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魚苗事件(1)

因爲頭天晚上和張平原喝酒,一高興,就喝過了。楊志遠第二天一早起來還感到頭昏腦漲,他到衛生間裡衝了個涼,這才趕到長途汽車站,坐上了回新營的汽車。在新營,趁回鄉鎮的車開車還有些時間,他到郵電局找黃曉楠催了催電話安裝的事,黃曉楠告訴他快了,就這一、兩天的事。黃曉楠那丫頭很熱情,一個勁地留楊志遠吃飯,楊志遠掛念着家裡的那攤子事,婉言謝絕。黃曉楠見沒留住楊志遠,心裡竟然有着一絲淡淡的失落。

開往鄉鎮的汽車一般都承包給了個人,司機都以追求經濟效益爲目的,從來都不會準點發出。楊志遠坐的這趟車也是這樣,離發車時間都過半小時了,汽車走走停停,竟然還沒走出車站一百米。坐這趟車都是周邊鄉鎮的鄉親,一上車總能遇到些熟人,也有跟司機熟的人跟司機開玩笑,說老周,你這哪是開車,你這是在壓螞蟻。那老周就憨憨地笑,說鄉親們多擔待,現在生意不好,只能多上幾個客,混口飯吃。鄉里鄉親的,一般都好說話,又沒有誰有要緊的事,也就由了他。

楊志遠在北京四年,除了楊家坳的鄉親,和周邊的鄉親自然沒什麼聯繫,認識的人更是屈指可數。他一上車就選了後排靠窗的位置坐下,一坐下就在車裡打盹,雖然開了窗,可汽車裡悶熱異常,自然也不存在什麼睡不睡着。

迷迷糊糊之間,汽車踩了一下剎,楊志遠明白,老周又做了一筆生意,又有乘客上車,他打了一下眼,這次上車這人他認識,竟然是白宏偉。他一興奮,瞌睡一下子就跑了。他一招手,白宏偉看到了他,也很是興奮,說:“志遠,怎麼會是你啊,幹嘛去了?”

楊志遠邊幫白宏偉把行李往行李架上放邊說,“剛上省城去了一趟,這不剛回來。你呢,看你大包小包的樣子只怕是今天剛回吧?”

白宏偉說:“是。這不一接到家裡的電報就急急地往回趕。”

省城到新營上午就一班車,按說白宏偉不應該這會到,一問,原來白宏偉和朋友一塊回的,朋友的弟弟在省城和新營間跑貨運,就順便把他們捎帶到新營。

待白宏偉坐好,楊志遠和他開起了玩笑,說:“宏偉看這般急模急樣的,只怕是想媳婦想瘋了吧?”

白宏偉擂了楊志遠一拳,罵,“去你的志遠,你真是狗嘴裡吐不出象牙,就不能說點別的。”

有個人說話,坐在車上,自然也就不覺得悶了。楊志遠問:“現在廣東經濟形式那邊怎麼樣?”

白宏偉說:“不錯,外資企業林立,就是外國老闆太黑,我們做活的根本就沒什麼尊嚴。”

這年的三月七日,珠海“三·七罰跪事件”在全國引起轟動。此事件的起因是韓資企業珠海瑞進電子有限公司的韓國老闆金珍仙因爲員工上廁所超過了公司規定的五分鐘時限,竟然命令在場的一百二十多名工人下跪。在不跪就炒魷魚的脅迫之下,一百二十多名工人中只有河南南陽22歲的孫天帥沒有下跪。此事件經媒體報道後,全國爲之震驚,人民的憤怒感可想而知。

