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藩王會議(1)

崇禎三年六月初五,影響大明歷史走向的一次重大會議終於在京師召開了。

各路藩王或者世子嫡子等人由內侍分別帶着進殿,除了唐王之外,其他人都還不知道會議內容。

他們看到殿內滿滿都是各路親戚,已是詫異至極。再看到還有內閣、六部九卿、都察院皆在座,滿滿一大殿的緋袍官員,心中更是惶恐起來,不知道有什麼大事將要發生。

他們這些被圈養起來的“豬”,平時見到地方上的官吏都要問個好,免得被打報告而降罪。

因此在現在這個環境下,無不小心翼翼,就怕這些緋袍官員的上嘴皮和下嘴皮一磕一碰,一頂大帽子就能戴頭上來。

所有人員到齊之後,崇禎皇帝出場。

“朕不斷地有收到各地報上來的宗室情況,深感痛心。大家都是太祖的子孫,可有的卻連肚子都填不飽了。”

崇禎皇帝一開口,馬上便吸引了殿內所有宗室的注意。他們這些人雖然不愁吃穿,但同樣有許多訴求。

“可你們也要理解朝廷的難處,實在是有心無力。溫首輔!”崇禎皇帝點名道。

“臣在。”溫體仁出列答道。

“你是大明的管家,給各地藩王說一說朝廷現在的負擔吧。”崇禎皇帝把這個任務丟給了溫體仁。

這個之前就定了由溫體仁來說的,因此他早有準備,接了任務後就開始娓娓道來。

他從大明開國以來宗室的情況一直說到現在爲止,把宗室所造成的朝廷負擔一一說了出來。用數據進行對比,更是顯得宗室負擔得觸目驚心。

這些情況一彙總起來,讓一些平時沒有概念,不關心這些的宗室也是大爲吃驚。有些一直埋怨朝廷刻薄的宗室此時也說不出話來了,朝廷的每年收入還不夠付宗室全體的俸祿,難怪朝廷會出現各種賴皮。

當然,也有的宗室仍然是頑固不化的,認爲這大明的江山都是朱家的,你再怎麼樣也不能虧了老朱家的人吧,收入不夠可以多徵稅啊!

在溫體仁解說完了之後,崇禎皇帝便再次開口了:“朕每思太祖當年的用意,原本就是讓朱家子孫世代守護着大明江山,而不是如今這樣只會拖垮大明的江山社稷。”

這話一出口,底下的藩王宗室心底就一片罵聲。誰想這樣啊!限制這限制那,想幹點事都不行,有心無力啊!

崇禎皇帝不用看這些藩王宗室的臉色,就能知道他們肚子裡在想什麼。權,沒有哪個男人不想要,更何況這些流淌着太祖血脈的龍子龍孫。

他就當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麼,繼續說道:“朕爲此日思夜慮,會同內閣、六部九卿等終於找出了一個妥善的解決方法。既能解決目前你們的困境,也能達到太祖當年對宗室的期望。”

崇禎皇帝的這話猶如一枚重磅炸彈,在宗室中炸了開來。

沒有人再顧及君前禮儀,發出各種聲音,多爲驚歎詫異之聲。

崇禎皇帝這話的意思是要讓他們守護大明江山,那不就是要給錢給權。可如此一來,他會放心麼?傻子都應該知道答案是什麼,可崇禎皇帝這麼說的意思又是什麼?

藩王宗室們的頭上掛滿了一個個問號,在驚詫之餘,互相用眼睛去尋求別人是否知道答案。

只有唐王冷眼看着這些親戚,再看看上面的崇禎皇帝,而後又轉頭看看一邊的中興侯,只是不做聲,等待着自己出場的時機。

溫體仁看看崇禎皇帝,在得到示意之後,便對這些藩王宗室道:“朝廷決定給予藩王宗室以封建實權,允許各藩王宗室在其藩國內具有統兵權,自行任命官吏等一切權力。”

