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城

柳瓊兒依偎在徐懷的懷裡,在諸多侍衛親兵的簇擁下,沿着溪畔驛道策馬緩緩而行。

柳瓊兒想着她每日辛苦,親手將諸多消息彙總抄錄成冊送來淮瀆,徐懷竟然都沒有閱看,咬着脣氣惱道:

“……曹師雄改任蒲州、絳州節度制、行軍萬戶,陰超降行軍副萬戶,配合赤扈鎮南軍大將巴思圖舉十萬兵馬進逼平陸城下算不算火燒眉毛的大事?嶽海樓率五萬降附軍進駐許州、蕭幹率五萬降附軍進駐鄭州,從東翼威脅襄城、虎牢,算不算大事?赤扈三皇子屠哥率平燕軍主力進佔齊州、濟州,算不算火燒眉毛的大事?”

“不算,”徐懷說道,“這些都是預料之中的事情,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淮王趙觀率河北兵馬南下徐、壽,就計劃放棄京東地區,赤扈東路平燕軍到這時才進佔齊州、濟州,比預想中還要晚一些。

而平陸乃是河洛鄭懷忠所部兵馬在黃岸北岸、往北窺視汾水中下游河谷腹地的橋頭堡。

就算赤扈人接下來的軍事行動重點乃是陝西,但也必然會先攻陷平陸,將鄭懷忠所部限制在黃河南岸,無力襲擾其側翼。

而此時赤扈人無論是西路鎮南路還是東路平燕軍,都有大量的降附兵馬可以調用,還不斷從原契丹所佔據的渤海、燕雲等地徵調丁壯南下。

故而鄭懷忠所部倘若只知被動守城,那平陸、虎牢、襄城等城池,就純粹成爲赤扈人消耗、整合、鍛鍊降附軍的工具。

平陸、虎牢等城,或許還能守上一段時間,但能否守到明年,實在難說。

不過,從鄭聰、趙範二人在襄陽裡的態度,徐懷不覺得他對河洛防禦事指手劃腳,能起到什麼正面作用。

“陛下即位才半個多月,周鶴、高純年等人便接連上書,奏陛下廣選秀女以充妃嬪;吳文澈執領御史臺,這半個月揪住王戚庸、李汲等人在江淮等地的門生故吏不放,接連彈劾數十人;董成從唐州卸任後前往襄陽,前幾天也被流貶嶽州——這些算不算大事?”柳瓊兒問道。

“這些事早知遲知有什麼區別,我們現在還能插得進手?”

徐懷摟住柳瓊兒柔軟的腰肢,淡然說道,

“所有的事態都是相互制衡的——目前想沿淮河一線建立防線,必然要寄望於江淮、荊湖、川峽等地未受戰爭打擊摧殘的士臣體系,快速有效的徵募足量錢糧物資北上。因此,在淮上防線真正穩定下來之前,誰都不希望現存的士臣體系受到太大的衝擊,發生不必要的混亂。也就只能忍受種種弊端延續下去,不能指望猝然間消弭一盡。”

“史先生也是這個意思,”柳瓊兒說道,“說周鶴、高純年、顧蕃、吳文澈等都是絕頂聰明之人,他們很清楚這個形勢,又很清楚他們雖有從龍之功,卻並沒有得到陛下真正的信任。他們爲保權勢,自然會趁着此時陛下還投鼠忌器,千方百計的將朝堂置入他們的控制之下,爲此搞多少小動作都不叫人意外。此前他們將太原士吏排擠在元帥府之外,便是預兆;此時清算逆黨殘餘,奏請大選秀女以充嬪妃,用意都無外於此,偏偏他們還理直氣壯,難以反駁,畢竟宗室被赤扈人一網打盡,陛下與武威郡王都還在壯年,理當早生子嗣……”

