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農博會(2)

幾乎就在楊志遠他們雨衣斗笠在湖邊撈魚之時,本省的榆江機場,有一架專機緩緩地降落。本省一干要員在省委書記鍾濤、省長周至誠的帶領下,手持雨傘,站在登機梯下。鍾濤於左,周至誠於右,身邊沒帶秘書,一臉虔誠立於登機梯的兩旁。按說現場人多,應該嘈雜纔是,但今天情況特殊,能讓一省黨政軍大員一齊出動的,除了首長,別無其他。現場除了風聲雨聲,再無其他,一片寂靜。身着陸軍編裝,佩掛軍銜的公安部第九局的警衛人員於圈外背對專機肅立兩旁,圈內本省一干要員全都敬重地盯着專機的出口,靜靜地等待首長的出現。

今天榆江的天氣不太好,雨時大時小,說來就來,說走就走,不因有首長的光臨而有所改變。周至誠今早一看是這麼個天氣,一直懸着心,一是怕首長因爲天氣不佳而取消行程,二來也是擔心首長的安全。周至誠心上心下,矛矛盾盾的,直到飛機落地,開始在跑道上滑行,周至誠的心這才平靜了下來。

也就是個幾分鐘的時間,但鍾濤和周至誠卻感覺不亞於一個世紀。終於,專機的門打開了,首長出現在門口,此首長不是別人,正是院長。隨後出現在首長身後的是副秘書長老畢,一處處長李澤成,兩人一左一右走在院長的身後,然後纔是其他隨首長到榆江的一干部委相關領導。院長自撐雨傘,一步一步穩健地走下登機梯。一待院長的雙腳踏實於地,鍾濤一個跨步迎了上去,說:“首長好,首長辛苦了。”

首長和鍾濤握了握手,點點頭,什麼都沒說,徑直朝一旁的尼桑碧蓮走去,早有身穿深黑色西服,胸配胸章的內保人員動作麻利的打開車門,院長俯身走了上去。此尼桑碧蓮中巴車爲黃顏色,此車經過改裝,比書記、省長的要高級,裝有防彈玻璃配有防彈底層,專爲接待中央首長而用。司機後面的座位也被改裝成一個小型的商務間,首排除了兩張豪華舒適的真皮座椅,還有可摺疊的方便首長臨時閱讀和批示文件的桌子,其他方面也根據公務需要,作了相應的改動。院長上了車,於首排坐下,院長一經落座,其他諸人依照官場座次,依次上車,於相應的座位落座。

自是車身上印有‘國安’字樣的車輛爲之開道,稍事停當,車隊開始出發,悄無聲息地朝榆江市區駛去。

院長此行,專爲省農博會而來,省農博會全稱爲省農業科技產業博覽會,省農博會在楊建中時還只是農業洽談會,本意爲農民朋友和商家牽線搭橋而設。省農業廳接手後,剛開始僅展覽茶葉、人蔘、海味、木耳、葡萄乾、哈密瓜等等農業土特產品。慢慢的大家都看到了其中的商機,開始有收割機、粉碎機、打米機、農用車等等與農業有關的農機用具參展,參展廠商越來越多,影響也越來越大,終成規模,成爲全國首屈一指的農業博覽盛會。今年周至誠對農博會更進了一步,大量邀請海外客商參會,準備把省農博會打造成世界性的農業科技博覽盛會。省農博會已有影響,海外客商自然不願放棄打入國內市場的機會,一個個廣受邀請,紛紛派員參會,本省一時賓客雲集,賓館人滿爲患。

既然周至誠有意把省農博會打造世界性的盛會,自然希望能請動某位中央領導在開幕式上講話,增加影響。周至誠思慮再三,覺得還是請院長出席把握更大,一來,院長一貫關注農業,對農村問題和農民問題深表關注;二來和李澤成也還說得上話,李澤成這人務實,由其傳話,應該具有操作性。

