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轟動

應該說昨天晚上董德昌鑑定青銅鼎有着諸多不利的因素,比如天色的原因,當時是晚上,即便白熾燈很亮,但是相比於自然光還是差了很多的,又比如專業的因素,董德昌在青銅器鑑定方面並不擅長,還有精力的原因,董德昌的年齡大了,當時又是凌晨,精力確實跟不上了。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董德昌憑着審慎的態度並沒有給出鑑定結果,應該說也是可以理解。

對於王義軍的到來,宋喜才顯得非常開心,王義軍是收藏方面的專家,宋喜才差一點都跑上去跟他要簽名了。

對於青銅鼎的鑑定,王義軍在仔細研究了數個小時之後,得出了一個讓除了于飛之外的所有人都震驚的結論,那就是這個青銅器確實是老物件,而並非是仿品。

“老王,你不會是看錯了吧?”董德昌還是有些難以相信。

“老哥,事實上,我也有些不敢相信。”王義軍說道:“如此大的青銅器,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而且我還產生一個連我都感覺到匪夷所思的猜測。”

董德昌笑道:“說吧,這麼大的青銅器都是真的了,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匪夷所思的?”

對於于飛的好運氣,董德昌已經不想說什麼。雖然王義軍得出的結論和他的截然不同,但是董德昌並沒有絲毫的不悅。他反而替于飛開心,年代如此久遠。器形如此之大的青銅器的價格是無法估量的。這個于飛,他好像對於古玩有這一份天生的直覺,每每都能讓他撞見好東西。自己第一次在揚城天寧寺看到認識他,就是因爲他買到了子剛款的執蓮童子。董德昌自問,如果他遇到了這樣大的青銅鼎,恐怕也會不屑一顧的。

“我猜測這個青銅鼎很有可能就是九州鼎。”王義軍緩緩的說道。

“噗!”正在喝水的宋喜纔將口中的水全噴了出來。

董德昌的臉上露出凝重的表情:“老王,你有幾分把握?”

要知道到了王義軍、董德昌這樣的地位,任何話都不可能隨便的說出口,王義軍既然說出口了。那說明他已經有了幾分把握。

沒有想到的是,王義軍搖了搖頭說道:“我連一分的把握都沒有。不過,這個青銅鼎卻讓我聯想到了九州鼎。之前我一直認爲九州鼎一共有九隻。但是看到這個鼎之後,我改變了我的想法,九州鼎很可能就是一隻,在一隻鼎上涵蓋了九州的山水、珍禽!而將九州鼎演變成爲九隻鼎。很可能是後人的誤傳!”

不能不說王義軍說的非常有道理。可是這實在太有些匪夷所思了,讓一個人改變長久形成的看法還是太艱難了。

董德昌搖了搖頭說道:“我還是有些難以相信呀。”

“老哥呀,既然如此,咱們不妨再多找幾位老夥計一起來研究研究如何?最好同步再做一個碳十四檢測,就更保險了。”王義軍建議道。

“恩。”董德昌點了點頭,說道:“看來也只有如此了。”然後他又轉向于飛說道:“于飛,你沒有問題吧?”

因爲青銅鼎是于飛的,這也是對於飛表示尊重。

于飛笑着說道:“我都聽師傅的。”

對於飛的回答。董德昌很滿意,收了這樣一個徒弟。董德昌可謂是老懷大慰。

很快,以寧都爲中心,彙集了一大批青銅器鑑定專家。

因爲九州鼎的事太過重大,很多對此有研究的專家學者都被邀請了過來,這其中就包括觀反博物館館長馬尚都,考古學的專家魯遙思等人。

數十位專家圍繞着青銅鼎是否就是九州鼎展開了論證。

與此同時,碳十四的鑑定結果也出來了,青銅鼎的鑄造時間在夏朝,與九州鼎鑄造的時間基本一致。

再加上青銅鼎上的紋飾,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傾向於認同青銅鼎就是九州鼎,被口口相傳數千年的九州鼎其實並非是九個,而只有一個。

九州鼎重現世間的消息傳出之後,引起了國內外的震動。

要知道九州鼎作爲中國的象徵,意義之重大,可謂無與倫比,甚至於引發了一場大討論,持續了數月之後才漸漸平息,而通過這場大討論,青銅鼎就是九州鼎的事實也爲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

對於青銅鼎的展覽,于飛本來想放在觀反博物館的。但是故宮博物院荒神了,軟硬兼施,要取得展覽權。

但是于飛一點都不吃這一套,最後故宮博物院託關係找到了葉老爺子,才最終讓于飛同意將九州鼎放到故宮博物院暫時展覽。九州鼎與時下的民族復興結合在一起,掀起了一波波“熱潮”,激發了人民羣衆民族自豪感,提高了凝聚力。

連一號首長都通過葉老爺子向于飛表示了感謝。當然,無心從政的于飛對此一點都不感冒。在他看來這口頭的誇獎還不如給點錢來的實惠呢。如果讓一號首長知道了于飛心中的想法恐怕也會很無語吧。

