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火燒通行寶鈔

崇禎皇帝一聽鍾進衛跑來求見,很是詫異,以爲是他對於剛討論完的事情,還有重要補充。

於是,他停下手頭事情,趕緊傳旨召見鍾進衛。

沒想到鍾進衛見到他後開口說得卻是另外一件事:“陛下,大明皇家銀行有關紙鈔的事,您最近關注了麼?”

崇禎皇帝聽得一怔,眨眨眼睛,原來鍾師傅不是有事情要補充。

他放下了一顆心,有點輕鬆地對鍾進衛說道:“鍾師傅放心,朕都讓人辦妥了,無須再操心大明通行寶鈔的事了。”

鍾進衛一聽不是自己期待的回答,反而扯出了大明通行寶鈔。他想着正好可以瞭解下,就問道:“陛下,臣的那個法子還不錯吧,朝廷收購通行寶鈔所花費的成本最後是多少?”

又是出乎鍾進衛的意料,只見崇禎皇帝搖搖頭道:“朕沒讓人用鍾師傅的法子。”

鍾進衛聽得一愣,沒用自己的法子,又已經解決了,是用什麼辦法呢?鍾進衛很是好奇,就問道:“陛下,怎麼解決的?”

崇禎皇帝看着鍾進衛,想了下覺得這事也沒必要瞞着他,就先吩咐所有的宮女內侍都避到殿外去。

鍾進衛看崇禎皇帝的做法,就更是好奇了,難道他的法子還不能見人?

等到殿內只有崇禎皇帝和鍾進衛兩人時,崇禎皇帝纔開口小聲道:“鍾師傅,朕讓東廠派人一把火燒了。”言語中好微微帶了點得意。

“啊,燒了,啥燒了?”鍾進衛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左都督和另外幾個勳貴真是太不識擡舉,朕已警告他們幾次了。但他們還想着從朝廷身上吸血,甚至開始串聯起來想施壓朝廷兌換通行寶鈔。”

崇禎皇帝一想起來,就還是有點怒氣,他恨恨地接着道:“朕就把所有的大明通行寶鈔都甩給了他們,而後令東廠偵得他們收藏寶鈔所在,一把火燒了。”

鍾進衛聽得無語,原本他還想着在律法規則內玩手段來解決這個事情。沒想最終還是用了非常規手段。

不過在這古代的時候,他也沒法和崇禎皇帝講遵守規則的重要性,因爲皇帝就是規則制定人。

崇禎皇帝見鍾師傅聽後好長一會不說話,以爲他是擔心事情泄露,就寬慰他道:“鍾師傅放心好了,朕把此事交給王大伴,讓其選了可靠的精銳之士,神不知鬼不覺地做了的。”

天下沒有不漏風的牆,或者說,一件事情的發生,從最終的受益者身上反推,也能猜個**不離十。

崇禎皇帝自以爲做得隱秘,但人家也不是傻子,從前前後後的蛛絲馬跡中也能推斷出,這事,除了崇禎皇帝幹得之外,就沒有別人會去冒這個風險。

不過崇禎皇帝的一個好處,就是被他們發現了是他派人乾的,只要沒有證據,就只能啞巴吞黃蓮,有苦說不出。

鍾進衛明白了此節,也就不再管了。他正想說話時,卻見崇禎皇帝又恢復了一絲笑意道:“鍾師傅不知道,那幾把火又讓他們意識到水泥的防火性,哭着求朕賞賜他們一些呢。”

鍾進衛一聽,這也算是一個好的副作用了。不過他現在還是想先把剛想到的事情先說了再說。

於是,鍾進衛對崇禎皇帝道:“陛下,目前京師百姓對大明九思寶鈔的認可,您知道麼?”

崇禎皇帝見鍾進衛不再提通行寶鈔的事兒,也樂得不說,畢竟這種事兒等於搶劫,不是很光彩。

他點點頭回答道:“朕每日都有關注,這事讓朕很欣慰,進展順利。要說起來,還得多虧了鍾師傅,送了那麼多錢財進京。”

