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必須建大淩河城

天才剛亮沒多久,一名從山海關來的信使剛進了錦州城。

沒過多少時間,遼東巡撫府內的聚將鼓聲便傳遍了全城。

只要不是建虜攻來的警鐘,錦州城內的百姓該幹啥還幹啥,並不會再多一份關心。因爲他們沒有內地百姓的那份悠閒,活着的每一天對於他們來說,都很寶貴。

當衆將到齊之後,遼東巡撫袁可立從後衙轉出來。

在見禮完畢後,袁可立也不廢話,直接拿出一封信道:“孫閣老來信,事關關寧未來,因此召集衆將過來宣佈此事。”

堂上的衆多將領聽了都很詫異,什麼事情那麼重要,都關係到寧錦未來了。

他們彼此看看,發現對方都很迷惑,一幅求解的樣子。只好把目光都集中到袁可立身上,聽他宣佈事情。

袁可立也沒有坐到座位上,就站案几後面,一手撐着案几,一手舉着手中的信,用冷峻地聲音宣佈道:“孫閣老前些日子向朝廷發出奏章,要求重建大淩河城。但多日之後京師纔有了答覆,要我們關寧證明有野戰的能力,纔會撥款。”

建大淩河城的事情,這些高級將領都知道,他們也很歡迎這個舉措。

因爲一旦大淩河城建成之後,前線就會前移,後面一大批田地就能被開墾出來。對於他們每個人,都是有好處的。

就算以後被建虜攻進來搞破壞,多少都會有收穫的。等建虜走了之後,又可以種些東西。至於付出和回報成不成比例,就不是他們操心的事情了。

可現在京師的回覆,竟然沒有馬上撥款,而是要他們先證明自己,纔會給款。

這個答覆讓這些一直到了點就拿錢的將爺們炸了起來,想當年,在袁督師的手下,他們的待遇在大明軍中是最好的。不但薪水高,還不拖欠,想要什麼就開口好了。

現在孫閣老竟然如此不給力,連他學生袁督師之前爭取的待遇都搞不定了!

好多將領馬上有噴朝廷薄情寡義的,也有說孫承宗沒有能力。甚至有幾個將領沒有文化,罵得粗魯,讓袁可立都沒法再等他們發泄完了。

只見他猛地一拍案几,發出很大的一聲“啪”,驚到了堂上的這些將領,才紛紛住了嘴看向他。

“你們是想要造反麼,敢對孫閣老、對朝廷出言不遜?”袁可立面沉如水,冷聲喝道。

這些將頭也就是說說而已,要讓他們造反還真得不敢。見到袁可立發怒,一個個噤聲不敢頂嘴。

只有資格最老,官位最大的遼東總兵祖大壽出列,向袁可立抱拳一禮道:“中丞休怪,他們也只是出於義憤,一時口不擇言而已。我等在遼東捨生忘死,替朝廷抵擋勇猛無敵的建虜,但朝廷對我們卻如此不公...”

祖大壽說着說着,發現袁可立的眼睛就直直地盯着他,一直盯到他心裡去。不由得有點心虛,說話聲音越來越小,最後停住了。

袁可立在錦州這些天,所建立起來的威信,還是有不少的。就算是祖大壽,也不敢再他面前說一些不着邊際的話。

“中丞,末將以爲朝廷的答覆也不無道理,要是大淩河城守不好,讓建虜繞城而過,建還不如不建,徒勞人力、物力,得不償失。”

大堂內的人一聽有人竟然說這樣的話,不由都循聲看了過去,發現是副總兵何可綱。

袁可立看着何可綱點點頭,心中暗道不愧是朝廷認定可以依賴的將領。

另外幾個投靠袁可立的將領見此,也紛紛出言贊同何可綱的話。這讓那些跟祖大壽一夥的將領不由恨得直咬牙,錦州什麼時候如此不團結了。

大堂內的氣氛馬上從聲討朝廷的一邊倒變成了兩派觀點,讓袁可立也有了說話的基礎。

因爲要是所有的將領都反對的話,袁可立就不好應付了。

“本中丞來了遼東之後,甚至未到遼東之前,就從來沒看到或者聽過誰在捨生忘死的殺敵。看到的、聽到的都只是龜縮在城裡,依仗着朝廷提供的堅城利炮固守而已。要說建虜勇猛無敵,誰來告訴我,是誰成全了建虜這個威名?”

