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9章 包圍

戰事驟然激烈了起來。

在這三四十里的城牆上,幾處蠻族聚集之處,秦軍和蠻族在城牆上混戰成一團。

這是三天以來,敵人第一次大舉攻上城牆。

這顯示出了遼東蠻族的勇力,也得益於城牆上秦軍的分散,當然,這裡面也有着,猛虎武勝軍善戰之名,多數得於野戰,很少守城的原因。

不過,古北口城牆雖然單薄,低矮,但卻也有着優點。

分段式城牆,有着無數的節點,高高的箭樓,聳立在城牆諸處節點上,上面不光有烽火臺,還能藏兵。

秦軍守衛古北口城牆,各處箭樓中除了弓箭手,便是後備兵員,在城牆上奔走支援,也非常的方便。

三萬餘秦軍步軍,雖不能將這裡變成銅牆鐵壁,但想要輕易突破城牆防守,卻也不那麼容易。

在廝殺最爲激烈的地方,秦軍源源不斷的彙集起來,幾乎用血肉之軀,將攻上城牆的蠻族一個個擠下下去。

城牆上的血腥味,濃的刺鼻,在屍骸和膩滑的鮮血中,兩軍士卒捨死忘生,拼殺於一處。

箭矢不斷從箭樓中升起,落向城外。

將蠻族大片的射倒在地,蒙古騎兵也城牆之下游走,也不斷射出箭矢,將一個個秦軍射死在城牆之上。

秦軍不斷承受着傷亡,這是幾天戰事以來,最爲慘烈的一戰。

猛虎武勝軍的頑強之處,也漸漸表現了出來,他們能夠承受住這種普通軍旅,幾乎無法承受的壓力。

同袍的鮮血,讓他們勇氣倍增。

同袍的呼喊,讓他們捨死忘生。

當猛虎之聲,終於響成一片,他們便已成爲這個世界上,最爲堅強冷酷而又勢不可擋的一個羣體。

這樣的聲音,曾響徹於太原府。讓太原精兵惴惴不安,也曾在大同城下震懾敵膽,更曾在塞外草原的寒風中,讓胡人戰士恐懼不已。也曾在西北黃沙漫卷之中,讓党項人聞聲而逃。。。。。。。。

異族大漢的身周左右,橫七豎八已經躺倒了不知多少秦軍士卒,但秦軍狂呼着好像無窮無盡般踏過同袍的屍體涌上來。

幾個苦戰多時的蠻族戰士,幾乎瞬間便被亂刃分屍。之後也再無蠻族戰士有爬上城牆的機會。

瘋狂的戰士,是戰場上最爲可怕的存在。。。。。。。。

在這樣一羣戰士面前,任何個人的勇武,都將無濟於事。

異族大漢,終於出現了些許驚慌,身上接連中了兩刀,一刀劃過他的臉龐,在他臉上留下了一道嚇人的傷痕。

血流披面,大漢瘋狂的吼叫着,像困獸一樣揮舞着他那已經沾滿血肉的武器。將一個個上前的秦軍砸的血肉模糊。

但這樣的扎掙,只能屬於最後的瘋狂。

當他轉身欲要逃往城下的時候,一杆長槍,如毒蛇般刺入他雄壯的脊背。

大漢痛苦的咆哮了一聲,回身砸斷槍桿兒,但同時,數把鋼刀,已經刺入了他的腰腹,隨即亂刃齊上,將其剁成肉泥。

還在往城上攀爬的蠻族。呼喊聲四起,調頭便走,並好像傳染一般,傳遞到其他攻城隊伍當中。

一時間。激烈的戰事,好像一下便來到了結尾。

任憑騎着戰馬的蒙古人如何呼喊督促,甚至是砍殺,這些蠻族頭也不回的潰退了下去。

程書奇斜倚在城牆垛口上,大口的喘着粗氣,身上沒有一處不在隱隱作痛。尤其是被敵人的鈍器擊打了一下的胸口,更是悶的厲害。

他幾乎已經脫力,卻還是站直了身子,望着倉皇潰走的敵人,他高高舉起了手中帶血的鋼刀。

“猛虎。。。。。。。。”

