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敗算

社稷也罷、廟堂也罷,對徐心庵、唐盤、殷鵬、唐青四人而言都有些遠。

在桐柏山匪亂之前,唐盤僅僅是巡檢司軍寨一名小小的節級;徐心庵、唐青從普通武卒裡脫穎而出,在巡檢司任哨探,比節級還要不如;殷鵬地位更低,跟着徐武良學拳、學打鐵,在街市靠賣苦力餬口。

他們在底層苦苦掙扎,苦無出頭之日。

而桐柏山匪亂也叫他們見識到鄉豪士紳的明哲保身,見識到地方官府的貪鄙、無能、欺弱怕硬,他們甚至對絕大多數都是走投無路才落草的賊匪存有一絲同情。

徐心庵與徐武江等人逃軍後也是打定主意落草爲寇,殷鵬與吳良生他們也差點去投奔匪軍。

雖說桐柏山匪亂叫他們真正得到淬鍊,但他們在走出桐柏山之前,對廟堂多少還有所期待的。

而之前他們對徐懷所描繪的赤扈人之禍,也完全沒有概念。

要不是徐懷在桐柏山匪亂之中堪稱妖孽的表現,他們對赤扈人之禍甚至都是不以爲然的。

二月中旬衆人護送王稟走出桐柏山,先是遊歷河洛、關中,繼而從晉中沿汾水北上,經太原抵達嵐州。

這令他們對當朝所存在的種種弊端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但還不遠及他們到嵐州之後認識深刻、徹底。

而他們這時才真正的去接觸、瞭解到,契丹人、赤扈人以及党項人在北境的形勢。

契丹早在兩百年前就在上京臨潢府建立大燕王國,更是早在大越立朝之前稱帝,吸納中原耕織冶煉技術及規制,在與大越長達近一百六十年的對峙中,長期處於優勢。

作爲契丹曾經的蕃屬,赤扈人三十年橫空出世,橫掃陰山以北、大鮮卑山以西萬里草原,已經令契丹有亡國之危,徐心庵、唐盤他們這時候怎麼可能會意識不到赤扈人的威脅?

而他們這一年多來師從王稟、盧雄,所學也非是什麼儒家經義,與徐懷在一起更多的是縱論古往今來的天下形勢。

在他們看來,契丹人已日薄西山,曹師雄、曹師利等漢將南附,並非多出人意料的事。

而即便對曹師雄、曹師利有所不放心,大可能在接管朔州城後,使曹師雄率部先攻應州或大同;也可以不用曹師雄、曹師利這部降兵,使曹師雄、曹師利兄弟先舉族內附,斷無必要在這個節骨眼上,對契丹人及諸部蕃民舉起屠刀。

這麼做,即便僥倖能攻下契丹西京道等人,也不可能迅速掌控局勢、構築對赤扈人的防線,甚至會促使契丹殘族及諸蕃勢力鐵心倒向赤扈人。

徐心庵、唐盤他們都難以想象,廟堂諸公以及葛伯奕這種長期鎮守北地的將帥,到這一刻都如此漠視赤扈人的威脅。

說到底還是短視。

魯國公趙觀、小公爺葛鈺昨日在暖香樓視人命如草芥的作爲,朱芝、朱桐、荀庭衡等官宦子弟,甚至在他們看來,朱沆等人見識也不過了了,這令他們意識到一個個高高在上的王公大臣,絕大多數都跟唐州、泌陽的州縣官員並無本質的區別。他們當然不願與這些狼盜鼠竊之輩相謀。

徐武坤、周景他們也一直身處最底層,以往落草爲罷,附從靖勝軍南征北戰也罷,主要都是爲了餬口。

比起徐心庵、唐盤胸腔間熱血未冷,有着濟世之想,他們要務實、世俗得多,對朝廷、廟堂的念想更爲淡薄。

鄭屠就更不用說了。

而徐武磧、蘇老常兩人心情卻要複雜許多,他們內心忠貞義烈情懷要比別人強烈得多,從來都以爲家國與朝廷、廟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

十數年前的慘禍,在他們看來也是官家以及朝廷諸公,爲蔡鋌等奸臣所蒙弊,他們現在滿心想的還是清君側。

不過,除了徐懷所說的嚴峻形勢,他們有比別人有更清楚的認識外,也非常清楚王孝成之所以被蔡鋌一封假詔誅殺,並非所有的武將都爲蔡鋌收買,也並非所有武將都不念舊情,主要還是絕大多數被那封假詔震懾住。

