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攪亂大明文壇

“‘造神計劃’不變,並且要加到力度。”朱厚照對周笏說道。

這所謂的‘造神計劃’乃是朱厚照心中自己的最得意之舉,他要用天下的文人來對付天下的文人。

‘造神計劃’要造那些神呢?

與文來說,造文人中人人想得的第一之人!讓這些文人一直處在紛爭之中,少管朝廷的事!

與武來說,造朱厚照所想要出現的軍中英雄,大明英雄之人!讓這些保家衛國的軍人們不說被人尊敬,起碼要讓他們與普通人一樣被認可。

大明的文人就如天空繁星,一顆顆都是耀眼無比。

他們的以自己的思想,創立自己的學說,形成並聚集一批自己擁躉。從而能夠影響朝政,影響萬千百姓!就如此來說,文壇之上茶陵,臺閣文人幾乎是獨領風騷。新近被促生的木齋還有復古文人也是與日俱增,還有其他一些擁有自己主張的文人也是三五成羣的聚在一起。

弘治年的大明文壇,或許是是整個大明最繁華的一段時間吧。

木齋派不用說了,謝遷就是他們的精神領袖。而復古派之前是一個很是虛無的派別。因爲誰都是不知道第一人空同是誰。但當王鏊說了一句他也是認同復古派的觀點之後,復古派儼然也是形成了兩個中心一爲王鏊一爲空同。

文報就是他們的戰場,他們在文報之上你爭我吵,誰也是不能讓一方信服。

這就是有着四個大派了,這還僅僅只是在京城,並且只是在文章詩詞一個門類。其他如書家,畫家,醫家樂家等等一些大能也是在文報之上宣揚自己的主張。反正文報的出現,熱鬧了一大批的文人。

三報之中文報,是每天順天府銷量最快最大的。文人閒暇時候喜歡聽些聊些市井之事作爲消遣,而現如今文報則是成爲京城之中大街小巷茶樓飯館之中說書人最爲取之不盡的古事源頭!市井之人也是願意看着文人們的笑話,雖然大部分不知道其中所有含義,但是看着讀書人吵來吵去也是一種消遣不是?

而因爲文報內容容量不夠而催生的文刊,則是這些日子以來大明銷量最大的書籍。由此也是讓大明天下又是知道兩個已經不怎麼知道的衙門,出版署以及司經局。

現在的大明只要是公開發現與售賣的書籍都是必須要將樣書送到出版署進行審覈,如果不去那麼後果會很嚴重。輕者罰款,重者則是連累到家族之中有功名以及正在求取功名的人。

但是出版署也不是不讓你出書,只是讓你在大明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出書。如果你的書夠好,說不定出版署還會出錢爲你出版。出版署出版的書幾乎一年之內整個大明就是會看到你的書,因爲以兩京爲基點的廣大府縣都是會有九州書店!有九州書店就是會有你的書,這現在也是一些文人出名的最快途徑。

沒有出版署的認定,你的書不一定能夠出版刊印!

沒人會挑戰出版署,不然它在報紙邸報上宣揚一番,你就是臭了。

文刊現在是一個月一出,在兩京印刷坊中最基本的印刷本數是萬本!以兩京爲中心,可以輻射大明最爲重要的兩個區域。相比於那些在文報上吵吵鬧鬧的文章流派,真正的學派們則是將文刊作爲自己主要陣地。因爲文章可以可以一日一說,但是學說思想就是幾十年幾百年也是沒有什麼定論。

他們這些人影響力更大,學說更加專業!如果文派們是小打小鬧,那麼學派們及時真的神仙打架了。

目前目最受歡迎最受關注的幾大學派,個個都是會在文刊之上發表自己的文章。比如關學扛鼎的河東學派,劉健可就是河東學派的人。比如崇仁學派的;比如嶺南學派的,陳白沙現在已經世人承認的大儒之一,其民可是與河東學派之始薛瑄齊名!再說關學之中另闢蹊徑的三原學派,其首便爲當今大明宣大總督王恕!

他們這些人可不是爭論文章之別了,已經上升到了儒家大統之上了。

理與心的爭論,就此開始的!

下場‘文鬥’的隨便一個都是當世當地之大儒,或者一方大員,絕對的學界大佬。他們會讓你真正體會到,門生廣大一言影響千百人是一個怎麼樣的場面!

