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預之言

夜暮垂下,司展顏與花宵同出月華居。

待各自小廝牽了馬兒來上馬,花宵揪了兩眼司展顏:

“你說你現在算怎麼回事啊?人你不敢見,連名兒你都不敢喚了,近在咫尺的,多好的機會!”

司展顏目不斜視,絲毫不爲所動。

倒是齊齊跟在兩人馬後的山峰與鬆喜極爲默契地嘆了口氣,嘆得太過頭,惹得花宵聞聲不由回頭看了他們一眼。

這一眼,瞧得他們立刻噤聲。

花宵剛回過頭來,便聽得司展顏說:

“我在這月華居都有些日子了,可我家裡的人卻還大都不敢相信我會來青樓尋樂子,我大哥二哥不是不信,畢竟都有派人暗中跟着我,雖不清楚我在做什麼,但大約我真進了這月華居的大門,他們還是清楚的,只是家裡人不信,他們便也假裝不信。”

聽着司展顏繞開陰十七的話題,說起司家家務事來,花宵也識趣,識相地接起話來:

“司伯母就不說了,畢竟你是嫡親幼子,司伯母自是最偏愛你,較之你同胞的三哥四哥,司伯母真是一顆心盡在你身上,至於司伯父,你自小便不凡,連國寺燕安寺的住持彌真大師一見你,都直言你是司家復興崛起的唯一希望!”

復又想起當年他與司展顏爲何會遠離京城避居洪沙縣的原因,花宵在心中默嘆,斜着眼偷偷瞅着司展顏的臉色靜默了好一會兒,覺得司展顏好似並未有影響,他方接下道:

“你能回來,且做出爭一爭司家少主這位子的決定,司伯父其實很高興,很之司家族裡的所有人都要高興上千倍,可是展大哥,倘未來真如彌真大師所料,你與十七……我覺得,還是早些斷了爲好……”

“駕!”

還沒待花宵說完,也未反應過來,司展顏那邊已輕喝一聲駕,兩腿一夾,馬兒瞬間如箭般飛射而出狂奔起來,唯留下仍騎着馬兒在街上慢慢行走着的花宵。

花宵怔愣着,好半晌沒能回過神來。

直到山峰的馬兒追上已絕塵而出許遠的司展顏,鬆喜拿着眼斜着他,滿眼寫着憂傷與不解的眼神兒瞧他的時候,花宵方將將緩過神來,他指着早不見人與馬半點影子的街道盡頭,吶吶道:

“這就……走了?”

鬆喜道:“大爺,你又不是不知道司五爺提不得那一位,你又何必頻頻提起?”

花宵不怪鬆喜的直言:“你知道什麼?我這不是在給他做做心理準備麼!”

彌真大師是燕國國寺住持,素來有預言大師之稱,鄰國多少人慕名而爲,只爲求彌真大師提點一二。

當年司展顏尚小,也是陰家女堪堪出生不滿一年,也就六歲的稚齡。

司煌帶着年幼的司展顏到燕國寺拜會彌真大師,那會兒彌真大師已是過古稀的高齡,時常閉院專心修佛,早不見慕名而來的各方香客,就連皇室宗親,也少能見得到彌真大師的。

司煌本也不抱多少希望,想着見不到彌真大師,帶着年幼的司展顏到彌真大師的禪院門外拜一拜,儘儘心也是好的。

也就那麼一拜,結果彌真大師身邊侍奉的小和尚就出來請司展顏入院。

那會兒司煌一聽,便覺得是不是小和尚說錯了,怎麼是指名請司展顏入院,而非是他?