鍾進衛聽了笑笑,八大晉商的財產,當然多了,也給了那些不知道確切數目的人一個無窮的想象空間。

“陛下,臣以爲大明九思寶鈔可以往全國推廣了,或者至少可以在江南推廣。”鍾進衛向崇禎皇帝建議道。

就崇禎皇帝的內心而言,他恨不得一下就在全國推廣開了。但他已明白這紙鈔要得以推廣的最大憑證不是朝廷強制推廣就行的,而是需要朝廷的信譽。

說白了,就是必須有足夠的兌換銀兩儲備,才能讓百姓相信,從而推廣出去。

因此,崇禎皇帝皺着眉頭問鍾進衛道:“鍾師傅,目前只有京師纔有足夠的銀兩儲備。要在京師之外推廣的話,除非從京師押解一批銀兩道地方上,否則最多也只能是地方官員的俸祿了。而且大明皇家銀行也不能開到每個地方去,目前在全國推廣紙鈔的困難很大。”

鍾進衛點點頭,知道崇禎皇帝說得有理,自己一開始說的話太大了點。要想真正的全國推廣,就必須先建立起全國的信譽。只有如此,才能在一些縣,或府,甚至是省級地方建立一個兌換地點,就足夠了。

這種信譽的東西,最關鍵的就是信心。讓百姓知道,有這麼一個地方,是可以隨時兌換銀兩,這樣手中的紙鈔不會貶值,或者說不會貶成一張廢紙。有這點預期,百姓就會樂於使用紙鈔。畢竟紙鈔相對實物貨幣,也就是銀兩和銅錢,就方便太多了。

鍾進衛笑了下,先給了崇禎皇帝一個馬屁道:“陛下英明。”

然後他接着說出自己的初衷道:“陛下,那麼事情就一步一步來,至少現在在南京應該可以推行了。南北兩個中心,實施一段時間後,再向其他地方擴散覆蓋。”

崇禎皇帝稍微點點頭,卻還是有點擔心道:“鍾師傅,南京的銀兩儲備,也只有官員的俸祿而已,有點少,可能推廣所費時間還是要很長才行。”

他嚐到了有大資金迅速增加紙鈔發行的甜頭,就對一點點銀錢就推廣的做法不是很感冒了,覺得速度太慢。

誰料這次鍾進衛沒有贊同他的話了,只見鍾進衛帶着笑意說道:“陛下,這種事情是有邊際效應的。有京師這麼長時間的紙鈔推行範例在,能給其他地方以信心,效果會好不少。而且在南京,在江南,那邊的經濟更是發達,對紙鈔的需求將會更旺盛,更強烈。也因此,比起京師推行紙鈔的過程,將會容易得多。”

崇禎皇帝聽了,心中寬慰了一點,事情總是一步一步來的,他在心中這麼安慰自己。

沒想鍾進衛這時又說了,而且還說出了他非常想聽到的話:“陛下,接下來的銀兩儲備,可以動用民間資金。以前可能不行,現在正好有一個機會。只要朝廷抓住這個機會,強行推廣,並注意引導好輿論,紙幣必然會有跨越式的發展。”

崇禎皇帝一聽,面露喜氣,連忙問道:“鍾師傅,快快道來。”

第417章 推行大明央行的手段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緊迫性第843章 回京第398章 王朝興衰事第412章 屌絲的力量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35章 盧象升第26章 再坑第180章 三法獨立第58章 貨幣戰爭第470章 收費的水泥路第395章 殺虜放火時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第674章 留人質安軍心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382章 菸草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624章 勳章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473章 都有收穫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655章 困難還是有不少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738章 敢犟嘴就戰場見第660章 包了餃子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804章 月兒姑娘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75章 汰兵完成第14章 趁機撈錢第617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435章 急報之議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200章 昌黎隱憂第225章 商人逐利第271章 爲什麼而戰第93章 以一敵四第701章 獻寶第605章 背後捅刀子第153章 府內見聞第31章 京師之戰第98章 廠衛正式出山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746章 天津衛第315章 立威第443章 中興侯的鬼點子多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166章 海盜問題第301章 去宣府鎮的路上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183章 勸降不成第567章 煩惱第625章 下一次戰事第582章 男兒本色第234章 鼠疫第401章 說起來容易第373章 應對寧錦第598章 爺沒興趣第530章 招降盧象升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22章 攻守第428章 關寧現狀第449章 新式軍服第38章 兩策之論第7章 變故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51章 難民營第701章 獻寶第779章 翹首以盼第617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573章 出發第97章 聞報震怒第131章 京營相關第207章 禍福難料第316章 雷鋒語錄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第80章 通州路上第292章 會師第743章 洗衣機隨便洗第293章 犯大明者雖遠必誅第375章 斷其根本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589章 城頭廝殺第674章 留人質安軍心第298章 京營改編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537章 豬頭參將第96章 滅口第31章 京師之戰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69章 汰兵得行第40章 軍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