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藏身匿跡

王番作爲西路軍監軍使簽發軍令,徐懷他們與徐武磧率百餘精銳,快馬加鞭趕往太原,是可以將一千唐州兵馬強留過來。

徐懷他願意這麼做,他也預料到這次北征伐燕會遭受重創,不虞身世之秘會泄露。

而唐州兵馬都監司所轄的廂軍,在桐柏山匪亂期間被重創過兩次,特別是第二次差不多是全軍覆滅。

唐州之後兩千多廂軍,都是從各縣土兵徵募青壯健勇新編。

這支廂軍除了兵甲裝備完善、有過更嚴格的操訓,還參與後期的剿匪作戰,戰鬥力要比那些平時被用來充當苦役的廂軍強得多。

這一千唐州兵馬與五百囚卒聯合起來,戰鬥力更爲可觀是一方面,更關鍵的在當世幾乎所有人都受到地域極大的限制,地域認同感,或者說鄉土情節極爲強烈。

真要遇到什麼大敗局,徐懷以一千唐州兵馬爲基礎,去收編潰逃人馬中、同時唐州出來的桐柏山寇兵,絕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不過,徐武磧、徐武坤、蘇老常他們卻不這麼想,都堅決反對過早暴露徐武磧跟他們這邊的關係,就怕嶽海樓這些人會聯想太多。

鄭恢、董其鋒等人俱已伏誅不假,但誰知道他們在伏誅之前,將多少細情稟報給蔡鋌及嶽海樓這些人了?

徐武磧本身就是行苦肉計誘殺鄭恢等人的關鍵人物,他與鑄鋒堂的真正關係暴露,很難不叫人揣摩徐武磧這些年在徐武富身邊隱忍的內情。

他們也難以想象蔡鋌及嶽海樓這些人一旦懷疑起徐懷的身世,將鑄鋒堂視爲拔之而快的眼中釘,會誘發怎麼後果。

“我或許可以直接去找蔡元攸,請求將這一千兵馬留下來。”徐武磧蹙着眉頭說道。

董成是蔡系一員,徐武磧受董成差遣押運糧草到河東路來,想要留下來參戰,去找蔡鋌之子蔡元攸說項,再是合理不過。

“這個怕是不妥,劉世中、蔡元攸在東路至少集結五萬禁軍,還都是從河西諸軍抽調、他們自以爲精銳的戰兵,他們不會瞧得上唐州千餘廂軍的戰力。他們即便看在董成的面子,勉強留下你們,也多半會當成消耗品使用。”徐懷不贊同徐武磧直接去找蔡元攸,這涉及一千唐州兵馬的編制問題。

他現在完全看不透即將到來的北征戰場哪裡會出問題,倘若千餘唐州兵馬編入劉世中、蔡元攸直接指揮的東路軍,到時候與西路軍分頭對契丹人的朔州、應州作戰,一旦突發變故,兩邊相距太遠,很難想象能兼顧得上。

徐懷思量片晌,問徐武磧:“你倘若不回太原,他們應該不敢擅自返回唐州吧?”

“你想將他們拖在太原?”徐武磧問道。

“……”徐懷點點頭。

他現在主要考慮的還是北征受挫之後,河東路北部的殘局要如何收拾。

到時候真要發生大潰敗,千餘唐州兵馬只要還留在太原,就有光明正大的藉口,將他們調來岢嵐,或直接調往更北面的寧武或嵐谷等城參加內線防禦。

這也更容易爲他們所直接控制。

“除非我不再露面,”徐武磧沉吟道,“對要不要留在河東參戰,我與他們發生過爭執,而我今日從太原離開,也就跟兩名指揮使招呼了一聲,所有人都不知道我的去向。我突然間藏身匿跡,他們率領千餘兵馬返回唐州,很難對董成交待!但問題就是,我以後就不能再公開露面了!”

徐武磧受知州董成差遣,率部押送糧草,突然間消失不見,有可能是遭遇什麼突發變故,兩名廂軍指揮使倘若不聞不問,就直接率領押送糧草的兵馬回到唐州,如何面對董成的質問?

到時候如何叫董成不懷疑是他們跟董成發生爭執之後下手加害?