“是啊,所以說理他作甚!”徐懷搖頭一笑,說道。

河東、河北、河淮等地絕大部分州縣並無多強的抵抗意志,汴梁失陷後,絕大部分虜兵之前並未涉足、進攻的州縣也隨之望風而降,這是大多數人都能預料的事情。

這也必然導致大量的禁廂軍以及地方守兵投降赤扈人。

因此赤扈人無論是西路鎮南路還是東路平燕軍,除了可以不斷從原契丹所佔據的渤海、燕雲等地徵調青壯南下,從河東、河北以及京畿都能得到大量的降附兵馬。

而以赤扈人一貫的作法,無論是整合、加強降附兵馬的戰鬥力,還是盡一切手段消除所佔領地區的反抗因素,前期都會驅使降附兵馬像雪球一般往新的進攻方向進行滾動。

經歷一番調整之後,現在赤扈人將曹師雄、嶽海、蕭幹、陰超等降將叛臣都調到南線,不餘遺力的將降兵降卒塞到他們麾下,對平陸、虎牢、襄城等地發動新的攻勢,都是可以預料得到的事情。

而赤扈人發動這些攻勢,前期的意圖就是拼消耗,既消耗過於龐大的降附兵馬,同時又消耗大越的抵抗力量。

徐懷不想拿楚山精銳去無謂的拼消耗,因此才剋制住大規模擴編的衝動,將真正的防線收縮到青衣嶺、周橋、金牛嶺一線。

也因爲楚山行營所編正軍僅一萬兵卒,周鶴、高純年這些人也沒有藉口,迫使他率領天雄軍頂到汝水沿岸去;趙範、鄭聰二人在襄陽鼓譟,也成不了勢。

不過,留給楚山的時間也很有限。

徐懷現在也不清楚左右驍勝軍、宣威軍能在兩翼支撐住多久,他們一旦支持不住,楚山就得頂上去分擔壓力。

徐懷拽着繮繩,策馬往周橋方向緩緩而行,聽柳瓊兒在懷裡說着這些天彙總到周橋的各種消息——從淮瀆到周橋有一百里,他們中途在淮源(楚山縣城)歇腳。

柳瓊兒夠是膽大潑辣了,但一路擠在徐懷的懷裡,叫諸多侍衛親兵簇擁着,叫沿途行旅拿火辣辣的眼神盯住,也甚爲羞怯;關鍵還有東西戳得人心慌慌,在淮源短暫歇力過再出發,柳瓊兒就死活不跟徐懷共乘一馬。

臨夜到周橋,徐懷將史軫、徐武磧等在周橋的將吏召集過來飲宴,然後早早送客出府邸,與柳瓊兒抵死纏綿以慰再別月餘的思念。

次日醒來,徐懷推開窗戶,讓清涼的風吹入室內,晨光明媚。

柳瓊兒慵懶無力臥於牀榻之上,拿薄被遮住嬌軀,雪白如玉的纖長藕臂壓在素色薄被上,膚如凝脂;如瀑黑髮散於枕旁,襯托得巴掌大的小臉,越發的精緻明澈;吹彈欲破的臉頰微染紅暈。

卻是知道徐懷在盯着自己看,柳瓊兒回想自己昨夜、清晨銷魂時那蝕骨般的癡迷,也是羞得不願睜眼看徐懷戲弄的眼神;長長睫毛在微微輕顫着!

“史軫約我午前坐船去北岸,你要再不醒來,我就自個兒出去啦?”徐懷坐到榻旁,拿手指輕觸柳瓊兒柔膩的臉頰,問道。

“給你做牛做馬這些日子,我偷一天懶,又如何?”柳瓊兒將薄被拉上來,遮住臉,人藏在被子裡嬌聲說道。

“陪我去北岸吧,這樣夜裡我就不用急着往回趕了!”徐懷說道。

當世車馬行遲,要出去什麼地方巡視,十幾二十裡小道乘馬也得走上小半天,坐渡船更是緩慢。

徐懷拿被子將柳瓊兒裹住,說道:“你不要起來,我就拿被子裹你過去,就當搶了一個押寨夫人!”

