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十二章:晴天霹靂(5)

楊志遠的大名,十里八鄉的鄉親們自是如雷貫耳,但見過其人的並不多,楊志遠跪在楊石的靈堂前答謝十里八鄉的鄉親們,不認識楊志遠的,倒也沒什麼,也有認識楊志遠的,一看楊志遠披麻戴孝,給楊石盡孝。心裡都是唏噓不已,都知道現在的楊志遠是一個縣委書記,古時的縣太爺,多大的官啊,如此重服重孝,真是仁義,老楊石啊,真沒看錯人。也難怪楊家坳現如今富得流油,看看人家今天這架勢就知道,楊家人辦楊石的喪事就像行軍打仗一樣,訓練有素,就楊家人這精誠團結,萬人一心的家族傳統,試想現在還有誰家可以做到。

第二天,就陸陸續續有遠在他鄉的楊家子弟開始回來看老族長最後一眼。楊呼慶是第三天到家的,楊呼慶帶着他那個重慶媳婦一到楊家坳,家都沒回,徑直就來到了楊石的靈堂前,‘嘣嘣嘣’,就是三個響頭。

楊呼慶一看楊志遠和安茗披麻戴孝,跪在一旁,他也有要披麻戴孝,給楊石守靈盡孝。楊廣唯本來也是不肯,楊呼慶就發了橫,說楊廣唯你要不趕快把麻衣拿來,看我不抽你。楊呼慶的火爆脾氣楊家坳的人誰不知道,都拿他沒轍。楊志遠一看十里八鄉的鄉親們都在看着,任由楊呼慶在靈堂裡這般吵鬧,有些不成體統。

他說:“呼慶,別橫!”

楊志遠這幾天一直守在楊石的靈堂前,身心疲憊,嗓音嘶啞,他聲音不高,但威嚴卻在。楊志遠一說話,楊呼慶就焉了下來。走到楊志遠身後,與楊廣唯並排跪下,哀求,說:“小叔,你就成全了我吧。”

楊志遠看了楊呼慶一眼,然後望向楊廣唯,說:“給他。”

他是誰?自然是楊呼慶。給他什麼?自然是麻衣孝白。楊志遠儘管現在離開了楊家坳,不再參與楊家坳的一切事務,楊家坳的事務都交由林覺、白宏偉、楊自有他們處理,但在楊家人的心裡,楊志遠是楊石之後當仁不讓的家族長老,領頭人。楊志遠一發話,馬上就有人把麻衣孝白給楊呼慶遞了上來。

到了元旦這天,儘管還是有十里八鄉的鄉親們前來弔唁楊石,但人數已經少了許多,楊家坳沒有頭兩天那般擁堵。此時第二‘波’人開始朝楊家坳擁來,這第二‘波’人,身份都比較特殊,目前都有一定職務,大小都是個領導,都和楊志遠有着私交,許多人都可以歸結於一條線上之人。人家在這幾天裡拐彎抹角地從各個渠道得知了楊石老先生去世的消息,都知道楊志遠對老先生最是敬重,楊志遠父親早逝,在楊志遠的心裡老先生不是父親勝似父親。大家與楊志遠各有情分,老先生去世,不來楊家坳弔唁只怕說不過去。都是公職人員,公務時間上楊家坳來,難免有人說三道四,抓小辮子。正好遇上元旦假期,於是紛紛趕來,前來弔唁,以示私誼,盡顯情義。

省長朱明華是在元旦的前二天聽範曉寧告訴他此消息的。範曉寧準備在元旦組織同學集會,商量到省內某個旅遊景點去度度假。誰都知道,現在一到假期,省內的景點都是人滿爲患,想要見縫插針還真是個難事,範曉寧是省長秘書,人脈廣,像這種這事,自然由其負責。範曉寧想上省內某個景點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但他不想欠人人情,立馬就想到了楊家坳,他和楊志遠的這種關係,自然沒有目的性,不存在欠不欠的。