所以用計將千餘唐州兵馬拖在太原一兩個月時間,是沒有問題的。

但問題在於,徐武磧消失一兩個月甚至更長時間不見蹤影,日後倘若還想回到唐州,又如何解釋他這段時間的行蹤?

這個節骨眼上沒有能說得過去的理由就擅離職守,刺配都是輕的。

“這或許先要委屈武磧叔你一陣子!”徐懷說道,“鑄鋒堂需要有人專門負責盯住契丹在嵐州境內的暗樁,我也想象不出有誰能比武磧叔你更合適……”

現在不管怎麼說,徐懷都要說服徐武磧留在嵐州,跟他們在一起。

“倘若這邊確實需要我,哪怕從此之後都隱姓埋名,我都沒有什麼好委屈的。”徐武磧說道。

他這些年隱藏真正的實力留在徐武富的身邊,就是爲掩蓋徐懷的真實身世,而蘇老常更是隱姓埋名留在桐柏山做十幾年的挑糞老農。

現在說鑄鋒堂有事需要他從此之後都隱姓埋名,不再以真實面目示人,徐武磧都不會有絲毫的猶豫。

當然,鑄鋒堂目前雖說實力談不上絕強,卻也不容小窺了,以後還傍住王稟、王番父子這兩棵大樹,想要爲當年的舊事討回公道,當然也更有實現的可能。

對徐武磧來說,是回到董成身邊繼續潛伏,以待機會接近蔡鋌,還是現在就直接隱姓埋名留在鑄鋒堂,負責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並沒有多大的區別。

“這樣也好。”徐武坤也不希望徐武磧再冒險回到董成身邊去,而徐武磧在太原突然間無故失蹤,他留在泌陽城的妻小,也可以直接安排他們回玉皇嶺去——徐武磧妻小的根也在玉皇嶺,就算徐武磧跟他們結下深仇又意外亡故,徐武磧妻小想回玉皇嶺,鑄鋒堂也不應該阻止,不應該跟婦孺過不去。

“這邊地方小了一些,也太靠近肅金樓——陌生人從這裡頻頻出沒,也必然會引起警覺!”徐武磧心思轉變也快,當下便思慮起要如何暗中帶領人手去盯住契丹人在嵐州的暗樁。

徐武坤點頭道:“老五肯定不能去南裕巷,鑄鋒山莊也已經暴露了,還要另外找個地點行事。不過,我們絕對能信任的人手,絕大多數都進入兵營了,抽不出幾個人給老五調用,纔是個問題啊!”

他們還不清楚契丹人到底有多少眼線混入嵐州,徐武磧想要盯住契丹人的暗樁,人手少了肯定不行。

“武磧叔喬裝打扮一下,直接跟我們回南裕巷,平時你就假扮成周景的部屬,這樣來,很多事情你就可以通過周景安排人手!”徐懷說道。

“要是跟王稟相公、盧雄他們撞見,怎麼喬裝打扮才能瞞過他們的眼神?”徐武坤問道。

南裕巷鋪院雖大,但是王稟、盧雄跟他們在一起,也必然會隨時關注五百囚卒的編訓進展,徐武坤無法想象徐武磧跟王稟、盧雄他們撞見怎麼可能會不被認出來。

總不能他人在南裕巷,還整天蒙着臉吧?

“這個好辦!”徐懷拔刀削下桌角一桌,又拿鋒利的囊刀,很快雕出一枚牙套來。

“這個做什麼?”徐武磧接過來,困惑的問道。

“你貼着牙根塞嘴裡。”徐懷說道。

徐武磧這便明白過來,將木牙套塞嘴裡,看向徐武坤問道:“我臉形變化是不是很大?”

