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萬事俱備

對於這麼重要的事情,鍾進衛是早有過考慮的,因此他馬上回答道:“陛下,臣以爲越快越好,明年大海解凍之時就發起遼東戰事爲好。”

“哦。”崇禎皇帝應了一聲,然後又有點好奇地問道:“這是爲何?”

和建虜的大決戰,顯然是明年最爲重要的事情。溫體仁基於中興侯以往的戰績,對此報有極大的信心。他聽鍾進衛要講解遼東戰事,也很有興趣地聽着。

說起戰場上的事情,鍾進衛就顯得有點嚴肅,並沒有像討論其他問題一樣微笑着說話:“根據年前科爾沁族提供的情報來看,建虜因爲接連失利導致其內部出現了大矛盾,科爾沁族主動來投靠大明就是一個例子。”

“之前的時候,死營曾狠狠地收拾過他們一次,科爾沁族可謂死傷慘重。一般來說,這麼大的仇恨,不是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候,是不可能投降仇敵的,更何況還是無條件投降。”

崇禎皇帝聽得連連點頭,大明其實是現在科爾沁族掌權人的殺父仇人,還有很多族人也死在死營的報復中。除非極其不看好他們的未來,否則肯定不會這麼幹。不過正因爲這樣,崇禎皇帝有點擔心地提醒道:“鍾師傅,萬一科爾沁族真是奉奴酋之命詐降怎麼辦?畢竟雙方的血仇很深。”

溫體仁聽到崇禎皇帝的問題,就插嘴道:“陛下,草原民族都是以強者爲尊,什麼仇不仇的,在絕對力量面前都可以拋棄的。”

鍾進衛看了溫體仁一眼,心道年齡大的優勢就是閱歷豐富,這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況下尤爲明顯。

他緊跟溫體仁話後面,贊同道:“草原很多習俗都是匪夷所思,但就是這麼存在的。”

然後鍾進衛從另外一方面回答崇禎皇帝的問題道:“科爾沁族反應得建虜內部矛盾,符合臣家鄉所知道的幾個奴酋性格。”

溫體仁聽到這裡,對這個理由有點不感冒,他皺着眉頭又來提醒鍾進衛道:“中興侯,最能騙人的謊話是九成真,一成假,得提防啊!”

鍾進衛聽了,衝溫體仁感激地笑了下,然後說道:“溫大人放心,剛纔說得只是一個方面。另外從遼東傳來的軍情也能印證,我還派了特種部隊前去核實了。就算是詐降,我也有防備的。”

溫體仁一聽,這才放心地點點頭。

鍾進衛見到他這動作,就轉回去面對崇禎皇帝,繼續之前的話題道:“奴酋皇太極是個有本事的人,如果我大明遲遲不進攻的話,恐怕會給他足夠的時間來解決建虜內部的矛盾。因此,趁他病,要他命是一個不錯的法子。”

崇禎皇帝聽得笑了起來,這話他喜歡聽。不過要是他知道在原本的歷史上,建虜就是這麼對付大明的話,估計就不會笑了。

鍾進衛繼續講解道:“另外我大明的主力部隊,是新軍和關寧以及登萊三部分,其中以火器部隊爲作戰主力。而最影響火器部隊作戰的則是後勤,有關這後勤的準備情況,臣已找兵仗局覈實過了,足以支撐此次大戰。”

聽中興侯說得很全面,溫體仁就知道他沒少花心思。對於中興侯來說,和建虜的大決戰怕是早已開始了。他想到這裡,心中很是欣慰。

“關寧、登萊兩地的新建燧發槍兵在新軍老兵的帶領下,通過小規模的斥候戰,基本已經得到了鍛鍊。京師新訓練的新軍,臣一直有在督促,現在也能達到臣對他們的要求了。等出征前,陛下不妨去視察一次,親眼看看新編軍隊的情況。”

崇禎皇帝一聽,頗有點欣喜,連聲說道:“好,好,好,朕一定要去看看。”

