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價格的博弈【三更】

孟三鐸聽到段玉衡的話,心中那是各種的鬱悶。

段玉衡的話,聽上去好像很大氣,彷彿很照顧孟三鐸,實際上,這一句話卻將孟三鐸給逼到了角落裡,連還價的機會都沒有了。

試想一下,孟三鐸作爲南都市古玩收藏圈子裡有名望的人,在對方給出讓孟三鐸出價的時候,孟三鐸好意思給出一個比市場價低的價格嗎?如果孟三鐸真要是這麼做了,以後傳出去,他也就不用再在夫子廟乃至整個南都市的古玩收藏圈子裡混了。

而最要命的是,段玉衡還說出了只要孟三鐸給出價格,自己絕不議價的話來,這就逼着孟三鐸給出的報價,不但不能比市場價格低,還要比市場價格高出些許。

如果問起原因,其實很簡單,孟三鐸作爲南都市有名望的大收藏家,還是一家大古玩店的老闆,在對方如此信任你的前提下,你去按市場價格收購人家的對聯,這明顯是想從人家身上賺錢的。

凡是瞭解古玩行當的人都知道,所謂黃金有價藏品無價,很多東西並沒有明顯的定價,完全是根據個人的喜惡,有的東西,被喜歡的人看到了,不用你說什麼,也能賣出個好價錢;如果被不喜歡的人看到了,哪怕你巧舌如蓮,那人也未必會掏錢買。

那麼就有人要問了,既然收藏市場中的藏品,除了本身的價值之外,很大程度上要看購買者的喜好來決定價值,爲什麼卻又經常有着“市場價”這樣的價格標準出現呢?

其實,這所謂的“市場價”是當代的那些古玩商人蔘考國際拍賣公司,所得出來的。

或者更通俗點說,現今做古玩生意不同於過去了,隨着西方資本模式對中國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了所謂“明碼標價”的買賣方式。

過去古玩買賣中的那種“坐地起價,應價還價”的買賣方式,在西方“明碼標價”的買賣模式衝擊下,逐漸沒落。

很多古玩商人,爲了迎合時代的發展,於是便將一些古董文玩也進行“明碼標價”。

可這古玩的“明碼標價”不像很多其它類型的商品,利潤是穩定的,產品價格是逐步上升或逐步下滑的,古玩物件兒是根據一段時間內人們的主流收藏風潮,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某某收藏風,而決定古玩物件的當時的價格的,那這些古玩商爲了抓住當下的收藏趨勢,準確的把握收藏市場的走向,於是,便根據國內的幾大拍賣行,在近期所拍出的產品的平均價格,對應自己手中類似的古玩物件,便得出了有一個很小浮動空間的所謂“市場價”了。

而這所謂“市場價”因爲是由古玩商所制定出來的,因此,所有接觸過古玩行當的人都應該知道,這“市場價”是有着不小上升空間的,如果說,一個古玩商按照市場價花五萬塊買了一塊和田玉玉雕把件兒,那麼,這個古玩商在一段時間之後,便可按六萬甚至八萬的價格再賣掉,而他再轉手賣掉的價格,也是所謂的“市場價”。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孟三鐸如果說就按照所謂“市場價”從段玉衡手中購得這副對聯的話,如果傳出去,一定會說,人家段玉衡如何如何仗義,他孟三鐸如何如何奸詐,利用對方的仗義心態,用“市場價”賺人家一副對聯,等等等等。

“小段啊,這對聯是你的,怎麼也是應該你給我個報價纔對,孟叔叔作爲長輩,不能佔你的便宜,這樣,你給個報價,不管你報多高,我都絕不還價,如何?”

孟三鐸怎麼說也是在南都市古玩圈子裡打拼了一輩子的人,對於段玉衡所耍的手段,雖然心中鬱悶,但是並不是沒法破解,這不,接着段玉衡的話,就玩了一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孟三鐸這一招不可謂不高明,利用與段玉衡同樣的手法,簡單改了幾個用詞,就讓段玉衡不敢開出太高的價格。

