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2章 三岔口

李績猜的不錯,接下來的取經過程簡直就可以用一帆風順來形容,順利的讓人不敢置信,這讓大家的心情又變的開朗起來。

當然,也有一些外界的變化,比如在經過凡人國度時,輿論風向有了詭異的變化。

在之前的行程中,所到達的每個凡人國度似乎都只有佛門存在,彷彿鋪天蓋地的都是佛法氣息,而道家的存在感卻幾近於無。

這當然只是表象,這些現象只是佛門大力宣傳運作的結果,在平時的正常情況下,幾乎每個凡人國度都是道佛並重的,就連國師都一定是至少兩個,一個和尚,一個道士,在道家在內景天中佔優勢的情況下,又怎麼可能有凡人國度敢於忽視道門的存在?

現在的變化就是,這些本來在佛門取經過程中偃旗息鼓,冷淡旁觀的道家子弟,也不知到底犯了什麼邪,得到了什麼上面的指示,開始和佛門一樣,大力鼓吹起這次取經了。

結果就變成,每當取經隊伍進入凡人國度,被民衆夾道歡迎時,兩側民衆都涇渭分明,一側是藏青色的道家門徒,口稱無量天尊;一側是土黃色的佛門子弟,滿嘴阿彌陀佛……

互相對立,卻又秩序井然;這是民間的對立,還在可控範圍之內,大家鄉里鄉親的,脫了各自的道袍僧服,回去鄉里還是好鄰居;但當對立的層次逐漸提高,爭吵延伸到朝堂之上時,可就火藥味十足,刀光劍影,恨不得當堂分個上下,比個高低。

道家之所以參與進來,是因爲他們在鼓吹一種全新的觀點:這次西遊取經,取的卻不是佛經,而是道藏!

寶光山在內景天內圈,整個取經路徑也是在中圈略作曲折後就徑直往內切,直至內圈距離核心處瀚海風潮很近的寶光山爲終點,

但是,內圈可不止一個古蹟名勝,就在寶光山之旁,就有幾個其他道統的古蹟,其中之一便是道家很著名的羅浮山,同樣以典藏出名,存冊無數。

道教在和佛門撕破臉後,就開始公開宣揚其實這次取經的目的並不在寶光,而在羅浮,由此引來糾紛無數,大家各說各理,各論各據,在輿論上打的是不可開交!

李績知道,這是道家在向他無形的施壓,有相救之恩,有道統之同,現在製造出輿論,就是讓你據此而行!

這一切,不需人教,不需分說,這一點還看不出來,這道算是白修了!

取經隊伍所面臨的,就是這麼一個紛雜繁複的局面,路上倒是安全了,原本險惡的天塹妖怪都已不在,但本來應該最省心的人類國度之旅卻變的舉步維艱,各種佛門團體,各類道家協會,爭相拉攏,說經講法套近乎,其中不乏內景天的大能之士,扮成凡人,混在其中,居中說合,或講理,或分析,或利誘,或威脅……

最搞笑的一次是在一次朝堂辨論上,扮作普通人的一名佛門大能和一名道家陽神,兩人當庭激辯,各不相讓,慢慢辯出火氣,由嘴辯變成手辨!

又不能壞了凡人廟堂,更不能害了滿朝文武性命,所以只在朝堂上拳拳肉搏!在滿朝文武看來是兩個老頭舞王-八拳打架,但其實勁力內斂,摧枯拉朽,龐大精純的力量都蘊含在內秘中,些微的外泄也被導向城外一座鍋背山,

等兩人終於戰罷,各自憤然離去時,三日後,城外鍋背山轟然倒塌,世人皆不明其故,也是一段奇事。

在對待取經隊伍的態度上,佛道之間達成了脆弱的平衡,大庭廣衆,朗朗乾坤,不管私底下行事如何,但表面上的文章是一定要做的,也不僅僅是虛僞,也是一種底限,如果有一天,連這點底限都沒有,修真界就只能走向瘋狂和毀滅。

取經隊伍沒有了生命危險的威脅,但卻忽然發現自己對未來方向失去了判斷,他們連自己具體的目的地都已經分辨不清,是寶光山?還是羅浮山?

大家都把目光放在李績身上,李績卻笑而不答,避而不談,他倒是覺得,其實每個人對自己最終方向都是清楚的,這支隊伍中的四個人,就沒一個糊塗的。

綠水青山,如夢畫卷,沒有了天敵的取經隊伍悠閒的走在這樣的畫卷中,彷彿成爲了畫中人,

有畫就必須有歌,李績扯開了破鑼嗓子,

“你挑着擔,我牽着馬,

迎來日出送走晚霞。

……一場場酸甜苦辣。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山豬就撇撇豬嘴,“鴉哥,你這曲兒也太不貼切了吧?