藉此機會,丟下日復一日處理的政事,換個地方透透氣,是崇禎皇帝非常希望的。

“最後的原因自然是藩王封建北美之事和國內的災情,需要遼東戰事越早進行越好了。”鍾進衛說完這話之後,便不再說話,看着崇禎皇帝,等他發言。

“好,鍾師傅考慮周全,朕沒有意見。”崇禎皇帝非常滿意,欣慰地贊同道。

溫體仁也是在一邊不自覺地捋着自己的額下長鬚,笑看中興侯。

鍾進衛見崇禎皇帝沒有接着說話,就擡頭看看天色,心中記掛着家裡,想着早點回去。自己是侯爵府中的支柱,非得自己回去,全家纔會真正開心。

忽然,鍾進衛想到了什麼,一拍腦袋道:“差點忘記一事了。”

崇禎皇帝原本也是想着放左膀右臂回去,沒想鍾進衛突然來這麼一下。他不由好奇地問道:“鍾師傅,差點忘記什麼了?”

“陛下,如果這次戰事順利,則至少攻下瀋陽。那麼遼東一大片土地都將回歸大明,這就需要朝廷早做安排,派人去重建遼東才行。”

按理說,這種民事,更應該是溫體仁這邊來操心。但在他們的潛意識裡,從沒想過遼東會那麼快回到大明手中,因此也沒有往這方面去想。

現在經鍾進衛這麼一提醒,崇禎皇帝和溫體仁互相看看,都有點慚愧,竟然讓一心撲在軍事上的中興侯來提醒。

崇禎皇帝馬上讓內侍拿來遼東地圖,掛到屏風上,然後走下來和兩個臣子一起看着地圖。

鍾進衛用手在地圖上畫出一條線,示意他們道:“如果預定戰略目標實現的話,這部分以下就沒有建虜了。”

崇禎皇帝和溫體仁兩人拿眼看去,發現面積不小,心中都是歡喜。

不過這麼一來,這麼大一塊地盤,勢必要派官員去治理了。

崇禎皇帝看了一會,問兩位臣子道:“遼東剛光復,百廢待興。你們看,派誰去爲好?”

治理剛光復的遼東,這個任務是相當重的。一般人沒有這個本事。

但是鍾進衛卻剛好知道有這麼一個人,因此他馬上回答道:“陛下,臣知道一個人,或許可以。”

溫體仁此時也已經想到一個人了,差不多同時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臣也有一人推薦。”

崇禎皇帝一聽,看看鐘進衛,又看看溫體仁,忽然饒有興趣地道:“你們先別說,寫到紙上,再給朕看。”

鍾進衛聽了無語,難道崇禎皇帝最近看《三國演義》了?

他和溫體仁相視一笑,就陪崇禎皇帝玩一回好了。

第524章 全力以赴第795章 糧食危機第179章 兵書第207章 禍福難料第24章 防禦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253章 數學的應用第242章 一天一換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84章 相逢而泣第510章 到西洋送禮第388章 明朝宗室的悲哀第596章 城破第578章 暗流涌動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562章 新來的吧第494章 藩王會議(4)第757章 遼陽易手第459章 錦衣衛政委第704章 宣言第93章 以一敵四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773章 皇太極的遺願第517章 宋氏鏡片第525章 報紙滲透第352章 如何處置第126章 闖侯府第344章 白杆軍現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66章 汰兵第801章 鬥戰勝佛第682章 突變第344章 白杆軍現第357章 報應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223章 贖罪銀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746章 天津衛第627章 剃髮易服第168章 銀行第541章 烏超哈真第648章 吐血第567章 煩惱第133章 歷史教訓第186章 昌黎第二戰前夕第218章 昌黎戰的意義第231章 百姓視角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135章 與民爭利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第587章 瀋陽城外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736章 大明的優勢第433章 孫傳庭出山第854章 請罪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633章 一口茶水噴了出來第552章 美好的前景第654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659章 竟然敗了第170章 水泥建築第633章 一口茶水噴了出來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託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485章 明三藏取經第57章 貨幣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287章 反勝爲敗第475章 檢驗新軍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420章 利用菸草第69章 汰兵得行第580章 漢奸理論第107章 喬遷之喜第208章 全軍覆沒第363章 四小入虎穴第228章 快刀斬亂麻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768章 突圍第769章 關注第422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513章 咱是活雷鋒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86章 理想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698章 建虜的無奈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第460章 冰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