楊志遠在得知這件事之後,爲此還在學校裡發表了一篇《兄弟,挺直了,別趴下》的演講,爲孫天帥吶喊助威,對韓資企業傷害中國人民情感的行爲,進行的猛烈的抨擊。但在冷靜過後,楊志遠也在反思這個事情,一直在思考這樣幾個問題:爲什麼在凶神惡煞的韓國女老闆面前,工人爲什麼因爲害怕失去工作而下跪?如果工人們都挺直了腰桿,不可一世的女老闆還能那樣不可一世嗎?有關部門又是怎樣執法的呢?楊志遠經過反覆思考,發現問題的癥結就在於中國的農村人口太多,農業發展滯後,沒有科學的發展規劃,造成農業不賺錢,農民沒有錢,農民生活貧苦,迫使大量的農民放棄農業生產,大量的涌進城市,造成一崗難求,所以用人單位有資本態度傲慢。這其實就是經濟發展的自然定律:在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由於經濟基礎較差,工業經濟剛剛起萌,崗位欠缺,勞動力大量過剩,企業主表現強勢傲慢在所難免。而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工業經濟蓬勃發展,農村生活富裕,那麼隨着勞動力資源的短缺,企業主的強勢和傲慢也就不復存在,工人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也就得到相應的提高,像珠海瑞進電子有限公司這樣敢於傷害人們情感和尊嚴的企業即使不被人民的唾沫淹死,那它肯定也會被經濟發展的自然規律自行淘汰。用經濟學解釋這一現象,對於個體而言,那就是自身的經濟實力決定了腰桿的硬度,而對於國家而言,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決定了國民的尊嚴和自豪感,也就是所謂國民的安全指數。

楊志遠問白宏偉:“假如有一天,大家都像今天的你一樣,不再離開家鄉,而選擇在家門口乾活,那你說那些老外還敢不敢動不動就對工人指手畫腳?”

白宏偉想了想,說:“那肯定不會,像我打工的那家電子廠,像我這樣的工人就有好幾千人,真要都回家不幹了,那老闆還不知道要急成什麼樣,你想要真沒人做事了,那停一天工得損失多少錢啊。不過這種情況,現在只怕還沒有可能,你不知道我們工廠門口,每天排隊等工作機會的人有多少。就拿我那個工作崗位來說,我前腳剛走,後腳就有人頂了進來。別說我們老闆,就連那負責招工的人都牛氣的不得了。”

這就是目前中國的現實,一時半刻還真沒法改變。楊志遠說:“慢慢來,一年不行就兩年,兩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就五十年,我就不信經過五十年的發展,中國還發展不起來。”

白宏偉叫:“五十年,也太久了吧,真到那時我都七十好幾的人了,我還打什麼工啊。”

楊志遠拍了白宏偉一下,說:“我也就是個比方,我相信用不了那麼久,頂多就是個一、二十年的光景。”

白宏偉點頭:“就是,現在廣東那地方發展蠻快的,幾乎是一天一個樣。不像我們楊家坳,幾十年都沒什麼變化。”

楊志遠現在有了底氣,說話更是自信:“快了,我們楊家坳的春天就要來了。”

白宏偉說:“那就好。我這次回來,你安排我幹什麼活?”

楊志遠笑,說:“你這麼急幹嘛?回來了,你目前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趕快和李丹給我養個小侄子出來,不然以後事情一多,我怕你到時騰不出時間來。”

白宏偉嘿嘿一笑。

汽車進入周洛鄉界已經是一點多了,楊志遠心想現在趕回楊家坳早已經過了飯點了,沒必要麻煩家裡,就想着等下到地方後隨便找個小店和白宏偉對付一下算了。沒想汽車拐過一個山坳,竟然走不動了。楊家坳所在的鄉鎮,天高地遠,又沒有煤和其他礦產資源,山道上平時也沒幾臺車跑,塞車的現象幾乎不存在。可今天偏偏就塞住了,只見前方不遠處,鄉政府所在地,人山人海,把公路擠得水泄不通。

司機一看,車根本就沒法移動,一看差不多到地方了,於是打開車門,說:“鄉親們,辛苦大家走幾步路,看樣子我是挪不了窩了。”

大家於是紛紛下車,有鄉親嘀咕,說:“今天好象不是趕集的日子,這麼多人,只怕還是爲了農業稅。”

鄉里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個約定俗成的規矩,每月逢五、十五、二十五這三個日子,四面八方的鄉鄰都會趕到鎮子裡來購置生活上的必需品,有買有賣,客商雲集,熱鬧非常,俗稱‘趕集’。

