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咱是活雷鋒

“陛下,鐵範鑄炮成了,成了!”範俊興奮地重複了一句。

崇禎皇帝聽了還沒反應過來,鍾進衛卻“嗖”地一聲從座位上站了起來,驚喜地問道:“當真?”

“千真萬確,剛纔正是鐵範鑄炮剝離外殼的時候,咱家想着第一時間要把結果稟告給陛下,因此來晚了一步。”

範俊雖是回答鍾進衛,卻也不動聲色地向崇禎皇帝解釋了他遲到的原因。

說完之後,他又轉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這鐵範鑄炮比起泥模鑄炮強了百倍不止,奴婢恭喜陛下。”

崇禎皇帝聽了,便也坐不住了,當即吩咐道:“擺駕,朕要前去一觀。”

範俊一聽,一骨碌地站直了身子,然後躬身引路。

觀察臺上的一衆大佬都顧不得看燧發槍的對比演習了,匆匆離去。這讓新軍士卒和負責打槍的工匠面面相覷,不過因爲沒有接到命令,他們只能站在原地不動。

當崇禎皇帝來到鑄炮作坊時,工匠們跪了一地迎駕。

崇禎皇帝也沒顧上他們,在範俊殷勤地引領下,來到了鐵範鑄炮的現場。

只見一門嶄新地佛郎機就擺在顯眼的地方,邊上則是一瓣一瓣地鐵製模具。

崇禎皇帝看了一會,沒看出很特別的東西,便問道:“你剛纔說這比泥模鑄炮強百倍,是何意思?”

範俊一聽,連忙解釋道:“陛下,這鐵範鑄炮的第一大好處是工期短,只需幾天便能造出一門火炮,比泥模鑄炮快了幾十倍不止。”

鍾進衛一聽這個優點,心裡不由得笑了,他正愁新軍的火炮呢,這就解決問題了。

“第二大好處是一個鐵模可以反覆多次的用,使得造出的火炮基本都一致,即節省了原料,又有理於後期的校正。”

崇禎皇帝聽到這裡,瞧了鍾進衛一眼,心想這不就是鍾師傅所要求的標準件麼!

“第三大好處是火炮的質量顯著提高,鐵模鑄炮不再有泥模鑄炮所遇到的蜂窩難題,也就避免了泥模鑄炮爲防炸膛不得不增厚炮壁的做法,火炮的重量將大爲減少。”

兵部尚書樑廷棟聽了這個好處,不禁大爲吃驚,同時也很是歡喜。火炮的一個最大缺點就是太重,現在能減輕重量,真得不錯。

“第四大好處是省錢,比起泥模鑄炮,節約成本達幾倍有餘。”

早已露出笑容的崇禎皇帝聽到這裡,看向首輔溫體仁,相顧而笑。這鐵範鑄炮所出的火炮,質量既好,還省錢,真是太完美了!

崇禎皇帝的興致一下變得很高,當即表揚範俊道:“不錯,不錯,兵仗局由你掌印真不錯。那工匠呢,讓他給朕講講這鐵範鑄炮的做法。”

範俊聽得高興,本想自己來講,可崇禎皇帝點名了,只好把跪在一邊的工匠叫了過來。

崇禎皇帝這時才發覺工匠們跪了一地還沒起來,馬上就吩咐他們平身。

工匠們一個個滿臉喜氣地謝恩起身,然後站到邊上去,由首倡鐵範鑄炮的那個中年工匠給崇禎皇帝講解做法。

簡單的來說,就是按炮身長短分節,以鐵爲模,每節鐵模分爲兩瓣。

鑄炮時將各節的兩瓣合攏,用鐵箍箍緊,再把各節按照筍卯接合,使之成爲大炮的形狀。

然後在鐵模的內表面刷上用細稻殼灰與細砂泥加水和成的塗料,待乾透後,再塗刷極細煤粉調製的第二層塗料。

然後就可以烘熱、再配合上炮芯,灌入鐵水開鑄。待鐵水凝固後,立即順節按瓣剝去每塊鐵模,露出炮身。

趁着炮身還全部火紅時,用鐵刷和鐵錘清除毛刺,除淨泥芯,將炮身不平之處,加以修整,就成了一門大炮。

中年工匠每解釋一個步驟,便把相應的模具、工具、場地指給崇禎皇帝看。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也不復雜。在場的每個人基本都已明白了鐵範鑄炮的流程。

崇禎皇帝聽完之後,笑着對這工匠道:“難得你有勇氣能響應中興侯的提議而說出了這個點子,這鐵範鑄炮對大明的貢獻甚大,朕就封你爲槍炮伯以示表彰。”

