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爲官之道

匡城之戰在某種程度上是單雄信的尊嚴之戰,這是一場瓦崗軍註定失敗的戰鬥,龐大的輜重車隊是他們最大的軟肋,瓦崗軍爲了保護輜重隊和隋軍激戰,最終卻被輜重隊拖累。

當三千騎兵擊潰王君廓的軍隊調頭殺回時,儼如一把鋒利的尖刀刺進了瓦崗軍的後背。

瓦崗軍在前後夾擊下全線崩潰,兵敗如山倒,兩萬瓦崗軍瘋狂奔逃,被隋軍追殺十餘里,屍橫遍野,死傷不計其數,單雄信只帶兩千餘殘軍逃回了瓦崗寨。

最終,張須陀大軍押解着瓦崗軍的輜重隊返回了陳留縣。

一連串的慘敗使張須陀成爲了瓦崗軍將士心中的噩夢,提到張須陀的名字,瓦崗軍上下無一不心驚膽寒。

和張須陀在東郡的大勝不同,裴仁基在滎陽郡卻是另一番情景。

滎陽郡郡治是管城縣,也就是今天的鄭州,裴仁基的軍隊在縣城外暫時駐紮下來,而主帥裴仁基卻進城去拜訪郇王楊慶,在裴仁基心中,拜訪郇王楊慶要比追擊瓦崗軍重要的多,追擊瓦崗軍是戰爭,但拜訪郇王卻是政治。

楊慶在滎陽郡耕耘多年,在中原地區人脈極深,很多時候,他就是中原各郡官員的利益代表,這也和楊慶另一個身份有關,他曾經出任滎陽太守,後來又兼任河南道監察使,和地方官關係極爲密切。

楊慶的王府在管城縣並不是最大,縣城內最大的府邸是滎陽鄭氏的族府,不過論金碧輝煌,卻沒有人家能和郇王府相比,楊慶在河洛地區有良田數千頃,財富不計其數。他本人也追求奢華,生活窮奢極欲,但楊廣非但不憎恨他的奢侈。反而誇他是性情中人,對於皇族而言。追求簡樸要比追求奢侈危險得多,郇王顯然深諳其道。

裴仁基的到來有點出乎楊慶的意料,他命兒子楊績替他將裴仁基迎進貴客堂中。

裴仁基一邊喝茶,一邊打量這座奢華之極的客堂,坐榻是用金絲紫檀木製成,鑲金嵌玉,旁邊擺放着兩扇象牙屏風,底座用純金打造。鑲嵌着數百顆明珠,牆上掛着幾幅名家字畫,連他手中的青瓷茶碗也是出自越州極品官窯瓷,連站在旁邊伺候的侍女也是絕色美女。

裴仁基暗暗點頭,久聞楊慶奢侈,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這時,堂下傳來輕輕一聲咳嗽,兩名侍女扶着楊慶走進了客堂,裴仁基連忙施禮,“下官參見郇王殿下!”

“裴帥不必客氣。恕我招待不週,請坐!”

裴仁基坐了下來,楊慶也在他對面坐下。笑道:“聽說裴帥在陳留郡大敗瓦崗軍,令我慚愧啊!我卻慘敗在瓦崗軍手中,無顏面對天子。”

“殿下此話言重了,若不是殿下進軍東郡,直取瓦崗老巢,翟讓怎麼可能放棄樑郡北撤,我們都是領軍大將,不能視而不見,這場對陣瓦崗軍的戰役。關鍵就在殿下進攻東郡,勝負倒不重要了。”

“多謝裴帥能這樣說。我心裡舒服了很多,只是聖上未必知道啊!”

裴仁基微微笑道:“請殿下放心。我會如實稟報聖上,不能委屈殿下!”

楊慶心中有些奇怪,裴仁基不去追擊瓦崗軍,卻跑來拜訪自己,這是什麼緣故?

雖然不知道裴仁基的真實用意,但裴仁基對他尊重有加,把拜訪他看得比立功還重要,這讓楊慶心中十分舒服,暗暗誇讚裴仁基懂得人情世故。

“不知裴帥今天前來,有什麼事嗎?”

