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藩王會同意麼

鍾進衛聽了一愣,然後馬上道:“陛下,您再聽臣細細道來。這封建海外,並不是您想得那麼困難。”

好吧,還是自己急躁了,崇禎皇帝心中暗自說道,然後看着鍾進衛不說話,就等他把話說完。

“陛下,目前大明宗室的處境,遠的不說,就剛纔討論的唐王吧,因爲想領兵勤王,就得被處罰,這點是朝野共識是吧?”

鍾進衛剛纔被崇禎皇帝說紙上談兵,就收了之前的笑容,認真地和崇禎皇帝討論起來。

崇禎皇帝點點頭,這是必須的,嚴防藩王有可能的造反舉動,一直是朝野上下的共識。

“除了宗室,其他人都可以勤王。從某種角度來講,宗室成員活得比其他一般人都慘,少了很多權利,甚至連包括出城拜祭都要向地方官申請,臣以爲,他們真得很可憐。大明宗室唯一可以做的是混吃等死。甚至有的中下層宗室連混吃等死都難以做到,他們如乞丐般地在先祖建立的國度中求活。”

鍾進衛的話有點重了,說得崇禎皇帝的臉都沉了下來。這是當面打臉啊,要說話的人不是鍾進衛,換作一個別人,估計崇禎皇帝就要發飆了。

王承恩一見情形不對,連忙打圓場道:“但是這種情況也是迫不得已。如若不嚴加防範,給了他們造反的機會,戰事一起,到時候生靈塗炭,哀鴻遍野,是陛下所不願見到的。陛下這是大仁義,犧牲自家保天下太平。”

鍾進衛自然不會說是不是還有其它原因,他轉向王承恩點點頭道:“這個我知道。”

然後他又轉向面前的崇禎皇帝,接着說道:“陛下,王公公說的我知道。我想表達的是,大明宗室過得很不如意,只是如此而已。現在如果皇上給他們一個封建海外的機會,

他們未必會不願意?”

崇禎皇帝自然沒有真得生氣,只是覺得鍾進衛的話刺耳而已。他聽了之後問道:“這只是鍾師傅的猜測吧?”

鍾進衛搖搖頭回答道:“陛下,封建海外,當然不是讓他們孤身跑到海外去。要給他們一些相應的權利去交換,他們自然就會去了。而且對於朝廷,還有其他好處。”

崇禎皇帝一聽,對朝廷還有好處,面色一喜,但隨即想到宗室不見得能答應分封海外,那有好處又有什麼用,面色就又黯淡下來。

“敢問中興侯,是以何種權利來交換呢?”王承恩見崇禎皇帝沒有說話,他就出言問道。

鍾進衛轉頭看了他一眼,然後又看回崇禎皇帝道:“給宗室以開國之初的藩王之權,即有海外藩國的所有權力,包括人事、軍事等權力。不過他們在身份上還是藩王,得奉陛下爲天下共主。”

崇禎皇帝一聽,沒有馬上說話,沉思了起來,思考着鍾進衛這番話所帶來的厲害關係。

鍾進衛見崇禎皇帝在思索,就等了一會,估摸着差不多後才繼續說道:“陛下,臣家鄉那日不落帝國,差不多也是採用這種制度,不過他們是叫英聯邦制度,和剛纔臣說的藩王封建海外之法有異曲同工之妙。疆域實在太廣了,在目前的交通情況下,直管是不現實的。”

崇禎皇帝在聽着鍾進衛說話,一邊擡頭看了下地圖上的那個叫做英國的小島,再想着鍾進衛所說的話,思考了一會,便問道:“那麼對於大明來說,剛纔鍾師傅說得幾項,具體該如何做呢?”

“現在的藩王基本是不缺錢的,可以讓他們在大明境內自行出錢招募流民、難民、災民,組建軍隊,朝廷必要的時候可以提供一些幫助,使其能儘快成軍。而後前往北美洲跑馬圈地,開拓疆土。他們能打下多少疆土,控制多大的疆土,就有多大的囧的國土。只是有一條,不准他們之間互相廝殺。如有衝突,必須報與陛下來裁決。當然了,陛下也可以給他們劃分勢力範圍,這些具體的事情可以後面慢慢討論。”

鍾進衛的話,開始讓崇禎皇帝有點皺眉。但聽到後面都以自己爲尊,就緩緩舒解開了。

倒是王承恩在一邊問道:“他們在大明境內招募成軍,如若就在大明境內圖謀不軌,該怎麼辦?”