原本鍾進衛答應讓這工匠進軍械研究所,他就已經非常激動了。結果現在崇禎皇帝金口玉言,直接給他封了個伯爵。

這工匠聽了不由傻在那裡,以爲自己是在做夢。

範俊在一邊聽了,不由得有點眼紅。此時見那工匠傻在那裡,不由喝道:“還不快謝過陛下。”

那工匠這時才如夢初醒,“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說不出話,只是在連連磕頭以示自己的感激之情。

邊上的工匠們一聽,真是想拿頭撞牆。當初怎麼不是自己提出這個法子的呢。平時經常有做,卻從爲想過把此法用到火炮鑄造上。

鍾進衛開始還有點擔心別人會反對如此重賞一名工匠,特意轉頭看向兩名文官。

卻見溫體仁和樑廷棟都在捋自己的長鬚,微笑地看着那名工匠。

他們並沒有對崇禎皇帝的決議有什麼異議,只是有點感嘆這名工匠的好運。

鍾進衛不知道的是,在後世的歷史中,宋應星《天工開物》的序中就有提及,大明上下,包括在職的官吏,無不想在火器上搞出個名堂,以便能一飛沖天。

如果他後世的時候有看到這點,就不會擔心了。

崇禎皇帝接着又宣佈重賞每位參與鐵範鑄炮的工匠一百兩銀子一個,讓那些工匠心裡多少好受了一點。

在封完之後,崇禎皇帝又對範俊說道:“此法列爲甲等機密,不得有絲毫泄露。”

“奴婢遵旨。”範俊連忙躬身回答道。

“你們再看看,這鐵範鑄炮是否還有改進之地。朕今日先看了燧發槍,改日也要看一次這鐵範鑄出來的火炮。”崇禎皇帝再次命令道。

說完之後,崇禎皇帝吩咐擺駕演習場。可他剛轉身,想起一事,又轉身對範俊說道:“至於如何改進,你們最好多問問中興侯。這次要不是他,你們也沒這本事能搞出這些。”

槍炮伯滿臉感激地看着中興侯,又跪了下去給鍾進衛磕頭。

範俊也在一邊感激地說道:“陛下英明,這次要不是中興侯,奴婢和奴婢的手下是絕對想不到還有鐵範鑄炮的。”

鍾進衛見他們在崇禎皇帝一句話後,又是跪又是謝的,便看了崇禎皇帝一眼,發現他一臉笑意地看着自己,就有點無奈地聳了聳肩。

咱是活雷鋒,做好事從來不留名。這麼直白地說出來,多不好意思啊!

第542章 冷熱寒症第141章 皇帝分贓第475章 檢驗新軍第623章 擔得起第312章 你有口福了第420章 利用菸草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361章 官逼民反第41章 不成熟第660章 包了餃子第664章 打天朝人的臉第619章 好想看電影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託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第858章 唐王就藩第404章 大明工業化第233章 韃子想撤了第731章 哥薩克第293章 犯大明者雖遠必誅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583章 霹靂行動第95章 脫險第661章 飛奪海州城第731章 哥薩克第160章 宦官人生第75章 汰兵完成第819章 陳子壯第223章 贖罪銀第346章 兵敗如山倒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693章 葡萄牙人的妥協第56章 紙幣第659章 竟然敗了第45章 銀子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78章 思念第138章 永平第239章 我忙你愁第244章 創新沒那麼難第652章 接受水營第305章 遼東漢人的希望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806章 執着第27章 薊州第754章 紅夷大炮來了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524章 全力以赴第296章 阿敏伏法第685章 日本橫渡太平洋出使歐洲第444章 皆大歡喜第519章 一路向西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462章 最可愛的人第369章 危險機會第517章 宋氏鏡片第52章 救災第353章 忒大的玻璃第235章 顯微鏡的重要性第786章 北方軍隊的改編方案第321章 三千營的考驗第275章 禍福難料第232章 草原第一仗第312章 你有口福了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625章 下一次戰事第34章 閻應芳第597章 勝利者第616章 天羅地網第377章 叮囑第613章 怕了侯爺第305章 遼東漢人的希望第188章 昌黎第二戰結束第280章 意外收穫第192章 第二次勸降昌黎第126章 闖侯府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811章 繁體和拼音第11章 昏迷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467章 登萊戰報第603章 搔首弄姿第483章 設立大型補給點第268章 原來是你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761章 化敵爲友第291章 我們贏了第262章 血債血償第750章 祖大壽的願望第40章 軍需官第253章 數學的應用第843章 回京第35章 盧象升第194章 爲國除奸第531章 登陸遼東第437章 練兵提上議程第355章 不聽勸的後果第221章 加薪養廉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