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何處破局

張鉉和公孫上哲談了半個時辰,這才送他離去,並一口答應替他向朝廷美言。@,

張鉉回到軍議堂,卻見房玄齡站在堂前,房玄齡剛從江都留守府衙回來,他走上前笑道:“將軍今天應該收穫不錯吧!”

“和知情人談一談,心裡多少有了底,軍師那邊情況如何?”

房玄齡今天是去辦理糧食交割手續,兵部承諾給他們十萬石糧食,天子楊廣也批准了,從江都糧庫中支付。

房玄齡跟隨張鉉走進大堂,兩人坐下說道:“韋錚答應分兩批把十萬石糧食交割給我們,先五萬石,然後每月給一萬石。”

“他爲什麼不一次性給我們,還要分批交割?”張鉉不解地問道。

“他們也難辦,本來庫存五十萬餘石,結果十萬石被杜伏威劫走,他們還得再送十萬石進京,這就只剩下三十萬石了,然後給我們十萬石,兵部給大將軍陳棱那邊也批了十萬石,最後糧食庫裡只剩下八萬石左右,韋錚告訴我,他怕再出什麼事,壓力就太大了。”

張鉉負手來回走了幾步,回頭對房玄齡道:“如果韋錚要運糧北上,還是要面臨被劫糧的威脅,本來我打算先招募三千水鬼訓練,現在看來時間上不允許了,我們必須儘快行動,打通通濟渠的運輸線,也只有先給朝廷一個交代,我們也纔有理由招募水兵。”

房玄齡完全能理解張鉉略有些急切的心理,只有成功邁出第一步,他們才能在江淮站穩,這也是極其重要的第一步。

房玄齡沉思片刻道:“將軍打算對哪裡下手呢?”

張鉉緩緩道:“公孫上哲給了我一個重要線索,我打算從化明縣着手。”

兩天後,抵達江都的隋軍終於出兵。張鉉留裴行儼五千軍協防江都,他自己親率一萬五千大軍和八十艘戰船,水陸並進,沿着邗溝浩浩蕩蕩向北進發。

此時杜伏威的勢力早已滲透進了江都郡,在邗溝兩岸甚至江都城內佈滿了探子,隋軍剛剛出發。立刻有探子用飛鴿傳信緊急通知杜伏威。

杜伏威是個十分多疑的人,在江淮一帶有二十幾個老巢,他自己也居無定所,每隔半年就要換一處地方。

此時杜伏威正在位於歷陽郡的蓮湖老巢內,蓮湖水面足有數百頃,背靠羅柱山,水寬山高,水中有一座島嶼,叫做蓮花島。約百畝大小,外形像一朵蓮花,湖也因此得名。

杜伏威的老巢就位於蓮湖東岸,依山傍水,是一座佔地五百畝的板牆式軍營,有駐軍約五千人,四周良田千頃,由賊軍家眷負責耕種。一旦官兵前往圍剿,他們會立刻退到羅柱山上防禦。或者直接退入長江。

雖然杜伏威軍營的退路已經安排好,但事實上,他們從來沒有遭遇過官兵圍剿,二十里外便是歷陽縣,它們也相安無事,任何明眼人都看得出。如果歷陽官府和賊軍沒有關係,那纔是見鬼了。

事實上,杜伏威之所以能縱橫江淮,也和他頗有手段有關,他們靠水吃水。打劫長江和通濟渠的外地商船,也時常去搶掠中原各郡,

但他對江淮本地人卻秋毫不犯,因此江淮人頗爲敬服杜伏威,另一方面,杜伏威對地方官府也是恩威相濟,如果暗中投降他,他禮儀有加,更不會去騷擾,但敢和他作對的官員,他卻心狠手毒,連妻兒也不放過。

這樣一來,江淮各郡官員無不被他收拾得服服帖帖,同時,杜伏威也不爲難地方官,他的老巢大都不設在城內,不是在高山,就是在水泊,水陸通吃,被稱爲江淮狼。

不過也有例外,比如苗海潮就佔據了化明縣,那也是杜伏威軍隊唯一佔據的縣城。

羅柱山腳的軍營內,杜伏威打開了剛剛送來的鴿信,信中內容讓他不由倒吸一口冷氣,張鉉率隋軍主力水陸並進北上,意圖不明。

“速去把左軍師請來!”杜伏威連聲喊道。

不多時,一名中年文士快步來到杜伏威大帳,此人叫左才相,原本是淮北一帶匪首,投靠了杜伏威後,因足智多謀而被封爲軍師,他走進大帳笑道:“將軍,可是隋軍那邊有動靜了?”

“軍師如何得知?”杜伏威不解地問道。

“很簡單,張鉉被隋王朝緊急派到江淮,他如果再不打通通濟渠,隋朝皇帝要急得跳腳了。”

“軍師覺得他是去淮河?”

左相才點點頭,“肯定是去淮河,若我沒有料錯的話,他的目標就是化明縣,江淮人人都知道那裡是我們在淮河的根基,張鉉不去那裡又會去哪裡?”

杜伏威心中一陣煩躁,負手在房間裡來回踱步,這幾年他在江淮漸漸發展壯大,朝廷也沒有把他怎麼樣,但自從他出兵劫掠了江都十萬糧食後,他便被推上了風頭浪尖。

他本來想取代瓦崗軍,成爲天下義軍的旗幟,但似乎天下義軍並不承認他,反而引來了隋軍的圍剿,這讓他有點偷雞不成倒蝕一把米的感覺。

左相才感覺到杜伏威的沮喪,便勸他道:“事已至此,將軍退讓也沒有用,好在我們地盤廣闊,不用和隋軍硬拼,隋軍來,我們就走,若隋軍孤軍深入,我們就圍而殲之,若隋軍四面出擊,我們就各個擊破,反而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張鉉也不過兩萬人,不足爲懼。”

軍師的方略讓杜伏威心中稍稍有了譜,他嘆口氣道:“很多人都要求我集中兵力和隋軍決戰,甚至輔公祏也寫信勸我考慮諸將的意見,我卻覺得不是時候,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我對張鉉一無所知,卻魯莽地擊中兵力和他決戰,實在不智也!”

