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大明的優勢

崇禎皇帝一聽,心想這麼一來,豈不是白白便宜了外國人。他當即就不願意了,眉頭皺成了一個“川”,略帶一點無奈地道:“鍾師傅,這專利法豈不是成了雞肋?”

鍾進衛還沒有回答,一邊的溫體仁也是搖搖頭髮表看法道:“沒有好的措施來防止他國之人白得好處,還不如不用這專利法。”

崇禎皇帝轉頭看了下溫體仁,微微點頭,同意他的說法。

“臣剛纔之所以沒有馬上說出這專利法,就是在想這解決方法。”鍾進衛稍微咧嘴笑了下,然後才向崇禎皇帝奏道。

“哦,鍾師傅,可想出什麼法子了?”崇禎皇帝見鍾進衛臉上的笑容,忍不住有點驚喜地問道。

溫體仁也是差不多地表現,很期待中興侯的回答。因爲他暗自想了一會,根本就想不到比較可行的方法。

只見鍾進衛點點頭,仍然微笑着道:“臣想了兩個法子,一個解決短期的問題,另外一個是長期的解決方法。”

溫體仁一聽中興侯還想出了兩個方法,不由得很是有點吃驚,他比崇禎皇帝還先一步出口問道:“中興侯,是何主意,快快說來。”

鍾進衛見他們兩人都非常期待的樣子,反而沒有馬上說自己的想法,先提個醒道:“不過先說明一點,這兩種方法都不完美,說出來供陛下和溫大人蔘考一下而已。”

崇禎皇帝有點無語,趕緊催鍾進衛道:“鍾師傅,朕知道這點,說出來聽聽。”

“是,陛下。”鍾進衛答應一聲,這才進入正題。

“短期的解決方法是不全面放開水泥的生產,也就是說,水泥的生產廠家會有資格審查,符合朝廷規定的條件才允許其生產。如此一來,就能減緩泄密的發生。”

崇禎皇帝和溫體仁聽了,倒也覺得這算是個暫時性的法子。

“對於有些技術,影響比較大的,則廠家申請使用的資格將更嚴格。也就是說,專利法適用於分級的保密制度。”

鍾進衛說到這裡,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道:“在臣的家鄉,也是這樣的制度。”

崇禎皇帝一聽,後世也是這麼做,那敢情是不錯的。

溫體仁倒是更關注另外一個解決方法,他見鍾進衛說了第一個方法後,便不再說話,在等崇禎皇帝發表看法,忍不住就插嘴問道:“中興侯,那長期的法子呢?”

崇禎皇帝原本正準備開口點評,一聽溫體仁的話,就馬上改口道:“對啊,鍾師傅,再說說另外一個法子。”

既然兩位大佬這麼要求,鍾進衛就繼續說道:“第二個法子,就是把他國也納入大明的專利律法中來。”

“這…”溫體仁聽了,想說沒說出話來,感覺太匪夷所思了。

要是在大明境內,讓外國人遵從我大明律法,那也說得過去。可現在討論的情況是,人家把專利盜去,在本國生產,這怎麼管?

崇禎皇帝也和溫體仁一樣,滿臉的疑惑,他問鍾進衛道:“鍾師傅,這是如何個納入法?”

鍾進衛就知道他倆都會有疑問,畢竟這在古代是沒有過的事情。

因此,崇禎皇帝一問出口,他就不慌不忙地回答道:“就是讓其他國家也來大明申請專利,並保證本國不侵犯大明專利法中保護的專利。”

崇禎皇帝聽得無語,過了好一會,才問鍾進衛道:“他們會來麼?”

他感到不可思議,來的是傻子吧!不過主意出自中興侯之口,崇禎皇帝又覺得是自己還有什麼地方沒想到的。

果然,只見鍾進衛還保持着之前的臉色不變,給他解釋道:“爲什麼不來,只要給予其足夠的利益即可!”

話是這麼說,溫體仁還是有疑問,當即問鍾進衛道:“中興侯,給他們足夠的利益,怎麼給?給了我們大明不就吃虧了麼!”