周至誠於是以省委省政府的名義,聯名發了一封邀請函,經李澤成之手,送到了院長的案頭,院長對此並無表態,既不說同意,也不言反對。李澤成有些看不懂院長的心思。他和老畢一溝通,才知有些情況。院長政務繁忙,每天的日程都安排的滿滿當當的,農博會的開幕日期爲每年的11月8日,院長要想出席開幕式必須於前一天也就是11月7日到達才行,可偏偏院長這一天有一個重要的外事活動,此類外事活動早有安排,根本不能更改。李澤成這才明白了院長的心意,院長關注農業,對這個博覽會肯定很有興趣很是重視,只是由於時間有些衝突,院長才沒有明確態度。李澤成跟院長不是三天二天,知道院長這是在看到時能不能擠出時間來,爭取參會。知道了事情的原由,李澤成打電話和周至誠溝通了一下,覺得萬全之策,還是把開幕式推遲一天,於11月9日舉行。

李澤成抽空把自己和省裡溝通一事和院長一說,院長這回很是爽快,欣然同意:行,就這麼辦。

機場一般都不在中心區,榆江機場自然也不例外,雖名爲榆江機場,卻在榆江市與合海市搭界之處。從地理位置來看,此機場反而離合海市更近。

從榆江機場到榆江市中心,有幾條路可達。近一點的路,多爲二級公路,路面不寬,時有貨車拋錨引起堵塞,不利於安保,最好的方式是從機場走一段路,從合海入口上高速,經高速直達榆江,路程雖是最遠,卻是最穩妥的路線。李澤成和警衛局的同志一商量,覺得還是從合海上高速合乎院長的心意。要是走其他路線,爲安全起見,肯定得封鎖通行路線,引起羣衆出行不便勢在必然,而院長最不喜的就是擾民。

車隊從機場出來後,雨竟然越下越大,到後來,雨水就像天河缺堤,直接倒了下來,打在尼桑碧蓮的車頂上噼噼啪啪直響,雨霧漸大,車行緩慢。院長不爲天氣惡劣所動,他在翻閱一份急件。李澤成與院長並排,坐在上車的那個售票員的位置,此刻李澤成不能不爲院長的行車安全考慮,他看了老畢一眼,恰好老畢也把目光朝李澤成望了過來。二人一對視,頓時心領神會。李澤成站起身來,走到坐在後兩排的鐘濤和周至誠身邊坐下。

李澤成說:“鍾書記、周省長,現在陣雨正大,爲安全起見,有必要找個合適的地方稍事休息,等雨停了再走。”

此時車已行至合海高速入口處,此處地處偏僻,沒有適當的場所可供院長停留。車停路邊更不安全。鍾濤皺起了眉頭,一時想不起有何合適之處。他看來周至誠一看,周至誠想了想,說:“要不,上合海高速公路服務區去?”

李澤成知道,此類服務區地勢空曠,可控的範圍大,倒不設爲臨時停靠的至佳場所。李澤成沒說其他只問:“有多遠?”

周至誠說:“上高速,2公里就到。”

李澤成略一思考,說:“行,就進服務區稍事停留,等陣雨過後,立即就走。”

李澤成打通了開道車上負責安保的處長的電話,李澤成說:“上高速,進服務區。”

處長說:“明白。”

此爲臨時更變,處長不敢大意,趕忙加快速度,進了高速。付國良作爲省政府的秘書長,他殿前,就在先導車上負責指路,而省委秘書長文坤則在最後那一臺車上,負責押後。

處長搶先一步進駐服務區,在對講機裡指揮外警和內衛人員及時跟進,肅清障礙和進行要點布控。這邊剛安排妥當,院長一行的車隊就進了服務區。

院長一直都在批閱文件,此時感覺車停了下來,開始還以爲已到目的地,他看了李澤成一眼,又看了看車外,明白這是臨時停靠。他再次用詢視的目光看了李澤成一眼,李澤成解釋,說:“院長,這會雨太大,不方便行車,等這陣雨過了後再走不遲。”

院長沒說話,開始仔細地打量窗外。雨還是挺大,視線並不開闊,楊家坳土特產品館三層高的八角木樓雖然近在眼前,可看起來還是若隱若現,不過棱角倒也分明,與別的建築有些異樣。院長留心看了看,覺得這個樓有些意思,與其他服務區所見,大不一樣。很是獨特,有些民族特色。

院長問:“這是樓是何用處?”

