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死訊

甚至並非朝臣暗通虜使致數千宣武軍卒慘烈令人出離悲憤,實是近百萬饑民淹留郭城日久,整日忍飢捱餓,僅靠少量的施粥吊着命,朝廷卻敵無能,民衆積怨甚深,岌岌可危的民心早就處在崩潰的邊緣,就差一把火點燃。

以往這把火沒有熊熊燃燒起來,一方面是將郭城夾在當中的兩道城牆駐守着十數萬禁軍兵卒,對郭城的控制嚴密。

另一方面王稟任京畿都防禦使時,考慮過饑民難以管制的問題,多次分批從涌入汴梁的難民檢選丁壯編入軍中,不斷的削弱饑民的反抗潛力。

在如此嚴密的內部控制下,饑民在過去四個多月時間裡即便也滋生不多事端,但每次都很快被禁軍強行彈壓下去,沒有引起大的混亂。

而這次從草鋪橋粥場引發的混亂,除了一開始就有成千上萬的饑民捲入其中,聲勢不小外,主要還是軍中主戰派將吏,對朝廷如此卑躬屈膝向赤扈人乞和,甚至不惜削奪王稟軍權,早就心生不滿。

第一批從南惠門派往草鋪橋的軍卒,得知被饑民拿磚石擲殺的那些人,乃是暗通虜使致宣武軍襲營慘敗的罪魁禍首,他們都恨不得拿着刀矛上前戳幾下,哪裡還肯去盡心彈壓鬧事的饑民?

饑民義憤填膺、積怨噴薄爆發,各營軍卒內懷幽憤、消極懈怠,甚至還有將卒直接拒絕出兵,郭城之中很快就到處都是大羣饑民打砸粥場、哨卡,到處都是被點燃的屋舍。

午後,東水門外的兩座官倉更是被成千上萬憤怒的饑民佔領,燒殺擄掠之事也勢難避免,看到這一幕,朱沆心裡還滿是憂慮,然而徐武磧、周景、朱承鈞等人對這樣的朝堂已經失望透頂,心裡更認可不破不立,他們在汴梁也沒有什麼牽掛,心情卻是平靜。

由於朝中意圖將混亂控制在郭城,加強內城城牆的守禦,派出多位使臣前往內城各城門坐鎮,徐懷他們一直拖到夜間才找到機會進入內城,在夜色掩護下趕往青葉巷在離開之前見王稟一面。

這時候夜色漸深,隔着高聳的、守禦森嚴的內城城牆,徐懷他們能看到外(郭)城各處火勢還沒有熄滅,夜空被火焰映得紅彤彤一片,不時還有廝殺聲傳來。

爲防止內城少量的流民也受驚擾作亂,之前逗留的青葉巷百餘難民,這時候也不知道被驅趕到哪裡去了。

王宅大門前挑掛着兩隻燈籠,光線幽暗,徐懷與朱沆等人上前叩門,前院一切如故,還有兩名健壯扈從在院子裡玩角抵,其他人圍在一旁觀看。

不過,王孔、盧雄、鄭壽三人沒有一人在前院坐鎮,這叫徐懷、朱沆心頭頓時蒙上一層陰影。

“你們怎麼纔過來?”得人通稟後,王孔從裡側步覆匆匆的走過來,吩咐他人繼續守着前院,領着徐懷、朱沆他們往後宅走去,窺着廊道無人,才壓低聲音,悲切的說道:“相公午時走了!”

雖然對這一刻早有預料,但真正聽到這一消息,徐懷還是覺得有些難

(本章未完,請翻頁)

以接受,在廊前站了好一會兒,直到朱沆推了推他的肩膀,才驚醒過來繼續往裡走。

遵照王稟的遺囑秘不發喪,甚至不惜欺君也要先瞞住死訊,這時候王宅裡外也是用嫡系扈衛控制住進出後院的廊道,府中其他僕役都還被矇在鼓裡。

王番、盧雄、鄭壽、王萱都在後宅,爲了不露破綻,他們都穿着常服,都未換上孝衣。

暫時還沒有將王稟的遺體移到堂屋,還是繼續躺在臥室的牀上,枯瘦的遺體薄如紙片一般蓋在被下,已無半點氣息,安靜得卻像是睡着過去——臥室裡已經搬來幾袋石灰,這是準備用來處理王稟遺體的。