“猛虎。。。。。。。。”

“猛虎。。。。。。。。。”

一陣陣的呼叫,從城牆上蔓延,之前,是敢死用命的號角,此時,則是勝利的宣言。

聲音在古北口上空,迴盪不休,山巒相應,久久不絕。

此戰,蒙古人麾下,遼東蠻族萬人隊,傷亡過半,也已膽落,不堪爲用了。

成吉思汗親賜千戶,遼東諸部首領,突耳,也戰死於古北口城牆之上。

對於秦軍而言,這並不是古北口一戰當中,最爲嚴峻的考驗,但可以說,這是此戰當中,最爲慘烈的一段戰事。

只不過一個多時辰,秦軍便戰死三千餘衆,兩個營正,戰死在城牆之上,旅率,伍長之類,更是戰死了二十多位。

程書奇重傷,命也去了半條,這位撐着股勁兒自己走下了城頭,隨即吐血昏厥,隨軍大夫瞧了瞧,肋骨斷了好幾根,身上中了兩箭,外傷加上失血過多,能撐到現在,只能說,意志頑強到了一定的程度。

用軍中的話來說,當之無愧的一條好漢。

秦軍損傷不輕,但古北口城牆,依舊在秦軍手中。

之後蒙古軍主力,終於開始攻城。

激戰到傍晚,讓秦軍上下略感差異,卻又鬆了一口氣的是,蒙古人的攻勢,反而不如那些遼東野人來的猛烈銳利。

不過,這其實也在意料之中。

蒙古人擅騎射,攻城反而是他們最爲薄弱的地方,騎慣了戰馬的他們,只要雙足落地,其實也就等於廢去了一半兒武功。

在猛虎武勝軍這樣步戰精銳面前,又有城牆可守的情形之下,蒙古人除了能在遠處,對秦軍造成些殺傷之外,竟是沒有太多的辦法。

而困擾蒙古軍的是,連日激戰,箭矢的消耗,比秦軍還要大的多。

可以說,蒙古人在遼東數載之積聚,差不多都用在了古北口一戰當中,讓他們沮喪的是,他們並沒有取得太多的戰果。

落日餘暉當中,成吉思汗鐵木真焦躁的望着那綿延如長蛇一般的漢家城牆,怒火在他胸中不停燃燒。

幾天過去了,北方的那些狗崽子,應該已經越過了當年金國人建立的那些寨子,進入了遼東北部。

但他。。。。。。鐵木真率領的勇士,竟然還沒有攻破這樣一道低矮的城牆。。。。。。。

他恨恨的拍了拍馬鞍子,若非他還派了哲別出去,不然的話,他會親自率領勇士上前,殺死敵人,或者。。。。。。。讓敵人殺死在這該死的城牆之下。

因爲他明白,蒙古人已經來到了絕境,突破了這裡,可能還有生機,不然的話,蒙古諸部將淪爲他人的奴隸。

對於蒙古人來說,已經處於絕境當中。

而對於張鋒聚部而言,其實情形也好不到哪裡去。

蒙古千戶哲別,此時已經率一萬蒙古騎兵,出了野狐嶺,出現在古北口側後方向。

速不臺,率五千騎兵,上了鬆亭關,沿關而下,往古北口進軍。

張鋒聚部,已然處於被包圍之中。

更爲險惡的是,守衛燕城的河北守軍,聽聞李任權兵敗河南的消息,李任權次子李傲率兵數萬兵馬棄城而走,向北方逃來。

其間席捲河北北部,燒殺搶掠,強拉丁壯,裹挾百姓義軍,成軍十萬,漫野而來。

張鋒聚部,徹底成爲了一部孤軍,河北遼東,風雲匯聚,皆在古北口周遭百里之內。

張鋒聚部,不但堵住了蒙古人南下的腳步,一樣阻隔了河北逃人們的去路。

腹背受敵,兵家之大忌,張鋒聚部卻退無可退,進無可進,只能死死守在古北口,沒有半點可以躲避的餘地。

不過,身爲軍中主將的張鋒聚,卻並不算擔心。

當聽聞河北兵馬大舉前來的消息之後,更是哈哈大笑,狀甚歡欣,因爲他知道,這意味着,大哥在河北,必定大勝李任權,不然的話,燕城兵馬,怎麼會傾巢而出,以這樣一往無回的姿態,向北而來?

