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大雪壓青松

白哥在第二天一大早就來到了別院,他一進門就倒下了,他是連夜趕來的,頂風冒雪,而且根據護衛說的,他們還迷了半晚上的路,如果不是靠着他們跨下熟悉路的馬,他們可能永遠也找不到別莊。

他帶來了足夠的糧食、柴炭、油和藥材。

正好就給他自己用上了。

跟他一起來的護衛中也有不少都凍傷了,有兩個眼睛好像被風吹出了問題,紅腫不堪,流淚不止。

別院自備的醫生顯然沒治過這種病,姜姬帶來的御醫正好派上了用場。

她帶了四個御醫,四人帶着他們的弟子這幾日幾夜都沒閒着,日夜不停的做藥。

因爲別院上很多人沒見過這麼大的雪,連日來看雪看到眼傷的人太多了,開始只是眼睛癢癢,愛流淚,等發覺時已經病倒一大片了。

白哥好在眼睛沒事,只是經風受害,發燒了,喝了兩劑藥,燒止住後,就馬上跟姜姬說了城中的情形。

這也是徐公交待他一定要先告訴公主的。

據白哥說,鳳凰臺下非常不好。

已經好多年沒見過這麼大的雪了,而且雪下起來是一夜之間的事,之前飄些雪花,夾點小雨,沒落到地上就化了,積起來還沒不過鞋底呢,雖然凍了點,卻也不是過不下去。

白哥回憶着說:“那天下午,我看着雪彷彿是大了些……”

雪在下午時變大了,連成了片,紛紛揚揚的落下來,份外美麗。地上轉眼間就積了厚厚一層,這樣的美景,幾人見過?

白哥當時喜得不行,叫來許多好友,一起煮酒賞雪,席上美句佳篇頻出。

結果早上起來就聽人說,街上許多人家夜裡睡着睡着,就凍死了,一家子連老帶少,全都凍成了死人。

有的是被風雪破了門,有的則是根本沒發覺,就這麼赴了黃泉路。

天亮以後,有人走出家門,發現鄰居仍緊閉大門,沒人出來,就有好心的去鄰居家敲門,發現後,街上吵嚷起來,開始挨家挨戶把人都叫起來,結果這才發現昨夜凍死了人,還不少。

粗略算起來,住在西城死的最多,那裡多是貧戶,房舍簡陋,門窗關不嚴,那邊還有半條街的房子都被雪壓塌了呢。

其他地方也都有凍死的,就是徐家,也在下人房凍死了兩個。

白哥搖頭:“城門還有守衛被凍死在城牆上了呢。”

徐青焰聽到這裡,已經落下淚來,捂着嘴出去了。她聽不下去了。

姜姬沉吟片刻,問:“徐公現在有什麼辦法嗎?”

她想知道徐公如何安民。

白哥說:“我來這裡前,徐公叫我問公主,燕煤從燕到這裡,要花多少時間?”姜姬道:“燕煤……只怕救不了眼下。”開玩笑,想從燕國現挖煤送來,這裡死的人都可以過週年了。

難道徐公只想到一個煤?

歷來安民,一是食,二是藥,徐公不急這兩樣,只要煤幹什麼?

等等……

她想到一個現在的人最常用的安民辦法。

“……徐公想搞個大祭嗎?”她深吸一口氣,慢慢吐出來,問道。

白哥嫌她的說法不夠恭敬,也沒反駁,點頭道:“我走時,師父已經在起草奏表了。”他長長嘆了一口氣,“希望這場祭祀能安撫這些百姓枉死的靈魂吧。”

他話說完就見姜姬起身走了,就扔下一句話:“好好喝藥,養好身體,我再來看你。”

姜姬回到屋裡就已經不生氣了,這就是現在的做法,不能只說它愚昧,從經濟的角度上講,辦一場大祭祀,比從外地調糧、調人進鳳凰臺救災要簡單的多,也方便得多,會引起的變故也會小的多。

換句話說,統治階級需要付出極小的代價:舉辦一次大party,就能讓百姓們得到極大的精神鼓舞,從天災中恢復過來,不再怨天恨地,這不是很值得的嗎?

她在屋裡坐下,閉目沉思。

現在信息不通,路也很難走,不知道公主城那裡怎麼樣了,雖然她給他們的命令就是屯糧,建城,屯民備兵,所以人手和糧食應該都不缺少,但想在這樣的天災中不死人是不可能的。

所以,她需不需要也舉辦一個神女祭來安撫一下公主城的人……

公主城,神女廟。

王姻穿着他能在這裡找到的最華麗的一身衣服,頭頂上豎着公主的旗幟:巨大而鮮紅,這面大旗迎風招展,列列作響。

他身前是神女廟的侍從,全是百姓們推舉出來的長得最好看也最健壯的少年和青年,他的身後先是各部官員,然後就是一眼望不到邊的百姓,他們全都虔誠的跪着。

神廟中間是一個巨大的鼎,能把三個大男人裝進去。

鼎下燒着火。

當鼓聲、樂聲一起奏響時,侍從們就把成袋的穀米倒進鼎中,後面的百姓發出一陣陣的驚呼聲,人羣躁動起來,被士兵們喝止住了。

之後,侍從不停往裡倒入食物,有大筐大筐的炸香雲,一甕甕的醃菜和醬,香氣不停的飄散出去,人羣卻越來越肅穆,最終,人們跪在那裡,一點吵雜的聲音也沒有發出來,直到鼎中的食物煮好。