小和尚雙手合什,笑着說沒錯,彌真大師就是這般親口所言,不過司五少爺年幼,也請司家主一同入院。

司煌心中存疑,帶着司展顏入禪院後,隨着小和尚的引見,父子倆很快見到了彌真大師。

當時在彌真大師禪房中的具體情況如何,花宵不知道,他只聽他父親跟他說,司煌回到司府後,便招了他父親入府到外書房議事。

議什麼事兒,他父親也沒說,他大概能猜到是與司展顏有關的事兒。

他父親只對他說了一句,那是司煌對他父親轉述彌真大師的一句話,也因着他是花家唯一的嫡系獨子,即便他年幼,父親也沒多少想瞞着他,畢竟他自曉事起,他便一直跟在司展顏身邊,就像是司展顏的影子一樣。

也大概父親覺得當年不過五歲的他即便聽了,其實也記不了多少,又或者瞭解不了多少。

當年他也確實瞭解不了多少,但那句話他卻是至今記得清楚!

彌真大師對司煌說的原話是——倘若司家主想要振興司家,翻一翻司家這數代下來的頹象,不妨好好培養你家這位五少爺!

司煌當時聽了十分驚喜,再想細問其他,彌真大師卻不再多言。

燕國寺一行,彌真大師的一句話,幾乎改了司展顏接下來在司家四年的所有命運軌跡。

花宵跟在司展顏身邊,學習的雖與司展顏大不相同,可他也隱隱已經曉得,司煌是在以司家未來少主人的方式培養司展顏。

這事兒在當年,幾乎是不徑而走,八大世家中很快盡知,京城裡多少皇族官宦之家更是心知肚明。

直到他九歲,司展顏十歲那一年,突然發生了一件事兒,司展顏突然受不了了,絕然向司煌明確表示無意於司家少主這個位子。

他知道並趕到的時候,司展顏已然被司煌趕出家門,整個司府全然沉浸於司煌暴怒憤懣的沖天火中,一切寂靜無聲,僅秦氏一人站在司府大門外抱着司展顏捂緊了嘴巴哭着,無聲地流着淚。

那是他第一回見到司伯母哭得那麼傷心,也是那麼卑微。

他在當日便被他父親告知,司展顏要起程離開京城,遠到洪沙縣外居,問他可願跟着去?

他自是願意的。

本來就願意,當他看到司展顏那滿眼悲悚卻又倔着不肯落淚的模樣,他便更願意了。

那會兒他不知道發生的事兒到底是什麼嚴重的事兒,但他知道這樣的司展顏,他不放心讓他獨自一個人去遠在千里之外的洪沙之縣獨居。

雖然父親說還有司家的一個忠僕跟着,但司伯畢竟與司展顏是主僕,不比他跟司展顏年歲相近好說話些,他便想着司展顏雖有司伯陪着到外遠避居住,但實則跟獨居沒什麼兩樣。

臨行前,他父親大概覺得要將那件讓司煌怒趕司展顏的事兒讓他心裡有個底,於是便大略說了一說。

還真是大略,又或者連他父親也不是知之甚詳。

後來他能知之甚詳,還是從自小陪伴司展顏長大,照料司展顏起居的司伯細說之後,方真正瞭解了司展顏說出那番無意於司家少主一位的話來,原是那麼情有可源。

花宵腦海中的回憶似是不受控制的江水,滔滔不絕地迴流,直將他腦海衝得脹疼。

他揉了揉兩邊太陽穴,鬆喜關心地問他可是身體不舒服,他搖頭說沒事。

這要他怎麼說?

彌真大師的預言從未虛過,應驗的皆證明了彌真大師真有預言之能,未到時間應驗的也正一步一步往彌真大師的預言前進,多少就差那麼幾步了。

對於司展顏的預言又何嘗不是?

也不是他偏向司展顏,就他瞧着,司家能堪當司家復興大任的子弟也就司展顏一人了。

司家大爺二爺頗有些才能,可惜心術不太正,總想着旁門歪道,何況連同胞親兄弟,他們都能互相下得去手,這樣的人怎能當司家這數百年世家的掌門人?