有納戒,誰還挑擔呢?那劣馬認路好着呢,還用牽?

還酸甜苦辣,最近嘴裡淡的很,就只一個鹹,下一處市集該補些調料了!

路在何方?我就覺得前途不明,迷霧重重,要想活的長久,咱們不如打道回府來的更安全些!”

李績就嘆了口氣,這西遊,被這幾個夯貨全毀了!

城府甚深的金道佛,英雄情節旺盛的白馬,好吃懶做的山豬倒是本色演出……

自和雷音大士一戰後,身體受創嚴重,雖然未傷根本,但恢復也需要一些時日,幸運的是,佛道之間形成的平衡給了他這個喘息的機會,

並不是全無收穫,戰鬥中的捨生忘死的接觸攻擊自有他的目的,不足爲外人道!

最讓他滿意的,是在生死關頭仍然壓抑劍意的表現,讓他在隨後的默劍進境中一日千里,成功在望,而原本他以爲要達到這樣的進境是至少需要百年的。

在每日練功之餘,他也會掏出涇河龍王相贈的空間輿圖,再和他們現在的路徑兩相比對,看着開始逐漸變的清晰的目的地,心中一片沉靜。

最後一個人類凡人國度名前唐國,是個小國,出這小國前面有個三岔口,偏南通向寶光山,偏北去往羅浮山,所有爭奪的答案就在於,他們在穿過前唐國後,在三岔口處是偏南,還是偏北?

這將決定他們的結局,甚至生死!

第622章 銀翼章節感言第769章 合作第258章 財物動人心第2251章 定計【求保底月票】第428章 傾巢第773章 分髒第3章 初露鋒芒第1704章 出遊第2096章 較量第1651章 遊第1361章 暗域風雲三第1808章 定議第2175章 螳螂捕蟬第2246章 空虛第1540章 深入第642章 流浪衆生象第2053章 夢境第666章 憤怒的血河第236章 懲罰第1580章 轉變【爲六千票加更】第292章 絕望的太乙第663章 瘋狂的血河第10章 佈陣鬥妖第611章 奠祭第752章 嬰七第1418章 進入【爲銀盟扣腳大漢加更5/10】第1037章 秋蟬第1208章 出界第418章 門派任務第1434章 六眼第1937章 野豬第1592章 衆星之城第1527章 靜心第1534章 在路上第1061章 都是命[爲盟主點亮星空加更]第2324章 乾淨利落第1217章 招呼【爲千票加更】第1642章 莽古第1303章 內谷城第1141章 艱難的回撤第1201章 解決第1056章 開始第432章 辟邪的變化第679章 攤牌第2153章 等待百盟感言第444章 解決第1826章 雲集【求保底月票】第490章 惡作劇第1035章 怪事第2199章 太虛第618章 糾紛第2122章 糾紛第844章 結局第348章 鴻蒙珠第300章 密集防守第814章 三屠[銀盟加更10/10]第811章 見識[銀盟加更7/10]第2270章 蓮花的猶豫第1293章 變化第1108章 大千[爲二千五百票加更]第2075章 佛國【爲盟主吳何加更】第1195章 三百章【爲盟主大爲兄加更】第209章 雙驕之戰一第1420章 最無聊的戰鬥【爲銀盟摳腳大漢加更8/10】第1916章 翻牌【求保底月票】第1590章 亂花迷人【爲七十大慶加更】第1115章 脫離第48章 大難臨頭第2011章 前赴後繼【爲銀盟北極熊2018加更2/10】第322章 可怕的劍修第999章 大家好[求月票]第1019章 有一種順利有些話不吐不快第1347章 寒鴨行商第1049章 輾轉[爲書羣百人加更]第62章 六識之術第392章 碧海潮二第1810章 通天塔【爲三千票加更】第539章 虛天第890章 演砸了第991章 開始[爲盟主文武加更二]第1654章 時間第591章 事了拂衣去第1681章 會合第1349章 莽行者【爲盜版來的朋友們加更】第413章 賭勝感言第1590章 亂花迷人【爲七十大慶加更】第711章 最後第128章 仙女們二第499章 結束第1782章 騎龍尊者【爲盟主昊天玄元至聖司命大帝君加更】第1541章 凌天第81章 李氏之殤第622章 銀翼第1965章 懷疑第1456章 擋路者第2181章 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