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哪一位二

126 哪一位(二)

明嘉郡主懵了。

她瞪大着眼睛,無法相信自己剛纔聽到的話,也無法相信自己做出的判斷:她不過是想要去兵營裡走一圈過過癮,所以才特比鬧了一回試探一下這些長輩容忍她的底線……怎麼突然說到“捨不得誰”這個問題上來了?

捨不得誰?

秦敘和陳厚績,都是她的好友,她當然一個都捨不得他們離京。

但明嘉郡主相信,她心中的這種“捨不得”,絕不是皇后娘娘的那個“捨不得”。

“明嘉啊,你往日也是聰明的,怎麼這一次就這麼傻?”皇后娘娘繼續說道:“你想誰留下來,直接說出來,自然有長輩爲你做主,難道還會委屈了你不成?真真是傻掉了……”

明嘉郡主見她越說越起勁越說越歪,似乎已經篤定了什麼,她終於意識到自己沒有聽錯,一下子紅了臉,着急地道:“皇嬸嬸,您誤會了,明嘉沒有……”

“嬸嬸知道,明嘉當然是個好姑娘……”皇后娘娘拍着明嘉郡主的手,又怕一下子給了明嘉太多刺激讓她真惱了,便含笑安撫她道:“嬸嬸都知道的。不過,那秦敘和陳厚績貌似年紀都不算大,尚未成家呢,如何立業?嬸嬸回頭就跟你皇叔叔說,讓兩人都留下來就是了……”

都留下來,纔好製造機會試探。

之前是她們這些人沒有往這方面想,才忽略了這三人相處的細節。如今有了想法。再做些試探,就算明嘉郡主害羞不肯開口,她們也很快就會得到答案的。

到時候,那個幸運兒,無論是秦敘還是陳厚績,再去軍中,就更不一樣了……

之前明嘉郡主提到秦敘的時候,她們沒有想到要將秦敘給留下來,那是因爲皇家也不能任性行事,總不能隨意攔着別人不讓人去打拼前程。尤其是秦敘。秦國公府的規矩。男丁不管有沒有天賦,都是要去戰場去軍中歷練一番的。所以,她們只能攔住明嘉不要胡鬧,而不能攔住秦敘去做正經事。

但現在。爲了明嘉的姻緣。將兩個少年多留京中一陣子。當然就不是問題了。婚姻大事,當然值得將別的事情都往後拖上一拖。

她們是要將秦敘和陳厚績留下來?明嘉郡主這會兒也顧不上羞惱了,只覺得糟糕極了。忙道:“皇嬸嬸,這樣不好吧,他們是……”

他們從軍,是爲了建功立業。

若是因爲她一時的心血來潮,兩個人都被困在京城一而再的耽擱,那又算是怎麼一回事?那她豈非是對他們不起了!

明嘉郡主突然覺得,自己這麼鬧,實在是不明智的很。她心中發急,臉上就越發地漲紅了。這樣的漲紅,看在皇后娘娘眼中,便覺得是燦若朝霞,心中有了數,就故意道:“那有什麼不好的。”

“你這一次異想天開,本來就是因他們而起的。太后若是追究他們責任,誰也不能說什麼。再說,那兩個人都是少年郎,此去寧波也不過是普通曆練,又不是重臣要務,耽擱一陣,又有什麼。他們年輕着呢,以後再出去歷練難道就遲了?”

太后不想這麼做,只是因爲他們不想這麼武斷罷了。

明嘉郡主這一下真懵了。

她微長着嘴愣了半晌,才垂下腦袋頹然道:“皇嬸嬸,我不想去寧波了……您和皇祖母就放了他們兩個吧。”他們是男子,男子志在四方,若是被她阻了,他們的友情也就盡了……

明嘉郡主十分珍惜這友情,所以,她不想是因爲她,讓這友情生出了罅隙。

她其實也並不是想要做什麼女將軍。她不過是對於軍隊有些興趣,且不高興那兩個人突然做出了離開的決定罷了。恩,她更不高興的是,他們來通知她的時候,她突然再次清晰地意識到了男女有別,她就是將劍術武藝練得再好,也終究不能有什麼用……

那曾刻意被她遺忘的意識,再次清晰地露出來,讓她心中難受極了,這纔要鬧上一鬧……

她低着頭,神色晦暗極了。

皇后娘娘這會兒也意識到了明嘉郡主似乎並非僅僅是單純的害羞,不禁詫異地打量了明嘉郡主好幾眼。不過,她很快就想到,她來的目的,僅僅是勸明嘉郡主不要鬧着去什麼寧波從軍的,既然明嘉郡主已經鬆了口,那她的目的也就達到了,這也就是了。

至於其他的,明嘉郡主爲什麼情緒低落,以及她的意中人和婚事這些,眼下並不是最要緊的。且有太后這個祖母又有應王妃這個母親,明嘉的終身大事,哪裡要讓她這個做嬸嬸的去操全部的心了。

這麼一想,皇后娘娘便沒有多留,隨口安撫了明嘉郡主幾句,便出去到太后娘娘面前交了差,又道:“以兒臣看,明嘉似乎才意識到什麼,這會兒正覺得害羞難堪呢,不如先由着她自己反省一陣……待她清楚了自己的心意,咱們這些做長輩的再出面,就不會討小姑娘的嫌了。”

“就你滑頭。”太后娘娘聽到明嘉郡主不鬧了,心情好了許多。她也知道像明嘉那樣粗心的,這會兒才被點醒,當然會有一陣子渾渾噩噩,這都是小女兒的情態,就聽了皇后娘娘的建議,準備樂呵呵地看下去了。

“那既然如此,她的禁足令就解了吧。”太后娘娘笑眯眯地道。

禁足令解了,又被這麼當頭來了一下,她的明嘉肯定會去找她的那兩個“好友玩伴”了……恩,她到底是看上了哪一個呢?

秦敘很快就知道了宮裡的發生的曲折,笑眯眯地將那紙條在掌心裡揉一揉,就有細粉灑了下來,很快隨風散的看不出來了。他拍了拍手,重新拿了一本書,倚在水榭邊上的美人靠上,悠閒地讀了起來。

三月二十五日,清晨,幾輛馬車從陳府向東駛出,到了水門碼頭,換上了一艘大船,沿着大江張帆而行,很快就駛入了晨霧之中。

沈柔凝站在船尾回望。

朝霞將建寧城披上了七彩薄錦,灼灼不似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