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起名

寒春二月,半夜三更,楊太后坐在垂拱殿中批閱奏章。

清華的小黃門站在下首,正一五一十地同她回稟今日小皇帝的作息。

“……回得宮中之後,先背了書,復又讀了一個半時辰的《秦魏詞格律》,抄出來半頁紙……”

楊太后原本只是半邊耳朵聽着,手中動作並未停歇,此時卻忽然擡起頭,訝然問道:“《秦魏詞格律》?”

小黃門恭敬道:“正是,原還讓搬了《全秦詩》過去,好似看了沒多久,就放在一邊了,只盯着那《秦魏詞格律》,本該要就寢,最後足過了半刻時辰才歇下的。”

聽得他這樣說,楊太后便有些坐不住了。

若是《全秦詩》倒是不怕,多爲正經之言,可那《秦魏詞格律》當中不少穠詞妙語,有些誤人。

趙昉並未成人,好容易進的宮中給醫官們調養了這些日子,終於漸漸康健起來,還不到成親的年歲,最好多守幾年童子關。

要是他一心想那等亂七八糟的事情,不上心國事倒是其次,最要緊是一旦虧空了身體,哪裡去給她再尋一個兒子出來?

楊太后越想越怕,也顧不得大半夜的,連忙着人把輪值的醫官喚了過來,要調閱小皇帝的脈案。

那醫官睡得正好,忽然被人拍醒要尋脈案,嚇得魂飛魄散,還以爲天子出了什麼大事,直到站在階下,聽得楊太后問話,方纔漸漸回魂,鬆氣道:“陛下這一旬都無什麼事,只是有些燥氣,想是這春日裡頭地龍燒得多了,又有火盆,難免乾熱,出了四月就好。”

因楊太后又問陽氣,那醫官便道:“倒不曾見得有虧空乏匱之態……”

縱然得了醫官再三保證,她依舊不太放心,又把崔用臣召了過來。

崔用臣伺候了這一兩載,已是把這一位太后的脾氣摸得透透的,她雖是問得語焉不詳,他卻一口就回道:“清華殿中的宮人年紀都不小了,陛下身邊伺候的除卻一個老宮人,其餘都是黃門,日夜同進同出,全按尋常輪值,並未見得有什麼不妥,也未見得陛下多問起誰……”

他通稟了一回趙昉作息,最後問道:“不知太后從哪一處聽得的消息?”

楊太后便把自己的推測說了,又道:“陛下從前並不愛看着等小兒小女的詩詞,卻不知道是否近日有什麼旁的事情?”

崔用臣仔細想了片刻,道:“前一日下午習武的時候,張小公子好似同陛下私底下說了一會話……”

楊太后雖然一直想讓兒子同侄子打好交情,可不知爲何,趙昉總是與楊度說不到一處,倒是同張璧十分投緣。因他特來求了,眼下太皇太后雖然早入了土,這一位張家小公子依舊時常進出大內。

聽得是張璧,那一個毛都沒長齊的,更何況張家雖然挑不出半點好處,卻是上上下下沒有一個好女色的,楊太后終於放下了心,只是猶有些奇怪,便道:“你且去瞧一瞧陛下抄的乃是什麼詞句,拿來我看了,再行應對。”

崔用臣口中應是,果然出得門去,不多時便從偏殿回得來。

楊太后見他手中親自託着盤,那盤上還蓋着一幅黃綢,面上神色很是奇怪,一顆心已是高高地懸了起來,連忙問道:“怎的了?”

崔用臣一手託着盤,一手把那黃綢揭開,也不敢多說,只小心道:“臣將陛下所寫謄抄了一遍,請太后一觀。”

他越是不說,楊太后就越是驚慌,忙把那上頭的紙頁拿了起來,湊到蠟燭下頭。

只匆匆掃了一眼,她的表情就變得同崔用臣一樣奇怪起來。

那紙頁何止一張,

捏着足有三四張,張張上頭字跡都很是工整,自上而下,自右而左,用小楷密密麻麻抄着詞句。

當先一句便是“記玉關踏雪事清遊,寒氣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長河飲馬,此意悠悠”,當中還特用硃筆圈出了“清遊”、“林道”、“清悠”等字句,再看後頭其餘摘抄詞句,前頭一張紙還罷,後頭被圈得出來的只有一個共同點,那便是辭藻堆疊,華麗穠豔。

等到翻到最後一頁紙,那上頭顯然抄是自前頭再一輪細篩出來的字詞,卻都在前頭冠上了一個“顧”字,變爲了“顧清遊”、“顧林道”、“顧清悠”、“顧清”等等。

那“顧清”上頭還特地被畫了一個大大的叉,一旁用硃筆備註道:避母諱,不取。

楊太后忙了一天的朝政,此時乍然見得如此文字,竟是反應不過來,不由自主地問道:“這是什麼?”

