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騾子和馬

“鍾師傅,朕聽聞新軍乃大明第一強軍了?”

當天下午,崇禎皇帝在文華殿內見到鍾進衛時,第一時間笑着問道。

鍾進衛聽了一愣,誰的嘴這麼快,就已向崇禎皇帝彙報了。

他心中對於大明第一強軍這個稱號是有野心的,甚至之前都喊出過天下第一強軍的口號。可這麼當面被崇禎皇帝提出來,卻有點不好意思。

鍾進衛稍微有點點臉紅,向崇禎皇帝搖頭道:“陛下,這大明第一強軍恐怕還說得太早。現在的新軍光說不練,沒有百戰百勝的戰績,沒有讓敵人聞風喪膽的威勢,要說第一強軍,怕是有人會不服。”

早已和兵部尚書一起在殿內的首輔溫體仁一聽鍾進衛的話,當即哈哈一笑,然後對鍾進衛說道:“這還不容易,去和建虜打一仗就能知道了。”

樑廷棟聽剛纔崇禎皇帝對鍾進衛的誇獎微微有點嫉妒,憑什麼他花這麼多錢訓練的軍隊,沒立過一點功勞就說大明第一強軍。因此聽到溫體仁這麼一說,他就馬上跟上道:“首輔說得是,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就知道了。”

鍾進衛沒有感覺出樑廷棟話中的一絲酸意,他衝溫體仁點點頭,然後轉身對崇禎皇帝道:“陛下,臣也是這麼想的,等着再練陣子就拉到戰場去試試。”

崇禎皇帝倒有點擔心,他對鍾進衛說道:“鍾師傅,如果一開始就去打建虜,新軍的數量是不是太少了點?”

可要是不打建虜,好像大明北方暫時沒有敵人可以打,這讓崇禎皇帝有點猶豫。

確實,他也非常想讓新軍去把建虜滅了,可建虜的兇名也不是吹出來的。如果讓如此之少的新軍去對上那建虜,要是一去不回了怎麼辦?

溫體仁也想到這點了,他當即說道:“中興侯,剛纔老夫只是開個玩笑,等新軍擴大規模後再說打建虜的事好了。”

鍾進衛一聽崇禎皇帝和溫體仁都有點擔心新軍人數太少,怕新軍吃虧,心裡頗有點感動。

他其實擔心的不是數量問題,因爲建虜也不可能一次就出動幾千幾萬人的,只要時機把握恰當,不讓建虜形成數量上的絕對優勢,也不是辦不到。

鍾進衛擔心的是天氣,霧天還好說,要是雨天的話,新軍最大的優勢就發揮不出來。讓新軍士卒去和建虜肉搏,是他所不願看到的事情。

他正想解釋一下,崇禎皇帝先說話了:“此事再議吧,新軍配備完火器也纔沒多少天,還是先再練練吧。”

皇帝定了基調,其他人也不會再堅持。

崇禎皇帝說完之後,他對鍾進衛說道:“孫師傅向朕報捷,說錦州出動軍隊,斬獲了不少建虜。目前建虜都龜縮在各城之中,不敢應戰。因此,他向朕請求現在正是建大淩河城的好時機...”

鍾進衛聽得非常詫異,忍不住打斷崇禎皇帝的話問道:“陛下,您說關寧軍主動出擊,建虜躲城裡防守?”

看鐘進衛那驚奇的表情,崇禎皇帝呵呵地笑了一下,然後對他說道:“朕開始也頗爲驚訝,但經樑卿的解釋,朕就明白了。”

鍾進衛聽了就更奇怪了,按崇禎皇帝說得這話推斷,就是說這是事實?可關寧明軍和建虜突然互換攻防,這怎麼可能呢?

他轉頭看向站他左後側的樑廷棟,滿臉都是疑問。

崇禎皇帝在上面見了,當即笑着對樑廷棟道:“樑卿就向鍾師傅解釋一下吧。”

“是,陛下。”樑廷棟先答應一聲,然後側轉向鍾進衛。同時心中暗想道,風水輪流轉,以前就你在皇上面前侃侃而談,現在終於輪到我了吧。

想歸想,他表面卻不動聲色地說道:“中興侯,你有所不知,我大明遭災,建虜也不能例外。他們缺糧,剛好又被登萊巡撫給燒了一批救命的糧食,得不到糧食補充,就只好待城裡防守了。”