“卑職沒有什麼大事,只是來探望殿下,卑職幾次路過滎陽都沒有時間探望殿下,這一次無論如何要來拜訪殿下。”

“裴帥是有心之人,我很感動,裴帥的誠意我心領了。”

裴仁基又取出一隻玉盒,呈給楊慶,“這是卑職繳獲的戰戰利品,卑職獻給殿下,作爲一點心意。”

有人來送禮,楊慶當然也很歡喜,他笑呵呵接過盒子,打開看了一眼,裡面竟是一塊極品美玉,收集美玉也是楊慶的愛好之一,他見玉體細潤晶瑩,毫無一絲瑕疵,眼睛頓時笑成一條縫,“裴帥太客氣了,這很不好意思啊!”

“哪裡!哪裡!一點小小心意,是卑職對殿下的敬重。”

裴仁基的馬屁拍得極好,讓楊慶很是受用,他微微笑道:“如果以後裴帥需要我幫忙,儘管開口,我會很樂意替裴帥做點什麼?”

“那就多謝了,卑職不打擾殿下休息,先告辭!”

“好!好!”

楊慶讓兒子送裴仁基出去,他心中卻在考慮張須陀爲何不來拜訪自己?

不過想到張須陀連敗瓦崗軍,自己和瓦崗軍作戰卻一戰擊潰,對比實在太強烈,他心中就忍不住一陣嫉恨,裴仁基卻懂得進退,懂得體諒自己的心情,相比之下,這個張須陀也太不把自己放在心裡了。

費縣,張鉉拿下費縣後,並不急於進攻臨沂縣,而是着手賑濟饑民,維護秩序,尤其防止民衆趁亂去城外麥田搶糧,對費縣實施嚴格的進出管制。

張鉉之所以遲遲不進攻臨沂,是因爲他知道孟讓絕對不會喪失機會,一定會抓住這個機會搶奪孫宣雅的兵力和地盤。

孫宣雅有五萬兵力,除了費縣的兩萬軍外,還有臨沂三萬軍,分別由六名將軍率領,現在孫宣雅成了戰俘,這些臨沂之軍是想主動投降隋軍?還是會自相殘殺,張鉉需要耐心等待幾天。

臨時軍衙的大堂上,張鉉站在臨沂縣的木製模型前沉思,木模型是幾個工匠根據官府的藏圖連夜趕製而成。

士兵們又根據賊軍戰俘的招供,添加了不少臨沂縣的防禦措施,使這座木製模型更加接近真實狀態。

片刻,張鉉拾起木杆對周圍幾名大將道:“昨天士信提出臨沂地勢較低,可以利用沂水來進行水攻,我考慮了一下,水淹城池雖然可行,但這會摧毀即將成熟的上萬頃麥田,對普通民衆傷害也太大,所以我考慮還是不用水攻,我們可以用計取臨沂,實在不行就直接硬宮!”

“可是城門有吊橋,而且護城河寬三丈,很難過去。”旁邊尉遲恭憂心地說道。

張鉉看了一眼沈光,把木杆遞給他。

沈光明白張鉉的意思,接過木杆指向東門,“各位將軍,東門的吊橋有三十年沒有更換了,我特地走過幾次,走在上面吱吱嘎嘎作響,箍鐵已經鏽跡斑斑,我們可以在夜間破壞吊橋,再用棚式攻城槌進攻城門,效果應該不錯。”

“什麼叫棚式攻城槌?”衆人皆不解地問道。

張鉉在一旁笑道:“這是一個工匠提出的建議,我讓他們先造一架模子。”

衆人對張鉉所說的棚式攻城槌非常感興趣,七嘴八舌繼續追問:“將軍能不能細說一下?”

