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我來了

祖大壽和何可綱等人一聽,開始不敢相信,不過隨後一想,卻又覺得在情理之中。

因爲蒙古人最怕大明的火器,在最開始的時候,野外斥候戰中還有蒙古人的影子。可打到後來,明軍一開槍,蒙古人就能丟下作爲他們主子的女真探馬,返身狂逃。寧可冒着逃回去被軍法從事,也不願吃鉛彈子兒。

到了後來,有可能是女真人覺得蒙古人太坑爹,索性就不再派蒙古人出來當探馬了。

蒙古人看到比他們厲害很多的女真人也對明軍火器部隊毫無辦法,在明軍夜不收越來越活躍,帶給他們越來越大壓力的情況下,有別的想法也就不難理解了。

“不過我軍的第一戰,攻打險關鞍山驛堡,並沒有蒙古人作爲內應。”鍾進衛已知道科爾沁族的分佈,因此先給兩位原關寧主將打個招呼。

之所以沒有科爾沁族人,或者說沒有蒙古人在鞍山驛堡,是因爲鞍山驛堡的情況所決定的。

鞍山驛堡東貼鞍山河,坐落在東西鞍山這兩座山的中間地帶,東西距兩山各只有一里遠,驛堡東北面是源於長白山餘脈的千山,西南面則是遼闊的遼河平原的開始。

鞍山驛堡爲“等腰梯形”城堡,地理位置決定了驛堡不能太大,周長只有“一里又二百零四步”。

作爲防護遼陽的最爲重要的屏障,有限的兵力自然要用最好的兵,因此駐紮在鞍山驛堡的建虜都是女真正白旗的精銳。

鍾進衛看着幾位將領,臉色輕鬆地說道:“鞍山驛堡對於冷兵器作戰的年代來說,確實是險關沒錯。而如果建虜也和我大明的實力差不多的話,也可以算是險關。但是,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對於我軍來說,卻根本不算險關。”

黃得功聽了,自豪地問道:“侯爺,可是我京營的紅夷大炮?”

他之所以說京營的紅夷大炮,是因爲京營的紅夷大炮是新式的,通過鐵範鑄造法造出來的火炮,威力比以前的更大,但重量卻更輕。

鍾進衛點點頭,肯定道:“這次要攻陷建虜城池,因此車營攜帶了二十門紅夷大炮。”

祖大壽和何可綱一聽,嘴巴微張,很是吃驚,竟然有二十門之多。

不過他們隨後想想,也覺得是在情理之中。他們雖然不知道京師兵仗局爲什麼造炮一下變得容易起來,但卻明白現在已經不像以往了。

要是換作以前的話,不要說一次性拿出二十門紅夷大炮,就是十門,都是困難之極。

這下好了,二十門紅夷大炮一字排開,光是看,就能嚇倒建虜中膽小的那些人。

在二十門紅夷大炮面前,鞍山驛堡確實不能算險關了,因爲建虜沒有紅夷大炮。否則的話,對轟火炮,也還能有險關的作用。

這時胡浩已經返回大堂,向鍾進衛繳令道:“侯爺,送圖的信使已經派出,不日就能送達兩位中丞之手。”

鍾進衛點點頭,讚許地道:“好,特種部隊辦事,我放心。”

受侯爺誇獎,胡浩的心中很是滿意,當即退回自己的位置上站着。

祖大壽想了一下,他向鍾進衛建議道:“侯爺,末將建議給鞍山驛堡的建虜一個出其不意,突然兵臨城下,再用紅夷大炮轟擊,會有不錯的效果。”

不管敵人多強大,有心理準備和沒心理準備,對士氣的影響確實很大。

鍾進衛點點頭,理解地道:“我知道,因此出征日期將會定在三日之後的午後,到牛頭崗駐紮,凌晨出現在鞍山驛堡前。”

“侯爺,鞍山驛堡前有一個烽火臺,需要先拿下才行。”何可綱一聽連忙提醒道。

在他話音一落之時,祖大壽出列請戰道:“侯爺,那烽火臺防範森嚴,要想不讓烽火燃起,極其困難。但末將所部極爲精銳,願替大軍試着去拿下烽火臺。”

