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如此明目張膽

“這是地道的小梢張弓,比樺弓強的多,路老兄也是老行伍了,曉得這弓的好處。”穆大年象善於經營小販誇獎自己的貨物一樣不住唸叨手中長弓的優點:“你瞅瞅這弓簫和耳子,還有這弓淵,兩吊錢哪裡買去?”

穆大年,潮河千戶所的倉大使,雖然擔着個武官的名頭,其實勉強算是九品的官職,其職務相當於連級倉庫管理員。

衛所制本是洪武帝創出,目的就是既節省國家錢糧又可維持龐大軍隊數量,早已是大明朝的基本軍事制度,在明初也確實顯現出巨大的優勢。

大明朝走到今天這步田地,衛所制度早就名存實亡。

朝廷府庫裡都能跑老鼠了,崇禎皇帝和周皇后都拿不出錢爲兒子辦婚事,就更無力扶助各個衛所了。

各衛所爲了籌集錢糧,也拿出了他們看家的本事——刮地皮。

明軍,尤其是北方的明軍,刮地皮的本事堪稱一絕:巧立名目、敲詐勒索,無所不用其極。

每年春秋兩次“借糧”就是最常用的手段。

說是“借糧”,就從來沒有見過這些丘八們還過,何況各衛所的把總千戶大人根本就沒有想過要還。

官軍的老爺來借糧,哪個敢不借?

這幾年天災人禍,老百姓窮的都穿不起褲子,匪搶兵奪的這麼一折騰,少不得要鬧出許多流血的事情。

可這裡算是京城的屏障,朝廷裡的老爺們還指望這些丘八來抵擋韃子的搶掠,所以對衛所強行借糧的事情也就睜一眼閉一眼。

對於老百姓來說,蒙八旗的土匪和大明官軍基本沒有什麼區別。

所以每到秋後,老百姓都會把收穫的糧食藏起來:其一是防範北邊的蒙八旗來搶,其二就是防備官軍來“借”。

這幾年天候不好,地裡也收不了幾粒米,兵痞們又“不辭辛苦”的把地皮刮的天高三尺,實在沒有油水可撈。可是當兵也要吃飯,於是這些國之柱石又拿出另一個看家本事:私賣軍械。

這些當兵的大爺們打仗不行,賣起軍械來卻一個賽一個的都是好手,聽說刀把村的路丙寅有錢了,就把武備庫的軍械倒騰出來賣。

雖然現在私下買賣軍械已經是半公開,可素來謹慎的老路還是把李四叫了來:“穆大人,刀把村的鄉親們都聽我這位兄弟的,五十張小梢張弓可是大事情,我做不了主……”

穆大年立刻把眼光轉向李四。

九品冠上的青絲網已磨損成一綹一綹的馬尾巴,用根槐木棍斜斜的穿着。綬用的花錦早看不出原本的顏色,和抹布也沒有多大區別……

看這位活像叫花子的大明邊防軍頭目象街頭小販一樣賣力推銷手中的武器,李四不知道是好笑還是可恨。

戶村隊手中的獵弓無論射程還是精度都糟糕的一塌糊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個擺設,沒有多大的實戰意義,要是能換上大明制式戰弓,戰鬥力將有很大提升。

戰弓確實是自己急需的,不過還是希望能把價錢壓一壓:“兩吊錢,委實貴了些……”

穆大年滿眼都是求售神色,唯恐手中的戰弓換不到銅錢,急吼吼的自己壓價:“價錢咱們可以慢慢商量,一準兒的叫大夥都歡喜……”

就是有最好的工匠和原材料,打造一張這樣的戰弓也要耗費不少時日,更別提弓成之後煙燻油浸等繁瑣工序,卻被這些人象爛磚碎瓦一樣賤賣了。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很快商量好一個雙方都滿意的價格,約定好交易時間,只等穆大年帶人偷偷鼓搗出足夠數量的貨物就錢貨兩清。

“李四兄弟是個識貨的好主顧,還給的價格也公道。年前所裡的弟兄們又能吃上飽飯了……”很快就要有一筆銀錢進賬的穆大年心情大好,彷彿看到這些沒有用的武器已經換成銀錢和糧米,彷彿看到一直捱餓的兄弟捧着黃澄澄的米飯大口食用,臉上病態的潮紅也更加明顯。

“這麼點錢給你們整個衛所吃到過年?你們不是有一千多人麼?”

