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建虜自大

文華殿內的人一聽,有點奇怪,緊急軍情怎麼是由中興侯家人送來的?

崇禎皇帝疑惑地看向鍾進衛,不知道鍾進衛什麼時候把家裡當軍營了。

鍾進衛看崇禎皇帝那眼神,無奈地道:“陛下,我也一頭霧水。”

既然當事人也不知道,崇禎皇帝就不再猜,傳顧百川覲見。

在等顧百川到來的時間內,鍾進衛忽然一拍腦門,失聲道:“陛下,臣可能知道這軍情的來處了?”

孫承宗這個勤王軍統帥一聽,比崇禎皇帝還關心,先開口問道:“從何處來?”

他是知道打探軍情的夜不收都是往大營送消息,而不可能送進京師的監軍府裡。

“上次的投石報信還記得不?除此之外我想不出其他可能了。”鍾進衛回答孫承宗道。

崇禎皇帝坐在御座上,一聽鍾進衛的解釋,馬上恍然大悟,但隨即又露出疑惑之色,問鍾進衛道:“鍾師傅,朕看了上次那信,上面畫的東西很難讓人看懂,你家人怎麼知道這是軍情呢?”

崇禎皇帝這麼一說,鍾進衛也想不明白了。

幸好這時顧百川已快步進來文華殿覲見,不用他們再費腦子去亂猜了。

“陛下,緊急軍情。”顧百川說完,呈上一張摺疊的紙。

邊上的鐘進衛和孫承宗一看,就覺得肯定是和上次的投石報信一樣的來源,因爲那張紙有較明顯的皺褶。

崇禎皇帝帶着絲疑慮接過內侍呈上來的紙,然後一邊想着這次畫得是什麼難懂的圖案,一邊打開來看。

沒想這次圖紙上無任何圖案,只有幾個字,“虜退,阿敏領八千留守。”

這些字並不是一個人寫的,而是好幾個人寫的,因爲各字的筆跡不同。最後這些字粘在紙上,拼成了一句話。

崇禎皇帝看得有點納悶,這會是誰向鍾師傅報信,還搞這麼神秘?這麼詳細的軍情顯然不是夜不收能探聽到的,因爲有詳細地數字和具體的統帥名字。

崇禎皇帝一邊想着一邊讓內侍把這軍情轉給底下大臣看。

孫承宗先看軍情,鍾進衛就在一邊問顧百川道:“是於叔給你送來的麼?”

“是的,他說還是和上次一樣,有人從外面丟進院子裡,就丟在他身邊。他連忙追出去,沒有看到人影。由於事關重大,就找到工地上,再找到了屬下。”顧百川把事情經過詳詳細細地彙報了一遍,因爲他知道其他人也在聽他的內容,所以他的聲音比較大。

“沒有其他發現了麼?”鍾進衛對於這個投石報信的人實在是好奇,搞得和後世電視上看的特工一樣。

顧百川搖搖頭,沒有其他線索。

這時,孫承宗已經看完,把紙條遞給了鍾進衛。

鍾進衛看了後就更是奇怪,百分百地特工行爲啊,還學會了拼字。

至於紙上的內容,因爲和鍾進衛自己推測的差不多,所以他一點都不奇怪。

鍾進衛看完後又遞給早已等候多時的溫體仁,自己則回憶着是否在什麼時候有救過建虜的人,或者是其他什麼人,所以因爲感激自己,就來給自己報信這些狗血橋段。

崇禎皇帝以爲建虜不敢只留一部分兵在關內,和孫承宗所認爲的建虜必定捨不得已佔領城池的意見相左。這其實很容易理解,因爲他們兩人的分歧,在於他們對明軍軍隊和對建虜的不同熟悉程度而產生的。

這紙上的內容和孫承宗預計的差不多,建虜果然是退走,並留人守他們搶得的城池。

現在崇禎皇帝見主要的兩個涉及軍事的臣子已經看完,就開口問鍾進衛道:“鍾師傅,你怎麼看?”

“陛下,臣以爲是真的,不但是因爲這個報信的人已經報信過一回很有用的情報,而且這和臣在家鄉聽說的一致。”鍾進衛回答道。

“中興侯,你在家鄉就聽說這了?”孫承宗一聽鍾進衛的話,就奇怪地問道。

鍾進衛是說給崇禎皇帝聽,意思是在歷史上也是這樣的,文華殿內就崇禎皇帝和溫體仁能聽得懂。

現在他見孫承宗問這個,就開始耍無賴了:“什麼,我沒說啊,你聽錯了吧,哦,要不我剛纔說錯了。”

孫承宗聽得啞口無言,這是什麼話。

崇禎皇帝和溫體仁看到孫承宗被鍾進衛戲弄,肚子裡已笑開了花,但表面還是強忍着當沒看到,也沒聽到。

畢自嚴是聽得清清楚楚,中興侯就是那麼說的,現在他耍賴,但皇上和首輔都沒指正,他也不多事,低着頭,彷彿在思考什麼問題。

崇禎皇帝看孫承宗又想問,就趕緊打斷他說道:“孫師傅,如果此消息爲真,那該如何應對?”

