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大智若愚(3)

沒幾天,關於這次常委會開始有N個版本在本省流傳,其中有一個版本傳得神乎其神,說是當晚,在討論合海市市委書記人選的時候,鍾濤原本還是準備啓用樑大智的,爲此周至誠勃然大怒,在常委會上當即拍了桌子,和鍾濤大吵了一架,鍾濤第一次見周至誠如此憤怒,最終只得妥協,同意羅亮出任合海市市委書記一職。

楊志遠一聽,就知道這是民間版本,純屬杜撰,民間演義。把周至誠省長說成了魯智深一樣的人物,要真是這樣,周至誠也到不了省長這個位置,這有違省長的秉性,省長作事沉穩,考慮問題周全,不會在常委會上如此莽撞。再說了,政治如果通過吵架就可以解決問題,那還要政治家幹什麼。政治是需要智慧的,當黨委和政府的兩位首腦出現分歧的時候更是如此,政治智慧就顯得尤爲重要,當然妥協是必然的,雙方之間,總要有一方退出,選擇妥協,不然就永遠都產生不了結果。問題是選擇妥協的方式和代價,是不是值得妥協,讓對方爲之妥協的籌碼又是什麼,這纔會在你來我往中,迂迴向前,達成一致,握手言和。

楊志遠是省長身邊的人,處在權力的中心,儘管當晚不知常委會現場到底發生了什麼,但他總會知道事情的經過。這幾天裡,各種信息通過各個渠道,彙集到了楊志遠這裡,楊志遠經過綜合分析,終於得以還原當晚常委會的現場實情。

楊志遠當晚離開常委會現場,走進休息室的時候。鍾濤取下眼鏡擦了擦鏡片,然後把眼鏡戴上,輕咳了一聲,說:“好了,常委們都到齊了,同志們,今天常委會的議程,議程表早就發到了大家的手裡,組織部門的考察定論同志們也都看到了,我相信同志們這段時間對議程中的人選都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我希望同志們本着對黨的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和嚴肅認真的態度,認真地行使黨賦予你們的權力,投好自己手中的這一票。今天之所以在晚上仍需召開常委會,是因爲人事問題已經嚴重地影響到本省的日常工作,人事問題不解決,下面的工作就沒法開展,元旦將至,新的一年就要來了,形勢迫在眉睫,今天的常委會無論如何得把各項人事議程拿出個結果來,不到目的不罷休。”

這是必須的套話,鍾濤說完,停了停,問:“至誠同志,有沒有需要補充的?”

周至誠笑,說:“同志們,鍾濤同志已經說得很實在了,我同意鍾濤同志的意見,今天所有的議程都必須拿出結果來,今年的事情沒必要拖到明年去,這是對黨的事業的負責,也是對下一級黨委政府同志們的負責。”

兩位主官的調子一定,常委們就知道,今天得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不出結果,肯定散不了會。

鍾濤清了清嗓子,說:“好,現在我們開始進行今天常委會的第一項議程:表決通過合海市市委書記的人選。現在請何亞洲同志就兩位候選人的情況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何亞洲是省委組織部長,他按組織程序首先宣讀了羅亮和樑大智兩個人的簡歷,羅亮和樑大智的簡歷早就發下去了,人手一冊。常委們誰都不會去細聽,自然都是心不在焉的。何亞洲自然對此心知肚明,他的語速很快,用時不到十分鐘就把兩個人的履歷和組織部門對兩位同志的評價宣讀完畢。此類評價千篇一律,無非就是該同志思想政治素質好、思維層次高、工作能力強,頭腦清醒,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歷和領導工作經驗,熟悉經濟工作和政治工作,思路清晰,視野開闊,創新意識和能力比較強。唯一不同的是,組織上對樑大智的評價是:樑大智同志沉穩老練,工作中魄力大,勤奮敬業,律己嚴格。而對羅亮的評價則是:銳意改革,思想解放,敢想敢幹,推行力強。

等何亞洲宣讀完畢,鍾濤笑了笑,說:“下面請同志們就此發表意見。”