“將軍所見高明,反張鉉他在江淮也不是一時半會兒,等充分了解後再和他決戰也不遲,不過我覺得將軍心中略有點懼怕他,我說得沒錯吧!”

杜伏威半天才輕輕點了點頭,“軍師說得沒錯,因爲我是齊郡人,我很清楚齊郡和周圍郡縣的情況,他居然能橫掃青州,還以弱勝強,全殲張金稱的八萬大軍,打得王薄屁滾尿流,這是一個不亞於張須陀的勁敵,我是有點懼怕他,但正因爲懼怕,所以才謹慎,否則怎麼死都不知道。”

“既然將軍也覺得應該謹慎,那就請將軍傳令,讓苗海潮火速撤離化明縣,先保存實力,等張鉉大軍撤退後,我們再重新返回淮河不遲。”

“就依軍師之言!”

杜伏威當即令道:“傳我的命令,傳令苗海潮火速撤離化明縣,不準迎戰隋軍,違令者斬!”

張鉉大軍在行軍四天後抵達了盱眙縣,但張鉉並沒有再繼續西進,而是在盱眙縣紮下大營,與此同時,張鉉得到最新情報,化明縣的一萬多名賊兵已經撤離,化明縣現在幾乎就是一座空城。

中軍大帳內格外熱鬧,四名赴江都上任的參軍正好在半路遇到張鉉大軍,直接編進了軍隊之中。

四名參軍正是盧元慶、裴弘、李清明和崔元翰四人,他們各自肩負着家族的期望,參加了這支目前大隋最活躍的軍隊,儘管他們都是書生,卻都具有軍隊中少有的才學,能幫助房玄齡從繁重的雜務中解脫出來,他們的到來受到了張鉉的歡迎。

此時,四名參軍也參與了軍務議事,他們坐在側面,靜靜聆聽着張鉉給衆人講解目前的局勢。

“根據斥候最新情報,苗海潮的軍隊在昨天晚上連夜撤離了化明縣,是乘坐數百艘船隻離去,目前去向不明,而且倉庫也被他們搬空,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殺去化明縣將一無所獲,所以我在考慮苗海潮究竟去了哪裡?直覺告訴我,他們去了這裡!”

張鉉指着地圖上的渙水道:“這是和通濟渠平行的河流,最近處只有二十里,中間有小河相連,他們退入渙水,依舊可以繼續截斷通濟渠的運輸。”

這時,房玄齡笑道:“如果將軍覺得他們想繼續截斷通濟渠,那麼我倒有一計,可以試探出苗海潮的是否真的進了渙水。”(。)

第281章 禪林還願(上)第676章 長安立朝第798章 城池陷落第916章 巡視井陘第9章 初窺門徑第1107章 南城突破(下)第309章 臨沂斥候第490章 矛盾激化第528章 遼東柳城第824章 政治交換第195章 兩雄相爭第1119章 老薑彌辣第803章 拒不投降第660章 夜襲唐軍第522章 遠方親戚第633章 前狼後虎第477章 天下勤王(三)第1080章 襄陽阻擊(上)第908章 隋使裴矩第1041章 欲加之罪第139章 洛陽讖語第1209章 雍縣遇襲第384章 嫁禍於人第837章 兵不血刃第830章 叔寶啓用第1005章 誅心之戰(上)第576章 意外之喜第1084章 拼死突圍(下)第546章 長江水賊第111章 烏骨之城第339章 出兵條件第909章 最大誠意第653章 兩面夾擊第531章 白狼之戰(下)第375章 進京前夕第1065章 永興之戰(五)第471章 局勢突變第918章 婁煩備戰第1166章 天下大戰(二十四)第911章 不歡而散第569章 尋找漏洞第512章 立場不同第1247章 安定決戰(上)第1018章 圍城打援(下)第32章 失手殺人第1021章 橫山之困第454章 留縣截擊第466章 傳信裴矩第326章 緊急北上第388章 三見帝王第804章 江南蒙災第319章 佔據上風第886章 逆水行舟第485章 宇文之死第390章 利益至上第746章 最後一注第1225章 緊急軍令第865章 故友重逢第449章 局勢轉折第555章 倉促應戰(中)第987章 太原戰役(二十八)第53章 馬邑受困第895章 奇襲並北(四)第1032章 雙面間諜第626章 江都兵變(下)第701章 人心險惡第1080章 襄陽阻擊(上)第180章 外圍奇兵第513章 清洗行動第861章 援軍到來第383章 舞姬刺客第220章 疑兵之計第73章 海中巖洞第311章 內部情報第931章 草原異動(上)第426章 江都徵兵第403章 主動上門第1019章 反間之計第1072章 權限擴大第586章 引軍入甕第1082章 襄陽阻擊(下)第555章 倉促應戰(中)第313章 戰爭將至第282章 禪林還願(下)第230章 潰敗初現第802章 僥倖之心第864章 懸崖勒馬第900章 奇襲並北(九)第1004章 爭取民心第364章 匡城激戰第138章 反戈一擊第132章 妙計解憂第113章 突襲敵營第953章 保命重要第881章 相落誰家第99章 初見裴矩第826章 戰幕拉開第1246章 再度政變(下)第384章 嫁禍於人第695章 血戰柳城(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