徐懷屈膝跪到牀前,伏身磕頭,淚水靜靜流下。

“祖父是坐在窗前閉眼的,還以爲你們午前能趕回來見最後一面。”王萱眼眶噙着淚水說道。

徐懷知道王稟走時心裡有太多的牽掛,在王稟遺體前伏首哽咽說道:

“郭城是有些亂了,局面有可能難以控制,虜兵倘若這時候趁亂殺入,郭城必然是傷亡慘重、屍骸枕籍,但虜兵倉促突入街巷、河渠縱橫的郭城,面對不計其數、胸臆間熱血已被激起的民衆與守軍聯手抵禦,也必然將遭受到他們此次南侵以來未曾遭遇的傷亡。而時間也不允許他們強攻內城。這最終必叫汴梁得保,也能爲大越爭得更多的喘息時間。虜兵倘若坐觀不動,一方面亂民夾於內外城之間難有作爲,一方面朝廷投鼠忌囂,不敢清剿,只會多加撫慰以安其心,而待虜兵北撤後,再打開外城諸門驅趕出城,使之早早南下。這樣的結果也要好過這數十萬民衆在虜兵再次南侵時慘遭屠戮!這樣的結果,哪怕是叫廟堂之上的那些昏庸之輩對亂民賊子保持足夠的警惕,也好過他們以爲虜兵北撤之後就可以高枕無憂了。這樣的山河,已非尋常手段能夠收拾,以毒攻毒,實是迫不得已。另外,徐懷恐怕要將相公您的死訊宣揚出去……”

“父親寧可欺君,也要在赤扈人撤兵之前隱瞞死訊,萬萬不可宣告出去!”王番說道。

“相公心願乃是驅逐胡虜、山河靖平——相公生前遺囑的真正本意,也是令我等不要再拘泥常情常理行事,”徐懷跟王番說道,“郭城民意已有沸騰之象,相公在奸臣得除之後辭世,死訊傳出,更多會叫十數萬守軍滋生同仇之氣,虜兵倘若敢在這時候侵入郭城,遭遇的更多將是誓死抵擋——這已非相公生前擔憂他死訊傳出會令軍心潰散。再者,天漸炎熱,王番郎君你真忍心用石灰函封相公遺體?”

王番看向盧雄、王孔、鄭壽,問道:“你們以爲如何?”

他們三人也在王稟生前承諾密守死訊,王番想聽聽他們的意見。

“你確定相公死訊傳出,有益無害?”盧雄鄭重其事的盯住徐懷問道。

形勢已經混亂到他再也看不清楚形勢將怎麼發展,現在要他違背王稟的遺囑分開其死訊,盧雄心裡也難以取捨。

“我若存私念,大可留在楚山坐看河淮糜爛,”徐懷說道。

王番又問道:“倘若

(本章未完,請翻頁)

虜兵突襲過來,內城不能守呢?”

“我們不說這次,但說赤扈人此番撤去,待其再次南下,汴梁淪陷是不是必然之事?”徐懷問道。

“……”王番、盧雄等人都默然無語。

這其實也是王稟生前所看透的事實,他們無法迴避。

徐懷繼續說道:“倘若我種種算計有誤,致使汴梁此番便遭淪陷,但景王在鞏縣與西軍援師在一起,這樣的結果是不是也要好過汴梁淪陷時,景王也一併落入敵手?”

王番看了朱沆一眼,都知道徐懷所說不錯,要是汴梁這次淪陷,周鶴、苗彥雄、鄭懷忠、高純年、吳文澈以及胡楷等人不管跟景王投不投契,都會擁立景王,不可能會舍近取遠去擁立爲赤扈騎兵封堵在魏州的魯王。

朱沆這時候纔算徹底明白過來,徐懷爲何會完全無視郭城亂起的後果了。

汴梁之前的形勢都已經壞到不能再壞的地步了,他們還需要擔心、害怕再添什麼變數嗎?

“倘若虜兵如你所料,倉促間未敢強攻汴梁,我們接下來要怎麼做?”王番繼續問道。

“虜兵不趁機強攻汴梁,接下來半個月內就會渡河北撤,朝廷也會傳詔景王歸京,”徐懷說道,“我們要做的,就是勸諫景王爲家國大義,不從亂詔!”