鍾進衛一聽,好像說得有道理。俗話說得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要是沒有糧食,建虜就是再兇狠,也抵不過餓肚皮的威力。

樑廷棟見鍾進衛一幅若有所思的樣子,看來也是同意自己的分析。他就再進一步補充道:“因爲缺糧得厲害,奴酋還命在朝鮮的建虜先行把搜刮到的糧食運往遼東。不過中興侯放心好了,登萊巡撫會再去劫了那些糧食,萬萬不會讓建虜把糧食運回遼東的。”

鍾進衛聽了當即笑了起來,這對大明來說,真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不過他笑了一會,覺得這好像有點天下掉餡餅的感覺,就帶着疑惑再問道:“這消息確實麼?”

“登萊巡撫在前些天的時候,向朝廷上了份奏章,說是截獲了奴酋派往朝鮮的信使才知道了這個消息。從種種跡象顯示,建虜肯定缺糧。”

樑廷棟說了那麼多,見中興侯還是有疑問,不由得心中微微有點惱怒。你中興侯說什麼都是沒錯的,我分析得這麼透徹還懷疑這、懷疑那的,是不是嫉妒我的才能?因此,他在最後的回答中,帶了一絲的不耐煩。

鍾進衛卻還是一根筋,根本不知道人家在肚裡埋怨他了,還在問道:“種種跡象,還有什麼跡象?”

樑廷棟很想不回答,但邊上有皇上和首輔在,對方又是掌有實權的侯爵,不得不再次解釋道:“要不是缺糧,爲什麼不等朝鮮建虜搜刮完了運回遼東而一定要派信使去催?要不是缺糧,錦州方向的建虜爲什麼會龜縮在城裡?要不是缺糧,建虜會任憑我大明的軍隊在野外縱橫?”

他一連三個反問,一聲高過一聲,氣勢十足,頗有想直接問倒鍾進衛的架勢。

崇禎皇帝在上面見了,也說話道:“鍾師傅,建虜缺糧應該是確定了。朕就是想問問你,以你的經驗,孫師傅那大淩河城能建成麼?”

鍾進衛聽到說話,就轉身面對崇禎皇帝。等他說完之後,鍾進衛明白崇禎皇帝的意思,他是問自己在原本的歷史上有沒有建成大淩河城?畢竟建城不是小事,要動員很多民工。萬一建了一半,建虜來襲的話,損失就會很慘重。

雖然現在歷史已經不一樣了,但多少都有一個參考,或者是說給他們心裡一份安慰,一個下決策的依據。

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260章 首勝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92章 瀕臨絕境第561章 找到了第149章 惶恐不安第7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7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746章 天津衛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838章 糧食危機始解第613章 怕了侯爺第316章 雷鋒語錄第245章 無敵炒股法第761章 化敵爲友第17章 漢奸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549章 生員之論第178章 官官相護第622章 全功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425章 農業研究院第347章 戰場逃生第249章 火器的質量問題第114章 官員俸祿第219章 貪腐的形成第73章 汰兵插曲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729章 讀書人的第二條出路第273章 清水明月關口第13章 遼東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788章 朕要了第498章 藩王會議(8)第333章 驚變第283章 建虜並不笨第101章 論鹽政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826章 兩份銀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334章 不擺譜第544章 威脅信第253章 數學的應用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218章 昌黎戰的意義第798章 收名人上癮第770章 絕了最後的希望第270章 戰前分派任務第636章 研究蒸汽機的最佳人選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122章 溫育仁第849章 崇禎六年第578章 暗流涌動第459章 錦衣衛政委第230章 分道揚鑣第391章 海蘭珠第759章 急轉直下第544章 威脅信第266章 屠城第837章 運籌帷幄第488章 朝鮮局勢第143章 《甘薯疏》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560章 計劃搶糧第571章 晾他一晾第226章 能環保就環保第46章 東廠第782章 班師回京第49章 扁人第80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23章 勤王詔第139章 潛行失敗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305章 遼東漢人的希望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481章 明人在北美第219章 貪腐的形成第691章 雖遠必誅不是口號第364章 龍子龍孫第355章 不聽勸的後果第67章 將爺第259章 灤州建虜第250章 紅衣大炮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828章 第二重運糧保險第819章 陳子壯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299章 新五軍營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255章 大奸似忠麼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391章 海蘭珠第286章 挖坑等明軍第10章 遇刺第637章 荷屬東印度公司第751章 我來了第207章 禍福難料第826章 兩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