他既然已經下定決心要在這一戰中好好表現,自然就不會錯過這首戰之功了。

可誰知鍾進衛卻沒點頭答應,只是把目光轉向了胡浩。不管從哪個角度講,對於鍾進衛來說,這種作戰任務非特種部隊莫屬。

胡浩跨步出列,胸有成竹地道:“侯爺,屬下前陣子已探查過烽火臺,霹靂大隊要拿下那個烽火臺,小事一樁而已。”

“很好,就由你們霹靂大隊來解決了吧。”鍾進衛點頭同意道。

祖大壽一聽,心有不甘,首功就沒了。他退回位置上,看着胡浩,心道話說得這麼滿,就不怕風大閃了舌頭。

接着他們又商議了一些兵力調動的事情之後,鍾進衛便先去休息了。即將開始的大戰肯定很耗神,自己又剛從天津衛過來,旅途勞累,不休息是不行的。

第二天午後,牛莊驛的明軍出現在了海州城外,浩浩蕩蕩地隊伍,再次引爆了海州軍民的士氣。

他們雖然不知道此次作戰的目的是什麼,但看到中興侯這次帶來了如此之多的兵力,就知道建虜有難了。

海州城早已給大軍準備了駐地,京營一到就能休息。那些接到命令,將要出征的明軍將士都是緊張而興奮,期待着戰事的正式開始;而那些奉令留守海州城的將士則很是懊惱,遺憾自己爲什麼不能參與這一戰,給自己賺點軍功。

第三日下午,在海州城內熱烈氣氛不減的氛圍中,大軍開始出征。

出城的前鋒已經看不到影子了,但後軍還在城內。城頭上的明軍,看着浩浩蕩蕩地出城的同袍,唯有在心頭祝福了。

在離天黑還有一個時辰之時,前鋒的騎兵部隊就到達了牛頭崗。隨即派出去的夜不收發現前面的烽火臺上,建虜的旗幟早已不見,唯有霹靂大隊的人懶散地躺在烽火臺裡等着他們到來。

鍾進衛接到報告後,理所當然地笑了笑。不過祖大壽卻沒想到拿下防範森嚴的烽火臺,對於這支霹靂大隊來講,竟然是這麼輕鬆的事情,他很是吃驚。再想起新軍火器部隊的厲害,忽然之間,他覺得自己好像老了,跟不上時代了!

而鍾進衛遊歷了一番牛頭崗,回想着當初阻擊建虜的往事,不由得望着北方,心中想着:我來了,你們做好準備了麼?

第5章 相信(3)第73章 汰兵插曲第169章 內閣風波第312章 你有口福了第612章 血債血償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150章 各方涌動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502章 真相到底如何第672章 到嘴的鴨子又飛了第140章 死不瞑目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811章 繁體和拼音第79章 斷人財路第373章 應對寧錦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578章 暗流涌動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託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527章 騾子和馬第312章 你有口福了第581章 願爲嚮導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461章 剃髮易服第238章 建虜自大第598章 爺沒興趣第2章 相識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413章 火燒通行寶鈔第423章 自己兒子怎麼辦第283章 建虜並不笨第14章 趁機撈錢第743章 洗衣機隨便洗第49章 扁人第774章 身死國滅第617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834章 緝私成果第405章 大婚在即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807章 得償所願第242章 一天一換第315章 立威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第688章 腦袋被驢踢了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443章 中興侯的鬼點子多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567章 煩惱第270章 戰前分派任務第732章 那中興侯本王認識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309章 前功盡棄第149章 惶恐不安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528章 穩妥第一第260章 首勝第360章 災情第764章 此生無憾第736章 大明的優勢第185章 昌黎戰間隙第24章 防禦第571章 晾他一晾第158章 彷徨和驕蠻第275章 禍福難料第459章 錦衣衛政委第767章 訣別第826章 兩份銀第751章 我來了第700章 佈局交趾第454章 重視復社第468章 死營凱旋第863章 有無學問第80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334章 不擺譜第262章 血債血償第240章 獻女邀寵第684章 凱旋迴京第180章 三法獨立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49章 扁人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482章 大規模前往北美第272章 勝負至關重要第273章 清水明月關口第526章 新軍演練第645章 這一年第733章 荷蘭人的反應第393章 最後一戰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230章 分道揚鑣第464章 內聖外王第136章 京師風暴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203章 昌黎第四戰(3)第511章 泥模鑄炮第620章 勝利迴歸第323章 死營第26章 再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