“勸景王抗旨?”朱沆驚問道,“景王如何肯聽從我們?”

所謂“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從”,朱沆不是拘泥之人,他也不覺得抗詔不遵就一定是大逆不道的事,要不然之前就不可能答應隱瞞王稟的死訊。

現在滿朝文武都後悔錯誅王孝成。

然而,他們是他們,景王是景王,朱沆深知景王這些年都極爲小心謹慎,一直都有極深的顧慮,生怕被陳皇后一系抓住把柄,卻未必會聽從他們的勸諫。

“我們秘密護送纓雲郡主去鞏縣,景王會將纓雲郡主交出來嗎?”徐懷問道,“將纓雲郡主及諸多宗室女抵償給赤扈人,也是下了聖旨的,這樣的帝命,景王會一味的聽從嗎?”

“有時候並非景王想不想,更多時候是不得不從,”朱沆說道,“虜兵北撤,西軍十數萬援師在鞏縣、偃師一帶,你要叫景王如何抗旨不從?又如何叫景王抗旨不遵還不失軍心民心?”

“那就要看景王想得的是誓死抵抗胡虜之軍心、民心,還是想得卑躬屈膝乞和胡虜的軍心民心了。”徐懷說道。

“你是說郭城這番混亂,朝中那些卑躬屈膝乞和之輩,心裡已有畏懼,倘若景王堅決不從和議,欲率部繼續與虜兵作戰,朝中也未必會強屈其意?”朱沆問道。

“這只是一種可能,但具體要怎麼做,還得見到景王之後,看景王他自己如何取捨了。”徐懷說道。

“王番,你怎麼說?”朱沆看向王番問道。

“暫時對外封鎖消息,我進宮奏稟父親辭世之事!”王番咬牙說道,決定先將父親王稟死訊通知宮中,再看事情會一步步如何演變……

第八十四章 宣武殘卒第一百零三章 傳詔第十章 去淮川第四章 望山津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九十章 說服第一百一十一章 帥旗第七十三章 背水第八十四章 有詐第一百七十章 相候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戲靠演技第一百一十五章 置縣之議第二百一十二章 奪灘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殮第四十一章 焉無虎威第一百三十三章 偷樑換柱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敢驚擾第一章 桐柏山中行道遲第七十二章 宗族第一百四十章 新旨第十八章 婚配第一百六十七章 軟禁第一百九十四章 濃霧第一百五十章 本末第一百零七章 賊酋謀略第六十章 職事第四十四章 選城第三十七章 進退第九十六章 請援第一百四十二章 奉詔第一百六十五章 宣戰第八十三章 鏊戰第一百八十章 棋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傳詔第一百五十二章 對峙第一百八十章 殲滅第三十二章 失守第二章 座前好走狗第四章 他人眼中癡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吏第十九章 泌陽第十九章 援至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域炮第一百一十章 世界那麼大第二百六十九章異姓封王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敢驚擾第一百一十六章 雁門第一百五十二章 秘密第十六章 援至第二十八章 破冰之謀第一百一十六章 雁門第二百七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八十二章 殺人算賞錢第八十章 議和第一百八十九章 方略第九十一章 軍事指揮學堂第一百三十一章 蕭林石第九章 鐵棍攪得江海涌第一百九十六章 坐等與否第二十二章 軍使請上座第二十四章 南侵第七十六章 城樓火焰第五十二章 踏營第三十七章 選將第一百一十九章 桐柏山卒第六十六章 退路之思第一百三十七章 殿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一百六十九章 先行第九十六章 報信第一百五十八章 馳援第十章 收編第九十四章 美人與謀第一百九十九章 空巢出京第四十三章 南遷之議第二百四十五章 備戰第五十一章 邊鋒第一百四十八章 部署第一百六十一章 風雨將至第五十二章 大霧第一百三十七章 伏殺第五十章 楚山有名甲第一百一十七章 緩攻第一百六十三章 國殤第一百一十九章 攻守豈相易第二百六十章 婚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背城而戰第二十八章 良刀如美人第四十五章 促膝廊前說恩義第二十九章 野溝殺人夜第一百七十一章 夜語第五十四章 敵襲第一百七十二章 還歸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義第四章 他人眼中癡第一百一十章 世界那麼大第七章 臘月第十章 去淮川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