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二章 王牌對王牌

突厥的先鋒軍發動了衝鋒,號角吹響,沉重凜冽,帶着一股厚重的殺伐之氣。

“殺啊,殺啊——”

這些騎士正值壯年,眼眶深陷,帶着一抹深藍,高鼻樑,絡腮鬍,輪廓大,顯得桀驁不馴。

此時,無數雪亮的彎刀、大斧,高舉在突厥騎士粗壯的手臂中,喊打喊殺,壯着聲威和膽氣,兵刃在日光照耀下,閃爍着幽冷寒光。

眼看就要進入一箭之地了,所有大華將士,精神都繃緊起來。

裴元慶、趙隴鋒等人都躍躍欲試,有些迫不及待了。

看到這種場景,任何人都忍不住呼吸急促,熱血沸騰,男人膽氣,被激發出來。

“弓箭手準備!”裴仁基喝令。

有三千弩兵早已下馬,拉好了弩機,三千支新型神臂弩,弓身長三尺三,弦長二尺五,射程遠達二百步。

左右兩側有長弓手,各有三千人,拉開了弓,用於近射和直射,射程是一百二十步左右。

按照裴仁基的策略,先引突厥騎兵進入一箭之地,然後正面射擊,傷了突厥騎兵衝鋒的銳氣,然後神臂弩射擊,以四十五度仰角射出,將二百步外的突厥騎兵給阻斷,造成突厥騎兵的後繼無力,斷開衝鋒的連續性。

如此以來,前面衝鋒的騎兵,就成了無根之木,短時間內成爲孤軍,便於大華騎兵的正面反擊。

這種策略與以往不同,將遠弩機、長弓射擊的順序顛倒了,是因爲這次是騎兵對騎兵,而非以往的步兵對騎兵。

轟隆隆——

突厥的騎兵排山倒海奔襲而來,馬蹄聲震耳欲聾,塵土飛揚,攜帶着滔天殺氣。

“放箭!”

裴仁基用單目望遠鏡筒,將突厥騎兵踏入一箭之地的射程,看得清清楚楚,下令射擊。

“咻咻咻!”

長弓正面射出,箭雨從隊伍的兩側呼嘯而出,密密麻麻,席捲突厥的騎兵隊伍。

“噗噗噗!”

這些狼牙箭後勁力很大,加上草原鐵器少,突厥人身上的皮甲不如鐵甲的防禦力,所以,被箭矢射中,基本都能穿破衣甲,洞穿胸膛、手臂、喉嚨、腹部等位置,血花噴濺,瞬間不少騎士中箭落地,人仰馬翻。

那些落地的騎士,哪怕只是受傷,沒有斃命,但後面的騎兵踩踏而過,造成的傷害更大,踏成了肉泥一般。

也有騎士一手提着滕盾攔擋,抵擋流矢,或是用武器來撥打箭桿,擋住了一輪的射箭,只要進入八十步區域,他們也可以拉弓還擊了。

與此同時,突厥的第二波、第三波騎兵滾滾壓上來,兵力逐波加強,前面只是蹚路來擋箭的,後面纔是真正的精銳。

“弩射!”裴仁基發號施令。

“喏!”

無數大弩箭矢,猛烈地傾瀉了出來,如蝗蟲般鋪天蓋地,射程更遠,兩百步前後十米的範圍,都是弩機籠罩區域,把這段給切割空,打斷突厥的衝擊連貫性,否則,一旦讓突厥鐵騎源源不斷的加力,排山倒海的威勢,那就很難阻擋了。

長弓再次射出兩輪箭矢後,突厥騎兵已經進入了八十步內,離着衝到陣前,只需要十多個呼吸。

“衝殺!”

裴元慶見時機成熟,發號施令,三千身穿光明鎧的精銳重兵,轟然而出。

這幾十步的距離,正好是緩衝地帶,讓戰馬奔跑起來,帶動足夠的慣性衝力,同時只給突厥人一次放箭的機會。

“嗖嗖嗖!”

果然,突厥先鋒拉弓放箭,但是身穿光明重鎧的大華精銳,基本上鎧甲保護非常嚴密,受傷的很少,只有幾十人落馬而已。

下一刻,突厥騎士也來不及在放箭了,趕緊收起來弓箭,雙手緊握兵刃,因爲大華重鎧騎兵已經衝到跟前了,雙方要硬碰硬地馬戰!

“殺敗突厥!”裴元慶混在第二波的騎兵內,手持馬槊,大吼一聲,帶着精兵衝殺過去。

“嘩啦啦!”