在王孝成先被蔡鋌在嶽海樓等少數人馬控制住之後,絕大多數人還幻想着朝廷最多略加懲戒王孝成,沒有想到蔡鋌當夜便下毒手。

這一點徐武磧迄今猶爲悔恨。

要是他與徐武宣當年足夠堅決,率領五百親衛甲卒死戰,將王孝成從蔡鋌手裡搶過來,很多事情都會發生徹底的改變。

可惜世間並沒有如果。

所以說徐懷在事前就將大家召集起來,先從根本上切斷衆人對朝廷的幻想,確保鑄鋒堂行事應自行決斷,不受外人干擾,徐武磧、蘇老常也是覺得極有必要。

要不然北上後,朱沆等人的地位又比徐懷高得多,一旦徐懷與朱沆等人出現嚴重的分歧甚至爭執,真未必能保證兩百囚卒能堅決迅速的執行徐懷的命令。

而在局勢混亂之時,任何的遲疑都將來是致命的。

“朝廷以及劉世中、蔡元攸等人,既然將最大的希望都寄託偏師突襲大同,這便決定了他們不敢在應州與契丹主力決戰,”

徐懷眼睛肅然盯着地圖,說道,

“所以到時候大同城內契丹及雜虜掀起激烈的反抗,令突襲兵馬不能在一兩天時間內完全佔領、控制大同城,慘敗就將註定不可能避免;而我們也絕不要指望劉世中、蔡元攸有膽敢率東路軍主力直接繞過應州城,增援偏師……”

接下來這段時間的迷霧,已經從徐懷眼前徹底抹開,他當然可以大膽斷言偏師突襲大同受挫之後,劉世中、蔡元攸之流會有怎樣的反應。

說實話,照着既定的歷史軌跡,偏師突襲大同,即便大肆殺戮激起強烈的反抗,即便 蕭林石率領三千騎兵回援,也不可能在短短一天時間之內,就將由天雄軍主力及朔州降軍組成的偏師一下子打崩潰掉。

