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大家都來捧場

鍾進衛大婚的這一日終於到了,一條街上的兩家,張燈結綵,喜氣洋洋。

兩家都不是世家大族,其中閻家的人丁稀薄,從通州剛搬來京師,不但沒有一個親戚,連鄰居是什麼人都不知道。

而鍾進衛這邊,就更徹底了。鍾進衛孤身一人,來自海外,就親戚家人來說,連閻家都不如。唯一的四個侄兒,還是乾的。

因此,鍾進衛和閻家的意思,這婚事就不用搞得那麼隆重,徒然浪費銀子。而且真要搞隆重的話,也沒那麼多銀子。

閻家是普通百姓出身,並無積蓄,置辦嫁妝的錢還是鍾進衛送過去的。

而鍾進衛這邊,他一心撲在國事上面,並沒有想着替自己撈錢。因此除了俸祿之外,就只有崇禎皇帝御賜的那間鋪面有些錢財來源。但因爲鋪面開張沒有多久,所以並沒有很多收入。

而且鍾進衛打算在把大明皇家銀行的普通金融業務拆分出來後,入股那家將要成立的普通銀行。這股本可是多多益善,穩賺不賠,是件福延子孫的事兒。

他也偷偷把此事告訴了閻家,兩家人都在儘量省着銀子。

最最關鍵的原因,其實和鍾進衛的低調性格有關係,否則打腫臉當胖子的事情也是有不少能力不到的人在做着的。

想鍾進衛剛來大明的時候,他還想着就在幕後給崇禎皇帝出出主意就得了。可現在最終也跑到了前臺,不少事情還親自赤膊上陣。

可見事情並不會一直如願,那麼鍾進衛這婚事呢?

這日午後,迎親隊伍並不大,都是侯爵府裡的家人各司其職所組成的。猶如鬼子進村,聲張得不要,只要花姑娘的幹活。

就算如此,兩家人都很歡樂,衷心祝福鍾進衛和閻應芳百年好合。要是兩家親戚多的話,說不得就有人對此不合身份的婚禮大發微詞了。

但鍾進衛沒想到的是,剛把阿奇迎進門,還未等到吉時拜堂,就有人上門祝賀了。

鍾進衛只好着一身大紅的新郎服,去府門迎接。今天是大喜的日子,不論身份,有客來,一律親迎。

“屬?“屬下恭喜侯爺新婚大喜,沒得請帖也上門來叨點喜氣,還望侯爺不要見怪。”錦衣衛百戶於海靜滿臉喜氣地拱手向鍾進衛祝賀。

他在押解八大晉商進京後就一直留在京師,能有今日,都是鍾進衛所賜。因此他一直惦記着中興侯的婚事,雖沒得請帖,還是趕來祝賀了。

鍾進衛滿面笑容地看着痛改前非的於海靜道:“哪裡,哪裡,我是一個請帖也沒發,並不是說忘了兄弟。來,來,來,裡面請。”

“侯爺,這就是您的不是了,人生大事,怎麼能一個請帖都不發呢!一點薄禮不成敬意。”於海靜一邊笑着說道,一邊把禮單給了鍾進衛邊上的門房老彭。

鍾進衛聽了笑笑,幸好還是多準備了幾桌酒席。也不怕多來幾個意外之客。

他剛準備把於海靜迎進府內,門外邊傳來一個響亮的女聲:“中興侯,大婚咋也不通知下,是看不起我們土司出身麼?”

鍾進衛回頭一看,竟然是秦良玉和她的兒子媳婦,正騎馬而來。

他吩咐一聲跟在身後的四個侄兒,讓他們中的一人把於海靜先迎進去。自己則又迎回府門口,笑着看向翻身下馬的幾人道:“呵呵,秦總兵開玩笑了,我和瑞徵不是兄弟勝似兄弟,怎麼會看不起呢!只是我生性低調,因此沒有發一個請帖而已。”

“大喜的日子低調個啥,先恭喜侯爺新婚大喜了。”秦良玉帶着兒子媳婦抱拳恭賀道。

“請,請,請。”鍾進衛滿面笑容地把秦良玉、馬祥麟和張鳳儀迎了進門。

可他還未來及安排座位,就又報門口來客,不得不向秦良玉等人告罪,然後又迎了出來。

鍾進衛對於來人並不是很熟,是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親自過來道賀了。只見他滿面笑容地和鍾進衛打招呼,彷彿他倆是很親的那種。鍾進衛自得一番客套,又把他迎了進去。

說實話,剛纔這些客人能不請自來,過來祝賀自己的婚禮,雖然鍾進衛的性子比較低調,但也有一絲自豪感和滿足感。

但很快,他的自豪感和滿足感就不是一絲了,而是爆滿。

鍾進衛再次迎出府外,被一大羣人埋怨,連個請帖都沒有,讓一大羣老頭子厚着臉皮跑過來蹭飯吃。

鍾進衛絲毫沒有被埋怨地不滿,笑着道:“小子怕是請不動各位閣老的大駕纔不敢聲張,來來來,各位閣老請裡面坐。”

在京的大明內閣所有輔臣一起過來祝賀,這事實在是不常見,當是給鍾進衛大大捧場了一把。

鍾進衛在陪着內閣輔臣們進府的時候,偷偷問溫體仁道:“你們都這麼早來了,皇上那邊怎麼辦?”

