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期盼

文華殿內,在城外統領勤王軍的孫承宗正向崇禎皇帝彙報情況:“陛下,綜合這幾次看來,駐有重兵的城池被建虜攻陷,如遵化、永平,都是有內奸趁深夜之際,在城內接應建虜所致。因此,臣以派快馬通知京畿之地其他城池嚴加防範內奸。”

“都是吃裡扒外的東西,投靠建虜,祖宗都不要了!”崇禎皇帝氣憤地說道,要不是這些漢奸,戰事那會如此之糟。

孫承宗也是有同感,其實在遼東的時候,建虜攻城的一個最主要的手段就是事先派人進城潛伏,然後內外夾攻,導致城池陷落。後來遼東各城學精了,對內嚴加防範,建虜才屢攻錦州,寧遠不下。

只是沒想到,建虜繞道侵襲關內,竟然也會採取這招,讓人意想不到。現在京畿之地的城池都已有防備,就憑建虜那蹩腳的攻城手段,想攻陷重兵把守的城池,怕是隻能做做白日夢了。

崇禎皇帝發泄一下憤怒之後,帶着一絲期許,問孫承宗道:“孫師傅,大概還有多久能反攻建虜,把建虜趕出去或者就地消滅?”

孫承宗有點慚愧:“陛下,建虜有十萬之多,是傾其所有之兵而來。城外勤王大軍雖經過汰兵之後,留下精卒,人數也較建虜爲多。但”孫承宗說到這裡,嘆了口氣。

“如何,孫師傅快說。”崇禎皇帝一聽,急了,趕緊催道。

“但各部總兵心懷私心,總想讓別人先上,自己撿便宜,誰也不肯和建虜正面硬碰硬。因此,這些部隊,打順風仗可以,要是戰事艱險僵持,怕是會拖累友軍。陛下,現在就缺一支能在野戰的時候,和建虜硬碰硬的軍隊。”孫承宗微微搖頭嘆息,沒有隱瞞崇禎皇帝,把勤王軍中最大的問題說了出來。

崇禎皇帝一聽,剛壓抑下去的憤怒又爆發了出來:“軍隊是朕的軍隊,是大明的軍隊,不是這些總兵的軍隊。據軍隊爲己物,貪生怕死,個個都該砍頭!”

孫承宗何嘗不知道呢,但現在不是一個總兵這樣,而是,所有總兵差不多都是這個德性,沒法下手,法不責衆。

崇禎皇帝見孫承宗並沒有接自己的話,和自己一起同仇敵愾,有點生氣。但轉念一想,也明白了,自己這麼生氣,對國事沒有一點幫助。

шшш✿ттκan✿c ○

崇禎皇帝深吸了一口氣,平緩下情緒,然後問孫承宗道:“孫師傅,眼下該怎麼做爲好?”

“陛下,大明敢和建虜野戰面對面硬拼,並且能拼得建虜膽寒的,曾經有兩支部隊。”孫承宗心中已有計較,見崇禎皇帝問了,就給他分析道。

“孫師傅快說給朕知道。”崇禎皇帝一聽,身子前傾到御桌上,等待孫承宗的解答。

“天啓元年,渾河血戰,就曾經野戰殺的建虜頭破血流,膽戰心驚。”

孫承宗這麼一說,崇禎皇帝就想起來了,孫師傅不就是說西川白桿兵和戚繼光遺留的浙兵嘛。

崇禎皇帝重新坐回身子,嘆息道:“可惜浙兵已全軍覆沒了,否則海船直達天津,現在就能用上了。”

崇禎皇帝說到這裡,稍微停了下,又自己給自己分析另外一支軍隊:“勤王詔應該已經到達西川了,不知道白杆軍是否已出發。嗯,肯定出發了。”

崇禎皇帝擡頭對孫承宗說道:“對了,孫師傅,朕去年見過白杆軍總兵秦良玉,那是個女中豪傑,朕相信她一定不會罔顧勤王詔,或拖拉不至。”

說到這裡,崇禎皇帝換了一種語氣,帶着一絲商量,問孫承宗:“朕馬上派出信使,前往四川,一則看白杆軍到哪裡了,二則也可協調各省,方便白杆軍,孫師傅,你看這樣可好?”

孫承宗心裡微微一笑,皇上說到底還是年輕人啊,剛纔說得信誓旦旦,現在又暴露出了他心底的一絲不自信。於是,孫承宗鼓勵崇禎皇帝道:“陛下,此策甚善,臣觀西川路遠,集結部隊也是需要時間。如有天使協調各省給予方便,該能快速趕來京師。”

崇禎皇帝點點頭:“孫師傅與朕所見略同,朕馬上派出信使。”

就在這裡,內閣首輔溫體仁前來求見。崇禎皇帝一聽,傳旨接見。

溫體仁進得文華殿,見孫承宗也在,就點點頭示意下,然後向崇禎皇帝稟告道:“陛下,內閣今日又收到兩份辭呈,一份是御史高捷,另一份爲吏部右侍郎劉鵬。請陛下定奪。”