九州鼎的熱潮還沒有過,觀反博物館立馬又掀起了一個古玩收藏的熱潮。主角是兩柄劍和一幅畫。

兩柄劍自然是魚腸劍和湛盧劍,而畫則是于飛剛從愛麗絲公主處取回的《洛神賦圖》的真跡了。

要說愛麗絲公主還真的很夠意思,隨《洛神賦圖》真跡和魚腸劍一同護送過來的還有數十件中國的古玩藝術品,其中甚至不乏價值百萬的青花瓷器。對此,于飛專門又致電愛麗絲公主表示感謝,但是愛麗絲公主的情致似乎不高,于飛也就沒有多說,草草的掛斷了電話。雖然和愛麗絲公主相處的時間不多,但是對於嫵媚的公主殿下,于飛還是很有好感的,還有那一夜糊塗的風流債,更是讓于飛剪不斷理還亂。但是想到兩人之間如此大的差距,這段感情還是沒有開始的好。

無論是魚腸劍,湛盧劍還是《洛神賦圖》真跡都可以算得上是稀世珍寶。對於它們的面世,不少專家剛開始並不相信,爲此,在馬尚都的阻止下,諸多專家對這三件國寶進行了鑑定,很快便得出了結論,這三件國寶全部是真品無疑!

雖然對《洛神賦圖》的鑑定要複雜一些,不過那也要比九州鼎的鑑定要簡單多了,《洛神賦圖》真跡的面試同樣轟動一時,這讓故宮博物院和觀反博物館成爲了京都最熱的旅遊景點,吸引了一大批中外遊客蜂擁而至。

爲此,兩個博物館不得不制定了每日參觀人員的限額,以免超負荷的運轉會影響藏品的安全和保存。

爲了避免麻煩,這次於飛同樣要求馬尚都等人對外隱瞞這些國寶是出自於他的事實。馬尚都雖然有些不理解于飛爲什麼要這麼做。但是對於他的強烈要求,當然也會滿足的。

這樣一來,對於包括《洛神賦圖》真跡在內的三件國寶的歸屬就成了新世紀之初最大的猜想了。

不過因爲當事人三緘其口,這個秘密一直沒有揭開。

雖然如此,還是有些人猜到了這三件國寶的主人是誰了。

老態龍鍾的秦延在孫女秦小衿的攙扶下也參觀了觀反博物館。對於老人家的到來,觀反博物館特別閉關一天,館長馬尚都親自陪同,而安全保衛工作也是非常的嚴密。

其實以秦延的身體狀態,完全不必要如此。但是畢竟已經年逾九十,如果還是健步如飛,恐怕會招來懷疑。

“秦老您看,那就是《洛神賦圖》真跡,也是唯一一幅被證實是出自顧愷之手筆的書畫作品。”馬尚都介紹說:“而旁邊的刀劍館中,存放着的則是十大名劍之二的魚腸劍和湛盧劍。”

秦延的呼吸一陣急促,魚腸劍和湛盧劍不僅是十大名劍之一,更是逍遙門的三大聖劍之一。他本來以爲這一輩子都無法再見到這三柄聖劍了,沒有想到上天垂憐,在他即將入土的時候,竟然還有機會能見到其中之二。但願,這兩柄劍都是真的。(……)

第48章 畫中的男人第43章 古怪的佛像第190章 探查第279章 珠寶展銷會第320章 打草驚蛇第285章 極品鑽石第604章 第十件鎮館之寶第257章 狼狽退出第231章 交換規則第267章 失神第66章 仇人見面第63章 神器法眼第402章 零的刺殺第525章 震驚第173章 火了第580章 一字之惑第34章 雅集齋第593章 羣雌匯聚第135章 報復第153章 枉凝眸第428章 玉璧、玉環第447章 股東身份第571章 我來解決第609章 婚禮第289章 馬不停蹄第353章 不情之請第289章 馬不停蹄第573章 說書第59章 吃“豆腐”第112章 出價第525章 震驚第312章 麻醉第487章 落幕第135章 報復第153章 枉凝眸第492章 節外生枝第160章 白玉鳳首簪第221章 託庇於女人?緊急通知致歉第568章 鳳陽第506章 過河拆橋第395章 九州鼎?第93章 樑子第511章 賭注第543章 塵埃落定第578章 要他們死!第209章 日本瓷祖第128章 考慮第245章 婚禮第150章 又回寧都第157章 你算什麼東西?!第237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246章 兒媳婦第124章 戲開鑼了第344章 禮物第127章 百分之六十第303章 完工第468章 進來吧第456章 陷入困局第274章 火併第538章 機會來了第320章 打草驚蛇第488章 雞血石第371章 殺戒開第481章 “出綠了”第543章 塵埃落定第433章 不死心第528章 漫天要價(下)第216章 收藏室第63章 神器法眼第66章 仇人見面第532章 賭局第339章 忍痛割愛第515章 裝13第13章 天價第321章 倫敦拍賣第409章 百合第608章 收藏的醜陋第142章 古玩一條街第339章 忍痛割愛第214章 故障第503章 地宮開啓第39章 于飛的打算第239 逼宮第272章 夜幕降臨第260章 大圓樓第431章 垂棘之璧第341章 意想不到的收穫第609章 婚禮第321章 倫敦拍賣第569章 變故第167章 潘家園第391章 故人來第367章 奇蹟發生第533章 雙方代表第333章 異變突起第319章 瘋狂掃貨第416章 求一觀第476章 不虧第405章 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