否,都不可能是這種小混混打架的概念。

“他騎着黑驢,倒提着劍,蓮生不如他,觀主不如他,舉世無敵,只要他沒有活到不耐煩,再活個幾千年沒有任何問題,那他怎麼死了?

簡大家說道:“因爲他狂妄到要去逆天,所以被昊天殺死。他爲什麼要逆天,因爲他要那勞什子自由,他爲什麼要自由?那都是被夫子影響的,如果不是夫子,他會那麼早死嗎?所以這一切都是夫子的錯。”

從結論倒着推,而不去理會在這個過程裡,軻浩然自己的心意與選擇,把責任都歸於夫子,這段話其實更沒有道理。

寧缺爲了思考觀主的真實想法,在長安城裡行走,在雁鳴湖畔苦苦思索,精神體力已然疲憊至極,最後尋到唯一的長輩處,卻沒想到聽到這樣幾段毫不講理、全無干系的說話,不由感慨女人果然都是不講道理的。

說完這番話,簡大家直接離開了崖坪,順着山道向絕壁下方走去,竟是再也沒有任何言語,也沒有理會寧缺。

寧缺無語,很難理解究竟這是怎麼了。

忽然,他隱約明白了些什麼。

是的,簡大家說的話完全沒有任何道理,說話行事全然不講道理,只有恨意,就像桑桑離家出走、離開人間那兩次,站在他的立場上也毫無道理可言。

這種不講道理,其實也是一種道理。

簡大家是在用這種方式告訴他,當他想不明白某件事情的道理的時,不妨不去理會那件事情,也不講道理地從結果倒推。

桑桑將二十載的情分,將棋盤裡數千年的相伴,盡數拋棄,將他留在人間,無情地回到神國,這說明她依然還是昊天。

觀主殺死葉蘇,沒有人能想的通,那麼不去思考其間的道理,只看後果是什麼——道門會被嚴重削弱,新教卻不見得被壓制。

這是書院最大的不解,但按照簡大家的方式去思考,這卻是某種佐證——再往最終的結果推,道門根基被動搖,昊天……會變弱。

這便是結果。

不去理會因果之間的聯繫,不去思考起始與結局之間的過程,不用猜測觀主的用意,只要把眼睛盯着結果,便能接近真實。

觀主希望昊天變弱。

這太荒唐,太沒道理。

就像簡大家說的話那樣沒道理。

但寧缺知道,這是真的。

他望着高遠的天穹,沉默不語。

……

……

(望天,其實就是忘天,大家都說我把桑桑忘了,我這麼愛她,怎麼可能忘呢?只是她是那樣的高大上,哪能輕易出場……寫小說確實不是簡單的工作,我一直在努力中,希望能夠讓大家看的愉快,也希望自己能夠一直寫的愉快,握手,親愛的你們,我們一起好好過吧。)

第36章 貫心肝,靜容顏第117章 棋盤的那頭第164章 可惜第220章 三年後,西陵見第33章 這纔是戰鬥第125章 七卷天書(上)第100章 好久不見第103章 人世間(上)第187章 歸來(中)第85章 下陽州(中)第67章 桑桑虐我千百遍(下)第69章 桑桑說第157章 摘星第81章 入魔(六)第92章 世間哪裡有閒人第164章 宮門宅的夜話第115章 天生一對(下)第42章 桃山之亂第86章 一個花癡第92章 我想我是海第115章 那是你我想不明白的事第168章 紅月與雪狼第170章 剪燭第67章 天算第54章 桃花朵朵開第3章 勺子,何時見勺子第185章 放聲而笑(下)第163章 我不想你走第29章 我可以沉淪第181章 爲了吃飯,南歸!第25章 這是病嗎?第24章 聖火焚我殘軀第1章 昊天留給人間的禮物(上)第151章 修佛(上)第71章 欲擇何色?第54章 雨夜裡,傳奇重現第55章 歧山大師第118章 大黑傘的故事第182章 荒人的腳踩在草原上(下)第52章 有人在山裡第144章 善飲者無赫赫之言第3章 勺子,何時見勺子第58章 谷中之湖第82章 舊書樓第39章 她的信仰第290章 搖籃曲第150章 入世之人(中)第78章 入魔(三)第281章 霜降第157章 雪在燒第15章 湖的彼岸,血的世界第155章 殺破道第31章 善戰第6章 父子第48章 光明的藥(中)第177章 如果天不能容我第134章 大明宮裡的夫妻第163章 御宴第156章 山頂的青樹,壓爛的糕點,一切都是幻覺第107章 永遠的生與死第268章 傳道第46章 長安城的拆遷戶第164章 宮門宅的夜話第129章 闢地(下)第286章 槍第168章 佛首與肉包第57章 蚍蜉撼樹談何易,我於人間全無敵!(下)第216章 借劍(下)第149章 前來的咫尺,或者天涯第281章 霜降第167 冰封(上)第112章 農夫的反擊第194章 世內事外第50章 荒人的吶喊第185章 三本書(上)第43章 戰爭,始於一張腰牌第12章 長安亂(上)第129章 汝雖未老,但請歸老第165章 後山第125章 不如不爭,不如不見第82章 入魔(七)第160章 喝了這杯茶,再來問問啥第138章 開黑傘,相離難第67章 花開彼岸天(上)第194章 世內事外第39章 樂天的祭品第68章 刀鋒渴着血,我想着馬第129章 被書院遺忘的少年第142章 登場第144章 沒有你,我困不着覺您好第97章 來相見第127章 齊至第32章 擅戰第50章 書院算天(上)第268章 傳道第56章 黑夢(下)第32章 大黑與小雪(下)第111章 雲端之上,地面之下第31章 和這個世界談話的方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