楊志遠背了白宏偉的幾件行李,和白宏偉下了車。既然今天不是趕集的日子,看眼前這情形,那就只能是哪個村的村民因爲農業稅的事情到鄉政府來找事了。鄉民貧窮,鄉政府的工作自然難做,根據《關於對農業特產收入徵收農業稅的規定》。農業稅由國務院根據全國平均稅率,結合各地區的不同經濟情況,分別加以規定。但是在徵收農業稅(正稅)的時候,還允許地方根據實際需要,在一定的比例內,附徵一些稅額,由地方使用,這就是農業稅地方附加,也叫“地方自籌”,到了鄉里,就成了“三提五統”等稅外收費。

由於“三提五統”等稅外收費的自由度大,各地都沒有統一的提留標準,農民的意見很大。拒交賦稅的情況時有發生。可‘三提五統’是鄉鎮的重要財源,鄉鎮人員的工資福利和提留有很大的關係。都知道附稅難收,新營縣就給各鄉鎮下達了硬性指標,制定了相應的考覈標準,哪個鄉鎮不能完成任務,就根據完成情況,扣減部分工資。一方千方百計想多收稅,另一方則想方設法拖延時間,農村幹羣關係緊張在所難免。

農業稅分夏、秋兩季徵收,此時只是夏季,正是農業稅的徵收時間,鄉鎮工作人員與農民的衝突時有發生,本鄉自古民風彪悍,因此發生這種堵鄉政府大門的事不足爲怪,習以爲常。

既然是習以爲常的事情,楊志遠也就不想生事。看這樣子肚子問題是沒法在鎮子裡解決了,楊志遠心想還是早點趕時間回楊家坳去得了。白宏偉這大包小包的,走三十里的山路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楊志遠四處張望,琢磨着看能不能遇上臨近鄉親的拖拉機、自行車什麼的,行個方便。

這一琢磨,竟然就發現了楊雨菲。楊雨菲看到楊志遠頓時欣喜萬分,迎了上來,說:“小叔叔,你總算回來了。”

楊志遠一看楊雨菲的表情,就知道楊家坳肯定有事,只怕事情還小不了。楊志遠的心當即‘咯噔’了一下,心一沉。果不其然,楊雨菲一拉楊志遠的手,說:“快走,家裡出事了。”

楊雨菲說家裡有事,卻不往楊家坳方向走,偏生帶着楊志遠往鄉政府那人多嘈雜的地方去。楊志遠心說,糟糕,這次圍堵鄉政府大門只怕是楊家坳鄉親爲首。楊志遠帶着行李跑不快,他停下來把行李塞給白宏偉,轉身跟着楊雨菲往鄉政府跑。

前些天,楊石和他提起過鄉里催繳‘三提五統’這方面的情況,楊家坳村有其特殊性,整個村子就是一個傳統的部族,楊石雖然說是村長,代表政府管理村務,可他更是楊氏宗族的首領,代表宗族利益。鄉親們都不願意交,他自然不會像其他村莊那樣強制執行,因爲那樣多少還能收上來一些。也正因爲如此對於鄉上的催繳楊石自然是陽奉陰違,光說不做,鄉里的‘三提五統’兩年來一直是分文沒交。這些天楊志遠手頭上的事情比較多,本來合計着把手頭的事情條理清楚,就去鄉政府跑一趟,找相關領導協商一個雙方都可接受的雙贏的方案。因爲老這麼拖着肯定不是回事,畢竟人家也是要吃飯的,怎麼可能輕易善罷甘休。鄉政府雖說是小,可畢竟也是一級政府機構,和政府對着幹,即便是最大的宗族也只能是自找沒趣。可因爲事情一多,這事也就拖了下來,這回自己到省城也就幾天時間,沒想到自己害怕發生的事情還是提早發生了,真是人算不如天算。看來任何事情都不能心存僥倖,一旦麻痹大意,出事就勢在必然。楊志遠告誡自己一定要從這件事上汲取教訓,今後做任何事情都要慎之又慎,容不得半點馬虎。

楊志遠跟着楊雨菲跑到鄉政府,鄉政府前裡三層外三層地擠滿了鄉親,外圈是臨近鄉村圍觀看熱鬧的人羣,楊志遠好不容易纔和楊雨菲擠了進去。到得裡圈,反而輕鬆,裡圈都是楊家坳的人,自然認識楊志遠,一看到楊志遠回來了,自覺地閃出一條路來。楊石是村長,按說這種圍攻鄉政府的事情,他只需在幕後指揮,沒有必要親自跑到前臺來拋頭露面。這次例外,他竟然親自出馬,在前面坐陣。楊志遠到了楊石跟前,問:“叔,村裡這幾天出了什麼事,竟然搞出這麼大的動靜?”

