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清河郡到了

出了青峽,便來到大唐帝國真正的南方。原野上阡陌縱橫,花樹漸繁,溪河平流,安靜向南而去,直至最終匯入著名的大澤。

因爲有北面羣山和青峽的存在,所以哪怕南晉軍力強大,水師更是天下聞名,大唐卻沒有在南方平原上佈置重兵。

於是這片同樣富庶的原野,比北方少了些壯闊,多了些明秀雅緻的氣息,道路兩旁的民宅也是如此,大多是白牆黑檐,高低有致,若隱若現在青樹水車之間,並不顯得單調,反而別樣靜美。

黑色馬車繼續向南,沿途風景越來越安靜,溪河越來越多,清池石橋常見,農田相對變得少了些,幽靜的莊園卻多了不少。

原來已經到了清河郡。

清河郡有座大城,號稱大唐南原第一城,名爲陽關,這座池城地勢雖不險要,卻在極關鍵的交通要道中,故而朝廷雖未在此駐有重兵,陽關城的一應城防卻是由鎮國大將軍許世某部直接管轄。

如今的陽關城守姓鍾,城中第一大姓也是鍾,基本上把持了這座城池的各行各業,而鍾姓只不過是清河郡諸大姓裡最不起眼的一個門閥。

大唐南方的這些高姓大閥,擁有良田萬頃,財富無數,而真正能夠令得這些門閥綿延長久的卻是對教育的重視。

這些門閥最爲注重教化傳承,逾千年的底蘊風華,不知出了多少名士。大唐朝廷官員不說,多年前的歷任皇后不說,甚至還曾經出過數任西陵大神官,如今還有不少清河子弟在西陵神殿擔任神官,或是被天諭院禮聘爲教習。

清河郡的各級官員基本上都是由門閥子弟擔任,只是嚴明唐律在上,皇室暗中打壓數百年,如今的清河郡諸大姓相對比較低調,而且在本鄉本土任職,總想要與長安城爭些顏面,所以整個清河郡可以說是政治清明,治理有方,很是繁華熱鬧,加上特有的文人氣息,以及淺淡適意的、能夠被唐人所接受的宗教氣息,所以在唐人心中向來是排名前三的遊覽去處。

陽關城裡商鋪衆多,遊人如織,有大小湖泊共一百三十二,故又稱百湖之城,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城南的瘦湖,湖雖不大,卻地近府衙,更關鍵的是湖畔有南方最好的青樓與客棧,湖上有最華麗的花舫。

前往爛柯寺的使團,在陽關城休整暫歇數日,便是住在瘦湖東面相對清靜的一座大宅裡,那座大宅屬於清河郡七大姓裡的宋家,月前聽聞使團要來,宋家竟是毫不猶豫地讓了出去,可謂是給足了使團面子。

距離瘦湖約四個街區,有一個大唐郵所,郵所外停着輛黑色馬車。

寧缺隔着車窗,看着城景,看着街上那些相對行揖的書生,不由笑了笑,想起了書院裡那個曾經的同窗:陽關鍾大俊。

那個陽關鍾姓大力培養的鐘大俊,那個曾經無比敵視他的鐘大俊,那個被他打了無數次臉的鐘大俊,那個曾經被他冒名頂替過的鐘大俊,那個曾經被他關押了好長時間的鐘大俊,那個好長時間都沒有想起的鐘大俊。

“俱往矣。”

寧缺回想着當年在書院裡的日子,不由生出恍若隔世之感,如今他與鍾大俊早已是兩個世界的人,自然有資格這般感慨。

因爲令他厭憎的鐘大俊的緣故,他對把持陽關的鐘族自然也沒有什麼好感,順帶着對這座陽關城也沒有什麼好感,雖然坐着馬車一路看來,竟是挑不出這座城絲毫毛病,但他有些執拗地認爲,此間與長安城比較起來,總差了些東西,至於究竟差些什麼,他才懶得去琢磨。

便在這時,桑桑走了馬車。

寧缺問道:“銀子寄了?”

桑桑點了點頭。

寧缺說道:“確認用的是朝廷文書聯寄?”