要真讓他們其中一人主了事,那司家恐怕不是復興,而是終將徹底走向毀滅。

至於司家三爺四爺,其才能不輸與司家大爺二爺,甚至較之是要通透明眼些的,可惜司家三爺四爺根本無意掌管司家這個大族,他們兄弟倆長年勾肩搭背地說,只願逍遙快活地過一世,不願自套枷鎖困一生。

司展顏總說,這世間真正聰明的人是他的三哥四哥。

從前花宵不以爲然,因爲在他心裡,就覺得司展顏最是聰明。

可此次重回京城,再見到司家三爺四爺時,他方知道司展顏真是個聰明人,總是能先他人一步,看透或人或物的真正本質。

當年彌真大師的預言沒幾人曉得,司煌交代了言禁其口。

到最後也就司煌、司展顏、他與他父親花定賢四人曉得。

旁人雖不知彌真大師的預言,但從司煌那樣明顯偏愛司展顏的舉動中,誰都能猜到些許,何況先前司煌帶着司展顏到燕國寺拜會彌真大師一事也想瞞着。

當時是覺得沒什麼好瞞的,後來覺得不宜人人皆知,可惜已是晚矣。

花宵想着要真如彌真大師那般預言,那司展顏定然就是司家下一任家主了,可爲什麼他此次回京,他父親卻是不再似十年前那般支持他跟在司展顏身邊?

難道父親不認同司展顏坐上司家少主的位置?

不對,十年前父親是萬分贊同的。

難道父親心中還有事兒瞞他?

花宵想着,不禁腿下一夾,再一個輕斥,馬兒快速在因夜暮而變得稀少無人的街道上快跑起來。

後來鬆喜趕緊也策馬奔起來。

夜風在花宵耳旁呼嘯而過,他耳裡卻仿若聽不到,只彷彿聽到陰十七總笑着喊他花大哥時的聲音。

司家與陰家是世敵,自數代前一代陰家女便結下來的仇怨,他雖不甚清楚,卻也知道那是用血染就的世仇。

即是用血染出來的,那便沒那麼容易解得開!

可司展顏突然一改十年之前的決定,毅然回京爭位,卻是爲了這個目的。

司展顏沒明說,可他是跟在司展顏左右十年的人,他豈會不知道?

每每一想到這一點,想到陰十七是陰家這一代的陰家女,想到彌真大師那一句預言,他的心便如同受驚的野馬狂奔不止,怎麼也無法平復下來。

鬆喜努力將馬兒跑在花宵的馬側,不時側臉看着突然跑起快馬並滿臉凝重的自家大爺,心中也是七上八下,想着這到底是發生了什麼大事兒?

他一直跟在身邊,怎麼就沒知道上半點兒?

也不知山峰知不知道,下回遇到要不探聽一下?

花家主僕各持心思,齊齊快馬回到花家。

一進花府,鬆喜把兩馬兒的繮繩交給門房,讓門房去安頓好兩匹馬兒,就這麼一個瞬間,轉眼便不見了花宵,他滿臉欲哭無淚:

“大爺跑哪兒去了?”

門房管事剛讓兩個當值的門房把馬兒牽到後院馬廄,好生照料餵飽,轉身便聽得鬆喜這麼一句話,逐道:

“大爺應當是去老爺的外書房了。”

鬆喜一聽忙提腿就跑,剛跑了兩步又退了回來,問門房管事:

“你怎麼知道?可是老爺找大爺有事兒?”

門房管事知道鬆喜是花宵身邊的得力心腹小廝,即便花宵不在京城遠在千里之外,這鬆喜也是經常在京城與洪沙縣兩地來回跑,做爲花定賢與花宵父子倆中間通氣知事的橋樑。

於是花定賢與花宵都待鬆喜不錯,特別是花宵,那是十分信任鬆喜。

門房管事是個有眼力勁的,也是個心思通透的,對於鬆喜他雖算不上巴結,卻也不會去添鬆喜的堵,素來對鬆喜他是好聲好氣,有問必答,何況話說給鬆喜聽,也等於是說給自家大爺聽的,這回自也沒例外:

“是老爺找大爺有事兒,不過也算是太太的事兒,近日來太太不是頻頻在給大爺挑媳婦兒麼,可大爺總不大滿意,府裡一有戲臺子來唱戲,大爺總得出去避個一晌方回,有時是一整日不見人影,太太拿大爺沒了法子,這才找到老爺那裡去!”