楊石一看是楊志遠,頓時鬆了口氣,說:“你回來了就好,鄉派出所抓了楊呼慶,都關三天了,一直扣着人不放。沒法子,只能到鄉里來搶人。”

楊志遠一聽,知道這事情只怕不那麼簡單,村裡即便是欠着鄉里的‘三提五統’沒繳,按說鄉里也不可能隨便抓人,真要鬧到要抓人的地步,也不應該是楊呼慶,他就一個村小小的民兵連長,連村委都不是,犯不着和他過不去,肯定是另有原由。

楊志遠靜下心來,細細地問起事情的來龍去脈。

第4章 魚頭期貨(2)第23章 線上有線(1)第8章 市長調研(6)第25章 豐收在望(1)第5章 書記蒞臨(5)第39章 依依惜別(1)第14章 通普高速(3)第24章 雨後新竹(1)第19章 雄才韜略(1)第22章 江山多嬌(4)第35章 激情飛揚(3)第22章 發展準則(2)第1章 空降社港(2)第29章 魚躍龍門第32章 人大議案(2)第2章 成竹在胸(3)第8章 新春團拜(1)第13章 同舟共濟(2)第42章 人生之幸(3)第1章 空降社港(2)第32章 熱淚盈眶(2)第19章 運輸問題(2)第10章 漁翁得利(1)第11章 勿忘歷史(1)第24章 稻田養殖(1)第10章 新春福到(2)第23章 一通百通(2)第14章 不離不棄(3)第34章 龍舟待發(3)第17章 吉祥號碼(2)第16章 天網恢恢(2)第25章 心如電擊(1)第36章 會通奇蹟(1)第14章 時不待我(3)第23章 線上有線(1)第28章 省長召見(1)第25章 洽談周(1)第5章 執政之道(2)第35章 激情飛揚(2)第6章 交通局長(2)第27章 省委考察組(5)第27章 你不知道有我愛你(1)第9章 韶華依舊第27章 競逐風流(1)第22章 追逐幸福的方向第1章 黨校報到(2)第21章 遠山如黛(2)第19章 運輸問題(2)第26章 尋根之旅(1)第21章 遠山如黛(1)第32章 熱淚盈眶(1)第16章 天網恢恢(4)第2章 楓樹灣(2)第4章 不拘一格(1)第9章 專橫跋扈(2)第8章 市長調研(4)第16章 同學情誼(2)第37章 獻禮華誕(2)第10章 漁翁得利(1)第32章 昔日重來(1)第38章 臨危受命(2)第31章 情深意切(2)第47章 雨意江南(1)第17章 水落石出(2)第17章 喪鐘爲誰而鳴(1)第27章 你不知道有我愛你(1)第7章 公司成立(1)第1章 黨校報到(2)第29章 刮骨療傷(3)第30章 責無旁貸(2)第38章 在商言商(2)第38章 臨危受命(3)第1章 空降社港(2)第11章 勿忘歷史(5)第21章 北京過年(1)第16章 天網恢恢(2)第5章 書記蒞臨(5)第21章 務虛務實(1)第16章 無怨無悔(3)第24章 將軍光臨(2)第13章 英雄美女(2)第11章 新年快樂(3)第15章 舊地重遊(4)第13章 同舟共濟(2)第6章 短兵相接(2)第33章 初具雛形(2)第35章 激情飛揚(2)第12章 張憫沈協(1)第17章 水落石出(1)第21章 遠山如黛(4)第14章 姜慧其人第20章 欲罷不能(2)第25章 你的生日(1)第8章 張溪嶺(1)第8章 新春團拜(4)第37章 獻禮華誕(3)第7章 英雄相惜(1)第13章 得失之間第2章 捨我其誰(2)第27章 大器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