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三章 入主西京

長安城被大華軍拿下,一半的兵力留在城外駐紮,只有心腹精銳,才帶入了城內。

禁衛軍接管宮城,裡面的宮殿全部清空,把原來的侍女、太監等,全部召集,然後返還回家。

這裡面有不少隋朝、唐國的宮女,魚龍混雜,所以全部清掉不用了。

當天羅昭雲並沒有入城,因爲長安城內,還要許多唐國餘黨,殘餘兵力混入裡坊之內,不太安全。

大華精銳入城後,徹底搜查唐軍殘部,反抗者當場格殺,投降者押挾到指定區域關押。

兩日後,羅昭雲纔在文武大臣的陪同下,進駐長安城。

長安百姓早已得知公告消息,所以在街道歡迎,整個朱雀大街,十萬民衆記載大街小巷,觀摩大華皇帝的到來。

對於長安百姓而言,對羅成並不陌生,因爲他的名聲一直很響亮,過去是隋朝的福將,大隋忠肝義膽的年輕少帥,戰功赫赫,如今亂世,自立爲王,在西北崛起,一路碾壓過來,征服隴右、河西與關中,使得西部全部成爲大華的疆域,勢力強大,全都感到吃驚。

所有百姓都預感到,大華要崛起,有機會統一中原,新的大王朝,即將來臨。

“萬歲萬歲萬萬歲——”百姓跪地,高呼起來,如山崩海嘯一般,極爲壯觀。

羅昭雲坐在華蓋廂車內,裡面都是鐵皮打造,可防弩箭,車外華麗,高高在上,彰顯貴氣。

抵達皇城朱雀門門前,一些隋朝的老臣,長安門閥舊貴們,聚集不少人,跪地高呼萬歲,他們是過來擁戴大華皇帝入駐皇宮,成爲新君的,以前李淵入城時,他們也是如此。門閥世家,永遠支持勝利者,這樣確保家族不倒。

羅昭雲下車接見了這些貴族家主或是宗族長,聽着他們高喊萬歲,表示效忠的話,微微一笑,算是接受了,至於日後是否重用,還要看才能。他有心趁機要削弱關中貴族,把心腹的士子們提拔上來,成爲新的貴族,這樣推行大規模科舉,就勢在必行了。

以前他只是一位小將軍,無法左右朝政,如今自己做了皇帝,就要全部考慮,如何壓制舊貴族,提拔新貴族,給寒門一些入仕之途,這樣確保江山穩固,人才輩出,而不是被大門閥壟斷,以後皇室都要受各大門閥制約,隨時有被架空、取代的危險。

羅昭雲入駐皇宮,過承天門,進太極宮大殿,召集文武大臣議事。

由於新佔據長安城,遠離自己的大後方,天水、西海郡一帶,必須趁熱打鐵,橫掃京兆郡的唐軍參與,穩固京兆郡,同時,需要派兵去奪函谷關、潼關,扼住中原兵馬進入關內。此外,黃河以西的馮翊郡,以及龍門渡口等,也需要接管,派兵駐紮,使關內固若金湯。

“諸位卿家,有爾等相助,大華實力不斷鞏固,先是在西北站住腳,打通河西,佔據隴右,接連克吐蕃、西涼、西秦、樑、唐、突厥,如今西北與關隴地區,都是我大華疆域,你們功不可沒!”羅昭雲說完,今日站在太極宮的文臣武將都感到驕傲和自豪。

羅昭雲繼續道:“但是天下未統,中原混戰,上千萬百姓仍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需要我等解救倒懸之苦,所以,戒驕戒躁,我們要在關中發展壯大,然後整軍、存糧,招兵馬買,擴充軍隊,安撫百姓,穩定民生,發佈求賢令,招募天下英才來華效力,則大事可期!”