鬆喜瞭然地點了點頭:“原是這事兒……唉,大爺可真是夠苦的!也不對,這人長大了,總得娶上一個媳婦兒,可大爺這會兒哪裡有心思娶親?”

門房管事笑笑,沒說話。

主子的事兒可不是他能隨口私議的,他也就轉述轉述一些話而已,可不敢妄下論斷,鬆喜這話到他這兒,也就只進不出了。

鬆喜嘀咕完便衝門房管事謝了謝,對於門房管事不接他的話,他也覺得滿意極了。

大爺常跟他說,下人知道什麼該做該說,什麼不該做不該說,這便是謹守下人的本份了。

他覺得門房管事的本份就守得很不錯,不僅時常能幫到大爺瞭解府裡的許多事兒,也懂得話是點到便止,委實很是不錯。

第三百章 色上刀第三百三十六章 預之言第一百九十三章 同化骨第一百九十章 雙決定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魚杆第六十一章 喜互掐第二百六十二章 兩手掌第二百一十章 四人行第三百六十章 把她娶第二十四章 憐姚氏第三十八章 慈母心第三百七十三章 第三回第一百二十章 當年男第七十一章 尖且利第二十六章 往後言第三百零九章 冤錯案第一百四十一章 本家葉第三百五十章 鬥武行第三百三十八章 備藤條第一百五十五章 涉方葉第二百七十章 死者倆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面願第二百九十二章 呼巴掌第四十八章 心理戰第五十七章 肥肉觀第二十二章 身世謎第一百四十八章 亥時女第三百一十一章 進陰家第四章 啓亡語第二百三十七章 問寺廟第九十六章 重霧霾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十殞第一百四十八章 亥時女第七十五章 火爐膛第四十七章 弦外音第二百零二章 劫十七第二百一十五章 夜垂釣第三百零二章 尋木屋第一百三十五章 原習慣第二十三章 呂不潔第十五章 妄言逼第三百二十一章 父警醒第九十章 正較量第二百七十六章 想悔婚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墳包第二百一十五章 夜垂釣第二百八十四章 想不做第一百九十六章 第三人第三百一十六章 掛牆上第一百五十章 獨不知第一百二十三章 花趙歸第一百零九章 重現論第三百五十九章 爲什麼第二百四十七章 萬嬌樓第一章 惹官非第一百八十九章 聚說案第一百三十八章 殘暴行第一百三十三章 示好謎第一百六十章 演或謊第二百八十章 激王老第二百一十四章 傳奇姻第二百四十五章 矛盾題第二百二十五章 詭笑聲第三百六十九章 金家女第二百一十五章 夜垂釣第三百四十五章 副提舉第一百八十八章 不理我第五十四章 臆想錯第二百六十九章 驚照物第二百八十二章 雙出手第一百四十九章 鬼唱戲第三百四十五章 副提舉第九十八章 破逛語第二百一十八章 紛退房第三百六十九章 金家女第八十四章 左右手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凶身第二百六十四章 少三樣第三百四十四章 不夠仁第三百四十二章 提丫寰第二十一章 桃枝說第一百五十八章 險成兇第一百六十二章 裝鬼神第二百一十六章 竟斷袖第二百一十七章 死魚網第三百零九章 冤錯案第三百零七章 巧揖拿第二百五十六章 果之死第四十六章 不可思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自殺第一百六十二章 裝鬼神第五十章 盡掌中第三百六十八章 五六歲第九十四章 千光案第二百三十五章 背後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找五爺第八十五章 信與仁第一百四十八章 亥時女第七十九章 檐多子第三百六十六章 夢魘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