王姻說:“這是神女賜下的靈食,福食,吃過之後,飢渴將遠離你們,病痛與災禍也將遠離你們!這世上的不幸再也與你們無關!你們要永遠侍奉、祭祀神女,就會得到她的保佑!”

整個公主城都發出了呼聲,都在呼喊着神女。

王姻之後又親自分發鼎食,這一個鼎的食物當然不可能餵飽所有人,也不可能取之不竭,他又另外準備了足夠多的食物,不說讓所有人都吃飽,都喝上一碗熱湯是夠的。

等他離開時,天已經黑了,神女廟前仍然有無數的人在祭拜。

他回到官衙,侍從立刻端來藥,替他換下浸溼結冰的衣靴,喂他喝藥,說:“大人這樣辛勞,公主必定會感激大人的一片真心。”

王姻笑了一笑,他不需要這些吹捧,他只需要把一切都做好,做的比公主預想的更好,公主就會真正的認識他了。

“我讓你們積雪爲水,做得怎麼樣了?”他問。

水井是打不出水了,但不是有現成的雪嗎?各家存雪,煮雪當水,不也一樣用?他還特意現做了好幾篇賦,吹捧這天上之水,無根之水是何等的珍貴,叫人到街上詠讀,今天在祭祀時還讀了一篇呢,希望能打醒那些蠢人的腦袋:沒井水就不做飯了?!雪化了不就是水嗎?!

他只要想起他親自錄下的官員大呼小叫的對他說井水結冰,無法打水,城中百姓無水無法做飯,他就覺得無地自容。

怎麼會有這麼蠢的人?

跟着他就發現不知道將雪化了取水的人還真不少!滿大街都是!

……他只好今天先用這無根之水裝進鼎中,取火化之,再放糧食煮成粥喂進所有人的嘴裡。

好讓他們知道,這也是水,也能吃。

侍從說:“已經在挖坑了,把各處剷除的雪都運過去了,已經堆成了雪山了。叫我說,這麼堆着不也行嗎?何必還要挖坑?”

“不挖坑化了怎麼辦?那不成發大水了?這裡不是魯國!”王姻氣得打了侍從的腦袋一下,“你也是個蠢才!”

侍從連忙躲開:“公子別生氣了,快喝了藥好好休息吧,明天事纔多呢!”

王姻說:“不行,我還要給公主寫一封信,到時你替我送過去。”

侍從說:“公子何不親自送去?”這城裡又有多少事要王姻親自去辦?花上四五天親自走一趟多好。

王姻搖頭,笑道:“我不去纔對,如果我爲了送一封信把這公主城丟到一邊,公主更不會喜歡我了。”

鳳凰臺。

徐公的奏表寫好了,但誰遞上去是個問題。白哥不行,徐叢不行,徐樹也不行。

他讓人去看一看陶然在幹什麼,結果得知陶然還在“反思”。

“他倒沉得住氣。”他道。

徐叢說:“現在人死得越多,他越高興,他正等着把長公主一口氣幹掉呢。”

長公主如果不冒出來想抓權,陶然也不會把目標放在她頭上,他本來一直都對着徐公使勁,不然徐公也不會一直稱病了。

但長公主冒頭了,陶然當然不希望這鳳凰臺上的事再起波折,再多一個人出來,所以他纔要把一口氣把朝陽長公主幹掉。

徐公嘆一口氣,把奏表扔掉,說:“都只顧着眼下,也不看一看身後都成什麼樣了。”

徐叢看着奏表說:“還是我去吧。”

徐公搖頭:“你不行。”徐叢是他選的未來會成爲徐家領頭人的人,比徐樹還重要,在他死之前,徐叢絕不能冒頭。

他想了又想,決定還是讓徐樹去了,提前百般交待徐樹,只說他教的話,別的一句都不要說,說多錯多。

徐樹都答應下來,去鳳凰臺遞奏表了。

他還特意提醒了接下奏表的侍人,“事關大祭,不能怠慢。”

侍人答應着,就把奏表帶走了。

徐樹回來後,徐公叫他來,問他宮中情況怎麼樣。

徐樹說:“我問了那侍人,是死了一些人,但都已經運出去了。長公主那裡,估計是還不知情。”

徐公發愁:“你說這封奏表,她多久能看到?”

