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第254章 戰國四名將之一,王翦

第254章 戰國四名將之一,王翦

【徐達從洪武四年鎮守北平,此後十餘年間,數次率兵出塞,使元朝殘餘勢力不敢輕易南下,保衛了大明的北方邊界,使百姓得以安享太平,朱元璋也由衷地稱譽徐達是大明的“萬里長城”。】

【在明王朝的建立過程中,徐達開闢江漢流域,掃清淮楚之地,攻取浙西,席捲中原,聲勢威名直達塞外,先後降服王公、俘獲將領不計其數,但他從不居功自傲,在皇帝面前尤其恭敬謹慎。朱元璋經常召見徐達,設宴歡飲,每每以布衣兄弟相稱,而徐達總是謙虛謹慎,小心應對,不越君臣之尊卑秩序。

按照朝廷的禮儀制度,徐達官至丞相,外出時備有相當規模的威赫儀衛。

但他時常乘着普通的車馬出門,回到家中也過着儉樸的生活,從不奢侈浪費,或者歌舞宴請以誇耀自己顯達高貴。

朱元璋曾對徐達說:“大將軍征戰幾十年,勞苦功高,從未安寧地休息過。我把過去住過的舊宅院賜給你,你可以安享天倫之樂。”

朱元璋所說的舊宅院,就是他稱吳王時的王府。

徐達堅決推辭,不肯接受。

有一天,朱元璋帶徐達來到舊吳王府,設計將徐達灌醉,然後把他擡到牀上,蒙上被子,想用這種辦法強迫他接受賞賜。

徐達酒醒之後,驚慌失措,急忙下牀伏地向朱元璋請罪。

朱元璋見徐達如此謙恭,心中非常高興,便不再硬逼他接受舊王府。】

“呵!老朱你可真的作!”

“朱元璋殺了多少功臣,徐達能不小心麼.”

“有傳言吶,徐達也是被朱元璋逼死的!”

【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留守北平的徐達得了背疽,次年二月,病情加重,隨後去世。

徐達死後,朱元璋親至葬禮以示悲瘍,把他列爲開國第一功臣,追封他爲中山王,諡號“武寧”,贈三世皆王爵。

朱元璋曾經稱讚他說:“謙遜知禮,不貪圖美色、財物,行爲正派沒有瑕疵。”】

【綜上所述,徐達排名華夏曆史十大軍神第四位,實至名歸!】

朱棣的世界裡。

徐達之女,朱棣皇后徐徐妙雲,看了一眼天空光幕裡那位慈祥而又威嚴的面孔,又看了看尚處於昏睡之中的朱棣,不由得將朱棣的手握得更緊了。

徐達是她的父親,朱棣是他的丈夫,這兩個對她來講無疑是這一生當中最爲重要的兩個男人。

之前,她的丈夫朱棣上了明君榜;現在,她的父親又上了軍神榜,這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榮耀。

徐妙雲感覺自己很幸福,也十分的自豪,但她心裡還有有一個小小的期待:“如果.我是說如果,能有一個‘十大賢后榜’的話,我可以上榜嗎?”

朱元璋望着光幕,心裡有些不太舒服,“都說歷史上的咱殺戮過盛,損耗了大明的國運.但好在咱沒有殺徐達和湯和,也算是沒有徹底丟了腦子.唉。”

“總算有大將軍爲我大明爭了一口氣!朕要再接再厲,使我大明千秋鼎盛!”朱棣頗爲振奮的說道。

徐達的戰鬥看起來似乎都不太驚豔,砍瓜切菜一般的就趕走了蒙元,收復了中原大地,也正應了之前蔡昭姬世界裡曹操說的那句話:“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如果徐達沒有那一次慘敗的話,說不定可以與李靖、韓信並列,只是可惜沒有如果

休息片刻,接下來進入下一位被盤點者的視頻直播!

