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士不可以不弘毅

那經文真的很短,只有一句,農奴們唸經的方式也很特別,把一字當成一句,前字斷然喝出,然後靜默,待以爲再無下文時,又是齊聲一喝!

天上的雷霆,亦是如此。

百餘僧兵,頌着我佛慈悲四字,僧衣飄飄而來,禪心堅定,眼眸裡卻毫無慈悲意,盡是金剛怒,威勢何其威猛。

數千農奴齊喝經文,竟然抵抗住了佛號之威,重新生出無盡的勇氣,揮舞着手中的簡陋武器,向着僧兵便攻了過去!

佛號聲聲,僧兵如佛降人間。

斷字如雷,凡人如鬼出地獄。

原野被血染遍,戰鬥異常激烈,觀戰的貴人臉色蒼白,哪裡想到這些賤民,居然能和神山來的活佛打的如此激烈,

戒律院長老們想不明白,這些罪民哪裡來的勇氣,居然能夠抵抗百餘僧兵借來的佛言之力,看着眼前的血海世界,彷彿見着無數厲鬼修羅!

七念神情凝重至極,他一直在聽那些農奴斷喝出來的經文,聽了很長時間,終於聽清楚,那根本不是經文,只是一句話。

“士!不!可!以!不!弘!毅!”

這句話很簡單,只有七個字,這句話的意思很深遠,足以品味七百年,這句話的威力很大,輕鬆地把佛言碾成碎片。

貴人們想不明白,戒律院的長老們想不明白,七念也想不明白,但他想到了一件事情,他曾經聽已死的七枚說過,當年在白塔寺前,書院大先生臨戰悟道,只用了一句話便破了講經首座的佛言。

當時大先生說的那句話是:“子不語怪力亂神。”

此時七念很自然地想到這件往事。難道此時罪民們正在喊的這句話……也是夫子說的?就算如此,那個人的道怎麼可能到了這一步?

他想錯了,此時迴盪在原野間,爲農奴們帶來無數勇氣與堅毅氣質的話,並不是夫子說的,而是那個人說的。

這句話不是子曰,只是那個人對自我的要求,對衆生的期許,裡面飽含着他這一生的精神與氣魄。千人同喝便是雷霆。

士不可以不弘毅。

此時在戰場間廝殺的那些普通人,祖祖輩輩都是奴隸,他們不是士,但當他們說出這句話後,他們就變是士。他們是高貴的人。

於是,他們就有士氣。

農奴們向着殘兵與曾經心中的活佛殺去,其聲如雷。

在佛經裡,佛祖曾經這樣解釋天穹上的雷聲,說那是雲與天空的摩擦或者撞擊,而在今天的戰場上,雷聲是鐵與鐵的撞擊。

煙塵在草甸間飄拂。一道鐵劍忽然現身。

這道鐵劍很直,世間再也找不到更直的存在。

這道鐵劍很厚,厚的不像是劍,更像是塊頑固的鐵塊。

鐵劍呼嘯破空斬落。

一名僧兵舉起鐵棍相迎。只聽得一聲雷響,鐵棍驟然粉碎,僧兵跌落於地,口吐鮮血。身發無數清脆裂響,就此身碎而死。

十根鐵棍破空而至。如羣山壓向那道鐵劍。

鐵劍傲然上挑,仍然只是一劍,也只有一道雷聲,十根鐵棍就像是十根稻草,頹然變形,散落在四處,沒入野草不見。

手握鐵棍的那十名僧兵,更是不知被震飛去了何處。

草甸間只聞一聲暴喝,僧兵首領張嘴露牙瞪目,似佛前雄獅子狀,凝無數天地元氣於鐵棍之上,砸向那道鐵劍!