溫體仁一聽,看向鍾進衛道:“就是皇上特旨允許我們提前散衙,前來恭喜中興侯的,而且...”

他說到這裡,還故作神秘地拖了下長音,然後才笑着說道:“而且皇上還言明不得白吃白喝,老夫是把家中的積蓄都拿出來當賀禮了,這次一定要放開肚子吃些本錢回去。”

鍾進衛聽得哈哈大笑,溫體仁就是再能吃,能吃幾個錢。同時他心中也暗自感激崇禎皇帝,原本一直見他沒動靜,心中還微微有點失落,沒想崇禎皇帝還讓羣臣給自己送禮。

沒多久,又陸續來了很多客人。除了徐光啓、畢自嚴等人外,其他的六部九卿,各級官員,甚至還有皇親勳貴,他都不熟甚至不認識。

府裡招待不下了,那些級別低的人自覺地送了禮就走,還有很多得到消息晚的人還在陸續趕來送禮。

這些人,一是因爲鍾進衛是目前皇上面前的大紅人,二是崇禎皇帝有意無意地透露了讓羣臣去恭賀鍾進衛的意思,包括他讓內閣所有輔臣都去恭賀這事,也是大張聲勢,因此消息傳播地很快。

就在吉時將到,要行拜堂禮的時候,崇禎皇帝的聖旨到了。

這讓到場的羣臣知道,皇上本想親自過來,但因皇后有孕在身,行動不便,就不來了。特賜了一大堆賀禮,其中還有兩間旺鋪,給中興侯捧場。

東廠提督王承恩在宣讀完聖旨之後,也把自己那份賀禮送了,才告個罪,回宮覆命去了。

當崇禎皇帝聽到王承恩的回覆後,笑着說道:“鍾師傅一直操心國事,爲國庫增收了那麼多銀兩,自己卻沒錢操辦婚事。朕這也算是能讓他在銀錢上不再窘迫了吧。”

鍾進衛的這次婚禮,最終還是沒有低調起來,反而成了京師百姓的一大話題,差點就沖淡了事先佈局的票號之事,這也是始作俑者崇禎皇帝所沒有想到的。

大齡青年的洞房花燭夜,可想而知有多激動,一直鬧騰到快天亮,鍾進衛才抱着阿奇沉沉睡去。

剛新婚,應該沒人會如此不識像的來打擾吧,這是鍾進衛睡着前的念頭。

可他想錯了,天亮沒多久,崇禎皇帝就緊急傳詔他入宮覲見。

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742章 萬事俱備第710章 大明的航母編隊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425章 農業研究院第212章 昌黎解圍第240章 獻女邀寵第851章 朝貢之策第364章 龍子龍孫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561章 找到了第628章 比恰母得海日泰第251章 打賭第132章 開民智第334章 不擺譜第615章 老天玩人第860章 和平演變第36章 監軍制度第218章 昌黎戰的意義第88章 年夜飯第735章 專利法第635章 農業研究所職能的改變第633章 一口茶水噴了出來第736章 大明的優勢第536章 峽谷大撤退第767章 訣別第654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631章 授勳第74章 汰兵歸去第539章 戰後第150章 各方涌動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721章 鄭芝龍出使日本第519章 一路向西第410章 盧某人做事不一般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519章 一路向西第764章 此生無憾第775章 文明的進步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109章 再議鹽政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688章 腦袋被驢踢了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613章 怕了侯爺第562章 新來的吧第657章 關寧軍的任務第192章 第二次勸降昌黎第225章 商人逐利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691章 雖遠必誅不是口號第5章 相信(3)第555章 大明定遠侯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480章 明人去過北美否第308章 要自救第24章 防禦第60章 猛虎出籠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198章 對虜策略的轉變第170章 水泥建築第137章 得意建虜第44章 日不落帝國第509章 綁架范文程麼第178章 官官相護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738章 敢犟嘴就戰場見第572章 各有算計第609章 殺手鐗第71章 親近第163章 山海關前的笑話第102章 袁世振鹽政第229章 軍中不穩第423章 自己兒子怎麼辦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第38章 兩策之論第623章 擔得起第149章 惶恐不安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500章 掃尾小會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835章 趕往湛江第121章 徐光啓第299章 新五軍營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516章 陽謀第353章 忒大的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