常委們都明白,按說此類人選,誰去誰留,早在書記辦公會上就有定論。現在把他們拿到常委會上來討論,是因爲書記辦公會沒有達成一致,纔會把兩個同等分量的人放在一起討論。常委們早就知道出現這種情況背後的端倪,一個書記,一個省長,兩位主官,得罪誰都不好,自是誰都不會去開口。一時會場一片寂靜,鴉雀無聲,常委會剛一開場出現了冷場。

楊志遠事後分析,周至誠省長對此情況應該早有預料。他喝了口茶,笑了笑,說:“既然同志們都不說話,那我就說幾句。羅亮同志是由我提名他作爲合海市市委書記的人選的,羅亮同志就任市長以來,合海的工作成績大家有目共睹,我也就不多說,之所以提名羅亮同志,是有我的考慮,合海市在我省經濟佈局中十分重要,鄒波同志到了人大,我認爲合海目前的情況不適宜派外市的同志去,外來的同志畢竟不熟悉合海的情況,需要有一段時期的磨合期。因此我認爲由羅亮同志接任最合適,這樣可以承前啓後,不會因新書記的到來,而打亂合海市已有的經濟佈局。而且羅亮同志銳意改革,思想解放,敢想敢幹,推行力強,很適合合海目前的經濟形勢,有利於打開合海已經出現的經濟停滯不前的工作局面。當然,樑大智同志的工作能力我是認可的,該同志沉穩老練,律己嚴格,是個不錯的同志。”

周至誠一開場就很直率地亮明瞭自己的觀點和態度,鍾濤當時應該有些意外。他在肯定羅亮的同時,又對樑大智進行了充分的肯定,這更是讓鍾濤沒有預料,不知道周至誠是何用意。事後看來,周至誠對樑大智進行充分的肯定,這是他佈下的一着暗子,奧妙無窮。

鍾濤這時自然不會立馬進行表決,周至誠把自己的態度亮了出來,態度誠懇,很有說服力,要是自己不開口,亮明自己的態度,此時進行表決,常委們一裝傻,不用說羅亮肯定勝出。鍾濤知道自己必須說點什麼,他笑了笑,說:“至誠同志,羅亮同志年齡方面是不是年輕了些,而且他在市長的工作崗位上,工作時間也不長,是不是有必要再在市長的位置上磨練磨練,爲將來委以重任積累經驗。”

周至誠笑,說:“我覺得年齡和工作長短都不是問題,問題是羅亮同志適不適合當前合海的工作局面,是不是對合海的工作有利。同志們都知道林原是一個農業大市,把一個農業大市的市委書記調到一個工業大市去當一把手,同志們認爲誰更佔優勢。”

楊志遠覺得省長對此應該是早經謀定的,這恰恰是樑大智的弱點,也是其就任合海市市委書記致命的弱點。周至誠此言一出,常委們都情不自禁地點頭,鍾濤一看,已方已處弱勢。有些不好收場了,他有些後悔自己失策,不該把此議題擺在首位,應該擺在最後去討論。

鍾濤一時不知該說什麼,他掃了常委們一眼,常委們都在認認真真地看材料,鍾濤明白,常委們這是不好定奪,乾脆裝傻賣乖。這是首個議題,照這個態勢,這個常委會怎麼可能開得下去。

鍾濤笑了笑,說:“同志們,都發表發表自己的意見。”

還是沒有人說話,省委副書記郭建明乾脆起身去上了個廁所。按說省委秘書長文坤和副省長馬少強是鍾濤的左膀右臂,此時該發表看法纔是。可兩人在常委的序列中排名靠後,排名靠前的常委都不說話,他們自然不能搶着說,除非鍾濤直接點名。鍾濤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走這一着的,因爲這是一步臭棋,不到萬不得已,不會使出來。周至誠一看,此時火候已到,他再不開口,鍾濤只怕下不了臺,直接點名了。周至誠應該是不想讓文坤和馬少強有說話的機會,他笑了笑,說:“既然同志們都不好定奪,鍾濤同志,我看我們是不是把這個議題放到最後去議,先把後面的議題解決了,如何?”