“按說是應該有一千多的,只不過現在的人少了……少了那麼一點點。”說到這裡,就連穆大年自己都不好意思起來。

“屁的一千多人,潮河千戶所能有三百兵就頂天了。”路丙寅忿忿說道。

按照大明的軍事建制,潮河所準確的兵力應該是一千一百二十人,當然這只是紙面上的數字。軍官吃一半的空額是上下都默許了的事情,就是京中的那些大佬也明白這些,沒有好處誰會去鳥不拉屎的地方當官。

一千多人要吃一半的空額,剩下的一半當中,那些健者早被長官拉出去做“勞役”賺錢,駐守的都是些老弱病殘。在遼東這種情況還好些,其他地方就大哥二哥了,幾十年來,一直這麼延續着,誰也沒有說過什麼。

“我手中還有好物件兒,”剛剛敲定一筆買賣的穆大年不願意放過任何一個成交的機會:“三眼火銃你們要不要?手銃也有,價錢也不貴……”

無論李四還是路丙寅,都目瞪口呆。

火銃可是朝廷嚴格管制的禁物,想不到大明軍把私賣軍械的事情做的如此明目張膽。

“火銃也能買賣?”李四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後,仔細權衡,終於忍痛放棄這次機會:“火銃這東西打獵不好使喚,就先不要了,想要的時候再找穆大人吧。”

火銃太顯眼了,要叫人知道亂子可就大了,聚衆謀反的罪名隨時都可能扣過來。大明朝還沒有到分崩離析的時候,對於京師不遠的刀把村還有絕對的控制能力。現在還是不要弄的太過於肆無忌憚,以後再說吧。

“也好,一回生二回熟嘛,以後有的是機會。”大明官軍穆大年大人更象個老練的商賈,不經意的說道:“我看咱們刀把村就不錯,以後我若解甲歸田就給二位來做佃戶,如何?”

李四和路丙寅再一次目瞪口呆,都不敢開口允諾,哪怕是連一個隨口的應承都沒有。

大明軍戶“世襲”,從降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輩子的丘八命,只要沒有死,就永遠是軍籍。雖然現在逃兵到處都是,這位穆大年大人該不會是有了這個念頭了吧?

第114章 車輪比天高第19章 戰場紀律第62章 日月長照鮮血滿地第219章 真正的底氣第103章 堯舜還是靖難?難說的很第193章 生死之間(1)第78章 七殺令出風雲變第105章 左跑跑的凌波微步第75章 添油是不好的第79章 求人賑濟有用嗎?第226章 民風在變第149章 大問題其實好解決第69章 打跑了劫匪我就是搶劫的第225章 並不美好第212章 代價第95章 你心知來我肚明第89章 這纔是扭轉乾坤的力量第149章 大問題其實好解決第22章 實力與實力的較量第54章 搶劫之王被搶劫第112章 從這一刻起,我們要去死第201章 滲透之前第43章 最後的君王第122章 大幕拉開第69章 打跑了劫匪我就是搶劫的第52章 其實我是個演員第90章 似是而非的道理忽悠人第48章 咱們要回家第105章 左跑跑的凌波微步第61章 救命稻草第8章 活財神第142章 裡裡外外第33章 山寨版戰略家第123章 揚州,我們的揚州第12章 如此明目張膽第67章 該殺就殺第33章 山寨版戰略家第35章 皇帝家也不富裕呀第一張骨牌第172章 變數第161章 憤怒中的機會第144章 麻桿打狼第116章 匹夫得逯第214章 窮第147章 王莽和周公第47章 其實激烈的戰鬥並不存在第191章 報復的火山第一步第63章 桃源末日第13章 木之本水之源第115章 騾子不瞎第203章 漁翁之利第161章 憤怒中的機會第84章 這裡的人們很好戰第38章 財神其實是個窮光蛋第26章第228章 算是做到了吧第219章 真正的底氣第77章 真是久仰了第87章 小蘿莉的婚嫁事第64章 怎麼狠怎麼來第128章 傾盡全力最後一擊第170章 一擊致命第189章 記的回來第38章 財神其實是個窮光蛋第102章 底層力量真的有用?第128章 傾盡全力最後一擊第197章 利益的選擇第113章 桃花笑江水流第228章 算是做到了吧第43章 最後的君王第37章 騎兵不是那麼簡單的第196章 生死之間(3)第103章 堯舜還是靖難?難說的很第70章 最後的絮叨第12章 如此明目張膽第131章金玉碎而溝壑平(3)第175章 無意之間就撬動了第39章 大年初一頭一天第85章 通道一定要打開第142章 裡裡外外第44章 託孤之重第225章 並不美好第55章 這回可是真的發了第92章 把腦袋埋進沙子的肥豬第30章 大智如妖第214章 窮第125章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第118章 必先奪其器第67章 該殺就殺第104章 最後一塊籌碼第208章 凌駕其上第58章 亂象紛呈第219章 真正的底氣第23章 猙容初露第165章 暗流第85章 通道一定要打開第117章 我就知道你是硬骨頭第74章 該膽大的時候沒有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