雙方騎兵一瞬間,發生了大的撞擊,武器相互戳擊,戰馬碰撞,騎士砍殺。

噗噗噗——

頓時首級翻滾,殘胳亂飛,身軀被長矛、長槍洞穿,或是被陌刀砍斷。

裴元慶勇猛無敵,手持厚重馬槊,橫掃千軍,一個照面就挑翻了好幾個突厥騎兵。

大華的隊伍是車懸陣,間隙有講究,而且每三人都呈現品字型,彼此配合接應,將突厥騎士隊伍如織網一般分割,給漏進來,然後很快被後面的人斬殺劈過。

如果從遠處看,大華三千的精銳重騎兵,就如同鑿子一般,鑿開了突厥騎兵的隊伍,鑿出一道道血色的甬道。

由於突厥後面的騎兵,抵達二百步範圍,就被神臂弩箭給阻擋,所以後繼無力,導致前面的隊伍很快被消滅了大半。

裴元慶帶兵穿插過去後,沒有向前繼續衝鋒,而是向兩側繞開,將中間區域再次暴露,留給第二波的三千騎兵,再次衝擊一番,由於前面的突厥騎兵隊伍已經散了,衝速也停下來,變成了原地打轉,所以面對再次衝殺過來的大華騎兵,頓時失去了優勢和士氣。

後方的谷蠡王看到這種情況,非常意外,想不到中原人用了這種奇怪的打法,依靠弩機射程優勢,不斷削弱突厥騎兵的衝擊勢頭,一旦把那種連貫衝擊給切斷了,他們的士氣、威力都被縮減了。

“加大兵力,萬人隊,一起衝鋒,壓制中原人!”谷蠡王不打算一波波衝擊了,而是直接投入一個萬人隊,依靠人數優勢,碾壓對手。

在絕對人數和力量面前,戰鬥技巧就會被壓縮威力,以力破之!

裴仁基看到後方的突厥騎兵,似乎投入了更多的兵力,人山人海,萬馬奔騰,臉上淡淡一笑,猜到突厥方一次性投入了更多的兵力,而非像開始雁行陣那樣,一波波如疊浪衝鋒。

“車弩,投擲黑火藥!”

數十丈車弩,上面的箭矢堪比長矛,幫着黑火藥的炸藥包,點燃之後,遠射出去,帶着濃煙,足以射到三百步外,落入了密集的萬人隊中,隨後,轟轟轟不斷爆炸,硝煙瀰漫,不少戰馬與騎士紛紛被炸傷,場面一度失控。

第九百零七章 春耕第四百四十四章 鐵勒盟會第一百四十九章 漢王反第六百三十一章 設立驛亭第四百二十四章 太行山之旅第二十四章 守歲第四百六十一章 他的傳說第五百三十九章 辦學院第一百四十九章 漢王反第三百五十章 問罪第七百五十章 備戰狀態第三百七十二章 招募驍果衛第六百八十章 不斬來使第四百三十五章 聰慧的塔格第八百四十九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三百零四章 新添美婢第八百零一章 上兵伐謀第一千二十二章 水戰第四百零五章 叢林圍殺第七百六十六章 李唐江山危第七百零五章 意外重逢第一百二十七章 殺機四伏第八百五十八章 岌岌可危的太谷城第六百六十九章 列陣交鋒第四百一十二章 劍譜下落第三百九十二章 演義不靠譜第二百一十七章 賞雪觀梅第六百六十七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第六百一十三章 議出兵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來自江淮的戰報第六百四十九章 激化矛盾第二百九十八章 小別勝新婚第七十七章 算計未成第六百四十五章 借力打力第三百三十六章 逗着玩兒的第九百九十一章 華律新法第八百六十一章 前後圍堵第三百零七章 回東都第八百二十七章 徐世績歸降第一百九十章 告別第五百三十一章 渤海高氏第六百五十九章 收攬八郡第三百七十一章 被迫棄城第九百九十二章 御史進諫第七百三十章 武鬥不如牀鬥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來自江淮的戰報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器晚成第兩百零八章 行刺事件第四百五十四章 擦身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坐以論道第五百九十六章 惦記糧倉第六百四十九章 激化矛盾第一百三十二章 過隘口第五百三十四章 火鍋第五百三十二章 李家父子第四百四十五章 拔裡速對決第五百七十六章 代海寺之圍第一百八十四章 棄城投降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戰屈人之兵第二百六十七章 驚險一場第九百三十二章 捷報第五百八十四章 徐徐圖之第五百七十一章 桃花林下少女心第九百三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中第七百七十七章 一家人圍聚第九百九十三章 攻峽州第九百八十六章 表明心跡第八百一十四章 開科取士第二百七十章 談交易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運河第七百二十章 招安李密第五百二十四章 羅府添丁第四百九十七章 途中血殺第七十章 宴上比鬥第八百九十二章 醒來交談第七百三十四章 替罪羊第一章 重生在隋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追擊江東盟軍第三百一十二章 行刺辛秘第三百六十七章 撤軍之亂第四百五十四章 擦身子第九百零三章 晉陽鏖戰第三百五十二章 誠心以對第八百六十二章 生擒唐太子第二百七十九章 煬帝西巡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軍扶風第八百九十八章 淡化心結第九百九十一章 華律新法第五十二章 熱血疆場第九十三章 點撥第一百六十章 正面掩殺第八百八十四章 竇女復仇計劃第四百五十七章 回中原第四百四十一章 塞上曲第三百二十一章 綿裡藏針第九百六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百零七章 技驚四座第一百零一章 重陽之日第四百七十三章 規模壯大第五百八十九章 皇后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