常委們一聽,鬆了口氣,紛紛點頭,說:“同意至誠同志的意見。”

鍾濤知道周至誠這話是給自己解了一圍,他笑了笑,說:“好,就按至誠同志的提議辦。”

官場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樑大智成爲合海市市委書記的人選後,不知爲何,鍾濤不待常委會確定,就讓他直接把林原市市委書記的位置空了出來,拿到這個會上討論,也許是鍾濤覺得自己勝券在握,也許是另有所圖。這次常委會第二個議程就是林原市市委書記的人選問題。組織部門擬用林原市市長鬍捷接任書記一職。不用說這是馬少強起了作用,得到鍾濤的默許纔會被組織部門提出來的。

周至誠待何亞洲介紹完胡捷的基本情況,馬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說:“我不同意組織部門的意見。胡捷同志以前是交通廳副廳長下去的,在地市工作的時間太短,沒有基層工作經驗,不合適。我堅決不同意。”

周至誠接連幾個不同意、不合適,斬釘截鐵,沒有商量的餘地。這個人選,鍾濤在此之前在書記會上和周至誠碰過,周至誠並沒有發表不同意見,鍾濤這才把胡捷作爲候選人拿到常委會上討論,沒想到周至誠陣前反戈,打了鍾濤一個措手不及。

楊志遠分析,省長其實在書記會就已經佈下暗子,早有圖謀,他在書記會上默許胡捷作爲林原市市委書記的人選,就是要在常委會上給鍾濤一個措手不及,讓他來不及重新佈局。省長不動聲色,就是不想讓鍾濤看清他的真實意圖,因爲省長的這一步棋十分重要,是事關整個佈局至關重要的一着,這一步棋下好了,後面的棋纔可以接着走下去,這一着棋沒下好,就滿盤皆輸。所以省長註定不能讓胡捷通過,不能讓馬少強如願以償。

周至誠剛一說完,朱明華緊隨其後,說:“我同意至誠同志的意見,胡捷同志是不適合擔任林原市市委書記一職。”

根據官場順序,按說,朱明華作爲新晉省委常委,排名靠後,得等其他排名靠前的常委發表意見以後再輪到他發言,但朱明華不管不顧,提前開火。楊志遠心知,這不是朱副省長不懂官場規矩,只怕是和省長達成了某種默契,需要朱副省長提前表明態度,這樣就可以影響後面常委的判斷力。

周至誠、朱明華不同意,鍾濤自然可以理解,他笑了笑,說:“還有哪位同志有不同意見。”

按順序,省委副書記郭建明發言,郭建明和鍾濤數有間隙,此時,見周至誠、朱明華都極力反對胡捷的提議,他適時地加了一把火,他說,既然至誠同志和明華同志一致反對,而且至誠同志的話我覺得很有道理,我也覺得胡捷不是林原市市委書記的合適人選。

郭建明說完,是省紀委書記黃凱,黃凱這人鐵面無私,是本省有名的包公式人物,對馬少強的劣跡,黃凱早有看法,多次向鍾濤進言。胡捷屬於馬少強系,黃凱當即反對,說:“我同意至誠同志的意見。”

十三個常委,頭四個就投了反對票,鍾濤和馬少強都知道,胡捷的此項提議懸了。這時候,一個讓鍾濤和馬少強做夢都沒想到會提出反對意見的人物出聲了。此人一出聲,胡捷的市委書記之夢就徹底泡湯了。榆江市市委書記王文舉說,我支持至誠同志的意見,胡捷同志不合適,還需要再鍛鍊。

且不說鍾濤、馬少強感到意外,在座的常委都感到奇怪,誰都知道王文舉屬於騎牆派,不到最後時刻不露底牌,今天一反常態,這般出手,又是爲了哪般。楊志遠知道,這應該省長提前做了功課,有了宋華強的事情作爲契機,省長做通王文舉的工作,把握很大。這又是省長走的一着好棋。

