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突擊營整編

181 突擊營整編

1938年6月,日軍集中25萬兵力,發起武漢戰役,日軍兵分三路,分別從長江南岸、長江北岸和大別山以北的武勝關方向會攻武漢。國民政府集中100萬大軍,在皖西、鄂東、贛北和豫北的廣闊區域內逐次抵抗,武漢保衛戰就此打響。

適應新的戰爭局勢,羅毅對突擊營的兵力部署進行了重新調整,把在南京戰事中打亂的建制進行了恢復,準備迎接新的挑戰。

羅毅首先撥出300名突擊營士兵,由原來的一連副連長呂維指揮,留守朱山鎮。呂維在南京戰場上雙腿被打斷,成了殘疾,已經無法參加野戰部隊,但指揮地方部隊作戰還是沒有問題的。留下來的突擊營士兵中,絕大多數都是剛剛招來的新兵,需要進行訓練。羅毅分析,日軍短時間內還無暇進犯銅州,這裡仍然可以作爲一個新兵訓練基地。

兵工廠的廠長林祥信被任命爲朱山鎮的鎮長,負責全鎮日常事務。閔教授當了朱山鎮的市民參議員,每天干些親民務實的事情,這讓他覺得十分有成就感。在朱山鎮的這幾個月裡,閔教授深切地感受到了這裡的民主氣氛,覺得像到了世外桃源一般。羅毅在朱山鎮所推行的是一整套和諧社會的理論,這對於一位30年代的知識分子來說,的確是覺得耳目一新的。

在閔教授的主持下,朱山鎮還進行了防禦體系的改造,主要道路上都用鋼筋水泥修建了永久性工事。據閔教授估計,僅僅依靠朱山鎮的守備部隊,利用這些工事,足以阻擋一個師的進攻。朱山鎮有突擊營士兵的家屬,有兵工廠和軍火倉庫,是突擊營的命根子,羅毅不敢掉以輕心。

經過反覆商量之後,羅毅和許良清對突擊營進行了一次較大的改編。由於突擊營的每個連隊人數都接近了300人,羅毅決定把連隊的編制改爲支隊,排則改爲小隊,班改爲作戰小組。這種編制方法打破了原有編制上的人員侷限,一個支隊可以是現在的300人,也可以發展到上千人,這樣部隊在擴編時就有了更多的靈活性。

由於原來的各連隊在南京前線作戰時均有傷亡,尤其是一連和四連,傷亡更爲嚴重,爲了保持戰鬥力,從其他傷亡較少的連隊裡撥出了部分老兵加以補充。

經過整編的突擊營人數1500人,分爲五個支隊。

一支隊,支隊長蘇曉峰,副支隊長葛嶽。

二支隊,支隊長王大成,副支隊長邱彬。

三支隊,支隊長樂家林,副支隊長寇友維。

四支隊,支隊長張二虎,副支隊長孫亞雄。

上述四個支隊每支隊下屬4個作戰小隊,加上後勤等人員共約300人,接近於尋常部隊中一個營的人數了,至於重武器的配備情況,則比尋常的一個營要強大得多。

特勤支隊,支隊長陸雙勇,副支隊長丁秋髮。下轄狙擊小隊,水上小隊等特種作戰部隊,人數共200人,全部是從整個部隊中精挑細選出來的,軍事素質良好,而且各有一些特殊的專長,能夠適應特殊的作戰需要。

此外,還有營部直屬的警衛排,排長塗九,副排長範綱,人數共50人,這支部隊是羅毅的親兵隊,士兵們大多數都是參加過南京前線作戰的老兵,個個悍勇無比。

營部方面,羅毅爲突擊營營長;許良清任參謀長,屬於突擊營的二號人物;陸雙勇仍然任突擊營的副營長,在必要的時候可以代理羅毅行使指揮權。

根據新四軍政治部方面的指派,袁靜擔任了突擊營的政委,不過,羅毅鄭重地告訴她,她這個政委對於作戰沒有最終否決權。對此,袁靜倒也沒有太大的意見,她本身的軍事指揮能力不如羅毅和許良清,即使在政治方面,也不如羅毅懂得更多,她的職責更主要的是監督和提醒羅毅,有點相當於後世的紀檢幹部。