“咦,這法子真巧,要是當面走過,我都認不出來。”徐武坤嘖嘖叫道。

木質牙套雕得還不夠精細,卻將鼻脣間的人中部分支撐起來,直接改變掉徐武磧面部的輪廓,甚至因爲牙套的存在,口音都有些變;而倘若牙套雕得更精細貼合一些,甚至都不會影響日常說話、飲食。

徐武磧沒想到竟然有這麼簡便易行的辦法。

塞進自己嘴裡,徐武磧最清楚舒不舒服,他也取出鋒利的囊刀,將木質牙套剔得更薄、更貼合,以便日常生活中都不露破綻。

徐武磧原本就是扮作商賈隨周景趕來嵐州,準備妥當後他們三人便直接離開這處秘密哨屋,借夜色掩護返回南裕巷鋪院。

爲方便照應、商議事情,蘇老常、柳瓊兒、鄭屠以及徐武坤都與徐懷住一進院子裡。

看到徐懷與徐武坤回來,蘇老常、柳瓊兒看到徐武磧跟在他們身後,好半天才將他認出來。

徐懷又讓柳瓊兒親自去將周景喊過來,吩咐道:“武磧叔以後就化名石爺跟在你身邊,但凡要調用什麼人手,你都要全力配合他!”

之前落草爲寇以及在靖勝軍裡的生涯不提,回到玉皇嶺不得不依附於徐武富,周景也都是配合徐武磧做事,現在安排他秘密配合隱藏身份的徐武磧行事,他怎會不願?

“你們現在回來正好,陳子簫的真實身份,很可能是契丹原西京道節度使蕭林石麾下大將韓倫……”

今日纔有機會以監軍使院的名義,從河東經略使司那裡接手一部分有關契丹人的軍事情報,柳瓊兒沒敢懈怠,一整天就帶着田燕燕、宋玉兒二女翻閱這幾箱卷宗,也總算是從裡面找出一些有用的東西來。

要不是知道徐懷去哨屋見徐武磧了,她都要連夜帶着卷宗去兵營找他了……

第一百八十章 棋子第四十四章 軍虞候第一百三十二章 封還第一百零二章 不歸第六十六章 暗夜第三十八章 殺羊屠狗男兒事第六十章 職事第一百零五章 奪軍第一百四十八章 部署第二百五十章 西使第三十一章 紙上得來總覺淺第一百零五章 金蟬再有脫殼時第一百四十章 惡訊第二十二章 舊案第十七章 少年逢春第一百八十一章 戰果第一百八十八章 歲旦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惡虎第一百二十一章 屠狗輩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局第一百三十八章 奇功第八十四章 宣武殘卒第五十四章 敵襲第一百一十五章 置縣之議第一百二十二章 糧食第一百八十六章 軍議(二)第一百零三章 天予時至第五十八章 薦將第二百二十章 所願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雪第八十七章 父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顧氏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三十四章 西山蕃騎第一百七十一章 夜語第一百三十七章 殿中第一百六十一章 怯戰第八十五章 龜甲船第十一章 天命第八十九章 市井殺賊如屠狗第一百二十八章 緣由第一百三十一章 殿議第二百零七章 進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觀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籌備第一百八十五章 軍議第一百四十九章 觀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隨風潛入夜第三十二章 援師第八十五章 撤離第一百九十四章 濃霧第七十七章 登城道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波又起第一百六十六章 和議第三十七章 假癡不癲第四十章 道理自有他人述第一百四十二章 自告奮勇第二十七章 將變第一百九十三章 晨霧第九十四章 荊湖第二十章 舊吏第三十三章 信裡虛情真意第五十五章 破敵第七十五章 捉拿第一百九十三章 晨霧第一百三十七章 殿中第一百三十一章 蕭林石第六十六章 斬將第一百二十五章 故人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城第八十六章 惡言相向第一百零八章 防線第三十五章 安置第七十二章 舊人相逢第一百零一章 賞功第二百零二章 南蔡新城第二百零二章 幡然悔悟第一百七十七章 行營第三章 夢裡夢外兩相疑第三十六章 時不待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所謀第九十一章 姦情敗露第三十六章 時不待人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兵第三十九章 蔡州之謀第二百四十一章 班師第六十六章 黑鍋你來背第五十章 圍困第一百七十八章 殘局第六十六章 退路之思第一百章 風起第七章 武技不鬥官技第九十章 猜忌第一百九十章 脫鉤第一百六十四章 進城第八十五章 捉將第一百二十章 相邀第二百二十六章 功成第一百六十八章 相援第六十三章 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