徐懷腦海所浮現的記憶,雖然對大同一戰沒有講得太詳細,最終也僅有曹師利等數百人逃歸,但可以推測突襲兵馬是被蕭林石率領的援兵封堵在大同城裡了。

倘若大部分突襲兵馬都駐於城外,即便被蕭林石所率援兵打潰掉,也不可能僅有“數百人逃歸”。

徐懷在見過曹師利之後,他便獨坐屋中,對既定歷史軌跡之中的這場大同突襲戰推演許久,推斷突襲兵馬應該能攻下大同的外城,但到時候會少量的守軍退到內城堅守。

在這個時間城中契丹人及諸蕃部掀起激烈的反抗,直至蕭林石率部回援,突襲兵馬退路就會被切斷掉。

突襲兵馬不會立刻就被消滅,應該還會據大同外城堅守數日。

倘若這時候劉世中、蔡元攸敢繞過應州城,直接派一支精銳援兵趕往大同——從應州往大同,騎兵快馬加鞭僅需一日,這一仗鹿死誰手,還未得而知呢。

但徐懷這時候便能夠斷定,突襲兵馬在大同城並沒有等到任何援兵的出現。

要不然,即便最終猶不能奪下大同城,也不可能僅有“數百人逃歸”。

所以,他們現在要放棄所有的幻想跟奢望。

他們此行北上的核心目的,除了鑄鋒堂的人要儘可能減少傷亡,同時也要帶領更多的突襲兵馬能從這個死亡陷阱裡逃出來。

要達成這個目標,僅靠他親自率領二百役卒是很難做到的。

從朔州到大同雖然僅兩百里路程,但是狹長的恢河河谷爲羣山夾峙,朔州與大同位於河谷的兩端,應州城位於河谷居中偏南方向,其間還有座落雲中、懷仁、金城等城。

意味着他們即便能從大同城突圍出來,倘若要往朔州方向逃跑,除了尾後有追兵外,還極可能還要面對應州、雲中、懷仁、金城等城的敵兵攔截。

而在大同城契丹及雜虜掀起強烈的反抗、局面沒有徹底混亂之前,徐懷也不可能憑藉兩百役卒,就跟朱沆,跟其他地位比他高、掌握兵馬比他多得多的武將起衝突、爭執。

在這之前,他作爲監軍使院部將,作爲王番指定給朱沆的部屬,哪怕是裝,他大體上也得聽從朱沆的命令行事。

所以鑄鋒堂必須要同時行動起來,差不多需要在突襲兵馬集結到朔州之時,也進入朔州,然後緊隨突襲兵馬之後前往大同……

“我們要是從岢嵐城出發,太早趕到朔州,怕是會有人質疑這邊泄漏曹師雄奉朔州南附的機密吧?”蘇老常有些擔憂的問道。

“無妨。調令今日就應該傳到各部,天雄軍諸都指揮使、都虞候,真就能個個都守規矩?”徐懷淡然說道。

大肆屠戮,必然伴隨大肆劫掠。

朔州卻也罷了,對契丹及雜虜大肆屠戮,這是曹師雄率朔州降軍執行,所劫得的財貨自然是歸朔州降軍所有,但進入大同呢?

所劫掠的財貨,金銀珠寶還是其次,體積小,將卒搶過來貼身收藏就是,但大宗財貨要怎麼收拾纔算妥當,要不要安排私吏家兵隨軍前往,普通將卒或許不會考慮,都指揮使、都虞候乃至葛家,不會考慮?

而王番午後能將曹師雄南附之事說給他聽,其實就已經不避諱消息有可能會在小範圍內的擴散了。

鑄鋒堂作爲依附於王家的商號,緊跟着突襲兵馬,趕往大同發戰爭財,在別人眼裡只會認爲王家父子也跟他們同流合污了而已……

第二百三十六章 潁水第四十章 水輪風箱第七十八章 亂夜第一百三十六章 蛛絲馬跡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二章 他鄉不知身寄客第四十八章 講究第二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一百六十三章 隱秘真相第五十六章 黑衫秘兵第一百二十七章 伏擊第一百九十一章 秘策第六章 危急第九十五章 總攻第三十二章 疑念第一百一十九章 桐柏山卒第二百二十三章 軟肋第一百五十五章 五路度支使第四章 嶽海樓第一百一十四章 豎子成名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雪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營第八十章 議和第一百五十三章 援軍第五十章 圍困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陣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第一百六十四章 僑置第一百一十一章 帥旗第一百九十六章 坐等與否第二百一十章 遷都第二百二十二章 城門第三十六章 金蟬脫殼計第十九章 援至第二十章 再訪悅紅樓第二百一十八章 赴京第五章 赴任第四十八章 分道揚鑣常事第三十四章 跳出算計外第二百一十九章 聖意何爲第一百一十四章 迷局第九章 信任第八十章 觀敵第八十八章 瑜亮相疑第七十章 名實相副第一百四十一章 傳詔第一百五十六章 借兵之計第八十八章 隱患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動如山第七十四章 舊卒第一百二十四章 各執己見第一百二十五章 割袍第三十七章 徐氏族聚玉皇嶺一百三十一章 算計第二十七章 欲謀當藏身第二百二十三章 藏匿第一百五十九章 軍侯莫怪第十八章 悅紅樓裡說風情第二百零三章 流民派第九十一章 意氣用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襲第三十一章 鞏縣第一百三十章 落花赴流水第八十四章 對壘第八十三章 當街刀問賊第一百八十四章 傳信第九十一章 意氣用事第一百三十七章 守如磐石第二百六十三章 沂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交易第三十六章 金蟬脫殼計第二百一十七章 奪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秘密第九十四章 真或假第十四章 調令第二章 他鄉不知身寄客第四十九章 山道真情第一百十一章 孤驛第二百二十八章 獻策第二百二十八章 獻策第十六章 賊心難安第一百一十三章 入冬第二百零三章 真正的條件第九十五章 總攻第八章 議和第九十五章 大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敘功第七十三章 密會第一百一十章 世界那麼大第一百九十五章 放下屠刀第五十七章 火燒歇馬山第一百九十三章 定計第九十八章 春風得意幽憤槍第二百五十六章 納附第六十六章 揭過第六十章 雷霆之怒第六十二章 歸去第一百五十七章 山丘第二百二十八章 獻策第二百三十二章 泥足深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