所有臣子們都充滿激動,跟對了明主,他們就可以戰無不勝,建功立業,成就功名了。

武將如屈突通、侯君集、薛萬仞、陳祾、來護兒、郭孝恪、麥季纔等人,文臣如蕭瑀、褚遂良、杜如晦、于志寧、蘇均等,這些都是隨軍的文臣武將,還要更多人分散在各地,即將全部趕來長安城聽封。

羅昭雲看着殿內人才濟濟,心中也是高興,任誰能想到短短几年內,自己從西北零星幾個人,到現在作爲天底下最強實力的王侯之一,擁兵數十萬,有足以影響中原割據和朝代更替的力量。

“侯君集聽令,命你帶兵三萬,攻克函谷關、潼關等,清理向東門戶,奪取雄關。”

“臣領命!”侯君集出來聽後調遣。

“薛萬仞聽令,命你帶兵兩萬,橫掃馮翊郡,配合李靖將軍,向北推進,將延安郡、雕陰郡接收,趕走樑國軍隊,到長城以北。”

“臣領命!”薛萬仞站出來接受皇命。

羅昭雲繼續點將道:“陳祾將軍,帶人接管城池守衛,麥季才,你帶人護守皇城,薛萬備負責宮城防衛!”

“臣等領命——”三將站出來接令。

接下來,羅昭雲派人擬旨,要調涿郡一些文臣過來,如高士廉、長孫順德、溫彥博,還要把長孫無忌、高孝基、辛公義等人從天水一帶調過來,這樣好開展朝廷運作,正所謂興文亂武,時代動盪,烽火遍地,自然以武將居多,作用最大,但是一旦無戰事之地,文官的作用卻也非常重要,畢竟治國安邦,還是需要文官行政。

當然,還有後宮的嬪妃女眷,也要統統接來長安,冊立皇后和貴妃,正式暗中帝制來推行了。

第十三章 少當家第七百六十九章 人心與軍心第七百六十三章 壯士出川第三百一十二章 行刺辛秘第六百一十二章 防範未然第八百四十四章 大潰敗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朝議(中)第七百四十三章 公主病得治第一千二十一章 引導輿論第七百七十八章 朝會爭論第一百九十三章 廟堂之途第七百九十六章 浴中四美第八十二章 邂逅第六百二十二章 發兵土樓山第兩百零三章 商女不知亡國恨第二百三十八章 酒樓切磋第二百零四章 相逢恨晚第八百四十章 嫂皇后第四百五十三章 紅拂女的經驗第四十七章 男兒膽氣第二百四十四章 坐胯抱丹第一百九十五章 早朝會第四百三十二章 鍥而不捨第八百三十章 定計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來自江淮的戰報第七百七十一章 生死鏖戰第一百一十章 重聚敘談第四百二十五章 補天閣傳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棄城投降第二百零四章 相逢恨晚第五百零八章 道不同不爲謀第五百七十二章 心理暗示第六百八十四章 破局第四百二十四章 太行山之旅第七百三十一章 今朝與君狂第八百三十章 定計第四百七十章 審帳目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逢才女第一百二十四章 花市燈如晝第九百八十七章 科舉新制第五百八十章 投奔幽州第八十三章 畫龍點睛第三百四十一章 家族興衰第九百八十一章 父女重逢第九百八十二章 南下增兵第二百二十章 春夢了無痕第三百八十八章 驟然夜襲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權與民政第七百一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七百一十四章 唐政不穩第四百七十四章 情絲苦第六百五十九章 收攬八郡第十九章 政鬥漩渦第四百五十三章 紅拂女的經驗第三百三十五章 才女的請求第七百八十五章 安撫降臣第九百八十三章 歸州大營第二百六十七章 驚險一場第九百八十六章 表明心跡第四十一章 出關第五百一十三章 跟蕭後的秘密第二百一十七章 賞雪觀梅第四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九百六十一章 半路殺出程咬金第七百三十四章 替罪羊第六百三十四章 軟硬兼施第二百九十六章 班師回京第九百九十章 黨爭之兆第一百四十章 局勢嚴峻第四百二十一章 官復原職第三百一十九章 文人宴請第六百零二章 抵達西海郡第九百六十八章 捷報入宮第六百九十三章 諡號煬第八百九十九章 談經濟第二百九十六章 班師回京第八百三十八章 安撫東都第二十五章 賣糧車隊第八百九十九章 談經濟第六百七十二章 吐蕃議和第九十三章 點撥第八百九十七章 清晨的情話第八百九十一章 癲狂的一夜第八百六十二章 生擒唐太子第七百二十七章 脣亡齒寒第二百四十二章 情深重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朝議(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較量第五百六十章 樂極生悲第三百零七章 回東都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暴漲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子歸西第三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六百七十九章 西北文教第九百四十五章 聽戰績奏報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暴漲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權與民政第二百四十七章 出征邊塞第五百九十五章 長孫玲瓏心第七百三十九章 爆破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