崇禎皇帝聞言看着王承恩,微微點頭,大伴還真是心思縝密。

鍾進衛轉向王承恩,微笑着問他道:“王公公,您說一些流民、難民、災民組建起來的軍隊,能打贏朝廷的軍隊?”

王承恩聽了微微一愣,好像又有點不服氣地道:“如若藩王的軍隊全無戰力,又如何爲大明開疆擴土呢?”

鍾進衛聽了,轉向崇禎皇帝道:“陛下,臣以前和您說過北美洲的情況,那裡全是原始的印第安部族,藩王的軍隊對付他們是綽綽有餘。”

在北美洲的東部地區這時已有歐洲人登陸,但人數還很少,鍾進衛知道,但並不想說出來,免得增加封建海外的難度。

崇禎皇帝不知道這情況,點點頭同意鍾進衛的說法,如果真的是鍾進衛所說的那樣的話,要打贏那些原始土著自然就沒問題的。

王承恩倒是沒怎麼聽鍾進衛說北美洲具體的情況,但他見崇禎皇帝點頭,就不再有疑問。

鍾進衛繼續用他的三寸不爛之舌說道:“藩王宗室在大明境內只能混吃等死,後代淪落爲乞丐般的人物;而如果封建海外的話,就等於是一國皇帝,自有一番作爲。這麼兩個選擇,讓稍微有志氣一點的人來選擇,應該都不會選擇前者的吧?”

崇禎皇帝自己就是一個很有志氣的皇帝,一心想中興大明,他聽了鍾進衛最後的問題,暗自代入一選,自然毫無疑問地,他會選擇封建海外了。

於是,他點點頭道:“鍾師傅說的有點道理。”

鍾進衛呵呵一笑,崇禎皇帝終於認可自己的主意了。他再加把勁,繼續說道:“陛下,藩王封建海外這過程,也會替目前的大明解決一個大難題。”

“哦,什麼大難題?”崇禎皇帝好奇地問道。

“據臣所知,天災還會持續十幾年。雖然臣碰巧剿滅了秦地大部分的流賊,但如果不能安置好災民、流民、難民的話,難保烽煙不起。而要賑災的話,大明各地的災情不斷,所需的賑災錢糧也是一個天量的數額。”

崇禎皇帝一聽,接着鍾進衛的話道:“如若有藩王帶走很大一部分災民、流民、難民的話,朝廷就容易賑災了。鍾師傅,是這樣麼?”

鍾進衛微微一笑,然後回答道:“正是!”

崇禎皇帝就站鍾進衛的面前,閉上眼睛,細細地想了一遍,忽然睜開眼睛,出口說道:“鍾師傅,你說得這些還是不靠譜。”

第363章 四小入虎穴第780章 欣喜若狂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792章 在北方推廣第333章 驚變第7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4章 相信(2)第300章 宣傳第72章 比對第268章 原來是你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643章 忘了成立特種部隊第143章 《甘薯疏》第351章 收穫不少第451章 可惜了火藥技術第413章 火燒通行寶鈔第783章 隆重出迎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緊迫性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613章 怕了侯爺第557章 閉關鎖國第698章 建虜的無奈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334章 不擺譜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344章 白杆軍現第363章 四小入虎穴第545章 是勝是敗第638章 產鉗第418章 漢中菸草第554章 人可建一郎第150章 各方涌動第478章 禁言反彈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488章 朝鮮局勢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70章 汰兵安置第548章 南京民變的結果第730章 見不得別人好第32章 反腐第627章 剃髮易服第378章 一羣豬第395章 殺虜放火時第179章 兵書第36章 監軍制度第539章 戰後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38章 兩策之論第525章 報紙滲透第747章 鄭成功第610章 一樣大敗第397章 唐王勤王事第706章 大明燧發槍的厲害第317章 弱國無外交第124章 話劇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482章 大規模前往北美第101章 論鹽政第366章 流放東江鎮第430章 死營得安第635章 農業研究所職能的改變第739章 建虜的現狀第572章 各有算計第101章 論鹽政第462章 最可愛的人第761章 化敵爲友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212章 昌黎解圍第444章 皆大歡喜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669章 危急萬分第798章 收名人上癮第616章 天羅地網第369章 危險機會第863章 有無學問第154章 已有改觀第309章 前功盡棄第539章 戰後第354章 競拍第375章 斷其根本第25章 拖拖拖第710章 大明的航母編隊第206章 牴觸攻城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474章 建虜細作第573章 出發第542章 冷熱寒症第600章 到此一遊第193章 誘騙成功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206章 牴觸攻城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274章 建虜人心之惡第498章 藩王會議(8)第530章 招降盧象升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129章 保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