連王文舉這個騎牆派都倒向了周至誠,胡捷的命運也就可想而知,表決的結果就是:7比2。除了以上五位常委投了反對票外,還有宣傳部長、軍區司令員投了反對票,投了贊成票的是何亞洲、馬少強。其他同志投了棄權票,鍾濤書記也在棄權票之列,這應該也是周至誠意料的結果,試想省長、省委副書記、省紀委書記、省城市委書記、常務副省長都已經明確表示胡捷同志不合適,鍾濤如果偏要強行通過了話,政治風險太大,一旦胡捷真有問題,鍾濤就脫不了干係,用人失策這一條肯定跑不了。既然大勢已去,鍾濤只能棄權,他自然也不會投反對票,那無異於自抽耳光。鍾濤一棄權,剩餘其他常委緊跟鍾濤,都一一投了棄權票。何亞洲卻是不得不投贊成票,因爲他是組織部長,幹部的考察和提名是組織部門提出來的,他要是反對或者棄權,同樣是自抽耳光,不得不爲。

胡捷作爲候選人沒有獲得通過,問題就出來了,林原市市委書記的人選就空了出來,除了第一項,其他諸項雖然也有備選人,但說白了就是拉來作陪襯的,分量自然不夠,同樣沒法通過,這樣問題就出來了,林原市市委書記一職由誰去接任?怎麼辦?周至誠又有了新的提議,提名省財政廳副廳長徐建雄同志出林原市市委書記。

周至誠這麼一提,朱明華、王文舉馬上就同意,一下子就把整個議程打亂了,徐建雄是省財政廳廳長的候選人,周至誠卻偏偏提名他爲林原市市委書記。鍾濤一下子讓周至誠搞得很被動。現在三名常委聯合提名徐建雄爲林原市市委書記,鍾濤就犯難了,不同意吧,常委會已經接連否認了兩項提議了,再不同意,只怕就說不過去了,傳出去,省委顏面掃地。可提名徐建雄爲財政廳廳長的候選人是鍾濤的意思。鍾濤一下子陷入了兩難的地步,他可以反對周至誠的提名,仍把徐建雄作爲財政廳廳長的候選人,問題是接連否決了三個提議,省委常務會豈不等同兒戲,省委組織部門是幹嘛的,省委是幹嘛的,前期工作是怎麼做的,怎麼考察的,沒有成熟的方案就拿出來討論,他這個省委書記也太不稱職。如果自己說徐建雄不能勝任市委書記一職,那在後面的財政廳廳長的議題上,周至誠就可以以同樣的理由反對,說徐建雄既然不能勝任市委書記一職,那他同樣也不能勝任廳長一職,這人的能力有問題。那事情就越議越麻煩,今天就收不了場,鍾濤的心裡窩了一肚子的火,真恨不得提請休會,以後再議,可自己的開場白已經說的明明白白的,而且明天馬上就會有人說,作爲省委書記,他在常委會上已經權力失控了。這就更爲可怕。鍾濤權衡再三,心裡窩火,臉上帶笑,說:“我同意至誠同志的提議,下面就對此提議進行表決。”

常委們有什麼不同意的,省委書記、省長都同意的事情誰也不會去反對。這塊蛋糕本來是分給馬少強的,馬少強的蛋糕分給誰不是分,只要不動自己那一塊就行了。常委們一致通過。徐建雄一不留心,成了林原市市委書記。只怕常委會一結束,他自己都會大跌眼鏡。那些圍在他身邊的下屬和老闆們,又得趕快去另尋門子,向新廳長靠攏了。好在徐建雄也不是一無所獲,好歹,從副廳躍上正廳,成爲一方諸侯。雖然財政廳的下屬、老闆向新廳長靠攏去了,他徐建雄並不是孤家寡人一個,自然有林原的下屬、老闆會千方百計找上門來。

徐建雄去了林原,財政廳廳長的位置就空出來了,這可是一塊分量夠重的蛋糕,自然引起衆人追逐。紛紛改變策略,把原來準備擬任其他位置的候選人搬了過來。反正已有先例,徐建雄可以去林原,其他人也可以上財政廳。

