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反圍殺

一股叛軍的騎兵隊急促追來,口中喊殺吆喝,殺氣騰騰,揮舞着手中的刀槍和馬槊。

羅昭雲等人繼續趕路,不爲所動,以最快的速度疾奔,好拉開騎兵隊後方的步兵距離。

大約奔出二十多裡後,看到一處山坳,羅昭雲吩咐薛萬仞帶着五十人精銳,與隊伍分離,暫時鑽入山坳中躲藏,成爲一支奇兵。

其餘車隊人馬繼續前行兩裡後停下來,擺好陣勢,先將車輛擺成內外兩層的空心三角形大陣,阻擋了騎兵的視野。

麥季才、程名振各帶七八十人守在兩翼,布成兩個雁翎小陣。

羅昭雲率其餘人在陣中調度,負責最後的正面猛擊,雖然人數只有三百多人,但是陣型緊密精緻,充滿了殺傷力。

不遠處,煙塵滾滾,戰馬沸騰,五六百人的叛軍騎兵隊席捲而來。

這一支敵騎的校尉名叫李佪,算是李軌宗族分支的人,由於血脈較遠,沒有分到什麼高的爵位,只提拔成了校尉,即便如此,能夠統攝數百起兵,一千步兵,也是不小的權力了。

何況以他的能力,大字不識,性格粗獷,能管好一兩千人都費勁兒,哪懂什麼計策和智謀。

他看到商隊停下來,頓時大喜,認爲對付的車輛中,肯定有不少金銀財寶,以及美人隨行,三百多護衛的商隊,絕對是中原較大商賈了,搶奪之後,殺人滅口,裡面的財寶至少一半可以自己佔有,上繳一部分即可。

“兒郎們,商隊停下了,你們立功表現的時機到了,跟我衝殺啊——”李佪大聲呼喊着,指揮隊伍前衝。

“弓箭手預備,射——”

兩百多人中,有一半人摘弓射箭,距離直達一箭之地,衝過來的敵軍以爲他們是商隊,不能擁有能射到一箭之地的長弓,所以比較疏忽大意,忽然被箭矢襲來,有數十騎士紛紛中箭落馬。

“往前衝,活剮了他們!”

“不要放過一個人——”

這些叛軍生於西北邊戍,多是胡人和胡漢雜糅的後人,所以生性彪悍與野蠻,身爲的士卒綻放血花,被血腥之氣刺激,都變得狂躁嗜殺。

“弩機,射!”

車隊中還掛着不少弩機,而且是連環弩,射擊能夠自動上膛,連續發射。

這種短臂弩,體積不大,攜帶方便,雖然不如長弓射程遠,但是三四十步的距離內,卻是又快又準,可平直射擊。

只聽“鏗鏗鏗”一陣機括聲響,短小精悍的弩箭,呼嘯而出,勁道很強。

“噗噗噗——”

已經衝到三十步外的先鋒騎士,直接被洞穿衣甲、喉嚨、眼睛等,滾落在地,人仰馬翻,使得叛軍的整體衝速變得滯緩下來。

這時候,叛軍的人開始扔出長矛,但是大多數被車輛擋住,沒有傷到多好羅家軍一方的戰士。

“衝鋒!”羅昭雲見形勢已定,幾番射擊,敵軍死傷至少一百多人,士氣也減弱下來,遂下令衝殺。

“嘩啦啦——”

兩翼的騎兵隊伍早就迫不及待,他們都是精銳戰士,看到衝來的叛軍敵兵,衣甲不整,陣型鬆散,缺乏訓練,完全是烏合之衆,頓時都露出強烈的殺敵慾望,尋求快意。

這批羅家軍的騎士多數都用長槍,一杆杆紅纓大槍,森然前指,戰馬直衝,如同一片鋒利的鋼鐵長林碾壓過去。

雖然人數不多,但是散發金戈鐵馬的威勢,反而壓制住對付的氣勢。

“哐哐哐——”

戰騎開始劇烈碰撞,發出震耳的撞擊聲,血骨都在碎裂,透露在崩開,長兵開始朝着地方刺出,與此同時,響徹穿透衣甲和血肉之軀的噗嗤、咔嚓聲。

麥季才和程名振,各引七十多人,斜插敵軍的兩肋,兇猛無比,直接將敵軍的幾百人騎兵打得有些發懵。

緊接着,後面傳來的馬蹄聲,薛萬仞帶着五十人斷後殺來,幾乎將敵軍給包抄其中了。

如此一來,敵軍的隊伍變得混亂,腹背受敵,士氣低落,已經分不清當前局勢了,想不通這批商隊的侍衛,怎麼比邊戍正規軍還要強大,有戰鬥力,而且配合緊密,戰術打法也圓熟,比他們這批西北起義軍厲害很多。