段玉衡作爲晚輩,如果在孟三鐸說了這話之後,還漫天要價,那絕對會被古玩圈子裡的人給扣上一個“唯利是圖,算計前輩”的大帽子。

孟三鐸這話的殺傷力絲毫不亞於段玉衡那句話的殺傷力,甚至在某種程度猶有過之。

要知道,我國自古將的禮儀道德中,都是尊老愛幼,從來都是尊老在前面。

段玉衡的話,頂多讓孟三鐸在報出的報價不夠高時,被扣上不照顧晚輩的帽子。

但孟三鐸的話,卻讓段玉衡的處境變得很糾結,如果段玉衡敢報出太高的價格,不僅會被詬病不尊重前輩,還會說段玉衡急功近利、唯利是圖、算計前輩等等等等。

孟三鐸在收藏領域的名望始終就放在那裡,他給段玉衡報價給低了,要比段玉衡給他報價給高了,所帶來的後果要小得多。

孟三鐸的手段的確很好,而且也施展的非常到位,不過卻可惜,孟三鐸千算萬算,就是沒有算到,段玉衡根本不在乎這個。

首先,段玉衡現在還不是古玩圈子裡的人,他沒有必要去擔心古玩圈裡的人對他是什麼評價。

其次是,段玉衡跟孟三鐸較量,耍手段,玩技巧,無論最後結果怎樣,自己最後都不會被太詬病。

想到這裡,段玉衡都不自覺地露出了一個得意的微笑。

坐在段玉衡身邊的林艾雪,看到段玉衡與孟三鐸一老一少,針對一副對聯的交易,使盡渾身解數,玩弄手段,感到很是驚奇,同時又感覺很新鮮。

對於林艾雪而言,她雖然也經常在必要的時候,會和林氏珠寶的一些合作商耍些手段,但是絕對不會像這一老一少二人一般,爲了價格,從輿論,到名譽,從心理,到意識,各種較勁。

這段孟二人的行爲,讓林艾雪產生了一種錯覺,彷彿他們不是真的在計較價格,而是在通過談價手段,享受這種“講價”的快感。

孟三鐸和林艾雪這個旁觀者不同,當他看到段玉衡露出微笑的表情,心中馬上就是咯噔一下,心中的感受完全沒有像林艾雪那般平和。

因爲,孟三鐸在看到段玉衡的微笑時一瞬間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不可挽回的錯誤,千算萬算就差一步沒有算到,而恰巧沒算到的這一步,卻是“致命”的一步。

第二十一章 天香樓第一百七十五章 禿頭男人的身份 【加更】第二百零一章 頃刻興亡過手第二百二十八章 臨淵羨魚,退而結網第七十章 囂張的原因【三更】第五十九章 辭職的原因第一百二十四章 到達明珠市第一百七十四章 前往合浦第六章雍正年的黑珊瑚第七十八章 六十萬!第三百零一章 標起,波濤洶涌(十二)第四十五章 孟三鐸【三更】第一百零一章 清乾隆?糖白玉碗(下)第四十章 古玩市場的學問第二百零九章 再次要撿漏第三十七章 趙子玉的蛐蛐罐(四)第一百四十章 看着眼熟第三百章 標起,波濤洶涌(十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遠赴緬甸(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軟蛋第二百五十八章 玉盤珍羞值萬錢第二百六十六章 利慾薰心與腦殘第二百四十五章 總理也是客人(中)第八十章 遇到真騙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似曾相識第五十二章 價格的博弈【三更】第四十七章 露餡兒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對珍珠的認識(上)第三百零九章 標起,暗流涌動(一)第十九章 議價第四十五章 孟三鐸【三更】第一百七十七章 黃總第二百零二章 初見小蕊第一百二十章 霸氣側漏第二百七十二章 父子相見(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總理也是客人(上)請假第二百六十六章 利慾薰心與腦殘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散注意力第三百一十一章 標起,暗流涌動(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到達明珠市第一百六十六章 珍珠的真與假第四十九章 賞畫(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得寸進尺第二百七十八章 遍地熟人(上)第九十二章 不在紙上的書法第二百八十六章 告辭第三百零七章 分享成果(中)第四十一章 地攤字畫第一百七十六章 珍珠出產基地【加更章】第二百三十九章 震驚全場第四十九章 賞畫(中)第五十七章 兄弟相聚(上)第二十二章 重回南都市(第三更)第二百二十八章 臨淵羨魚,退而結網第二百二十九章 閉門相談第一百一十七章 希爾頓酒店第二百五十九章 奧鬆紅酒第二百一十二章 偶遇(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方江的請求第一百六十一章 再臨夫子廟第二百八十九章 眀標、暗標(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柳夕第一百二十章 霸氣側漏第一百三十一章 軟蛋第一百二十一章 方江的邀請第二百九十一章 標起,波濤洶涌(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方江的身份【加更章】第二百二十五章 收徒(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冰火兩重天(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原來還是窮啊!第二百三十七章 拜師儀式(下)第二百零九章 再次要撿漏第二百六十一章 段副總理致電第七章到手!第五十九章 辭職的原因第十六章 美女的誘惑第三百零七章 分享成果(中)第一百零四章 坐着也中槍第一百九十一章 原來還是窮啊!第二百三十三章 訴身世第七十一章 真的完蛋了【四更】第九十八章 憶佳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孤品!第二百四十章 語出驚人第十章文玩核桃第九十三章 田黃(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閉門相談第一百八十一章 老王的身份第六十三章 擒賊先擒王第八十三章 一通猛砸!第四十二章 撿的漏被漏了第二百零五章 潘家園的鬼市第二百六十五章 襲警第一百五十五章 誤親小嘴第一百二十四章 到達明珠市第二百四十七章 段政華的手段第六十八章 白衣男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劍走偏鋒,是被逼的第二百四十六章 總理也是客人(下)