此時大局已定,一切都按周至誠的設想走,周至誠自然坦然自若,喝着茶,吹着茶葉,在一旁靜觀其變,他知道這塊蛋糕,鍾濤肯定不會輕易放手。

果不其然,常委們提出的人選,鍾濤一口回絕,毫無商量的餘地。鍾濤現在開始有些後悔聽從馬少強的唆使,想通過樑大智和羅亮的競爭,來打壓周至誠的銳氣。樑大智雖然和自己走得近,但馬少強的意思很明確,無非就是想讓胡捷往上走一步,現在好了,馬少強偷雞不成蝕把米,還把自己搞得很被動。讓常委會亂糟糟的,這哪還像個常委會,分明就是個菜市場,傳出去,他這個省委書記的臉面何堪。

鍾濤正自氣惱,沒想到,周至誠放下茶杯開口了,說:“既然大家都沒有合適的人選,我提一個人,肯定合適。”

鍾濤不知道周至誠又有何打算,他生怕周至誠又重新發難,還好,周至誠這次提出的人選,鍾濤還真是無話可說,周至誠說:“我提名樑大智同志出任財政廳廳長一職。”

從林原市委書記到財政廳廳長,也是屬於平級調動,但誰都知道林原是個窮市,財政廳掌控全省財政,是本省的錢袋子,比林原強上不知有多少倍。樑大智應該高興萬分,對周至誠心存感激纔是,要不然,一旦合海市去不成,林原市又回不去,他一下子就被架在了空中,每個位置上都有一個屁股坐着,輪到他還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了。

周至誠的這個提議還真讓鍾濤無話可說,在鍾濤的眼裡,合海根本就不能和財政廳相提並論,自然得找個自己信任的人來看緊錢袋子最爲重要,即便是周至誠不提,鍾濤也有把樑大智放到財政廳去的考慮,現在周至誠一經提出,自是最好不過,鍾濤當即點頭同意了周至誠的提議。常委會於是表決通過了樑大智爲財政廳廳長的提議,只待省委組織部的文件一下,樑大智就可以走馬上任。

農業廳的廳長由副廳長接任,這事在常委會上一致通過,這塊蛋糕是郭建明的,自然毫無懸念可言。這樣,就有必要和財政廳一樣,把副廳長的人選一併解決。本來這個位置也是有人選的,也許是工作沒有做到位,原來的人選在常委會上竟然沒有通過。鍾濤不想爲了一個副廳級,以後再開個常委會議一次,就說:“同志們,看看有什麼合適的人選,提出來議一議。”

常委們當即提出了幾個人選,分量都還不夠,在沒有做好前期工作的情況下,這個時候講究的就是自身的實力。

周至誠一看接連幾個人都沒有通過,就說:“我提名楊建中同志。楊建中同志,同志們可能瞭解不多,他是省農業科學研究所的所長,多年的正處級幹部,幾年前就被作爲農業廳副廳長的候選人才。這個同志工作踏實,有想法,有激情,羣衆基礎好。農博會大家都知道,但同志們可能不知道的是,農博會是在楊建中同志的農產品供需見面會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應該說楊建中同志對農博會的發展,功不可沒。”

周至誠這麼一說,鍾濤記起來了,自己在楊家坳聽說過這個楊建中,當時其也在楊家坳,看樣子是個務實的農業專家。一個副廳級,既然常委們提出的人選都不靠譜,楊建中還真是個不錯的人選。

這就是官場現實,楊建中有能力是不假,但他沒有直達權力中心的人脈,他的能力常委們又有幾個清楚,現在周至誠一提出來,常委們也沒什麼意見。再說此時,夜已深,常委們都沒有開始那般亢奮,就想早點散會,不願爲了一個副廳級,無休止地拖下去,周至誠的此提議於是順利通過。馬少強應該是因爲胡捷之事對周至誠有着不滿,投了棄權票。

這樣一來,後面的進程就簡單了,羅亮作爲合海市市委書記的唯一入選,也就毫無懸念地表決通過。鍾濤自自然然地投了贊同票,這應該是對周至誠提議樑大智爲財政廳廳長的回報。周至誠繞了這麼一大圈,在迂迴中,達到了自己目的。