袁可立的話一句句地打在這些高級將領的心裡,特別是祖大壽,更覺得這話就是針對他剛纔的話而言。一張臉馬上漲成了豬肝色,想發作卻又發作不出來,只好強自憋着。

袁可立掃視了他們一眼,自然也把祖大壽的表情看在眼裡,他也不管,繼續說道:“忠君愛國乃是臣子本份,誰若今後還敢亂嚷,本中丞認得你,朝廷律法可不認人。除非是要造反,或者是想叛國投敵。”

沒有一個將領敢出言反對,否則被袁可立當場殺了,也只能落個不忠罪名而已。

“剛纔之事,本中丞就當沒聽到。爲了關寧的前途,朝廷的要求也必然要做,這點沒有商量的餘地。”袁可立說到後面,是斬釘截鐵地說話,顯示他的決定不容商量。

“當然,你們要是有人不服,想着投靠建虜的話,本中丞也不會攔着。只是奉勸一句,選擇的時候要慎重,切莫誤子誤孫,對不起祖宗。”袁可立說話時充滿了自信,讓在場的將領有了一種感覺,想投靠建虜的都是傻子。

祖大壽經過這麼長時間的調整,臉色已經慢慢恢復了正常。他畢竟也是一方大將,自有他的本事。

他首先抱拳向袁可立道:“中丞說得對,只要中丞一聲令下,末將一定遵命。”

立場變得倒挺快的,袁可立暗自說道。他知道要是建好了大淩河城,祖家受益是最大的。

不過他並沒有表現出對祖大壽的鄙夷,面色露出一絲笑容道:“不錯,對於祖總兵,本中丞是放心的。”

其他將領一見,大勢所趨,紛紛向袁可立表態,一定遵守軍令。

袁可立看了點點頭,然後宣佈道:“大淩河城是一定要建的,朝廷也沒有不同意。但本中丞知道,我軍和建虜的野戰能力是有差距。但至少要向朝廷表現出,我軍有和建虜在野外對戰的決心和能力。因此,本中丞決定...”

衆將一聽,“嘩啦”一陣盔甲響聲,全部都出列,面對袁可立,抱拳聽令。

“各部派出夜不收大隊,往東偵察建虜動向,爭取以多打少,多少收割一些建虜的首級向朝廷有個交代。”

袁可立的命令一下,堂內齊聲響起:“遵命!”

這些將領知道唯有如此,朝廷纔會繼續信任關寧軍,對他們都有好處,又是規模小的戰事,就是失敗影響也不大。

因此,他們都積極響應袁可立的命令了。

第581章 願爲嚮導第864章 蒸汽火車第70章 汰兵安置第835章 趕往湛江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21章 漢魂漢奸第474章 建虜細作第227章 投石報信第667章 攻勢受挫第523章 一網打盡第721章 鄭芝龍出使日本第511章 泥模鑄炮第860章 和平演變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142章 惡有惡報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487章 何以知道賤號第19章 中計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127章 侯府對持第184章 拂曉襲城第342章 餓死不如戰死第158章 彷徨和驕蠻第500章 掃尾小會第513章 咱是活雷鋒第451章 可惜了火藥技術第204章 昌黎第四戰(4)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475章 檢驗新軍第264章 灤州光復第156章 劉興祚第430章 死營得安第482章 大規模前往北美第233章 韃子想撤了第425章 農業研究院第853章 得勝歸來第610章 一樣大敗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597章 勝利者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249章 火器的質量問題第771章 鞠躬盡瘁第46章 東廠第566章 重組夜不收第93章 以一敵四第828章 第二重運糧保險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275章 禍福難料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627章 剃髮易服第16章 面聖第662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655章 困難還是有不少第647章 空城計第56章 紙幣第106章 蛛絲馬跡第44章 日不落帝國第2章 相識第662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145章 推薦甘薯第631章 授勳第773章 皇太極的遺願第283章 建虜並不笨第746章 天津衛第247章 思海戰第181章 昌黎動員第179章 兵書第595章 滅個乾淨第8章 擔憂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709章 勘探船歸來第713章 燈下黑第843章 回京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443章 中興侯的鬼點子多第709章 勘探船歸來第157章 貪心不足第125章 發現刺客第451章 可惜了火藥技術第547章 有喜了第582章 男兒本色第403章 全民皆沾利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737章 以大明爲首的聯合國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39章 查漏補缺第54章 紅會雛形第176章 捷報分析第304章 驚聞噩耗第454章 重視復社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656章 第一次第831章 管他是葡萄牙還是葡萄藤第506章 大明憤青討伐的對象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