如果不是事關祭祀,他就根本不需要經過朝陽長公主,正因爲是祭祀,這就必須要皇帝親自下旨,還需要皇帝的璽印。這兩件東西都在朝陽手中,只有她能替皇帝下旨,他這個奏表,充其量只是一個提醒。

如果朝陽看到了,同意了,就把這奏表在聖旨上再抄一遍,蓋了印,發下來就行了。

徐樹說:“要不要再提醒一下?”徐公想了想,搖頭:“不,還是不必了。”

他也不喜歡朝陽長公主冒出來。如果能憑這個把她再送回深宮中,也不是什麼壞事。

徐公等了幾天,都不見鳳凰臺發什麼聖旨,祭祀的事也無人提起。鳳凰臺下卻已經戶戶掛白,處處哭聲了。

就在這一片哭聲中,朝陽長公主舉辦的萬花會如期召開了。

各家女眷,不管願意還是不願意,都乘車前往。

車簾關得緊緊的,嚴嚴的,一絲風也透不進來,可哭聲卻不絕於耳。

一個少女難以忍受,對母親說:“娘,我們回去吧!我今天真的不想去!”

她穿着她最好看的衣服,塗着胭脂,戴着她最好看的首飾,懷裡還抱着一個玉盆,盆中是錦繡堆成的假花。

冬天哪來的萬花?當然只有假花。

她母親搖頭說:“不行,你必須去。我也必須去。我們不是爲自己去的,是爲了家裡人去的,你想想你二嬸、三嬸,你忍心叫她們去嗎?”少女的眼圈紅了。那夜大雪,她死了一個妹妹,一個弟弟,小弟弟才三個月,就這麼凍死了,她三嬸幾乎想跟着小弟弟一起去死。

她低下頭,眼淚掉下來,“我也不想去……我笑不出來……不想賞什麼花……”她的小妹妹還不到五歲,她們還在一起玩遊戲,就這麼沒了。

她的母親替她擦了淚,說:“忍住。你今天是替家裡來的,你要記住,你是何氏女,你要把眼淚藏在心裡。”

少女擡起頭,深呼吸。

母親讚賞道:“做得好,你的父親會爲你驕傲的,我也會爲你驕傲的。”

少女握緊手,她終於問出那句話了,這已經堵在她心裡快半年了。

“你們想我去做陛下的夫人嗎?”母親沉默了。

少女轉頭問:“你們想過……陛下可能……不是個好人嗎?”她生在鳳凰臺下,長在鳳凰臺下,從記事起就聽着陛下的故事長大。她當然知道,陛下今年十六歲了,沒有人見過他。如果他好好的,爲什麼不見人?

和她一輩的少女中有的憧憬着陛下,因爲她們都有可能會成爲陛下後宮中的一員。

但也有人擔憂着,她們懷疑……嫁給陛下可能並不好。

母親沒有回答她,而是轉開頭,輕輕擦淚。

少女哽咽道:“我想你答應我,我去就行了,只讓我一個人去,別讓妹妹們再去了。”

母親良久沒有回答,在看到鳳凰臺的宮門時,她輕輕點了點頭。

第343章 修羅場(上)第729章 我是女子第40章 棟樑第152章 恨第664章 幾個月換十年第341章 買命第348章 鄭王宮事第60章第760章 朝發夕至第605章 人才啊!第550章 戰乎?第476章 縱使當面不相識第550章 戰乎?第689章 如日之君第431章 不要臉第455章 吾欲爲皇第279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475章 寶冠明珠第106章 暗流第432章 公道第524章 嫁禍第386章 春意第545章 哭泣的皇帝第626章 惱人的女人第214章 遼城之主第527章 要官第570章 王姻與段小情第403章 藍招婿第85章 刺客第117章 兄弟第701章 商路第722章 瘋人第276章 又添了一點第704章 ^^第425章 愛第42章 始入蓮花臺第703章 路在何方第329章 如我所願第336章 新城第240章 在商言商第4章 舊事第539章 徐家接盤第594章 往事不可追第432章 公道第785章 權-力第129章 避事第721章 以禮待人第157章 三年後第282章 懼第7章 紅顏第536章 風起雲涌第387章 消息第672章 新氣象第225章 如斯佳人第168章第457章 荒唐公主第220章 行商第164章 智第483章 造神第156章 種第44章 明日第591章 大禮到了第132章 姐妹相易第329章 如我所願第8章 玉郎第184章 出城第679章 她要爲帝第111章 尋機第411章 阿九與阿第217章 公主第223章 舊事第659章 捉摸不透第368章 特權第583章 嘴炮與刀第382章 心有靈犀第20章 脫得樊籠第423章 喜上加“喜”第186章 入夜第139章 送人第771章 最後一場大戰第456章 趣事第404章 比鄰第237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第478章 佳人(修錯)第351章 賺錢第692章第648章 以糧設局第234章 善與惡第652章 我愛媽媽第302章 攻心第169章 掌中第420章 庸才第97章 燕使第203章 陰錯陽差第548章 傳言第627章 大公子還是大公主第207章 難易?第225章 如斯佳人第24章 狼窩第741章 久候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