楊志遠對此佩服的五體投地,這是什麼,這就是官場智慧,這就是大智若愚。

本來常委會到此就可以結束了,可羅亮升任書記,合海市市長的位置就空出來了。這個位置很有吸引力,常委們紛紛提出人選,這個位置屬於政府序列,周至誠又有在合海實行產業轉型和產業佈局的打算,這個人選,如果周至誠堅決不同意,那麼誰都沒辦法,周至誠的意見就顯得至關重要。

周至誠權衡再三,綜合各方面的因素。他認可了省紀委書記黃凱的提名人選,同意合海市副市長梅雪迎爲合海市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提交合海市人大通過。

梅雪迎爲女性,在合海的幾位副市長中排名第二,位列常務副市長之後。後來楊志遠才明白,這是周至誠省長下得又一着先手,又一次顯示出周至誠超強的政治智慧。

第3章 權力快感(4)第15章 舊地重遊(4)第8章 市長調研(6)第10章 旅遊專線(1)第28章 福星高照(2)第2章 成竹在胸(1)第35章 激情飛揚(3)第2章 成竹在胸(2)第21章 務虛務實(3)第46章 情誼無價(1)第3章 嘔心瀝血(2)第22章 追逐幸福的方向第28章 這就是愛!第20章 南山開發(2)第35章 皆大歡喜(1)第5章 魚苗事件(1)第7章 官德民風(2)第13章 得失之間第30章 責無旁貸(1)第4章 魚頭期貨(1)第6章 有情翩翩(2)第12章 春暖花開(1)第1章 黨校報到(2)第10章 新春福到(3)第1章 走馬上任(1)第1章 黨校報到(2)第22章 發展準則(1)第37章 天塹變通途(1)第9章 磁場效應(2)第10章 新春福到(4)第23章 蓄意阻擊(1)第5章 書記蒞臨(1)第24章 雨後新竹(1)第6章 晚成縣長(2)第33章 旅遊畫冊(2)第14章 不離不棄(2)第37章 獻禮華誕(3)第37章 更上層樓(2)第37章 更上層樓(4)第27章 競逐風流(1)第12章 春暖花開(2)第30章 責無旁貸(3)第5章 書記蒞臨(3)第27章 大器必成第28章 風清月明(2)第33章 初具雛形(2)第2章 楓樹灣(3)第17章 吉祥號碼(1)第3章 嘔心瀝血(3)第39章 農博會(3)第21章 有的放矢(1)第34章 龍舟待發(2)第10章 前所未有(2)第29章 魚躍龍門第21章 遠山如黛(2)第24章 稻田養殖(1)第38章 臨危受命(1)第32章 人大議案(3)第2章 捨我其誰(3)第7章 官德民風(3)第10章 新春福到(2)第35章 激情飛揚(1)第25章 心如電擊(3)第38章 臨危受命(2)第2章 師生情重(1)第21章 遠山如黛(1)第44章 千里姻緣(4)第22章 桃李天下(1)第8章 知無不言(2)第10章 漁翁得利(1)第12章 晴天霹靂(2)第2章 成竹在胸(2)第7章 夜色迷離(1)第16章 天網恢恢(2)第37章 更上層樓(3)第3章 先行一步(2)第18章 開工在即(1)第3章 多方會談(2)第12章 春暖花開(3)第9章 國慶長假(4)第10章 旅遊專線(1)第35章 激情飛揚(3)第29章 意外當選(1)第37章 獻禮華誕(2)第24章 雨後新竹(1)第3章 將軍令下(2)第2章 捨我其誰(4)第8章 新春團拜(5)第44章 千里姻緣(1)第3章 嘔心瀝血(2)第23章 至關重要(2)第23章 線上有線(3)第4章 魚頭期貨(3)第26章 尋根之旅(1)第12章 張憫沈協(3)第9章 磁場效應(1)第10章 前所未有(1)第23章 至關重要(1)第33章 旅遊畫冊(1)第15章 安茗家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