崇禎皇帝有點奇怪,兩份辭呈,加上張鳳翔那一份,就是三份了。成基命那份是崇禎皇帝自己暗示的,所以他沒算在內。

“都是身體不適?”崇禎皇帝知道高捷和劉鵬還沒老到退休的年齡,就猜測另外一個最有可能的理由。

溫體仁看了下孫承宗,然後回答道:“是,陛下。不過,內閣還收到三份由各部堂官遞上來的七品以下官員的辭呈。”

“七品以下的就由內閣批示,轉司禮監披紅吧,這兩份身體不適的,溫閣老怎麼看?”崇禎皇帝的注意力顯然集中在御史高捷和吏部右侍郎劉鵬身上。

崇禎朝的司禮監相對天啓朝來說,簡直成了打醬油的,都怪崇禎皇帝太勤勉了。現在,司禮監只在雞皮蒜毛的事情上面批個紅而已。

“臣未見過此兩人,故不敢斷言。”溫體仁回答崇禎皇帝,話裡帶着一絲暗示。

“這兩人的辭呈先留中,內閣派人前去探望下,如果身體實在不能再爲朝廷效命的,就再批不遲。”崇禎皇帝聽了溫體仁的話後就吩咐他。

“是,陛下。”溫體仁領命,然後他又關心的問道:“陛下,可是前方戰事有變?”

內閣前兩天只收到永平失陷的戰報,但溫體仁見孫承宗親自面聖,以爲又出了什麼變故。

崇禎皇帝看看孫承宗,然後對溫體仁說道:“孫師傅,是來給朕提要求的,否則難言擊敗建虜。”

“哦,軍需糧草又不足了?不是剛撥下了百萬兩銀兩麼?”溫體仁有點奇怪。

崇禎皇帝苦笑,讓孫承宗給溫體仁解釋下。

溫體仁聽了恍然大悟,原來是因爲這原因。內閣現在正有非議,有閣臣提出爲什麼城外勤王軍還不去找建虜決戰,原來原因是這。

溫體仁正待說什麼,內侍又報中興伯鍾進衛和禮部左侍郎徐光啓求見。

崇禎皇帝一聽,敏銳地感覺到,是水泥燒製有了結果。心裡不禁有點患得患失,竟忘了說話。

水泥要是燒製成功,說明提升溫度之法可用。按照鍾師傅的說法,西洋之玻璃,軍民急需之鋼鐵都將有飛躍,緊接着成立國企,大明的一潭死水就能盤活了。

內侍等了會,不見動靜,有點詫異的擡頭看了下崇禎皇帝,到底是傳還是不傳?

孫承宗倒不知道鍾進衛在搞什麼,不過主動來見肯定是有要事。看崇禎皇帝發呆,就提醒他道:“陛下,中興伯求見。”

孫承宗雖然沒有刻意提高聲音,但那天生的大嗓門威力還是可以的,直接把崇禎皇帝從患得患失之中喚醒過來。

崇禎皇帝連忙道:“快傳。”

溫體仁看着內侍轉身出殿去傳中興伯,心裡明白是什麼事情。於是,向崇禎皇帝一躬身道:“恭喜陛下。”

崇禎皇帝一聽,呵呵笑了下,然後把注意力轉移到殿外,想從中興伯過來的腳步聲或者走動的姿勢中瞭解到,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孫承宗看崇禎皇帝這樣子,有點納悶,這中興伯到底是幹啥了,讓皇上如此期盼?自己在城外待了也沒多久,難道中興伯又搞出啥動靜了?

第780章 欣喜若狂第34章 閻應芳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197章 不拋棄也不放棄第157章 貪心不足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765章 瀋陽城破第21章 漢魂漢奸第189章 又動勸降之念第230章 分道揚鑣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742章 萬事俱備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71章 親近第109章 再議鹽政第232章 草原第一仗第655章 困難還是有不少第838章 糧食危機始解第838章 糧食危機始解第185章 昌黎戰間隙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181章 昌黎動員第352章 如何處置第519章 一路向西第863章 有無學問第201章 昌黎第四戰(1)第425章 農業研究院第743章 洗衣機隨便洗第795章 糧食危機第739章 建虜的現狀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799章 過揚州嘆第3章 相信(1)第628章 比恰母得海日泰第821章 狀告孫傳庭第398章 王朝興衰事第355章 不聽勸的後果第593章 殺明軍第420章 利用菸草第752章 淚流滿襟第593章 殺明軍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603章 搔首弄姿第620章 勝利迴歸第355章 不聽勸的後果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439章 開中法救急第72章 比對第425章 農業研究院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第19章 中計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494章 藩王會議(4)第401章 說起來容易第428章 關寧現狀第393章 最後一戰第514章 燧發槍試驗第464章 內聖外王第413章 火燒通行寶鈔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851章 朝貢之策第767章 訣別第401章 說起來容易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802章 直升飛機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478章 禁言反彈第49章 扁人第170章 水泥建築第633章 一口茶水噴了出來第747章 鄭成功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613章 怕了侯爺第17章 漢奸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433章 孫傳庭出山第90章 危機四伏第81章 廢墟新棚第224章 妄想坐山觀虎鬥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600章 到此一遊第629章 閱兵儀式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29章 餉銀(1)第323章 死營第306章 晉商的作用第582章 男兒本色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82章 你家出大事了第701章 獻寶第7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775章 文明的進步第854章 請罪第417章 推行大明央行的手段第229章 下有對策第210章 反腐難啊第512章 鐵範鑄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