尤其是當孔家的人也是加入其中的時候,文刊就是不一樣了。並且其最大影響是這本文刊現在也是弘治皇帝還有朝堂諸大員的案上必須,這就是更讓文刊成爲了大明第一書了。無論是朝堂大員還是學子學童都是會讀上一讀。

對於這樣的場面,朱厚照一直向弘治皇帝的解釋就是‘文化開花’,大明的文人這樣積極學術文章,也就是說明天子文治有成。朱厚照的說辭被弘治皇帝採納了,因爲從內心來說每個人都是有着貪婪的心。

你,我,他,皆有!

於這樣的氛圍之內,加上年初恩旨的推行以及朝廷,現在大明文風一時鼎盛。

京城作爲首善之地,關於學校的整頓是最爲直接最爲快速的,按照禮部的命令以及與吏部商討之後決定。並且在請得弘治皇帝恩准之後,在禮部之下添設學校清吏司。而已以後大明省府縣村之學與學官將會獨立出來,全部歸屬禮部學校清吏司管理。統稱還是學官,但是其升遷以及調用將會有禮部吏部共同掌管,一如常例。

並且諸部共同商定起草的大明學律也是已經上交內閣,並呈弘治皇帝御覽覈准了。相信在不久之後整個大明整個華夏幾千年來,第一部真正意義上關於學校,關於學官,關於學規的律法就是會出現!

拭目以待,便是!

當下,朱厚照難得再一次出了宮來。

這次出來的隱秘,就是東宮也是沒有幾個人知道。所以朱厚照也是來了‘微服私訪’,穿的不差也不華貴,一個丫頭三五隨從。這幾乎是大明京城小三爺出門的標配,比上大大不如比下綽綽有餘。

第7章誰的面都不給第126章科舉試題泄露第47章照兒何須磨鍊第107章偏殿宮闈日常第101章輿論不是小事第46章聖旨感動全城第29章於無聲處改變中第142章羽翼豐下狠手第54章恩旨引發爭鬥第62章遼東哈密之謀第64章可嘆美人遲暮第107章偏殿宮闈日常第36章朝廷積極安排第138章故衣社不簡單第164章孤之底氣所在第119章佳節代天慰問上第71章內廷已無威脅第49章節大同忠民到來第52章公子自南而來第131章絲毫蛛絲馬跡第134章故衣社是個啥第131章絲毫蛛絲馬跡第80章都是你的錯誤第40章圍殲小股韃子第10章有些事天註定第86章亂糟糟的中都無題第30章於無聲處改變下第163章效率標準質量第31章宗人府事之慮第145章大明水師威武上無題第32章文人文官文事第131章絲毫蛛絲馬跡第77章四衛營與東廠第144章大明戶部專營第10章有些事天註定第73章太子七歲監國第150章弘治十三年到第142章羽翼豐下狠手第66章屯邊衛所之設第151章張鶴齡的變化第96章吵架也有目的2第7章誰的面都不給第51章頒恩旨與御宴第98章邊打邊佔邊談第77章四衛營與東廠第59章做了筆大生意第157章朝堂勢力突顯5第150章弘治十三年到第142章羽翼豐下狠手第76章自家墳自家修第72章強硬平定叛亂第100章不安分的遼東第14章平靜時才最險下第77章四衛營與東廠第155章朝堂勢力突顯3第150章弘治十三年到第140章嚴海禁封海令第31章宗人府事之慮第16章王家不死不休第117章亡羊補牢不晚第122章父子夜話大明第139章賣菜郎狀元公第28章於無聲處改變上第93章戰火蔓延邊地2第117章亡羊補牢不晚無題第151章張鶴齡的變化第47章照兒何須磨鍊第42章右衛保衛之戰第151章張鶴齡的變化第25章朝堂下的齷齪第115章南邊也不安寧第10章有些事天註定第51章頒恩旨與御宴第80章都是你的錯誤第60章言無鋒可殺人第5章還有“贖屍銀子?”第132張狡兔三窟皆廟楔子第70章帝暈厥紫宮變第20章錦衣現大同變第11章那年的那句話第31章宗人府事之慮第31章宗人府事之慮第94章大勝亦是大敗第168章適烏母子到來第74章邊事成了心病第66章屯邊衛所之設第70章帝暈厥紫宮變第112章事分三家各議第146章大明水師威武下第155章朝堂勢力突顯3第56章光陰跨過窗臺第135章漏題的人死了第42章右衛保衛之戰第106章宮莊守我秘密第149章模範城市通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