溫體仁的話一落,殿內的藩王宗室反而沒有了一絲聲音,只是拿眼睛看着崇禎皇帝和首輔。

別是試探他們有沒有造反的心思吧,這要是一表現出對這些權力的嚮往,回頭就能把自己丟到鳳陽高牆裡去。

其實就是一句話,這種好處都給了藩王,除非是崇禎皇帝腦子有病,還有朝廷上的這些官員全部都腦子有病。

可這結論可能麼,顯然是不可能的。這些藩王宗室想到這裡,都表現出了一種冷漠,來掩蓋自己對這些權力的渴望。

鍾進衛看到這情況,稍微有點詫異,他以爲必然有一部分藩王宗室會爲之歡欣鼓舞的。

他有這想法也不奇怪,因爲他沒有體會過那些藩王宗室被圈養起來,事事都要彙報的經歷。

崇禎皇帝和殿內的大臣卻是知道這些人會有這個反應,因此表現得一點都不奇怪。

“但是藩國將不再是大明境內,而是海外。”

溫體仁說完這話之後,往邊側一招手,早有準備好的內侍便擡了幾個屏風出來,豎到藩王宗室中間。然後站在一邊,等待下一步的配合。

藩王宗室們此時有點將信將疑之前溫體仁所說朝廷將會賦予他們的權力了,只是現在很好奇要封到什麼海外去。

當屏風擺在面前後,他們發現每個屏風上都掛着一副巨大的世界地圖。

有些人已看過之前利瑪竇版的世界地圖,發現兩者差不多,底下都是空白,但在已畫出來的地圖上,卻精細了不少。

爲了保密期間,給這些藩王宗室所展示的地圖,都已被抹去了澳洲部分。

這時候溫體仁的話又響了起來:“藩國都將在北美洲,有能力再開拓國土的,往南美洲打過去也無妨。”

溫體仁說這話的時候,一邊侍立的內侍就用一根細棍指向南北美洲。

此時的藩王宗室早已圍住了屏風,看着南北美洲,對照大明所在,心中有着各種各樣的想法,最多的問題還是不知道那邊的情況,很想了解。

溫體仁彷彿知道他們的想法,接着就給他們解釋道:“南北美洲有多大,就不用說了。那裡的土地肥沃,物產豐富,還有大量的金、銀、銅、鐵等礦產,野生動物成羣,可謂是一個寶地。”

到這個時候,已經差不多可以確認朝廷這是想讓他們封建海外去了,藩王宗室們就開始小聲的議論起來。

最終有人還是忍不住提問題了,這人是崇禎皇帝的堂弟,也就是萬曆的親孫子,現在的福王世子,後世南明的弘光皇帝,年僅二十三歲的朱由崧。

第591章 不做死不會死第204章 昌黎第四戰(4)第42章 交易第247章 思海戰第562章 新來的吧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618章 憂心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568章 搶糧缺人第578章 暗流涌動第548章 南京民變的結果第656章 第一次第805章 義善社第367章 洪承疇第223章 贖罪銀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22章 攻守第709章 勘探船歸來第847章 再會唐王第537章 豬頭參將第383章 登萊巡撫第405章 大婚在即第618章 憂心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157章 貪心不足第230章 分道揚鑣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299章 新五軍營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351章 收穫不少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847章 再會唐王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434章 大家都來捧場第46章 東廠第866章 看稀奇第744章 狙擊手部隊第817章 坐地起價第230章 分道揚鑣第513章 咱是活雷鋒第516章 陽謀第193章 誘騙成功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251章 打賭第74章 汰兵歸去第77章 胡正言第614章 這是咋了第206章 牴觸攻城第11章 昏迷第860章 和平演變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86章 理想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229章 軍中不穩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313章 絕不縱容第594章 陷阱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126章 闖侯府第762章 兵變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636章 研究蒸汽機的最佳人選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731章 哥薩克第853章 得勝歸來第530章 招降盧象升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532章 一絲不安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598章 爺沒興趣第434章 大家都來捧場第826章 兩份銀第420章 利用菸草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24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718章 體檢結果第235章 顯微鏡的重要性第94章 一線生機第122章 溫育仁第279章 殺奴第78章 思念第428章 關寧現狀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764章 此生無憾第670章 戰事間隙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795章 糧食危機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35章 盧象升第764章 此生無憾第260章 首勝第477章 新軍配置第597章 勝利者第351章 收穫不少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156章 劉興祚第362章 誰是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