便在這時,一隻手從煙塵裡伸了出來,握住了鐵劍劍柄,這隻手的手指很修長,手掌很寬厚,握着鐵劍,有一種說不出的和諧感。

如果非要形容這種和諧感,大概便是渾然天成四字。

煙塵裡隱隱現出一道身影,那人握着鐵劍,隨意一揮,便格住了僧兵首領挾無數天地元氣砸落的那一棍。

鐵劍鐵棍相格,其間有火光四濺,有春雷暴綻,有瞬間靜默。

僧兵首領只覺一道恐怖的力量從鐵棍傳來,那道力量給人的第一感覺非常狂暴,但更深的層次裡,卻是那樣的冷靜而有秩序。

他知道自己不是這種層次力量的對手,必然落敗,但身爲懸空寺戒律院頂尖的強者,心想總要阻鐵劍一瞬,斷不能墮了佛宗威嚴。

所以他不肯鬆手,死死握着鐵棍。

在旁觀者眼裡,那道鐵劍只是在僧人鐵棍上一觸便離,煙塵裡那道身影,再也沒有理僧兵首領,在旁平靜走過。

轟轟轟轟,真正的雷聲直到此時才炸響,在僧兵首領的身體裡炸響,他的手指盡數碎成骨渣,手腕斷成兩截,緊接着是手臂……

僧兵首領緊握鐵棍的兩隻手臂,被那道鐵劍直接震成了兩道血肉混成的亂絮,被原野上的風輕拂,便隨煙塵淡去不見。

一聲悽慘的厲喝,僧兵首領痛地跪到地上,臉色蒼白至極,想要敲擊自己的腦袋來止痛,卻已經沒有了那種可能。

煙塵漸靜,那道身影漸漸顯露在衆人眼前。

他的頭髮很短,鋒利的發茬就像書院某處的劍林,對着高遠冷漠的天穹,他的右臂已斷,輕擺的袖管上卻沒有一絲皺紋。

他穿着件土黃色的僧衣,僧衣一年未洗,滿是塵埃,此時又染着鮮血,很是骯髒,但他的神情,卻像是穿着華服參加古禮祭祀。

他的神情還是那樣平靜而驕傲,臉上塗滿了血,僧衣上染滿了血,左手握着的鐵劍不停在淌血,他渾身都是血。

看容顏,他就是個普通僧人,但這般渾身染血,自血海般的戰場裡走出,就像是自地獄裡走出的一座血佛。

原野間一片死寂。

七念和戒律院長老們,看着書院後山最驕傲、最恐怖的二先生,想着他這一年裡在地底世界的所殺的人,嘆息說道:“我佛慈悲。”

他說道:“佛祖可悲。”

七念合什說道:“那年在青峽前,你力敵千軍,然而此地不是青峽,是佛土,你沒有書院同門相助,便是戰至時間盡頭,也無取勝之可能。”

他說道:“士者,君子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矣,不亦遠乎?”

七念說道:“汝道不通,何如?”

他看着身前這些僧人,面無表情說道:“我叫君陌,得先生教誨,唯願此生行君子之道,敢攔道者,必死無葬身之地。”

……

……

第94章 舉世伐唐第97章 誰人憑欄看?第74章 那些年,我們一起逆的天(上)第173章 不見憂憐第12章 陽州城外一破廟第156章 山頂的青樹,壓爛的糕點,一切都是幻覺第93章 胸口碎大石(一)第7章 我們都看見了路盡頭的夜色(下)第2章 春天的故事(中)第73章 晨光與風,野花與草,還有箭第48章 受傷的衙役以及壇旁的老道人第186章 一,二,三,符箭!第158章 書院兩條路線的戰鬥(上)第107章 坐井觀天第106章 大駕,光臨第27章 不畫眉,火焰與海水第136章 桑桑眼中無血第130章 結尾第118章 大黑傘的故事第109章 爲君分憂,與君共勉第204章 世間最強的……第58章 望天第114章 書院大師兄第78章 溪邊的人第35章 那一場微涼的春雨第62章 理還亂第72章 三件小事之二第111章 紅了眼第17章 火堆旁的童話第47章 血鳳鳴桃山(中)第97章 月有圓缺,人有老病第120章 青峽來襲第89章 初入公主府第35章 黑驢,無人敢騎第5章 殺意濃第112章 晨鐘驚心,有佛光再至第156章 山頂的青樹,壓爛的糕點,一切都是幻覺第20章 秋風秋雨殺閒人(下)第54章 斬不斷第25章 誰在拼命以求,誰在當壚賣酒第117章 棋盤的那頭第122章 看破第223章 拿得住,放不下第59章 深淵底,潭水畔第20章 無人知是故人來第113章 懸空寺的鐘聲第102章 在那天之外第37章 回到梳碧湖的砍柴人第53章 亭畔誰人青衫溼第191章 公主府裡的賣藝者第13章 臨別惘然第128章 闢地(上)第5章 殺意濃第95章 唐不亂第246章 熬鷹第122章 來戰!第62章 殺人鋤田別樣累第252章 都有不堪回首的童年第41章 熊孩子,光明者,普通人(下)第40章 不一樣的奉天篇第100章 圍巷第154章 銀道與柴門,入霧第149章 開樓第78章 登天(下)第116章 一顆青梨五百年第24章 當逍遙遊第34章 橫行沼澤的嘎嘎第27章 不畫眉,火焰與海水第261章 清河郡諸姓第16章 機緣第24章 聖火焚我殘軀第179章 盛夏的一場雨第17章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第68章 夜海泛粥及舟第2章 碧藍如腰(上)第170章 看見那幾座峰便要敬畏嗎?第92章 滅佛下第23章 相看兩厭(下)第138章 一夜不眠(下)第34章 斷髮第54章 斬不斷第222章 小樓傳說(下)第27章 我與長安相見歡第109章 你看第114章 一步殺一人第91章 我要去看海第167章 此間的師兄師姐們(下)第148章 青峽論劍(下)第144章 木已成舟第63章 登桃山第71章 欲擇何色?第53章 風景第108章 敢教日月換新天第91章 我要去看海第22章 佛言第196章 春意等人第139章 何事秋風落黃葉第84章 入魔(九)第41章 熊孩子,光明者,普通人(下)第200章 有人來到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