範曉寧打楊志遠的電話,沒想到楊志遠竟然關機,以爲楊志遠在開會,範曉寧趕忙又打書記專號,是張穆雨接的。張穆雨一聽範曉寧這位省長大秘找楊書記,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是好,因爲楊志遠臨走時有交代,對其行蹤務必保密,不可讓人知道,以免引起事端。楊志遠與範曉寧當年一個書記秘書一個省長秘書,倆人關係好得沒話說。範曉寧不說什麼事,只讓張穆雨把電話給楊志遠,說趕緊的,把電話給楊書記同志,本大秘有急事找。

張穆雨支支吾吾,範曉寧心裡就起了疑心,知道這事情不正常,楊志遠這小子肯定有事,於是連唬帶騙,張穆雨豈是範曉寧的對手,不得不如實相告。範曉寧一聽楊志遠偷偷回楊家坳給楊石老先生辦喪事去了,心裡一番琢磨,覺得這事只怕還是得告訴朱明華省長。

本省政壇自周至誠書記調任沿海後,出現了一些變化。

新任省委書記趙洪福爲外地空降,上任以來,朱明華省長和趙洪福的關係就顯得比較微妙。周至誠書記在本省時,朱明華省長屬其一手提拔,書記省長關係融洽,什麼事情都商量着來。趙洪福上任後,範曉寧從多個角度發現,趙書記其人強勢,對朱省長有一種不自知的排斥力。範曉寧自然明白這其中的原因,周至誠書記調任沿海,曾向中央舉薦過朱明華省長,朱明華省長也曾向上爭取過。但書記一職,周至誠書記和朱明華省長都知道,如果沒有來自高層強有力的支持,肯定比周至誠書記當年向中央力薦朱明華從常務晉升省長還要艱難。本來就是試試,誰都沒抱太大的希望,結果還真是這樣,省委書記一職還是空降,由趙洪福接任。書記和省長關係微妙也就在於此,趙書記上任以來對朱省長一直都是客客氣氣,誰都知道,官場上,客氣代表距離,表面越客氣,心裡越是拒之千里。範曉寧一看就知道,趙書記這是在防範朱明華省長,朱省長儘管不說什麼,但他範曉寧能看出來的事情,朱明華省長會看不出來?這幾個月裡,朱省長與趙書記的關係一直不鹹不淡。

趙書記應該是欲重新洗牌,不想繼承周至誠書記原來的政治格局。因爲趙書記到任後沒多久,付國良就調離省委秘書長一職,改任副省長,雖然還是常委,但誰都感覺怪怪的。

範曉寧曾經就此事和楊志遠私底下有過一次交談。楊志遠說趙書記這是在走一步臭棋。趙書記這是以爲朱省長與國良秘書長走得近,都屬周至誠書記一手提拔,不願把國良秘書長留在身邊。其實他就不去想想,有國良秘書長在身邊,正好可以起到橋樑作用,慢慢融洽書記與省長的關係,他現在自斷其橋,要想續起,就沒那麼容易了,畢竟如此一來,已經在省長、秘書長心裡栽下了一根刺。栽刺容易撥刺就難了。說到底,趙書記還是不及周至誠書記大氣,他以爲朱明華省長、付國良秘書長屬周至誠書記一手提拔,兩人肯定爲同一戰線,他就不想想,要照這般算,那麼省委常委中,羅亮也該歸於其中,市委書記市長中還有不少是在周至誠書記手中委以重任的,這是一條什麼樣的線。退一萬步說,即便這些人真是同一條線上之人,這些人有什麼不好,官員的能力,品行都佳,都是幹實事之人,真不明白他爲何要棄而不用,反而要將這些人推到自己的對立面,弊大於利啊。

範曉寧分析,說趙書記的目的其實只有一個,周書記在本省主政這麼多年,本省上上下下都烙上了周至誠書記的印記,周至誠書記在本省就是一個標杆,趙書記想要有所突破,那麼他就必須另外啓用一些人,如果將周書記的原班人馬納爲己用,那他即便做的最好,在外人看,也是周至誠書記的功績,與趙書記無關,這自然爲官場忌。這就是政治。