李澤成不知道這是楊志遠的傑作,他自然也不知道這樓有何用意。鍾濤也不知道,自然也不好回答。唯周至誠清楚,他趕忙回答,說:“首長,這是我省新營農村一家村股份制農業公司在服務區設立的土特產品館。”

院長對農業一直關心,一聽一家農村的村辦公司竟然如此手筆,頓時有了興趣。

李澤成一聽,心有所動,楊志遠要在服務區建‘楊家坳土特產品館’的事情都自是知道的一清二楚,周至誠這麼一說,他馬上明白這隻怕就是楊志遠所建。他問:“周省長,這家公司是不是楊家坳農業科技控股有限公司?這個樓是不是叫‘楊家坳土特產品館’?公司的董事長是不是叫楊志遠?”

周至誠點頭,說:“是。”

院長好玩地看着李澤成,說:“澤成,你怎麼知道的如此清楚。”

李澤成笑,說:“院長,您是否還記得您有個回鄉創業的學生叫楊志遠。”

院長對楊志遠一直上心,李澤成稍一提醒,他就記起來了,說:“是他?”

李澤成點頭,說:“正是,上次在北京飯店,您看到我和他在一起,說他好端端的不在楊家坳呆着跑到北京來幹嘛,當時沒敢跟您彙報,其實那天他到北京就爲在服務區建‘楊家坳土特產品館’這事。”

院長點點頭,說:“明白了。”他看着車窗外的木樓,沉思了一會,想了想,說:“澤成,要不下去看看!”

院長雖是徵詢,卻已起身。李澤成有些擔心院長安全,要知道此時雨大,土特產館裡肯定有不少的羣衆在其中躲雨,一旦院長出現在羣衆面前,引起圍觀勢在必然。可他知道院長的秉性,楊志遠是院長的學生,他當初離校返回農村就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院長一直對楊志遠的事情深表關注。現在既然這土特產品館與楊志遠有關,院長想進去一窺究竟的心情自然可以理解。李澤成有些拿不定主意,他看了老畢一眼,老畢也知道院長的秉性,他點了點頭。李澤成趕忙打開車門,撐開雨傘,和院長走了出去。

雨雖然小了點,但還是比較大,從車門到木樓其實也就十幾二十米的距離,但李澤成和院長走進木樓,院長的褲子和鞋子還是打溼了不少,李澤成有些不安,說:“院長——”

院長知道李澤成的意思,一擺手,說:“沒關係,進去看看。”

此時,內衛人員早就布控完畢,樓裡的羣衆一看院長光臨,頓時掌聲雷動,歡呼雀躍。院長和藹可親地和身邊的羣衆揮手打招呼。直到走到了農產品展示區,院長停下了腳步,細緻地參觀了起來。

楊家坳土特產分區擺放,瓜果、蔬菜爲一區;茶葉、黃菊爲一區;山茶油,臘製品爲一區;楊家湖山泉水爲一區;也有鮮活農產品區,大紅鯉魚、野生大雄魚等各種魚類在有假山流水的池中游戲,也有閘蟹於水草中休眠。已然就是一個農產品的小超市和小型的水族館。層次分明,整潔乾淨,另有一盆盆菊花布滿木樓的亭臺角落,一大朵一大朵的開得正豔,賞心悅目,極富情致。

院長問服務員:“這些都是你們楊家坳生產的產品?”

服務員說:“是的,首長。”

院長又掃視了一片,難得一笑,說:“澤成,看來你這個小師弟還真是下了些心力,就不知道公司的業績怎麼樣。”

李澤成說:“應該業績不錯,據我所知,楊志遠建樓辦廠,沒用一分錢貸款,全爲自身積累。”

院長‘哦’了一聲,看了周至誠一眼,說:“真是這樣?你是省長,管經濟,這個公司真是澤成說的這樣?”

周至誠點頭,說:“首長,不瞞您說,上次我路過此處,我也對這家農業公司產生了興趣,我間接的瞭解了一下,這家公司還真如李處長所說的那樣,成績不錯。去年銷售過億,今年的情況更是不錯。”

院長看了李澤成一眼,問:“楊志遠回農村多久了?有沒有兩年?”

