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北海道問題

刑部尚書胡應臺聽了也馬上附和道:“獄中已人滿爲患,需要輸送一批爲好。

這一年來的罪囚,自從確定藩王封建北美的國策後,就一直存着,只等確定大型補給點後發配過去勞改。因此,胡應臺纔有此一說。

而修建大型補給點,肯定是由近及遠。

起點的海參崴目前還在建虜的勢力範圍,不把建虜消滅,或者趕跑,是不可能去修建的。

那麼所有官員的腦海中就出現了第二近的那個大型補給點,就是北海道島的北端。

鍾進衛一直以爲北海道是日本的一部分,但看李維所帶回來的註解,卻是一個蠻夷居住的地方而已。

他還記得那註解上的大概,說北海道叫蝦夷地,住着身材矮小,身上渾身長毛的蝦夷人。

不過在北海道也發現了日本人的蹤跡,他們築有一城,並以此爲據點在北海道海域活動。

“陛下,既然已經確定了補給點,不若就將罪囚流放過去,開始修築補給點吧?”首輔溫體仁先開口建議道。

沒等崇禎皇帝反應,戶部尚書畢自嚴出列反對道:“可那北海道還有日本人在,如若我大明前去修建大型補給點,可能會受其侵襲。”

他不想白白浪費了錢糧,最後卻被倭寇給毀了。

崇禎皇帝一聽,之前剛想答應的念頭又收了回去,準備再聽聽其他臣子的意見。

兵部尚書楊鶴對此有不同意見,他直接對畢自嚴道:“畢大人不要忘記了,日本人剛來大明朝貢過,定了藩國的身份,怎麼可能轉眼就又來攻打我大明呢?”

畢自嚴對此不敢苟同,反駁道:“確定了藩國的身份又怎樣,日本人出爾反爾的德行,又豈會時刻記得自己藩國的身份。”

“但日本使者剛瞻仰了大明兵威,就算借他一個膽,怕也不敢這麼快就翻臉。”楊鶴豈會被畢自嚴駁倒,馬上又找了個理由。

“楊大人,此言謬也,日本人......”一邊的禮部尚書也加入了舌戰。

最後殿內大部分人都參與了進去,爭論到底是不是該馬上動手去修建北海道的大型補給點。

崇禎皇帝等了好一會,還是沒有一個結論,臣子們誰也沒有說服誰。

他正等得有點煩躁了,忽然發現鍾進衛一直沒有發言,只是盯着地圖在看。

於是,他開口問道:“鍾師傅,你對此有何建議?”

文華殿內正在脣槍舌戰的大臣們一聽,對啊,怎麼就忘記中興侯了呢!於是,他們都停止了爭辯,看向鍾進衛,準備聽他的建議。

鍾進衛見殿內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自己身上,便指着屏風上的地圖道:“雖然日本人在北海道的最南端活動,但將來難保不會在北海道碰?道碰面。因此,臣以爲,最好是先了解這最南端日本人的具體情況,然後再採取對應的措施,目的就是一個,北海道只能屬於大明。”

崇禎皇帝聽出來了,鍾進衛的意思是,北海道只能屬於大明,但如何讓那些已在北海道的日本人走人,這個就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他覺得鍾進衛這法子纔是穩妥之舉,之前那些臣子,什麼都不知道,就開始在爭論了,真是書生空談而已。

不過鍾進衛的提議也還是有困難,崇禎皇帝還沒有問,溫體仁就先問鍾進衛了:“中興侯,如果再派人前去了解那些日本人的具體情況,會耽擱不少時間。你之前還說了,要儘早開始藩王封建北美才好。”

鍾進衛聽了一笑道:“這個我知道。現在京師剛好有人對日本熟悉,找他過來問問,說不定會有所獲。”

溫體仁聽了腦中閃現出一個人,不由得確認道:“可是原福建水師海防遊擊,現大明水師學堂副堂長鄭芝龍?”