基業不要了嗎?還是蒙古老爹更讓他們親近?

河南大勝,援軍剋日必到,而且,他也不是沒有半點的準備。

古北口西南,潮水西畔,燕山西南山麓,一萬秦軍騎軍順水而下,在這裡終於攔住了出了野狐嶺的一萬蒙古騎兵。

這一部秦軍騎軍,其中有三千興武軍所部,興武軍指揮使李刑此時率兵已經北上草原,歸於大將軍木華黎麾下,而興武軍主力,其實一直在南邊作戰,由王勝保統領。

剩下的三千人,是張鋒聚跟李刑強討而來,也爲猛虎武勝軍騎軍補足了一萬之數。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當初猛虎武勝軍最爲強大的時候,有騎軍近四萬衆。

但自成武鼎革以來,猛虎武勝軍也快速渡過了他的巔峰時期。

河東,河中各部軍中,其實都有着猛虎武勝軍所部存在,加起來怕不有十餘萬人馬。

到了如今,猛虎武勝軍的番號,只能由大同張鋒聚一部來使用了,其他盡都拆分了出去,補足各部之不足。

像興武軍,自建成以後,便將猛虎武勝軍騎軍大部接管了過去。

可以說,興武軍和猛虎武勝軍,是一雙連體嬰兒,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而河北,遼東一戰,興武軍和猛虎武勝軍這樣的大將軍趙石的嫡系人馬,自然都將在列。。。。。。。

而這一萬秦軍精銳騎兵,逡巡於古北口之後,防備的便是此時這樣的情形了。

(月票呢,兩更啊,阿草努力中。)(未完待續。)

第155章 祝壽(五)第1438章 舊情第1213章 攻城第82章 突破第304章 爲將第994章 戰前第1566章 不安第1217章 左廂第416章 熱鬧第1091章 終結(四)第921章 死戰(四)第955章 目光第144章 出行(三)第765章 入甕(三)第734章 臨汾第333章 山匪(三)第1507章 展示第195章 音境(一)第1386章 蜀僧第1062章 天下第1354章 開端第624章 處置第406章 獎懲(十一)第512章 雲涌(十二)第1418章 流放第1229章 軟硬第439章 演武(一)第1126章 迎候第14章 血戰(一)第207章 嚴苛(九)第1098章 商人(四)第1357章 用人第757章 獻計第1411章 遷徙第219章 詰問第1343章 大事第985章 開始第1375章 大夫第1296章 交易第717章 開端(六)第1155章 拜會(五)第1423章 告示第702章 湖畔第1071章 奪旗(二)第1429章 書信第712章 開端(二)第284章 罕王第54章 糧草第440章 演武(二)第167章 揚威(一)第1432章 老者第764章 入甕(二)第349章 韃靼第1243章 西涼(七)第1215章 諂媚第971章 忽難第十卷天下興亡誰人曉七百九十九章 聖旨第93章 應答(一)第534章 詭異第702章 湖畔第1119章 盟約(十四)第1521章 長亭(三)第414章 山林第1410章 樞密第19章 血戰(六)第637章 國武(一)第757章 獻計第656章 銀子第1177章 女人第132章 先生(三)第601章 來人(二)第1381章 進軍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七百零五章 亂子五第343章 突圍(二)第484章 舌劍第933章 問答第1339章 惱怒(二)第559章 寨子(三)第893章 閉門第1093章 終結(完)第1356章 消息第1361章 紛擾第1361章 紛擾第44章 麻衣第1452章 夜飲第251章 爲謀第917章 序幕第1344章 紛擾第1132章 河中第1564章 相議第765章 入甕(三)第295章 解州第846章 暴起第691章 新鮮(五)第35章 支使第1342章 談鋒第919章 死戰(二)第271章 開拔(一)第489章 勞軍第1414章 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