【少李輕兵去不回,荊人勝氣鼓如雷。】

【將軍料敵元非怯,能使君王促駕來。】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短視頻:盤點華夏曆史十大軍神!】

【製作者:蘇遷】

【華夏曆史十大軍神第三位:戰國四大名將之一,滅國狂人,王翦!】

唐太宗李世民摩挲着鬍鬚,暗道:“王翦排第三位.那麼一二名就在韓信與李靖之間產生了。

依朕的判斷,李靖出將入相,韓信政治白癡,無疑是李靖更有希望成爲第一名。”

“哈哈哈哈!”想到這兒,李世民不由得大笑起來,道:“之前的‘功勳皇帝’和‘名相’都被秦朝得了去,‘猛將’霸王項羽其實也可以算是秦朝的人。

這下終於有個李靖可以挑戰挑戰秦朝的老大地位了,希望結果不要令朕失望啊!”

劉邦也在思考着同樣的問題,“聽後來人說,李靖這傢伙好像也被人稱作兵仙,而且文武雙全,出將入相,比韓信全面多了。

不過韓信的功績十分強大,李靖不一定比得過,到時候就看蘇上神如何評定了!”

“王翦竟然只排第三???”嬴政眉頭微皺,暗道:“韓信很厲害,朕已經知曉,但這個李靖竟然也能拍在王翦之前唐朝不僅出了四位軍神,其中一位竟然還能排入前二,不得不說,唐朝不愧是華夏曆史最輝煌的朝代之一。

不過朕現在有了許多人才,還有了先進的治國理念,朕相信,以現在那些還與野獸爲伍的蠻夷,是無法阻擋朕一統大世界的腳步的!”

沒錯,嬴政現在不僅想幹掉匈奴、百越,他還甚至想稱霸整個地球!

【王翦,相信大將對他都很熟悉了,他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破趙滅楚,掃平三晉,爲秦滅六國,一統天下立下了悍馬功勞。

“山東有六國,王翦滅其三”,是一位妥妥的“滅國狂人”,算得上是秦國統一天下軍功第一人。

但在豐功偉績面前,王翦卻果斷的功成身退,顯示出了他過人的魄力和充滿智慧的政治覺悟。】

【今天,就讓我們以王翦將軍的視角再次走進秦國,走進那充滿熱血與硝煙的大一統時代!】

【王翦也是土生土長的老秦人,據傳還是周靈王太子晉的十八世孫。

在別的小孩兒還在和泥巴的時候,他就已經學起了排兵佈陣和武器格鬥之術。】

“和泥巴怎麼了?咱和大哥一起和泥巴和到大,不也趕走了蒙元,統一了華夏?”徐達頗爲不服氣的說道。

但說真的,華夏曆史上的布衣皇帝,真正從最底層幹到九五之尊的,也就只有明太祖朱元璋和漢高祖劉邦了.

【王翦少時喜歡舞槍弄棒,好讀兵書,已經具備了成爲名將的潛質。

可惜的是,王翦沒有白起那般幸運,一開始就能遇到賞識自己的伯樂。

公元前287年,十六歲的王翦加入秦軍,四年後,他就被提拔爲副將軍,經歷過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秦始皇,尤其深得秦始皇的信任,以師敬稱。

苦熬數十年,王翦可算是等到了機會,熬出了頭。

當時,秦國朝廷上下,不是呂不韋,就是嫪毐的黨羽。

秦王嬴政需要培植屬於自己的勢力,於是出身清白,與貴族權臣沒有交集,在軍中還有點地位的王翦就被嬴政相中,留在身邊培養聽用。】

(本章完)