桑桑說道:“能省五兩銀子,當然不會忘。”

寧缺滿意說道:“那便好。”

自從離開渭城之後,更準確地說,從老筆齋開張,然後開始掙到很多銀子後,他二人每月都會按時給渭城寄些銀兩。數目雖然不多,但總是個意思,而且按照寧缺的話來說,那個破地方要銀子也沒什麼用處,寄再多最終還是會落進賭坊和酒鋪這兩個地方,何必好死那兩個傢伙。

雁鳴湖畔宅院購置裝修再修,基本上花光了寧缺所有的錢,甚至包括明年的賭坊分紅也都花了出去,不過這次去爛柯寺應該要算是公差,所以他毫不客氣地假傳夫子的話,在前院黃鶴教授那裡連蒙帶騙取了三千兩白銀,又從徐崇山那裡威逼利誘弄了一千兩,囊中飽滿如昨。

他與桑桑依然習慣性地節約,不過既然是有錢人,自然開始在乎享受,顏瑟大師留下的馬車雖好,但在陽關城裡住馬車不免有些驚世駭俗,所以他挑了瘦湖旁一家看上去最高級的客棧,然後要了最好的房間。

把大黑馬交給客棧夥計,他囑咐那夥計千萬不要喂這憨貨豆包之類的乾糧,那夥計震驚無語,心想果然是豪客,居然養的馬嬌貴的連豆包都不能吃。

寧缺倒不是怕大黑馬吃壞肚子,而是怕它嫌伙食不好發脾氣。要知道這憨貨如今吃習慣了新鮮瓜果外加黃精山參之類大補的東西,哪裡瞧得上什麼豆包,至於草料更是看都不會看一眼。

本來這憨貨骨子裡就是一吃貨,這一年又被那頭老黃牛給帶進了溝裡,開始像夫子一樣講究飲食,奉行以食爲天的法則,如果真讓這它因爲伙食問題發瘋,便是他都不一定能鎮壓得住。

在房間裡簡單洗漱一番,寧缺帶着桑桑去了客棧前庭,在二樓要了個雅間,憑欄看着瘦湖,毫不意外地叫了最貴的席面。

南方的飲食果然別有風味,薰鴨醬肉這些油膩物也能做出清淡的感覺,碟旁擱朵青芽便有了雅意,而豆腐青菜之類的清淡物,卻是以濃醬暈染,再配上幾壺果酒,着實很是賞目悅口。

寧缺和桑桑吃的正開心,忽聽着樓下湖畔隱隱傳來一些嘈雜的聲音,有人在議論今日發生的某椿事情,語氣頗爲惱怒不滿。

寧缺靜靜聽了會兒,讓小廝喊來掌櫃,極奢闊地扔了一錠銀子過去,便打聽清楚了自己想要打聽的事情。

“崔老太公他老人家過百歲大壽,是何等樣的大事,便是皇帝陛下也親手寫了賀辭,讓禮部侍郎大人帶來賀壽,西陵神殿也派了人,便是鎮西大將軍冼植朗,那可是我大唐王將……這等人物,入陽關後也未作歇息,便趕到富春江澄園拜望老太公,你說紅袖招算得什麼,居然敢如此無禮。”

掌櫃說道,明顯可以看出他是真的很不高興。

寧缺這才知道,原來後日便是清河郡崔閥老太爺的百歲壽辰,大概是崔姓想着紅袖招難得出趟長安城,便邀其於壽宴上以歌舞助興,卻似乎中間出現了一些問題。

…………清河郡諸大姓,綿延數千年,甚至長於大唐國祚,向來極受世人尊敬,除了鍾姓,其餘諸姓並不居住在陽關城內,而是居住在富春江畔的莊園裡,富春江兩岸名園處處,默然證明着這些門閥的底蘊與勢力。

舉世公認,清河郡諸姓以汝陽崔氏爲首。

崔氏起於汝陽州。

千年之前,大唐立國之初,便是崔氏不顧別的門閥反對,堅決倒向長安城,同意清河郡併入唐境——雖說更多是迫於大唐太祖皇帝的恐怖壓力,但崔氏的堅持在事後被證明極爲英明——清河郡諸姓不止生存了下來,並且獲得了太祖皇帝的好感,爭取到了很多便利,而其餘敢於無視太祖皇帝的那些所謂千世之家,最終都落了個家破人亡傳承斷續的悲慘下場。