除了政治方面的職務之外,袁靜還有一個職務是突擊營的機要參謀,主要工作是負責突擊營的情報蒐集和整理,管理電訊組,同時擔任羅毅的機要秘書。爲了避免在某些場合裡出現不合時宜的事情,羅毅要求突擊營的士兵稱呼袁靜爲袁參謀,而不是袁政委。

在營部之下,有一個專門負責蒐集情報的偵察科,由王大成和袁靜管理。偵察科的人員十分複雜,除了一部分突擊營士兵之外,還有分佈在長江沿線各地的情報員和線人。有一些地區目前已經成爲敵佔區,在那裡的情報員以商人、三輪車伕、公務員等身份作爲掩護,通過組織嚴密的情報體系把日軍和友軍的動向源源不斷地送回突擊營。在這個如蛛網一般的情報體系中,袁靜就是坐在最中間的控制者。

袁靜在突擊營中的級別一直含糊不清,如果按照政委的職務來算,她應當屬於營級領導,權力至少應當在蘇曉峰等人之上。但羅毅認爲,袁靜畢竟只是一個女孩子,作戰經驗不足,如果位置高於各個支隊長,於理不妥。這個問題被許良清用一句笑話解決了,他說,袁靜的級別就相當於支隊長的級別即可,但她如果說什麼話,估計各個支隊長都會買帳,因爲她還有一個更顯赫的身份——誰不知道她和羅毅的關係呢?

從游擊隊派遣過來的唐榮、薛柄文等人現在已經是名正言順的突擊營成員了。在此前,突擊營的正式編制是國民黨的保安隊,他們作爲游擊隊員,在突擊營的身份十分尷尬,說嚴重點相當於游擊隊派來的奸細,或者叫敵工人員。現在突擊營已經是新四軍的序列了,他們就屬於正式從其他部隊分配過來的人員,這一身份也已經得到新四軍政治部的認可了。薛柄文在二支隊擔任了一個小隊長,唐榮則幹他的老本行,擔任突擊營的後勤部長。

部隊整編完畢之後,在羅毅、許良清的帶領下,離開朱山鎮,經鄱陽湖順水路北上,在湖北武穴境內渡過長江,又經過一日的行軍,回到了浠春縣的竹園鎮基地。

053 報個平安008 走馬上任079 用實力說話534 對策557 豺狼的末日302 茅坑不夠用109 最後一搏263 驅逐艦的威脅325 拔據點367 心猿意馬212 鬼子突圍321 有錢難買六月瀉449 互相扯皮059 探訪周浦村195 過河難209 姐夫還是嫂子309 七三分成040 乞丐550 再遇川崎125 歷史預見238 羅毅出走488 化緣123 又見何繼春249 清理豬糞的義工538 撲朔迷離081 離家多日的孩子291 人和人的差距520 搞運動273 逃生067 黑社會火拼009 建立突擊營132 相約當兵182 兒童團130 最爽的事情165 icu待遇506 找場子491 激戰009 建立突擊營387 戰略預備隊425 請羅毅幫忙507 贛州站097 其疾如風387 戰略預備隊442 一路撲空528 小澤的苦惱071 關於早戀的話題520 搞運動482 神秘消失343 詐敵103 戰爭讓女人走開349 歷史的軌跡228 浠春縣太爺111 誓師東進085 中野熊325 拔據點263 驅逐艦的威脅106 廝殺495 渾水摸魚137 煙火般絢爛424 綠色的地獄392 堅持231 高支隊長242 毛公子343 詐敵414 保駕護航113 收服265 生豬狂歡節280 爭執126 青春與愛情131 鋼叉少年260 灘頭戰鬥172 和解312 阻援391 潘家橋465 樑子壩機場299 進廣水100 抗日戰神277 銅州城防106 廝殺020 免費的民辦老師271 活雷鋒034 周密計劃544 奪權173 忠勇可嘉099 友軍157 陷井陣047 紅紗巾173 忠勇可嘉001 重生於戰場207 出場費10萬401 瘋狂進攻355 俊朗的年輕人414 保駕護航320 劍拔弩張470 可殺不可辱127 立下遺囑331 圍魏救趙217 迷路了147 突圍528 小澤的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