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萬人敵

左應選在慶幸之後,又開始介紹其他守城器械。對於昌黎城的土製盔甲,大家還是認可的,這讓左應選他們剛纔略微受傷的自尊心好過了點。

然後他開始介紹昌黎城的大殺器,各類土製火器。鍾進衛不瞭解情況,就看個新鮮。

大明的精銳部隊,關寧軍中的將領卻是個中老手,有資格也有能力評論這些火器。

當左應選介紹到他們用的霹靂炮毒火球的時候,何可綱說話了:“此乃采石之戰中宋軍的重要火器,如今看來,有諸多缺點,不是很好。”

鍾進衛一聽,來了興趣,就問道:“那你說說看,也給他們指點下。”

“是,監軍。”何可綱答應一聲,就指着面前的那個霹靂炮毒火球開始點評。

左應選和石國柱他們則聽着何可綱說話,心裡還有點不服氣,昌黎就是靠着這些火器,才最終打退了韃子最兇猛的一波進攻。

“此物殺敵並不是因爲火藥爆炸,而是火藥爆炸時引燃內中的巴豆、狼毒、石灰、瀝青、砒霜等物,以毒煙制敵。”何可綱先是說了這個火器的特性。

鍾進衛看看左應選他們並沒有反駁,就知道何可綱說得沒錯。

“此物缺點有三,其一,雨天,大風天不能用,否則雨水滅毒煙或大風吹走毒煙都會導致效果大弱。”

“其二,此物只能攻其不備,如若知道有此物的話,士卒各配一塊打溼布料,縛住口鼻,其危害大減。”

“其三,毒煙不能控制,亦有可能傷害到城頭守軍。”

鍾進衛看着何可綱在邊上不慌不忙地介紹着,心裡暗讚一句專業人士啊!

左應選聽着何可綱說出那麼多缺點,心裡又是慶幸當時是佔了天時,韃子又不懂這些,否則也不會給他們大量殺傷。

建虜本身並不是如何懂戰爭的技巧,只是憑着勇武和一些原始的戰鬥手段,東征西戰。

後來,他們在戰爭中慢慢成長,並且有漢奸投靠他們,帶去了很多新的戰爭陰謀和技巧,又導致了他們越打越強。

在鍾進衛知道的那個歷史上,正是三大漢奸給建虜帶去了火炮技術和使用技巧,才讓他們徹底壓倒了大明,攻城也勢如破竹。

如果這次昌黎之戰時,有范文程之類的高級漢奸過來出謀劃策,這城能不能守住還真是一個問題。

鍾進衛等何可綱說完之後,問道:“何副將有什麼改進的建議麼?”

何可綱聽鍾進衛問改進的建議,笑了下道:“說來也巧,就在這幾年,這東西還真有了改進,不過名字也換了。”

“換成什麼名字了?”鍾進衛有點好奇。

“萬人敵。”

鍾進衛一聽,好霸氣的名字,威力估計也不凡,看左應選他們也是一臉期待的神情,就說道:“怎麼改進,如何個做法?”

何可綱知道鍾進衛是幫昌黎縣令問得,就詳細地介紹道:“用中空泥團晾乾後,通過留出的小孔裝滿由硝和硫配成的火藥,並適當增加毒火、神火等藥料,壓實並按上引信後,再用木框框住。當然,也可以在木桶裡糊泥並添實火藥而成。”

鍾進衛聽着這做法好像很簡單,只是啥毒火、神火的,這點不清楚,估計是加有砒霜等有害藥物之類的東西吧。他看看左應選他們都沒有一絲疑惑的意思,就知道應該沒錯。

“在守城戰時,如若韃子攻城,點燃引信後拋下城牆。萬人敵會不斷噴射出火力,四面旋轉。如若向內旋轉,因爲有城牆擋着,因此不會傷到自己人。而向外旋轉時,韃子人馬都會遭到大量殺傷。因此名曰萬人敵。”何可綱把用法和威力都詳詳細細地進行了解釋。

左應選聽得很仔細,在何可綱說完之後,又詳細問了火藥配方,用量等細節。然後在心裡一衡量,如果當初用來做這種萬人敵的話,不但威力會更大,而且也能做更多個,因爲城內的藥物少,火藥多。

他心裡暗自決定,以後就都改爲做這種萬人敵。

鍾進衛在左應選的帶領下,視察完了城防後,又查看了韃子射上來的箭堆,這都夠城裡做幾天飯的量,想象當時箭如雨的場景,不禁爲昌黎百姓的英勇而感到佩服。

這時天色已經完全暗了,唯有火把照亮了鍾進衛的周圍。城裡基本都是昏暗的,並沒有多少亮光。

有一個衙役悄悄走近左應選的身邊,耳語了幾句後,左應選向鍾進衛拱手一禮道:“中興伯,下官已在縣衙設下宴席,請移步用餐。”