第121章 猛將第一,霸王項羽!第47章 歷史十大昏庸皇帝!261.第260章 名聞海內,威震諸侯第111章 被低估的名將,秦瓊秦叔寶第14章 都是我劉邦的手足兄弟,至愛親朋(感第42章 萬古一帝,秦始皇!第139章 千古諍臣,人鏡魏徵第85章 朕的決斷依舊英明(感謝【人在江湖E289.第288章 唐朝的救火隊員,李沁182.第182章 左手抱娃,右手提刀!第93章 爲臣死忠,爲子死孝,死得其所哉214.第214章 西域烽煙起第140章 只做良臣,不做忠臣第18章 來自皇帝們的打賞246.第246章 滅國,我們是專業的第55章 迥然不同的抉擇205.第205章 沒有最慘,只有更慘184.第184章 殺豬盤?第100章 他生生爲大明打下了半個江山!236.第236章 李隆基:我怎麼突然就成了太上287.第286章 杯酒釋兵權,抑武重文的開始第12章 兩極分化的朱棣第54章 先祖降臨?253.第253章 十六年,趕走蒙元,再造華夏!276.第275章 寒門天才謀士劉穆之第88章 反覆橫跳,改革失敗第84章 自毀長城秦二世第97章 橫行天下常遇春!182.第182章 左手抱娃,右手提刀!259.請假一天第129章 一條鞭法和考成法第135章 禍從天降,晚景淒涼第116章 王不過項,將不過李第112章 相愛相殺的“門神”第140章 只做良臣,不做忠臣第118章 五胡亂華,漢族的至暗時刻182.第182章 左手抱娃,右手提刀!第57章 宋太祖之憂第142章 李承乾爲何會造反?第109章 起死回生?! (月底了,求個月票啊第72章 疑惑的石敬瑭211.第211章 沒關係,我會出手263.第262章 破趙 降燕 滅齊第23章 厚黑學鼻祖,劉邦197.第197章 全殲金軍!第152章 賈某覺得陳平沒問題第27章 “漢”,一個民族的符號(感謝【秦九225.第225章 岳家軍,不鳴則已一鳴動九天!267.第266章 料敵先機第102章 他成了忠 義 仁 勇 禮 智 信的代名第104章 暴斃的呂蒙,被嚇懵的孫權208.第208章 李隆基也開始蠢蠢欲動了第74章 自號“十全老人”的皇帝第42章 萬古一帝,秦始皇!174.第174章 震天弓,方天戟,看我薛某人殺第3章 原來,這是上天對朕的啓示?第15章 堪稱完美的皇帝,劉秀第59章 這口鍋可真大!第76章 大金千古名臣完顏構220.第220章 叔祖父和老爹都沒做到的事情,第125章 項羽的抉擇第19章 隋文帝,楊堅第14章 都是我劉邦的手足兄弟,至愛親朋(感第137章 關鍵時刻總有他的身影252.第252章 從南殺到北,如犁庭掃穴,所向287.第286章 杯酒釋兵權,抑武重文的開始第14章 都是我劉邦的手足兄弟,至愛親朋(感第155章 審時度勢,明哲保身第50章 天要滅我大明?第22章 劉邦成功的秘訣第88章 反覆橫跳,改革失敗第68章 有時候尊嚴也是決出勝負的重要一環第80章 小聰明,大悲劇192.第192章 拿下六賊,砍了祭旗!第105章 白衣神將薛仁貴198.第198章 一入風塵深似海第59章 這口鍋可真大!第58章 開始煥發新生的大明273.第272章 歷史十大謀士!228.第228章 十二道金牌,十年之力,廢於一214.第214章 西域烽煙起183.第183章 願得一人心,白頭不分離第49章 靖康之辱!183.第183章 願得一人心,白頭不分離第80章 小聰明,大悲劇260.第259章 背水一戰,陷之死地而後生!184.第184章 殺豬盤?191.第191章 警告!金軍來襲!!!175.第175章 歷史十大才女第105章 白衣神將薛仁貴235.第235章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259.請假一天244.第244章 初戰薛延陀,六千破八萬!第83章 以自己的歷史爲鏡267.第266章 料敵先機第24章 今天的獎勵不一般279.第278章 沒所言,言必中220.第220章 叔祖父和老爹都沒做到的事情,第31章 改革制度,老朱也是一把好手173.第173章 歸處,亦是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