在隨後的歷史當中,崔氏一共爲大唐貢獻了五位皇后,換句話說,如今長安城皇宮裡的皇帝陛下,身上肯定也有崔姓的血脈,除此之外,更令人感到敬畏的是,崔氏還爲西陵神殿貢獻了兩位大神官。

如今的崔氏門閥依然強大而高不可攀,即將度過自己一百個年頭的崔老太公,曾經做過一任宰相。在皇室和文武朝臣們的刻意壓制下,清河郡諸姓出身的官員,居然能夠做到文臣第一人,這可是近三百年來的頭一遭,僅憑這一點,便可以想像這位崔老太公是何等要的人物。

很多年前,崔老太公便在宰相位置上歸老,其後他的二兒子做過一任吏部侍郎,如今已辭官,在富春江的莊園終日悠遊,還留在長安城朝廷裡做官的已經是崔氏的第三代長孫,也已經做到大理寺少卿的位置。

如此人物的百歲大壽自然擔得起陛下親筆道賀,擔得起禮部侍郎親自前來,甚至朝堂上很多官員都在猜測,如果不是爲了執行繼定的國策,或許陛下的恩賞應該還要更重一些纔對。

如今紅袖招可能觸怒的,便是這樣的一個超級門閥。

第42章 御史張貽琦之悔悵第188章 來了輛牛車第84章 春已濃,人將殘,書如故第87章 成京之戰(上)第63章 鴉雀無聲第181章 請受千刀萬剮第36章 他和她的談話(下)第62章 毀滅人生的一箭第3章 春天的故事(下)第45章 小停頓第76章 有求必應第10章 去接她第134章 影子與鐘聲第42章 希望在人間(上)第97章 月有圓缺,人有老病第45章 風在吹第153章 修佛第99章 破陣!第56章 雪崖之上怨憎會第64章 警兆第110章 崖壁上的雪蓮花第121章 燎原第121章 燎原第36章 與小人物的最終告別第12章 長安亂(上)第110章 朱雀、黑傘以及光明的夜第149章 在佛的世界裡狂奔第26章 雄城,好久不見第203章 大熱鬧第24章 未來的,我們的第46章 血鳳鳴桃山(上)第79章 不戰而別亦無憾第64章 萬里之行只爲吃第59章 竹下見故人第17章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第82章 黯然銷魂者,過河與棉花糖第128章 闢地(上)第291章 本命,桑桑唱歌給冬湖聽第85章 入魔(十)第180章 在青天上寫字第252章 都有不堪回首的童年第83章 且劈書山第一刀第95章 行走人間的佛子第115章 一覺醒來敵滅,重拾當年皮靴第45章 找藥第25章 海雨天風,往來不獨第278章 旗展第149章 在佛的世界裡狂奔第186章 三本書(下)第109章 真難看第118章 城頭說舊論堵疏第48章 你想戰,那便戰(上)第95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76章 有求必應第20章 三分兩分畫裡桃花第65章 立於冰者,言以殺之第112章 世間對寧缺的歡迎是……第160章 此路不通第91章 同一個夜第5章 看與不看第104章 一心安處第44章 那些不值錢的事第2章 春天的故事(中)第27章 花前月下(下)第108章 敢教日月換新天第102章 在那天之外第273章 這何嘗不是一種領悟第111章 紅了眼第203章 大熱鬧第52章 斬塵緣第43章 御史張貽琦之入港第164章 宮門宅的夜話第163章 我不想你走第119章 七天第78章 入魔(三)第63章 箭指人間第63章 一世人,兩碗煎蛋面第73章 一顆青梨第43章 誰能知命第35章 黑驢,無人敢騎第103章 京城夜第5章 桑桑的病第110章 崖壁上的雪蓮花第47章 赴死第160章 喝了這杯茶,再來問問啥第47章 唱支山歌給你聽,我自威風凜凜第90章 勝在千世第94章 天亦病(上)第51章 白雪墨眉不相欺第143章 辯難始第58章 望天第65章 問天(下)第14章 將軍府外有天羅第70章 彈疼紅葉,掐斷黃花第22章 史書的開端第57章 破境之約第33章 這纔是戰鬥第28章 開賭,擺人頭(下)第185章 放聲而笑(下)第91章 同一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