孫承宗一聽崇禎皇帝問他話,就放下了繼續問鍾進衛的念頭,回答道:“陛下,臣以爲,還是以不變應萬變爲好。”

“如此,豈不是建虜主力都將退出關去了?”崇禎皇帝問孫承宗道。

他之所以這麼問,不是說捨不得建虜主力走,而是孫承宗之前說過要圍殲建虜主力在關內的。

孫承宗知道崇禎皇帝說這話的意思,他回答道:“陛下,此一時,彼一時。”

他說到這裡時,看看在座的幾位,覺得這幾個都和軍中將領沒有關係,有關係的鐘進衛自然不會有問題。

因此他又繼續說道:“如果是之前,建虜主力想退走,臣可以派軍隊前去拖住他們,至少不能讓他們走得從容。如果能等秦總兵帶兵趕到,則是和建虜在關內形成決戰之勢,但眼下不行。”

“爲何不行了,我覺得這個想法很好啊。”鍾進衛一聽,發表他的意見道。

孫承宗看看崇禎皇帝,見他正看着自己,就側身對鍾進衛道:”不一樣了,中興侯別忘了細作之事,眼下過去也沒多久,軍中到底是否有居心叵測之人,還不能確認,因此,不能冒險把他們都派出去。萬一有人在主力決戰之時,陣前投敵的話,由此引發的後果誰都承擔不起。”

鍾進衛一聽,覺得很有道理,哪怕是萬分之一的機率,也是不能冒這個險的,因爲要是打敗,京師就危險了。

“陛下,想一口吃下建虜主力,不是很現實。眼下既然建虜自大,留了八千兵力在關內,臣以爲,如果把這些建虜都滅了,也是對建虜的一個重大打擊。”孫承宗給了崇禎皇帝一個比較實際的建議。

“對,陛下,孫大人說的對,這些建虜自不量力,敢只留八千兵力在關內,真是老壽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煩了。”鍾進衛很贊同孫承宗的這個建議。

在他看來,就算沒有反腐一事導致將領的不可信,那也不可能把建虜主力都留在關內。明軍還沒有那個實力,能一口吃下一個胖子。

崇禎皇帝看孫承宗和鍾進衛都是一個想法,就沉思了下,覺得還是安全爲上的好,現在暫時不動,等秦總兵到了之後,殲滅這八千建虜,也算是一場大勝。

於是,他點點頭,表態道:“如此也好,孫師傅,相關部署還得你去操心。”

“是,陛下。”孫承宗答應道。

崇禎皇帝又轉頭看向一直在打醬油的戶部尚書道:“畢卿,打仗就要花銀子,你要爲此預留出一部分銀兩出來。另外,秦總兵也快到了,他們所需的軍營和相關後勤事項,也得事先計劃。”

“臣明白。”畢自嚴趕緊回答道。

這事交代完了,崇禎皇帝就看向鍾進衛道:“鍾師傅,還有一件事和你有關,朕和首輔商量了之後,想聽聽你的意見。”

第555章 大明定遠侯第588章 偷城第840章 徐霞客歸來第306章 晉商的作用第745章 個人魅力不夠麼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148章 教育部第853章 得勝歸來第270章 戰前分派任務第528章 穩妥第一第854章 請罪第670章 戰事間隙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126章 闖侯府第502章 真相到底如何第320章 進士之禍第186章 昌黎第二戰前夕第813章 最長的奏章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第312章 你有口福了第409章 微服私訪第88章 年夜飯第129章 保密問題第847章 再會唐王第336章 袁可立第663章 摸不着頭腦第4章 相信(2)第412章 屌絲的力量第297章 賺錢的幾件事第283章 建虜並不笨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798章 收名人上癮第682章 突變第112章 一條龍第156章 劉興祚第99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222章 廉潔退休金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594章 陷阱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52章 救災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65章 監軍第473章 都有收穫第189章 又動勸降之念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628章 比恰母得海日泰第746章 天津衛第385章 開封府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608章 精兵的區別第817章 坐地起價第396章 我胡漢三回來了第360章 災情第245章 無敵炒股法第198章 對虜策略的轉變第509章 綁架范文程麼第713章 燈下黑第243章 寶鈔隱憂第118章 溫度問題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746章 天津衛第321章 三千營的考驗第310章 絕境逢生第723章 袁可立的心願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682章 突變第176章 捷報分析第552章 美好的前景第158章 彷徨和驕蠻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568章 搶糧缺人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20章 趙率教第524章 全力以赴第224章 妄想坐山觀虎鬥第42章 交易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805章 義善社第794章 鋼鐵廠第403章 全民皆沾利第217章 貪腐反逼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269章 阻擊建虜第772章 高瞻遠矚第835章 趕往湛江第843章 回京第690章 建虜求和第324章 己巳之變終章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290章 勝了敗了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51章 難民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