鍾進衛聞言看向溫體仁,見他還是一臉的不解,就給他解釋道:“大明當然不能吃虧,要做得只是雙贏而已。”

“鍾師傅,你不要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答了,一口氣把你的想法,前前後後,來龍去脈都說了吧!”崇禎皇帝急了,當即要求道。

鍾進衛一聽,這下不能灌水了,那算了,就從了崇禎皇帝吧。

於是,他面向崇禎皇帝,開始細細地解釋起來:“陛下,這世界上要說最富有的國家,當屬我大明,這點是毫無疑義的。所有的國家,都想着和大明做生意,從大明賺一大筆錢回去。套用臣家鄉的一句話來說,大明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

“陛下,您想想看,哪怕他們只賺一個人一分錢,大明有億兆人,他們所賺得錢會有多少?”

鍾進衛習慣性地又開始挑逗崇禎皇帝和溫體仁,但馬上又想起了自己這次該一次性說完,就趕緊自己接着道:“只要其他國家遵守大明的專利法,並在大明申請專利,就可以允許大明商人來用這個專利,並給他們分錢。”

“就比如說,假如玻璃是朝鮮發明出來的,來大明申請了專利。那麼大明商人生產了玻璃,每賣出十兩銀子,大明朝廷收一成,商人得四成,朝鮮得五成,至於具體到朝鮮發明玻璃的人得多少,就由朝鮮官府自己去決定。”

崇禎皇帝聽到這裡,忍不住了,質疑道:“鍾師傅,那這發明玻璃的人豈不是虧大了,被分走了這麼多利潤,還會來大明申請專利?”

剛問完,他又想起鍾進衛之前的比方,不由得又若有所思。

“陛下,這個很容易對比。因爲人口和財富原因,發明人在朝鮮只能賣出十件玻璃品,得一百兩銀子;但在大明卻能賣出一百件玻璃品,最後分得最高爲五百兩的銀子。說到底,這就是我大明的市場足夠大,購買力足夠強的優勢所在。”

“這麼一來,大明賺了錢,朝廷賺了錢,發明人又賺了錢。對了,大明百姓也有更多的商品可以挑選。也就是說,這麼做,對大家都有好處,何樂而不爲呢!”

鍾進衛說完之後,崇禎皇帝和溫體仁並沒有馬上說話,而是細細地想着。過了好一會後,纔不約而同地贊同:“好主意!”

誰知鍾進衛聽了後,又補充道:“其實還有一些間接的好處,也是不錯的。”

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366章 流放東江鎮第570章 苦啊第480章 明人去過北美否第464章 內聖外王第526章 新軍演練第790章 大賞第384章 登萊戰略第515章 持久戰第354章 競拍第46章 東廠第657章 關寧軍的任務第841章 暴乳第102章 袁世振鹽政第418章 漢中菸草第754章 紅夷大炮來了第405章 大婚在即第463章 孝之大小第367章 洪承疇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810章 吃西瓜第55章 白話第854章 請罪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託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582章 男兒本色第788章 朕要了第19章 中計第772章 高瞻遠矚第53章 集中供應第79章 斷人財路第298章 京營改編第132章 開民智第236章 水泥商機第470章 收費的水泥路第199章 推波助瀾第168章 銀行第739章 建虜的現狀第457章 殺神第510章 到西洋送禮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400章 藩王會同意麼第502章 真相到底如何第229章 軍中不穩第445章 京師銀行業的鉅變第437章 練兵提上議程第504章 報紙第537章 豬頭參將第401章 說起來容易第11章 昏迷第807章 得償所願第793章 蒸汽機的進度第769章 關注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446章 什麼樣的新軍第703章 水泥路成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189章 又動勸降之念第783章 隆重出迎第450章 明末火藥第614章 這是咋了第85章 密謀第161章 工匠的春天要到了第27章 薊州第470章 收費的水泥路第460章 冰棍第151章 期盼第200章 昌黎隱憂第722章 小心火燭第660章 包了餃子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56章 紙幣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633章 一口茶水噴了出來第188章 昌黎第二戰結束第839章 我愛故我在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161章 工匠的春天要到了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843章 回京第373章 應對寧錦第430章 死營得安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緊迫性第697章 要敢野戰第86章 理想第122章 溫育仁第798章 收名人上癮第115章 李老四學數字第589章 城頭廝殺第56章 紙幣第74章 汰兵歸去第411章 登萊困境第292章 會師第624章 勳章第765章 瀋陽城破第720章 比喬布斯牛的吳又可第283章 建虜並不笨第499章 藩王會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