這一次崔用臣回得極快,即刻道:“好似說顧官人家中待要有喜,正等出生,還未有名字……上回柳翰林無意中提了一句,昨日又遇得張小公子說,已是給那一個尚未出生的起了小名,彷彿名字還很是難得的好聽,生的是男子也能叫、生的是女子也能叫,陛下就上了心……”

他說到此處,還回吞了一句話——不但上了心,還特地把男女名字都起了,以示自己比張小公子靠譜。

楊太后恍然大悟,驚道:“怎的這樣快?!我記得彷彿是三月……”

她猛然一醒,轉頭看一邊的萬年曆,這才發覺竟是早已二月了。

再看那紙上文字,楊太后面上便止不住地嫌棄起來,心中暗道:這小兒,什麼眼光!雖是皇帝,畢竟還是個乳臭未乾的,怎能把名字起得如此淺薄,看上去實在六福不沾!

一面想着,她伸手已是把一旁的硃筆取了過來,在上頭刪刪畫畫,刪到後頭,已是一個名字也不剩,然則自己要想,即便是絞盡了腦汁,也想不出什麼好的,便對崔用臣道:“你且去把《廣韻》取來。”

楊太后倒是生育過,只是皇家血脈,哪裡輪得到她取名,今次得了這一個機會,倒是越發來勁,一人對着高高的一摞官修《廣韻》翻到半夜,抄抄圈圈的,又要看寓意,又要讀起來順口、好記,還要要半通不通地學民間算五行,最後給幾個黃門三催四請,纔不得不回去睡了,臨睡前還不忘多在口中品砸幾回,在幾個自以爲好名字當中徘徊不決。

第五百五十三章 操心第三百八十三章 勸言第三百五十九章 衝突第四百章 還銀第五百二十六章 民望第五百二十九章 整頓第三百二十三章 減肉第一百六十七章 無措第四百八十一章 所圖第七百五十七章 前夜第七百二十六章 教訓第七百六十五章 山崩第一百零五章 提醒第六百一十六章 偶遇第三百二十六章 反撲第九百四十六章 圖利第六百八十章 秤量第四百三十六章 鄙夷第五百一十八章 鬧事第四十二章 馬鞭第三十七章 放榜第四百六十八章 潁州第八百四十三章 功課第六百九十四章 猶豫第八百七十七章 保舉第三百二十六章 反撲第六百五十八章 先兆第三百四十五章 重逢第二百七十四章 一炬第三百五十八章 不公第六百四十五章 抱怨第一百二十一章 準備第四百九十三章 扼腕第四百六十八章 潁州第四百二十二章 探究第八百九十一章 白與第八百二十七章 天子第七百六十七章 耽擱第六百三十一章 接旨第二百八十三章 案情(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匆忙第三百八十四章 急召第五百六十章 回本第三百二十章 觀營第二百六十六章 人手第一百零六章 正經第五百四十六章 存亡第五百一十二章 撲面(補更)第四百七十四章 衝突第九十五章 安排第七百九十一章 尷尬第八十五章 分派(爲免費期打賞的加更2)第八百五十章 看鳥第四百七十二章 着急第六百五十章 反駁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報第十七章 轟然第四百零二章 探究第五百七十二章 臆想第一百七十八章 利器第七百七十一章 優越第一百九十一章 捱打第九章 心疼第一百七十九章 許諾第八十二章 突遇(四更)第九百四十四章 官驛第九百二十一章 補給第五百二十五章 存亡第八百七十三章 性情第四百零七章 夜談第五百零五章 惱羞第六百九十六章 回京第四百三十五章 請留第二百七十四章 一炬第三百二十三章 減肉番外 進學(一十四)第八百五十二章 因材第五百二十八章 復返第三百三十七章 復見第四百七十五章 重遇第八百九十三章 提攜第四百零七章 夜談第一百一十二章 打聽第二百四十五章 轉變(給madoka1013的加更)第三百五十七章 離別第三百九十一章 提議第八十五章 分派(爲免費期打賞的加更2)第一百三十八章 逼問第三百九十九章 前夕第三十八章 後悔第七百一十八章 連三第五百四十章 攻城第五百零一章 勸民第七百一十章 冷嘲第六十二章 考量第五百零五章 惱羞第三百一十二章 後覺第四百二十一章 爭產第八百零八章 暴露第一百四十六章 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