堂長這個詞是中興侯提出來的,因爲水師學堂這東西是新興的,只是定位於培養水兵而已。而且閻應元、鄭芝龍都是武職,現有體系中沒有可供參考的地方。因此中興侯提出堂長一詞,品級就比他們原本的高了一級。

“正是。”鍾進衛笑着點頭道。

溫體仁眉頭一皺道:“他不是在天津麼,招來也需要時間。”

“不,他現在正在京營學習新軍火器的使用。”鍾進衛搖搖頭道。

既然在京師,那就等一等了。

沒有多少時間,鄭芝龍就奉旨匆匆趕來文華殿。見到殿內大明高官雲集,顯然在商議重要事情。

一番禮節之後,他才明白叫他過來的原因。他暗自得意,自己又有了用武之地。

於是,他向崇禎皇帝奏道:“末將知道一些。那蝦夷...北海道的日本人乃爲鬆前藩,其大名原爲羽後安東家的家臣,在其上一代家主鬆前慶廣的努力下,獨立了出來。在豐臣秀吉時代,因討好豐臣秀吉而得到日本天皇冊封爲蝦夷島主。”

因爲鍾進衛地圖的原因,大明君臣討論事情,都按照地圖上的名稱來,因此鄭芝龍才把蝦夷改口爲北海道。

鍾進衛聽了微微皺起了眉頭,還受到了日本天皇的冊封,從法理上變成日本的領土了。

他想了一下問道:“如果我大明要把北海道納入版圖,可有何策?”

鄭芝龍聽了一愣,海外蠻荒孤島納入大明版圖,好像不划算吧!不過他馬上想起了藩王封建北美之事,就醒悟了過來。

不過他也知道,中興侯這麼問,肯定不是說出兵用武力佔領。真要這麼簡單的話就直接動手便是了。問計於他,肯定是想知道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鄭芝龍眼睛一轉,想到一事,就回答道:“這鬆前藩和德川幕府有過過節,或者可以利用。”

崇禎皇帝聽到這裡,纔開口問道:“有何過節?”

鄭芝龍轉向崇禎皇帝奏道:“鬆前藩以前和豐臣秀吉的關係很好,也因此被日本天皇冊封。但德川家康是從豐臣秀吉兒子的手中奪來的權力,對於鬆前藩並不是很信任。”

鍾進衛一聽,聯想起歷史上德川幕府的閉關鎖國,就是爲了鞏固其統治。心中馬上就想到了一條計策,臉上不由露出了笑容。

第206章 牴觸攻城第638章 產鉗第650章 軍備情況第771章 鞠躬盡瘁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742章 萬事俱備第636章 研究蒸汽機的最佳人選第594章 陷阱第359章 榮華富貴第425章 農業研究院第793章 蒸汽機的進度第374章 巡撫衙門第106章 蛛絲馬跡第69章 汰兵得行第301章 去宣府鎮的路上第249章 火器的質量問題第72章 比對第419章 大明菸草的危害第44章 日不落帝國第688章 腦袋被驢踢了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292章 會師第457章 殺神第544章 威脅信第254章 白杆軍第465章 大明聚寶盆第612章 血債血償第66章 汰兵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295章 獻俘第171章 鹽政會議(1)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562章 新來的吧第83章 喜從天降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777章 追擊多爾袞第301章 去宣府鎮的路上第11章 昏迷第51章 難民營第179章 兵書第626章 莽古爾泰的下場第72章 比對第843章 回京第134章 國營企業第210章 反腐難啊第97章 聞報震怒第492章 藩王會議(2)第722章 小心火燭第483章 設立大型補給點第150章 各方涌動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553章 新軍擴編第107章 喬遷之喜第394章 月黑風高夜第624章 勳章第831章 管他是葡萄牙還是葡萄藤第140章 死不瞑目第602章 否極泰來第542章 冷熱寒症第286章 挖坑等明軍第578章 暗流涌動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122章 溫育仁第17章 漢奸第616章 天羅地網第704章 宣言第865章 電第318章 範永鬥現身第759章 急轉直下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346章 兵敗如山倒第812章 宗族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145章 推薦甘薯第288章 背水一戰第39章 查漏補缺第836章 第三重保險第63章 榮譽榜第214章 萬人敵第477章 新軍配置第396章 我胡漢三回來了第722章 小心火燭第766章 垂死掙扎第597章 勝利者第306章 晉商的作用第511章 泥模鑄炮第82章 你家出大事了第85章 密謀第629章 閱兵儀式第547章 有喜了第599章 漢民怎麼辦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509章 綁架范文程麼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務第569章 漢奸是最大禍害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42章 交易第48章 結賬第409章 微服私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