忽然間,正面的馬車挪移出豁口,羅昭雲帶着周仲隱、長孫無忌殺出來,挾着一股所向披靡的銳氣,向敵軍猛撲過來,迎頭痛擊。

幾股軍隊的巧妙配合,發揮出巨大的左右,比列陣硬拼,佔據了更大的優勢。

“殺——”

薛萬仞、麥季才、程名振等人,放開手腳,衝鋒陷陣,猛殺一番,這羣烏合之衆哪裡擋得住,很快就崩潰了。

羅昭雲帶人衝殺上來後,更是呈現壓倒性的威力,一路推進,斬殺不少敵兵,也就一盞茶的工夫,五百多的叛軍,已經橫陳一片,沒有多少活口了。

李徊見狀差點嚇破了膽,知道自己提到鐵板上了,帶人突圍,卻被薛萬仞堵個正着,幾個回合間,就被薛萬仞斬落了首級。

只有那零星數十人,遠遠逃離,殘兵哄散了。

“窮寇莫追,立即整隊上路!”羅昭雲傳令下去,不讓這些侍衛戀戰,繼續趕路。

短暫地清點人數,傷亡只有幾十人而已,殲敵接近己方總數的兩倍,這已經算是大勝了。

但對於羅昭雲而言,這只是小打小鬧而已,沒有什麼值得慶幸和歡喜的,神色平靜,做好了部署後,車隊整修片刻,繼續上路,趕往西海郡。

第四百零八章 做人留一線第一百八十二章 擒將第八百八十三章 駕馭羣臣第三百五十三章 燕雲堡第六百四十四章 聖女吃貨第兩百零七章 朝議科舉第六百九十九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四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五十二章 誠心以對第五百四十一章 衝鋒攻陣第五章 廟堂之爭第一千二十一章 引導輿論第一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六百八十八章 驚人辛秘第七百九十一章 大華學刊第五百零三章 相顧無言淚千行第六百一十六章 策反第兩百零八章 行刺事件第三百一十章 楊族密謀第五百零二章 突厥撤兵第三百四十六章 話離別第八百五十四章 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第七章 識破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華第八十三章 畫龍點睛第八百六十章 城破與追殺第三十章 廢立太子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備兵力第八百五十二章 堅壁清野第十九章 政鬥漩渦第五百零一章 堅守孤城第八百九十四章 重用寒門臣子第四百五十九章 盡信書不如無書第七百四十六章 大華危機第八百七十五章 有始無終第六百四十五章 借力打力第六百六十章 兄妹謀劃第六百零二章 抵達西海郡第六百七十四章 消息驚人第八百一十四章 開科取士第七百八十七章 睡錯了牀第一百四十三章 千鈞一髮第一百五十九章 上兵伐謀第五百九十章 接納秦瓊第四百三十五章 聰慧的塔格第八百七十五章 有始無終第二百三十八章 酒樓切磋第二百五十三章 勝利在望第二百九十章 李淵城府第三百七十一章 被迫棄城第五百二十章 學術探討第九百三十三章 朝議第一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四百一十九章 英雄末路第九百零九章 胸有成竹第一百章 秉燭夜談第四百八十章 驚人言論第八百九十章 竇俠女的目標第九百六十三章 阻擊不斷第五百七十八章 被擒第六百五十二章 大儒授課第九百四十八章 大戰前夕的平靜第五百三十二章 李家父子第八百四十一章 後宮秘事第二百九十章 李淵城府第三百七十二章 招募驍果衛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渡淮水第五百六十八章 滎陽形勢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年之約第六百九十二章 江都宮變第三百七十八章 有備而來第四百零六章 追逐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羅第二百九十章 李淵城府第二十二章 野心勃勃第五百五十八章 河北雄第五百六十三章 背後誹議第八百四十八章 一敗塗地第三十九章 聚將會第一百三十七章 仁壽宮變 上第八百三十七章 王世充乞降第九百五十七章 親自出手第六百四十九章 激化矛盾第四百二十四章 太行山之旅第一百五十四章 祭旗點將第一千零六章 老成謀國第二百七十三章 協議生效第四百一十七章 擊殺強敵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關風與月第六百三十八章 行刺第兩百零七章 朝議科舉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敵第八百三十一章 夏軍迎戰第三百八十七章 疲敵之計第六百五十八章 西涼滅第二百二十七章 相見歡第一百八十三章 苦戰後的勝利第九百零一章 犯大華雖遠必誅第九百四十三章 破胡虜第四百零五章 叢林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