“大家有興趣可以去工事營自己看,如果有更好的想法也可以提出來,不過我告訴大家,這次攻打臨沂縣或許用不着攻城槌,我覺得可以故計重施,派斥候進城裡應外合。”

沈光吃了一驚,連忙道:“啓稟將軍,現在臨沂縣應該防禦十分嚴密,斥候恐怕很難進城了。”

“不!恰恰相反。”

張鉉意味深長地笑了起來,“我不攻打臨沂,就是給孟讓幾天時間進行戰爭準備,我相信現在進城比任何時候都容易。”

衆人一臉愕然,張鉉笑道:“你們自己出城看看就知道了。”

衆人告辭退下,大堂上漸漸安靜下來,張鉉這纔對一直沉默不語的房玄齡笑問道:“先生似乎有想法?”

“將軍,屬下還是建議把孫宣雅放回去。”

房玄齡低聲道:“當然是有條件放他回去,讓他撤離臨沂縣,這樣我們便可以兵不血刃地佔領臨沂縣,就算孫宣雅變卦,但他回去後必然會與孟讓內訌,不管是孟讓死,還是孫宣雅死,能都大大削弱臨沂的防禦,對我們攻打臨沂縣很有利。”

張鉉嘆了口氣,“其實我是擔心被人抓住把柄彈劾,說我們私放匪首,而且這種事情很難解釋清楚,聖上也未必肯聽解釋,我權衡了利弊,還是覺得放了他得不償失。”

房玄齡擅長戰術謀略,但在戰略還是略有不足,他確實沒有考慮到朝廷那邊的危險。

房玄齡一時默然無語,半晌他問道:“那將軍是怎麼考慮?”

張鉉淡淡道:“我需要和孫宣雅再談一談。”(。)

第988章 太原戰役(二十九)第41章 皇后軟語第835章 錢塘斷橋第488章 雙喜臨門第421章 出爾反爾第1063章 永興之戰(三)第128章 暫駐薊縣第621章 宇文兄弟第73章 海中巖洞第708章 蠶食戰略第961章 太原戰役(二)第334章 帝王平衡第51章 莽漢初伏第21章 三家獵楊第661章 兩封來信第1166章 天下大戰(二十四)第1155章 天下大戰(十三)第103章 艱苦訓練第666章 接受和談第818章 龍爭虎鬥第1089章 夜攻虎牢(中)第581章 聯竇擊高第930章 烈火焚谷第267章 一石破浪第659章 兵不厭詐第300章 英雄大會(十六)第786章 反攻蒲津第302章 崔盧定姻第175章 高密鄉老第1145章 天下大戰(三)第963章 太原戰役(四)第74章 三年之約第970章 太原戰役(十一)第725章 契丹覆滅第906章 出使突厥第235章 帝王心機第251章 加官進爵第566章 家族利益第773章 關中危機(下)第1044章 幡然醒悟第491章 北海借糧第81章 匪首明月第902章 矛盾激化第74章 三年之約第251章 加官進爵第243章 酒棚盜馬第216章 身陷絕境第286章 英雄大會(二)第72章 驚濤駭浪第313章 戰爭將至第669章 權力暗爭第1148章 天下大戰(六)第177章 轉戰東萊第779章 驍將羅成第497章 竇軍南下第507章 血海深仇第570章 晉祠大祭第847章 手足相殘第796章 備戰合肥(下)第253章 夜晚來客第99章 初見裴矩第841章 家有惡弟第211章 計取武城(一)第76章 粗眉大漢第731章 分而殲之第298章 英雄大會(十四)第188章 玉龜之術第151章 棋子上位第136章 初戰賊王(三)第471章 局勢突變第955章 交換條件第124章 平壤決戰(四)第30章 慶功酒宴第859章 正反兩面第742章 陳棱建議第714章 圍困燕城第1200章 暗中提醒第621章 宇文兄弟第426章 江都徵兵第20章 再回盧氏第287章 英雄大會(三)第187章 盒中之物第220章 疑兵之計第384章 嫁禍於人第1180章 天下大戰(三十八)第1135章 火速救援第332章 意外來客第967章 太原戰役(八)第637章 夜襲先鋒第1128章 出使來意第892章 奇襲並北(一)第547章 新兵訓練第655章 奪取幽州第525章 幽州使者第1003章 渡黃之戰(下)第218章 濟北危急第265章 金銀錘戰第566章 家族利益第1086章 三管齊下第1238章 血戰長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