楊志遠當時一想,也只有如此解釋才說得過去,合乎邏輯。楊志遠當時直搖頭,苦笑不已。

大結局:三年後_大結局:三年後(4)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四十二章:人生之幸(3)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三十一章:情深意切(3)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十章:漁翁得利(5)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三十二章:昔日重來(4)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三十三章:旅遊畫冊(4)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十章:漁翁得利(4)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十六章:無語的憂傷(1)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十三章:同舟共濟(1)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十章:漁翁得利(6)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十四章:不離不棄(2)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十六章:無怨無悔(6)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二十一章:北京過年(1)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七章:幾多醉(6)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二十三章:一通百通(1)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三十三章:旅遊畫冊(2)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十四章:不離不棄(6)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三章:嘔心瀝血(1)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三十八章:在商言商(1)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三十二章:熱淚盈眶(2)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十九章:雄才韜略(4)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二十六章:尋根之旅(1)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十五章:事發突然(3)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二十九章:魚躍龍門(1)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三十七章:獻禮華誕(5)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二十六章:懷舊之旅(6)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二十二章:江山多嬌(1)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六章:短兵相接(2)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三十四章:提前佈局(2)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十章:漁翁得利(6)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七章:幾多醉(2)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三十八章:在商言商(4)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一章:走馬上任(1)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十七章:水落石出(4)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四章:魚頭期貨(3)加捲:中央黨校_第四章:路見不平(5)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十三章:英雄美女(3)加捲:中央黨校_第二章:捨我其誰(8)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十六章:無語的憂傷(2)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二十八章:風清月明(7)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七章:幾多醉(5)加捲:中央黨校_第五章:執政之道(3)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二十三章:至關重要(3)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十四章:姜慧其人(2)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二十三章:至關重要(3)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十九章:雄才韜略(6)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一章:空降社港(6)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三十五章:皆大歡喜(3)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三十五章:心情愉悅(2)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二十三章:至關重要(2)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四章:元旦前後(5)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二十章:重大突破(1)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三十五章:心情愉悅(2)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十五章:安茗家世(2)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三章:權力快感(2)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十四章:時不待我(5)加捲:中央黨校_第七章:英雄相惜(3)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二章:楓樹灣(6)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二十三章:至關重要(6)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二十一章:遠山如黛(6)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十四章:通普高速(6)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三十五章:心情愉悅(5)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十九章:運輸問題(4)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三十三章:旅遊畫冊(5)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四章:先謀後定(4)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十章:新春福到(6)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二十五章:洽談周(7)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三十三章:初具雛形(3)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十二章:晴天霹靂(4)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四章:先謀後定(3)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三十四章:提前佈局(1)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三十二章:昔日重來(8)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十九章:中央考察組(4)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二十九章:刮骨療傷(5)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四章:不拘一格(4)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二十二章:發展準則(2)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六章:有情翩翩(3)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十九章:中央考察組(3)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三章:嘔心瀝血(2)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三十二章:昔日重來(2)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二十章:南山開發(3)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六章:交通局長(5)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六章:交通局長(2)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十八章:換屆在即(4)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一章:空降社港(4)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三章:嘔心瀝血(7)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九章:專橫跋扈(2)加捲:中央黨校_第三章:先行一步(1)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二十四章:別夢依依(2)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十三章:得失之間(1)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三章:權力快感(7)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十六章:無怨無悔(4)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三十七章:更上層樓(1)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十三章:思變之力(4)第三卷:執政一方_第三十八章:臨危受命(4)第一卷:鄉恩似海_第六章:晚成縣長(1)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二章:韜光隱晦(2)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五章:大智若愚(1)第二卷:天下蒼生_第十六章:無語的憂傷(4)第四卷:力挽狂瀾_第三章:嘔心瀝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