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營救人質

不多時,深夜來訪的客人被帶進了內宅靜室內,和幾個月前相比,陸嗣儉變得白胖了不少,又恢復了他仙風道骨般的風采。

陸嗣儉半躺在軟榻上,兩名美貌丫鬟正給他捶着腿,這時,女管家將來人帶進了房間,來人躬身行一禮,“小侄參見陸世叔!”

“是小猴兒啊!你父親讓你來送信嗎?”

“正是!”

年輕男子名將蔣玉,是趙郡豪族蔣長嗣的次子,他奉父親之令特來送信,蔣玉取出一封信,恭恭敬敬呈給陸嗣儉,陸嗣儉接過信看了一遍,他忽然坐了起來,擺擺手,“你們都下去!”

兩名丫鬟退了下去,陸嗣儉這才目光炯炯地注視着蔣玉,“消息可確切?”

“我父親說消息確切,其中一名看守曾是我們蔣家的家將,正是他透露出的消息。”

“我知道了,回去告訴你父親,事成之後,我一定會給張鉉上報他的功勞。”

“多謝世叔!”

蔣玉行一禮便退下去了,陸嗣儉又沉思了片刻,便起身走出房門令道:“我要去安陽縣,立刻準備馬車!”

天剛亮,一封緊急鷹信便抵達了清河郡,張鉉接到了魏郡送來的急信,張鉉隨即下達了命令,一隊三百人的斥候精銳騎兵一路向北奔馳而去,兩天後,這支隋軍斥候騎兵抵達了鼓城縣。

鼓城縣位於趙郡和博陵郡的交界處,這裡四周都是山區,被羣山包圍,使縣城顯得十分偏僻,縣城人口不多,只有千餘戶,大多以耕田爲生,雖然日子過了很清貧,但居民們都已習慣了這裡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着悠閒而平靜的日子。

在縣城西北有座不大的寺院,叫做重恩寺,興建於佛教興盛的南北朝時期,常年有駐寺僧人三十幾人,承受着鼓城縣居民供奉的香火。

但這兩個月,寺院卻大門緊閉,大門外貼着告示,寺院正在修繕屋舍,暫不接受香火。

隋軍騎兵在下午時分抵達了鼓城縣,他們沒有驚動居民,而是藏身在一片密林中,等待着夜幕降臨。

隋軍騎兵由一名校尉率領,校尉名叫宋仁杰,三十五六歲左右,關中馮翊郡人,出身貧寒,也是一名有着十幾年經驗的老斥候士兵,參加過隋朝和突厥以及吐谷渾的戰爭,在高句麗戰場上投靠了張鉉,短短几年時間便從一名火長積功升到了校尉。

這次宋仁杰是奉命前來鼓城縣奪取竇建德的妻兒,根據安陽縣發來的情報,竇建德妻兒目前就被藏匿在鼓城縣的重恩寺內。

一更時分,兩名前去重恩寺斥候返回了樹林,他們帶回一名住在寺院外負責種菜的老和尚。

兩名斥候向宋仁杰稟報道:“在寺院東院確實有一處嚴密看守之地,我們看見十幾名士兵守在大門外,牆頭也佈置了暗哨,我們不敢打草驚蛇,具體情況校尉可詢問這名僧人。”

老和尚膽小怕事,在宋仁杰凌厲的目光下嚇得戰戰兢兢,宋仁杰儘量用溫和的語氣道:“我們只想瞭解寺院裡被關押人的情況,只要你老實回答,我們就不會傷害你,當然,如果敢隱瞞欺騙,一旦導致我們受損失,那麼你也活不成。”

“不敢!不敢!”老和尚嚇得連連擺手。

宋仁杰點點頭道:“那我問你,寺院囚禁了幾人?有多少看守?”

“回稟將軍,我也只是聽住持說過一點,寺院裡囚禁了兩人,是一對母子,是什麼人我們都不知道,只知道是兩個半月前送來,大約有三十多名士兵看守,我們寺院也被迫關閉大門,好像還要半個月才離去。”

宋仁杰已經能肯定,關押之人應該就是竇建德的妻兒,情報上說渤海會每隔三個月換一個地方,和老和尚的闡述完全吻合。

他想了想又問道:“看守是否會在寺院外巡哨,我是說晚上。”

老和尚連忙搖頭,“他們從不出大門一步,每隔十天會有幾輛牛車給他們送來糧食和日常生活用品,而且他們也不擾亂寺院,整天就把自己關在東院,如果將軍要去救人,我建議將軍直接從外圍破牆而入。”

雖然老和尚是帶有私心,不希望隋軍毀壞寺院,但他的建議確實也有道理,直接破牆而入是最好的辦法,要用這個辦法宋仁杰必須瞭解竇建德妻兒被關押的具體位置。

“寺院僧人除了住持外,還有誰去過東院?”