“啊!”柳瓊兒嬌|叫着,掙扎着坐起來,她身上只穿短小綢衣,欺霜賽雪的肌膚卻是其次,那高高撐起的胸,才真是說不出的誘人。

徐懷練了一趟拳,身子微微出汗,待柳瓊兒梳妝好,吃過早點,便與早在衙堂處理一個多時辰公務的史軫一起,乘渡船到北岸。

南岸周橋驛位於桐柏山南嶺中|山往金牛嶺過渡的地帶上,地理位置雖然極爲重要,但地勢狹仄,於陳家石橋兩側建兩座小城之後,就沒有更多的拓展空間了。

而爲保證兵馬能快速進入淮河北岸平川地帶,策應青衣嶺等地的防禦,天雄軍主力紮營於北岸。

從長遠抵禦胡虜,以及更好控扼青衣嶺、石門嶺以東地域,也爲將來能正式在真陽、上蔡紮下根,兵鋒覆蓋汝水兩岸,都需要在北岸修築一座新城,南北兩岸之間架設渡橋。

這也是楚山衆人目前抱怨最大的地方。

左右驍勝軍、左右宣武軍所拔錢餉,每年初定一百五十萬貫,楚山除了襄陽每年額外拔給五十萬貫錢糧外,楚山、信陽兩縣財賦也可以自支,看上去相差無幾,但左右驍勝軍、宣武軍只需要負責日常操訓、城寨守禦即可,舞陽、方城等地的防線建設,則由南陽府負責。

而唐鄧二州合併後的南陽府,下轄十四縣,佔據唐白河兩岸富庶肥沃的南陽盆地,位於伏牛山、桐柏山以及方城、舞陽防線保護的內線,人丁繁茂有一百四五十萬口,此時又不知道吸納了多少南下難民,財力自然要比楚山充沛得多。

但不管怎麼說,北岸新城一定要建……



第一百四十章 諮議參軍事第六十三章 惶惶心驚夜第五十六章 形勢第三章 進剿招討策第一百七十一章 北岸第一百七十四章 識破第一百三十二章 俘卒第一百二十五章信使第五十三章 偏師第四章 望山津第十一章 節制第一百二十八章 勝負總有時第一百九十六章 愁事第三十一章 紙上得來總覺淺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場第二百零二章 幡然悔悟第五十六章 黑衫秘兵第一百六十八章 劃清界線第一百二十三章 總歸要打第六十一章 對壘第一百七十九章 峽谷第四十三章 飲宴第五十一章 掩藏第三十二章 失守第一百五十一章 元帥府第八十八章 瑜亮相疑第一百五十一章 王氏族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第一百一十六章 放緩第一百零八章 好氣第二百一十七章 奪城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二百零四章 困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納附第一百八十二章 渡淮第一百三十一章 蕭林石第一百五十八章 衝陣第九十九章 交談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策第一百二十二章 糧食第一百三十四章 嵐州風雪第二百零四章 困城第八十二章 入京第四十二章 夜話第二百二十二章 顧命第四十七章 破山第二百一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六十八章 傳首第一百五十章 目標第七十二章 少年心氣第九十五章 苦心磨傲氣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將第一百九十四章 濃霧第七十章 豐月樓第二十章 大姓宗族第一百七十二章 圍垸之策第三十一章 鞏縣第一百四十一章 相見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城第六十九章 豈因女流不英雄第一百九十五章 鐵場第二十四章 深夜談談情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五十章 編軍第一百二十九章 試射第六十一章 對壘第十四章 又見悅紅樓第一百九十五章 奪寨第二百零六章 渡口第七十章 送別第一百八十九章 歸途第九十七章 鎖城第一百八十五章 軍議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決第十四章 促降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三章 難民第一百零九章 絲鐵第四十二章 夜話第二十六章 求援第一百七十三章 勸親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第六章 殿議第一百七十九章 峽谷第二百一十五章 圍困第七十六章 疑雲動驚雷第一百二十八章 錯與罰第四十五章 臨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傳信第一百零九章 太原遺民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朝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七十二章 宗族第一百八十章 殲滅第二百三十二章 制置司第二十三章 黑鍋能否習慣第一百零七章 馳援第二百二十章 所願第一百零一章 殿議第二章 避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