李澤成回答,說:“有兩年半了。”

周至誠說:“這個楊志遠能力不錯,兩年多的時間裡讓一個偏遠的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績斐然,能力有目共睹,真不愧爲首長學生。”

院長說:“至誠省長,這話是不是有些過了。楊志遠真如你至誠省長這般有能力?是不是因爲他做過我的學生,至誠省長故意恭維。”

周至誠笑,說:“豈敢,事實真是如此,一點都不爲過。我就怕自己把話說滿了還打了埋伏。”

院長盯着周至誠看,說:“真是如此?”

周至誠嚴肅地點頭,說:“不敢有半句虛言。”

院長點頭,說:“行,姑且信之。”

此時雨聲已小,不如初時兇猛,淅淅瀝瀝,溫順了許多。安保處長走到李澤成的身邊,李澤成會意,知道該出發了。他走到院長身邊,說:“院長,請您上車,我們該出發了。”

院長點頭,說:“好。”

隨即走出木樓,朝周圍的羣衆抱手告辭。院長上了車,車隊重新啓動,一溜的車離開服務區,朝榆江駛去。

第38章 臨危受命(3)第22章 桃李天下(1)第11章 兩會期間(1)第22章 追逐幸福的方向第16章 無怨無悔(3)第33章 力所能及(1)第23章 一通百通(2)第32章 昔日重來(3)第19章 雄才韜略(3)第11章 勿忘歷史(6)第28章 省長召見(1)第3章 權力快感(1)第41章 車輪滾滾(1)第18章 換屆在即(2)第11章 新年快樂(3)第22章 江山多嬌(4)第29章 刮骨療傷(1)第16章 無怨無悔(3)第5章 魚苗事件(2)第5章 大智若愚(3)第24章 雨後新竹(1)第16章 同學情誼(2)第18章 換屆在即(2)第25章 洽談周(2)第8章 新春團拜(2)第2章 韜光隱晦(3)第6章 有情翩翩(3)第28章 福星高照(2)第23章 至關重要(3)第36章 事在人爲第11章 新年快樂(2)第15章 舊地重遊(2)第30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17章 水落石出(2)第17章 吉祥號碼(2)第8章 知無不言(2)第35章 心情愉悅(3)第19章 雄才韜略(1)第2章 師生情重(3)第9章 國慶長假(2)第31章 又見北京(3)第5章 書記蒞臨(2)第35章 心情愉悅(1)第47章 雨意江南(1)第35章 激情飛揚(3)第39章 農博會(1)第12章 晴天霹靂(1)第7章 夜色迷離(2)第10章 前所未有(1)第25章 你的生日(1)第15章 事發突然(3)第20章 南山開發(1)第10章 旅遊專線(3)第21章 遠山如黛(3)第16章 無語的憂傷(1)第11章 勿忘歷史(5)第14章 不離不棄(3)第29章 刮骨療傷(1)第27章 省委考察組(4)第16章 天網恢恢(1)第21章 務虛務實(1)第5章 融資貸款(2)第9章 磁場效應(1)第13章 同舟共濟(2)第2章 韜光隱晦(3)第27章 競逐風流(1)第16章 天網恢恢(4)第18章 問政於楊(2)第27章 省委考察組(5)第28章 風清月明(4)第35章 心情愉悅(1)第6章 有情翩翩(2)第21章 北京過年(1)第7章 官德民風(2)第35章 心情愉悅(1)第19章 中央考察組(1)第12章 驚濤駭浪(2)第47章 雨意江南(2)第20章 南山開發(2)第37章 更上層樓(1)第34章 提前佈局(1)第21章 遠山如黛(3)第11章 勿忘歷史(1)第19章 雄才韜略(3)第5章 大智若愚(1)第26章 願賭服輸(2)第30章 冬天的溫暖(1)第43章 一語定盤(2)第15章 舊地重遊(2)第2章 成竹在胸(3)第18章 問政於楊(3)第14章 通普高速(2)第26章 賓客盈門(1)第5章 魚苗事件(1)第41章 車輪滾滾(2)第23章 至關重要(3)第19章 運輸問題(3)第12章 張憫沈協(3)第28章 風清月明(4)第3章 多方會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