老和尚搖搖頭,“除了住持,他們也不會讓別人進去。”

宋仁杰之所以被派來執行這個任務,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性格穩重,思慮周密,絕不會倉促魯莽行事。

宋仁杰沉思片刻,決定先和寺院住持建立聯繫,得到準確的情報後再行動,而這名老和尚可以先送回去,以免打草驚蛇,但同時要派人監視住他。

想到這,他對幾名得力手下囑咐了幾句。

次日中午,斥候們終於從寺院住持那裡搞到了東院的佈局圖,一塊大石前,宋仁杰指着佈局圖在給幾名旅帥部署任務。

“關押目標的屋子位於正東,用青石重修砌成,估計地面也鋪着青石,直接打地洞進去救人顯然不現實,但可以打地洞到屋子側面,這裡土質很適合挖洞,這就是上天在助我們成功,天一黑就立刻行動。”

衆人齊聲答應,他們很快便制定了一個完善的救人方案

夜幕再次降臨,二十名黑影悄悄摸到東院高牆外,藉助荒草的掩護,他們開始迅速挖掘地洞,他們必須在次日天亮前挖出這條地道,挖地道的目的是爲了保護竇建德妻兒,一旦建立了有效保護,那麼以三百精銳騎兵對付三十幾名守衛簡直就易如反掌了。

二十名士兵的密切配合下,挖掘進展非常順利,四更時分,他們挖通了地道,地道出口位於關押石屋的側面,在一堆麥杆之下。

一名士兵觀察了片刻,回來對宋仁杰稟報道:“啓稟校尉,石屋外有六名看守,其餘看守都住在對面一排屋舍內,但石屋窗戶被布簾遮住,看不清裡面的情形,不知道屋內是否有看守?”

宋仁杰沉思片刻,這畢竟是竇建德的妻兒,不是一般的囚犯,應該軟禁的可能性最大,屋裡應該條件不錯,而且不會有看守。

他看了看天色,已經五更時分,不能再拖下去了,他立刻對準備突擊的十幾名手下道:“出手要快,要狠辣,不能有一點猶豫,一旦開始行動,我在外面就同時行動了。”

“請校尉放心,不會有任何問題!”

十八名手下答應一聲,立刻鑽進了地洞,一共有六名看守,那就是三人對付一人。

石屋前,六名看守正懶精無神地靠坐在牆邊打盹,竇建德的妻兒成爲渤海會的人質已經快四年了,爲了防止竇建德搶人,從兩年前開始,渤海會每三個月將人質轉移一次,同時這也是渤海會的最高機密,直接由會主高烈負責,連高慧也不知道。

一共五十名看守,都是渤海會挑選出來之人,個個忠心耿耿,但再嚴密的措施也會有縫隙,這次情報泄露就是由其中一名看守將藏匿地點給了他的原主人,最後通過陸嗣儉透露給了隋軍。

十八名隋軍士兵已經從地洞裡出來,匍匐在地上,距離他們目標只有七八步遠,就在這時,其中一名看守站起身,似乎準備去小便。

就在他剛起身的瞬間,十八名士兵同時射出了勁弩,沒有任何準備,十八支淬毒弩箭同時射穿了六名看守士兵的頭顱,六名看守士兵一起倒地,連慘叫聲都沒有發出。

十八名士兵同時一躍而起,向石屋撲去,一腳踢開了屋門,衝了進去,與此同時,一支響弩向牆外射去,這時動手的信號,牆外百名士兵抱着巨木向高牆撞去。

所有事情都發生在兔起鶻落之間,就在隋軍破門而入的同時,躲在高牆上的暗哨發現了異常,立刻大喊大叫起來,刺耳的木鼓聲驟然響起,數十名看守士兵從對面屋子裡衝了出來。

這時,只聽一聲巨響,“轟隆!”塵土飛揚,高牆被撞開一個大洞,只見一隊隋軍騎兵從塵土中出現了,他們吶喊着向對面的看守士兵殺去。

第586章 引軍入甕第623章 緊急出城第566章 家族利益第627章 心有憂慮第404章 母女和解第1131章 兵發榆次第398章 蘇府赴宴第433章 寬嚴相濟第463章 橫洋之舟(下)第537章 談判之外第46章 最終決定第427章 江南勢力第1229章 唐宮政變(一)第397章 婚姻大事第1024章 出兵靈武第525章 幽州使者第994章 大戰在即第542章 積極備戰第1247章 安定決戰(上)第936章 西線大軍第949章 最後一戰(下)第945章 第三防禦(下)第401章 新宅舊鋪第40章 面君述志第202章 考察河灘第117章 初戰成都第407章 盧清進宮第219章 緊急應對第1042章 力辯擔保(上)第576章 意外之喜第87章 牛刀初試第302章 崔盧定姻第152章 三個條件第723章 血洗契丹第442章 竇府訃告第1160章 天下大戰(十八)第1034章 張鉉做媒第151章 棋子上位第847章 手足相殘第20章 再回盧氏第392章 初次上朝(上)第508章 進軍清河第225章 血戰武城(上)第994章 大戰在即第157章 讖語事件(中)第520章 年輕氣盛第585章 茂公之策第1223章 暗度陳倉第326章 緊急北上第656章 不戰而退第1090章 夜攻虎牢(下)第139章 洛陽讖語第794章 呂氏兄弟第872章 第七相國第414章 初到江都第226章 血戰武城(下)第1218章 亡羊補牢第56章 危機到來第525章 幽州使者第572章 榮升高位第142章 宇文出手第718章 遊行風波第446章 跨江北上第201章 北海新政第600章 大軍忽至第815章 洛陽變天第227章 爾虞我詐第1246章 再度政變(下)第208章 清河兵敗第432章 碼頭激戰第653章 兩面夾擊第1163章 天下大戰(二十一)第350章 使者到來第867章 資政議策第1243章 走投無路第219章 緊急應對第197章 渤海之謀第1094章 醉翁之意第729章 水營旱寨第395章 禍兮福兮第287章 英雄大會(三)第431章 三歲鼠郎第295章 英雄大會(十一)第523章 三管齊下第1206章 談判得失第1098章 計取武關第397章 婚姻大事第533章 武川新府第1144章 天下大戰(二)第142章 宇文出手第967章 太原戰役(八)第349章 三方圍剿第543章 新募之軍第912章 沿街刺客第13章 玄武火鳳第665章 偷襲井陘第428章 再度出擊第1009章 武德議事第867章 資政議策第937章 陷陣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