鍾進衛聽左應選這麼一說,纔想起晚餐沒吃,肚子好餓,於是,欣然前往。

這些天,天天打游擊,覺都沒睡好一個,吃那乾糧,吃得鍾進衛想吐了,現在能吃大餐,真是太期待了。

在昌黎縣衙,各處的油燈都已點亮,雖不能說亮如白晝,但走路吃飯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左應選安排鍾進衛以及軍中高級將領在後衙用餐,他們的親衛包括東廠番役則在前衙。

鍾進衛吃着熱騰騰的米飯,還有雞鴨魚和豬肉配飯,覺得這頓飯比以前吃到過的任何一頓飯都好吃。

他一邊吃着一邊稱讚昌黎縣衙的廚師手藝不錯,作爲主人陪着的左應選和石國柱笑着謙虛迴應。

鍾進衛發現他們自己好像沒有吃多少,以爲他們是吃慣了所以沒覺得有多好吃,也不在意,自己先美美地吃一頓再說。

何可綱和曹文詔他們的吃相也是和鍾進衛差不多,軍中之人沒那麼多講究,都在大口大口地吃。

就在鍾進衛吃的差不多的時候,他隱約聽到前衙好像有吵鬧聲,就放下筷子問道:“前面好像有出什麼事情?”

鍾進衛這麼一問,這桌一片“吧嘰吧嘰”的吃飯聲就停了下來,這麼一來,就聽得更清楚了,真得是有爭吵之聲。

左應選是主人,他坐不住了,就站起來準備出去看看。

鍾進衛把他叫住了,自己跟他一起去。

中興伯這麼一去,其他人就不好再坐着繼續吃了,只好也跟了過去。

他們來到前衙,才發現原來是將領們帶來的親衛和縣衙中人在爭吵。

這些爭吵的人發現把大人物們惹出來了,就不敢再吵。

左應選上前幾步,喝問一個衙役道:“吵什麼,有這麼待客的麼?”

那個衙役有點委屈,回答道:“他們罵人,還想打人。”

一聽這衙役的話,何可綱的面色就掛不住了,拿眼瞧向一個看似領頭鬧事的親衛。

那親衛被他這麼一看,連忙轉身面對何可綱解釋道:“他們太摳門,才吃了兩碗飯就推說沒了,不給吃。”

這些親衛也是天天吃乾糧,現在難得吃一頓熱騰騰的飽飯,飯量個個都很大,感覺吃了半飽就沒了,想着自己拼死前來救援,結果連飯都不給吃飽,就火了。

那衙役一聽,反駁道:“準備好的兩大桶米飯都被你們吃完了,確實已經沒了,你們還不信…”

左應選打斷了衙役的話,對他說道:“快去再煮一些米飯過來。”

衙役沒動,只是帶着一絲不甘,喊了聲:“縣尊。”

鍾進衛知道事有蹊蹺,在這和諧的氣氛中不可能因爲摳門就不給吃飽飯,左應選應該是有什麼事情瞞着自己。

於是,他轉向左應選,問他道:“到底是怎麼回事,不要糊弄我。”

注:萬人敵載於宋應星的《天工開物》,發明時間,製法,威力都有描述,是火炮之外的守城利器。

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505章 如何賺錢第501章 南京民變第309章 前功盡棄第707章 再一次打擊了建虜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第446章 什麼樣的新軍第192章 第二次勸降昌黎第736章 大明的優勢第261章 簡單任務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570章 苦啊第619章 好想看電影第538章 如何天降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454章 重視復社第374章 巡撫衙門第7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439章 開中法救急第12章 傳言第306章 晉商的作用第542章 冷熱寒症第628章 比恰母得海日泰第176章 捷報分析第177章 人心所思第201章 昌黎第四戰(1)第176章 捷報分析第467章 登萊戰報第385章 開封府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75章 汰兵完成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265章 伏擊中興侯第116章 陶瓷廠第132章 開民智第364章 龍子龍孫第591章 不做死不會死第237章 崇禎發了筆橫財第827章 海上緝私隊第31章 京師之戰第425章 農業研究院第435章 急報之議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33章 甦醒第352章 如何處置第474章 建虜細作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64章 輿論之論第44章 日不落帝國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709章 勘探船歸來第693章 葡萄牙人的妥協第397章 唐王勤王事第419章 大明菸草的危害第736章 大明的優勢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756章 攻陷險關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28章 浩劫第132章 開民智第514章 燧發槍試驗第529章 大軍開拔第647章 空城計第448章 新式軍禮第600章 到此一遊第385章 開封府第766章 垂死掙扎第641章 建虜反撲第362章 誰是老大第222章 廉潔退休金第94章 一線生機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654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255章 大奸似忠麼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170章 水泥建築第66章 汰兵第649章 跳雷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467章 登萊戰報第468章 死營凱旋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636章 研究蒸汽機的最佳人選第811章 繁體和拼音第312章 你有口福了第715章 追債第100章 閻應元的要求第16章 面聖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658章 一切順利第783章 隆重出迎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281章 形勢依舊嚴峻第419章 大明菸草的危害第790章 大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